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干细胞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干细胞的发现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里程碑,改变了成熟神经系统不会出现新生神经元的认识。神经干细胞生长分化特性的研究使人们对神经细胞生长、发育及可塑性的认识更加深入,也为一些神经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1神经干细胞概念和特性神经干细胞是指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  相似文献   

2.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新杰  刘健  刘窗溪  杨华 《贵州医药》2005,29(3):279-282
近年来随着对神经干细胞的深人研究,人们已经从胚胎及成年的脑组织中分离、培养、鉴定出干细胞。神经干细胞不仅能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及脑组织的修复,而且通过基因工程修饰技术,神经干细胞可以作为载体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3.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起源于共同的干细胞,这种干细胞由胚胎早期室管膜上皮细胞产生并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被称为多潜能神经干细胞。近年来有学者报道,从哺乳动物及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也可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如:海马、皮层脑室区、嗅脑、小脑半球等。关于神经系统的起源尚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4.
红景天苷对神经干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药物血清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从新生24h内的W istar大鼠脑中分离扩增获得大量神经干细胞后,加入低、中、高剂量的红景天苷药物血清,观察其对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影响,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状况。结果:低、中、高剂量的红景天苷药物血清组单位视野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 SE)阳性细胞个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红景天苷药物血清在体外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为红景天药物应用于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1神经发生与成体神经发生神经发生是指由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前体细胞发育成神经元的过程,主要见于胚胎发育阶段,为神经系统提供足够的神经元。成体神经发生则是指成年个体的神经系统中仍然存在神经发生的现象,即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前体细胞仍然具有增殖、分化成为神经元,并迁移到特定部位整合到已有的神经网络的能力。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该现象在成年动物个体中是普遍存在的[1-3]。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包括现代神经科学之父卡  相似文献   

6.
孟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16+40-16,40
神经干细胞研究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热点之一.迄今为止,已在人和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现了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是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能产生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多种神经组织细胞.随着对神经干细胞认识的不断深人,其临床应用前景与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肯定.本文从...  相似文献   

7.
神经干细胞对机体的自我修复起着重要的作用。脑损伤可以促发脑内神经干细胞增殖产生新生的神经元,神经生长类因子可以促进这种新生。并且,脑组织的损伤能够刺激新生神经元向损伤区迁移,迁移到损伤区的这些新生细胞有可能存活并分化为成熟细胞甚至整合进入局部的神经网络,从而帮助修复损伤的脑组织。由于这种反应尚不足以有效修复缺损的神经元,进一步明确脑损伤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将有助于找到合适的治疗措施刺激其增殖、迁移和分化从而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转分化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一种细胞转变为另一谱系细胞类型的过程。近年来,转分化技术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迅速发展,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曙光。目前,转分化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已涵盖了神经退行性疾病、创伤性神经系统损伤以及神经精神障碍疾病等多个疾病多种神经元亚型。利用丰富且易于获取的体细胞转分化得到难以再生的功能性神经元是再生医学的新思路。本文着重对目前转分化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神经胶质细胞在整个神经系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星型胶质细胞相似,外周神经中的卫星胶质细胞参与了神经系统中的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并且通过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的相互作用,影响着神经元的功能。该文就卫星胶质细胞如何影响神经元的功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脑缺血大鼠脑脊液对神经干细胞存活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缺血大鼠脑脊液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生存及分化的影响。方法:将脑缺血大鼠脑脊液加入神经干细胞的培养液中,观察神经干细胞存活及贴壁细胞团的分化.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神经干细胞分化情况进行鉴定。结果:悬浮培养细胞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贴壁培养细胞分化的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脑缺血大鼠脑脊液可促进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存活,并且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通常会引起损伤区域神经元数目减少,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截瘫或四肢瘫。目前,脊髓损伤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脊髓损伤长期治疗主要包括康复训练,缓解疼痛,控制痉挛及预防并发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利用其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减少神经退行性变并且增强修复效果、为损伤的神经系统提供营养支持,这使它成为临床应用热点。笔者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对脊髓损伤治疗的临床应用进行重点综述。  相似文献   

12.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是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多能干细胞,终身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成神经系统的各类细胞。对神经干细胞的深入研究使人们对神经系统发育、再生和修复有了全新的认识.也给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分化是神经干细胞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项分化潜能的神经前体细胞。它能最终分化形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因此对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损伤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成为神经系统领  相似文献   

14.
BFGF、EGF联合应用对新生大鼠海马神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EGF和bFGF联合应用后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联合应用EGF和bFGF培养海马神经干细胞及诱导贴壁的细胞分化,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bFGF和EGF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扩增海马神经干细胞,并诱导细胞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结论:bFGF和EGF除了具有促神经干细胞有丝分裂作用外,还可以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可导致新生儿死亡及新生儿期以后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如脑性瘫痪、智力障碍、癫痫等。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体内及体外培养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具有直接的神经营养及保护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介导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V)是造血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可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及生存,多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对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神经系统疾病致不可逆神经元死亡一直是医学难题,如何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为该领域的攻克重点。近年来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并非不可再生,具有分裂分化潜能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SC)大量存在于成年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平时处于静止状态,在病理状态下如缺氧、损伤时,eNSC可能被激活,进一步增殖和分化,参与神经系统的修复。传统医学中国针灸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损伤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其治疗机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上尚不清楚,是否能够促进eNSC的增殖和分化,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体外研究脑缺血促神经发生的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与海马神经元,并采用氧糖剥夺模型(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 OGD)模拟在体缺血,通过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酶活性测定、亚硝酸盐/硝酸盐(nitrite/nitrate,NOx) 含量测定等多种方法研究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以及介导这种效应的分子机制。结果: (1)OGD通过直接和间接(神经元)作用增加神经干细胞中BrdU+ 细胞比例。(2)OGD上调神经干细胞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并下调神经元中nNOS,且都有利于神经干细胞增殖。(3)采用nNOS基因敲除小鼠来源的神经干细胞以及神经元(用于共培养)进行实验,发现OGD并不能升高神经干细胞中BrdU+ 细胞比例。 结论: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元中nNOS水平变化共同参与了OGD诱导的促神经干细胞增殖效应。  相似文献   

18.
近年的研究证实成体哺乳动物脑内存在具有增殖能力、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移植后能够根据宿主脑内的微环境分化为组织特异性神经细胞;经过基因操作后,神经干细胞还可以表达目的基因产物。为此,本文将近年来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成体脑内神经干细胞,成体周围组织干细胞诱导产生的神经干细胞都具有更新及分化的潜能。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缺血性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脊髓损伤等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转染APP基因于神经干细胞,研究蛇床子素对其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及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研究其机制。方法体外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干细胞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研究蛇床子素对转染APP基因的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通过CCK-8法检测神经干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GSK-3β和β-catenin 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GSK-3β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APP组相比,蛇床子素组的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提高了10.24%;分化为神经元的能力提高了6.74%。与APP组相比,蛇床子素组神经干细胞的存活率明显提高;神经元凋亡明显减少;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蛇床子素可抑制GSK-3β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促进β-caten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蛇床子素可促进转染APP基因的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可促进其分化为更多的神经元,并减少神经元凋亡,可能与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