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世界范围内非黑素性皮肤癌(NM SC)发病率显著增加,在高发区这将对健康体系增加很大负担。目的:确立普通人群对N M SC的认识、知识和态度,提供他们对预防性措施的总的理解和知识的概况。方法:随机选择来自联合王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法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2100例白种人和西班牙人,年龄40~75岁,参与调查研究。在大约10m in的结构性电话访问中被访者回答N M SC相关问题,特别是光化性角化病(A K)和基底细胞上皮瘤(BCC)相关问题。结果:总的来说,6%的回答者被诊断患NM SC,发病率最高的是澳大利亚和美国,这些人群对皮肤癌的…  相似文献   

2.
日光、补骨脂素和UV A(PU V A)是鳞状细胞癌(SCC)发病的危险因素,就更小范围来说,可增加基底细胞癌(BCC)发病的危险性。用于治疗银屑病的U VB疗法可能也会增加这些肿瘤发病的危险性。作者在入选长期应用PUV A安全性试验的1380例成人患者中研究了UVB应用和皮肤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作者用负二项回归模型量化UV B和非黑素瘤皮肤癌(N M SC)之间的关系,并控制已知的混杂因素。大剂量UV B照射(≥300次治疗vs<300次治疗)与SCC(IR R=1.37,95%CI1.03~1.83)和BCC(IR R=1.45,95%CI1.07~1.96)发病危险性轻度但显著性升高相关。在…  相似文献   

3.
HIV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条件致病性感染及恶性肿瘤等。文献报道皮肤肿瘤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发病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有学者调查发现,在艾滋病患者中,皮肤肿瘤如卡波西肉瘤(KS)、基底细胞癌(BCC)、鳞状细胞癌(SCC)、Bowen病及恶性黑素瘤(MM)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一般人群均高,且肿瘤生长更快,更具有侵袭力。下面将艾滋病患者经常伴发的皮肤肿瘤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颜面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基底细胞癌(BCC)组织中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mRNA和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多相寡核苷酸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20例SCC、20例BCC、1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GST-π 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皮肤、不典型增生皮肤、SCC、BCC组织中GST-π mRNA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10%,20%,70%,80%,GST-π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30%,90%,90%.SCC与BCC组织中GST-π 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不典型增生皮肤和正常皮肤组织(P均<0.05).结论:GST-π可能与SCC和BCC的发生发展有关,是SCC和BCC发生过程中的早期酶学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初步了解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癌(BCC)在我区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7年10月间皮肤SCC和BCC 264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病变发生于头面部195例(73.9%),躯干11例(4.2%),四肢20例(7.6%),外生殖器部位38例(14.4%)。SCC多为溃疡型、菜花样或结节肿物,BCC多为结节溃疡型皮损。SCC误诊为孢子丝菌病3例、皮肤结核2例、疣4例、瘢痕1例等。BCC误诊为色素痣12例,脂溢性角化5例,黑色素瘤2例,鳞癌5例。100余例BCC和SCC患者,按部位和面积大小分别采取了扩切病变部位后植皮术或临位皮瓣进行BCC根治术,均达到即彻底治疗又保持美观的满意效果。手术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早期、准确诊断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需要临床医生丰富的经验和病理诊断的支持,从而减少误诊和漏诊病例,及时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BCC)及鳞状细胞癌(SCC)组织中激酶抑制蛋白-1(P27kip1)和周期素 D1(Cyclin D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7例BCC、23例SCC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P27kip1 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BCC和SCC组织中P27kip1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3.0%和26.1%,低于正常皮肤中的95.0%(P<0.05);BCC和SCC组织中 Cyclin D1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7.0%和78.3%,高于正常皮肤中的0.0%(P<0.05);在BCC和SCC组织中,P27kip1与Cyclin D1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P27kip1异常低表达和Cyclin D1异常高表达可能协同参与BCC和SC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皮肤癌组织中PTEN与 Fas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皮肤基底细胞癌(BCC)和鳞状细胞癌(SCC)组织中PTEN与Fas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23例BCC、25例SCC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PTEN 和Fas蛋白的表达.结果:BCC和SCC组织中PTEN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6.1%和20.0%,明显低于正常皮肤(90.0%,P<0.05).BCC和SCC组织中Fas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3.0%和8.0%,明显低于正常皮肤(60%,P<0.05).BCC和SCC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与Fas相关(P<0.05).结论:PTEN和Fas异常低表达可能与BCC和SCC的发生、发展有关,有可能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BCC和SCC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基底细胞癌(BCC)是一种最常见的人类恶性肿瘤,占所有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75%,发生于非暴露皮肤者(如肛周和外生殖器等部位)很少见。作者描述1例行局部切除术的女阴BCC患者,切缘全部愈合。随访2年,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也无复发。文献曾报道约200例发生于外阴和肛周的BCC。尽管女阴BCC的病因不明,但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因发生在这些部位的BCC常无恶性表现,对全部可疑皮损行活检十分必要。女阴基底细胞癌@Pisani C. @Poggiali S. @De Padova La. @R. Bilenchi$Section of Dermatology,University of Siena, Policlinico ‘L…  相似文献   

