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5,(24):3410-3413
目的:建立黄麦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黄麦颗粒中的黄芪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麦颗粒中的淫羊藿苷、金丝桃苷及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结果:该品TLC色谱斑点清晰,重复性好;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金丝桃苷及二苯乙烯苷线性范围分别为9.969~319.0μg/ml(r=0.999 9)、12.3~196.8μg/ml(r=0.999 9)、12.64~202.2μg/ml(r=0.999 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9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44%、101.06%、100.51%,RSD分别为1.46%、1.90%、1.73%(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黄麦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新制剂毒热清颗粒建立质量标准。方法对制剂中连翘、紫花地丁、甘草采用薄层色谱(TLC)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毒热清颗粒中黄芩苷、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XDB-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m L/min,检测波长为316nm,柱温25℃。结果连翘、紫花地丁、甘草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黄芩苷、绿原酸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4764~2.382μg(r=0.9999),0.4216~2.108μg(r=0.999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RSD=1.5%),99.1%(RSD=1.1%),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实验的RSD2%,n均为6。结论所建质量控制方法科学合理,可作为毒热清颗粒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控制和评价芩蒿清热颗粒的质量.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的黄芩、枇杷叶、法半夏、芦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方中黄芩苷的含量,甲醇:水:磷酸(42∶58∶0.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 TLC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125~1.25 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33%,RSD为1.53%.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对芩蒿清热颗粒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知柏地黄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知柏地黄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山茱萸和熟地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山茱萸中莫诺苷、马钱苷及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结果:TLC定性鉴别重复性好,阴性无干扰;莫诺苷、马钱苷和丹皮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1.11μg(r=0.999 9)、0.07~1.52μg(r=0.999 9)、0.09~1.96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1.6%、102.5%、103.4%,其RSD分别为2.2%、1.4%、1.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知柏地黄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抗感颗粒中牛蒡子、黄芩、连翘、甘草等药材进行薄层色谱(TLC)鉴别、对有效成分黄芪苷和牛蒡苷进行含量测定的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抗感颗粒有效组分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牛蒡子、连翘和甘草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牛蒡苷和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有效成分黄芩苷和牛蒡苷分别在88.76~887.6、33.68~336.8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100.3%,RSD分别为1.3%、1.5%(n=6)。薄层鉴别图谱斑点圆整且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抗感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严红  张妍  高丹丹 《天津药学》2012,24(1):14-17
目的:建立肾消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肾消颗粒中黄芪、淫羊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和淫羊藿苷含量。结果:TLC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清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丹参素钠在0.15~2.4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2.23%;原儿茶醛在0.012~0.192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2.23%;淫羊藿苷在0.058~0.58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1%,RSD为1.89%。结论:方法专属性强、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肾消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参草宁心颗粒的薄层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法,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chromatography,HPLC)法。结果:实验建立了方中5味药丹参、苦参、炙甘草、地锦草和仙鹤草的薄层鉴别,所建立的方法均分离良好、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评价了方中丹参、炙甘草、地锦草3味药中的活性成分丹酚酸B、甘草苷、没食子酸,3种成分分别在0.107~1.070,0.119~1.19,0.15~1.5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793 255x+133 630,y=489 205x+113 434,y=177 863x+69 444,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6,0.999 1,0.999 4。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实验的RSD值均<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7%,100.44%,100.04%,RSD分别为2.61%,2.34%,2.45%。结论:实验建立的TLC鉴别方法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均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参草宁心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胃肠舒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以TLC法鉴别黄芪、白芍、丹参、延胡索和甘草;以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结果 TLC法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芍药苷在12.96~259.27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92%,RSD值为1.7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胃肠舒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陈黄保  胡等芳 《中国药业》2010,19(18):38-39
目的建立夜香牛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薄层色谱(TLC)法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木犀草苷的含量。结果 TLC法鉴别专属性强;木犀草苷对照品质量浓度在0.927~9.27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5%,RSD=0.77%(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夜香牛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感冒止咳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黄芩、金银花、葛根、连翘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TLC可检出黄芩、金银花、葛根、连翘;黄芩苷含量在1.49μg.mL-1~149.0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Y=3372.4X-2.8342(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0.68%。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感冒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儿童回春颗粒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mL·L~(-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10μL;柱温:25℃。结果哈巴苷与哈巴俄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96~5.92μg·mL~(-1)(r=0.999 9)和0.103~2.06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RSD=0.50%)和98.9%(RSD=0.7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儿童回春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通脉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TLC)对通脉颗粒剂处方中的益母草、茵陈和当归3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建立通脉颗粒中芍药苷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结果在通脉颗粒薄层色谱鉴别中均能检出益母草、茵陈和当归;通脉颗粒高效液相色谱图中芍药苷色谱峰与其他组分峰分离良好,芍药苷质量浓度在3.6~14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符合要求,通脉颗粒的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8.5%,RSD值为1.19%(n=5).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该标准可作为通脉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复方山楂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山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Welchrom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10mmol·L-1乙酸铵(55∶27∶18);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5nm。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分离较好,阴性对照无干扰;齐墩果酸的质量浓度在2.58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熊果酸的质量浓度在108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熊果酸的质量浓度在1032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齐墩果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RSD=2.1%(n=6),熊果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RSD=1.9%(n=6)。结论所用定性与定量方法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所建标准可用于复方山楂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杨璐璐  秦兴卫  宁亚功  彭静  邓富 《中国药房》2012,(39):3703-3706
目的:建立活血定痛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川芎、骨碎补、马钱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乌头碱和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乌头碱的进样量在0.18~1.08μg(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17%,RSD=1.31%(n=9);阿魏酸检测浓度在5.2~15.7μg.mL-1(r=0.9998)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51%,RSD=1.40%(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活血定痛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双黄解毒乳膏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继红  王萍  夏昌隆  马建红 《中国药房》2010,(31):2918-2920
目的:建立双黄解毒乳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芩和关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芩苷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定性鉴别方法能同时鉴别黄芩、关黄柏,专属性强,分离度好。黄芩苷进样浓度在80.0~40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3%,RSD=1.3%(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双黄解毒乳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刘德胜  刘为忠  吕青志 《中国药房》2012,(31):2934-2937
目的:建立樱桃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定性定量方法,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药材经水解后提取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总黄酮含量;薄层色谱(TLC)法检测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存在与否;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槲皮素与山柰酚的含量;Fenton反应法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UV法芦丁的检测浓度在11