9.
背景:已有报道证实,皮肤纤维瘤的基底细胞样表皮增殖(BEP)在形态学上与基底细胞癌(BCC)很相似。二者的鉴别诊断是很重要的,因为BEP是非浸润性的,而BCC为局部浸润性的。本研究旨在观察M erkel细胞的CK20抗体染色能否作为鉴别诊断BEP和BCC的一种辅助手段。方法:选择皮肤纤维瘤的BEP患者10例,同时选择10例BCC作为对照。二组均用CK20抗体染色。3名病理医师选取2个分离的区域在400倍光镜下计数300个细胞,观察被CK20染色的M erkel细胞在皮损周围的表皮、BEP和BCC的计数密度,结果用t检验处理。结果:皮损周围表皮的M erkel细胞密度…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作者评估了法国人群中,黑皮质素1型受体(M C1R)变异型、双斑(PTCH)多态性[c.3944C>T(P1315L)和插入18bpIVS1-83]作为基底细胞癌(BCC)危险因素的作用。受试者包括126例以特定标准纳入的[多发的和(或)家族性BCC和(或)40岁前发病的BCC和(或)伴有另一种肿瘤的BCC]BCC患者,及1  相似文献   

11.
近来研究表明了人乳头瘤病毒(H PV)在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M SC)进展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定量、分型特异性实时PCR(Q-PCR)在光化性角化病(A K,n=26)、N M SC(n=31)、病灶周围组织(n=22)和鳞癌(SCC)转移(n=8)等先前显示H PV5、8、15、20、24或36阳性的患者中测定了常见的6种H PV型病毒D N A含量。在AK、(局部显微解剖)NM SC和病灶周围皮肤的H PV-DN A含量为每0.02到14200细胞当量1个H PV-DN A拷贝(M:每344细胞当量1个H PV-D NA拷贝;n=48)。79例H PV阳性皮肤活检标本中的32例和8例转移癌中的7例病毒含量甚至低于Q-PC…  相似文献   

12.
苟欣 《重庆医学》2008,37(14):1518-1519
肾细胞癌(RCC)占成人恶性肿瘤3%,前列腺癌和膀胱癌的死亡率大约为20%,而肾癌死亡率超过40%。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开始下降,但是肾癌的发病率却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在过去的20年里,肾细胞癌的诊断、分期和治疗方法的进步使得其生存率升高,疾病的自然病程  相似文献   

13.
基底细胞癌(BCC)常与其他皮肤损害共存,但BCC与恶性黑色素瘤碰撞生长很罕见。作者报道1例82岁女性患者,鼻子右侧有一半透明丘疹位于一米棕色斑块之上。组织病理学显示原位恶性雀斑样黑色素瘤(LM M)和具有BCC癌巢的侵袭性黑色素瘤,癌巢已侵入真皮。S100蛋白、H M B-45和M elan-A抗体免疫组化研究显示表皮内黑色素细胞组分和BCC真皮癌巢中“非典型”黑色素细胞密集。活检标本检查显示黑色素瘤仍为原位癌,因其局限于BCC癌巢,在真皮胶原束间未检出。但是,对皮损再切除后活检显示残留BCC和II级侵袭性LM M,厚度0.2m m。这种碰撞瘤的…  相似文献   

14.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663-1663
目的确定心脏移植术后人群非黑色素和其他皮肤癌的发病率、肿瘤负荷和风险因素。设计病人医疗记录的回顾性调查。设施三级医疗中心。病人 1998~2006,Mayo诊所所有心脏移植接受者。主要结果测量:皮肤癌和肿瘤负荷累计发病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移植后非黑色素皮肤癌的主要和次要风险因素。结果整体,2097人年(平均0.43/年/每个病人),有312例心脏移植病人有1395新发皮肤癌,0~306为鳞状细胞癌(SCC),0~17为基底细胞癌(BCC)。心脏移植后5年、10年和15年皮肤癌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0.4、37.5%和46.4%。首发BCC后,7年内SCC累积发病率为98.1%。多变量分析除了表明特发性疾病与SCC风险增加相关外,移植后非皮肤癌、年龄增加和心衰病原学因素。移植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年龄增加和用麦考酚酸吗乙酯抑制免疫反应与BCC风险增加相关。结论许多心脏移植后幸存者发生了皮肤癌。这些高危病人的干预措施包括注意防晒、皮肤癌教育和定期皮肤检查。  相似文献   

15.
背景:基底细胞癌(B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皮肤肿瘤。泪阜的表面包括皮脂腺、毛囊、泪腺和汗腺。因此,泪阜可能成为结膜、皮肤或泪腺形成赘生物的原发部位。作者报道了1例发生于泪阜的原发BCC病例。方法:作者描述了1例年龄80岁,左侧泪阜逐渐扩大赘生物5个月的病例。皮损为不规则的黑褐色结节。邻近结膜和皮肤未见累及。有曝光史,无个人和家族恶性肿瘤史。结果:赘生物完全切除后的组织病理学显示:BCC起源于结膜上皮的基底层。随访7年,肿瘤无复发。泪阜原发BCC是一种罕见疾病,PubM ed上仅有4例报道。作者认为,在泪阜和邻近部位皮损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有报道显示特应性皮炎(AD)的患病率逐渐增高。患病率的增高归因于许多因素其中包括发病率真正增高或AD的持续性。作者决定通过比较1993年和1998年A D的累积发病率来研究是否20世纪90年代发病率增高的趋势仍然存在。作者进一步研究患A D人群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接受治疗的情况。从丹麦医学出生登记处得到两个出生样本。在1993年和1998年的研究里,作者寄出有关AD的同样问题的调查表。在1998年的追踪研究里问卷调查表包括严重程度积分和有关A D治疗情况的问题。在1993年的研究里,7岁人群累积发病率为18.9%,而1998年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爱娟  刘耘  杨太成 《广东医学》2004,25(12):1474-1475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简称鳞癌,是发生在皮肤、附属器或黏膜的恶性肿瘤,主要从有鳞状上皮覆盖的皮肤开始。有报道认为鳞状细胞癌是几大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危险性比基底细胞癌要高得多。由于近年来SCC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平均每年大约有25万多人患上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心脏移植术后人群非黑色素皮肤癌和其他皮肤癌的发病率、肿瘤负荷和风险因素。设计病人医疗记录的回顾性调查。设施三级医疗中心。病人1998年—2006年Mayo诊所所有心脏移植接受者。主要结果测量皮肤癌和肿瘤负荷累积发病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移植后非黑色素皮肤癌的主要和次要危险因素。结果312例心脏移植患者中有1 395新发皮肤癌,2 097人年(平均0.43.年-1.例-1),0~306为鳞状细胞癌(SCC),0~17为基底细胞癌(BCC)。心脏移植后5、10、15年皮肤癌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0.4%、37.5%和46.4%。首发BCC后,7年内SCC累积发病率为98.1%。多因素分析显示,除了特发性疾病与SCC发病危险增加相关外,移植后非皮肤癌、年龄增加和心力衰竭病原学因素也与SCC发病危险增加有关。移植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年龄增加和用麦考酚酸吗乙酯抑制免疫反应与BCC的发病危险增加相关。结论许多心脏移植后幸存者发生了许多皮肤癌。这些高危患者的干预措施包括注意防晒、皮肤癌教育和定期皮肤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心脏移植(HT)患者发生基底细胞癌(SCC)和鳞状细胞癌(BCC)的危险因素,尤其是不同免疫抑制剂的累积剂量作用。设计:前瞻性非平行研究。地点:一所大学的皮肤科临床。对象:全组230例不小于18岁的HT患者至少随访3年。方法:心脏移植患者发生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危险性及不同剂量免疫抑制剂的累积剂量与发生SCC、BCC的关系,对照其他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日光暴晒、皮肤类型及病毒疣的发生情况。结果:心脏移植后3年免疫抑制剂的累积剂量(以联合应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的剂量计算进行线性加权)只与SCC相关,而与B…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癌(BCC)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并探讨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例皮肤SCC及23例BCC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及CD105标记的MVD,并取20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做对照.结果:皮肤SCC、BCC和正常皮肤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14%、47.83%和0,VEGF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86%、30.43%和20.00%,BCC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C、BCC与正常皮肤组织HIF-1α阳性表达率比较,SCC与BCC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HIF-1α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s=0.555,P<0.05);皮肤SCC、BCC和正常组织MVD分别为13.35±7.33、9.69±3.65和0.65±0.73,3组相互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IF-1α阳性表达SCC和BCC组织较阴性表达组织MVD值升高(P<0.05),VEGF阳性表达SCC和BCC组织较阴性表达组织MVD值升高(P<0.05).结论:HIF-1α、VEGF的表达可能通过增加皮肤癌组织的血管形成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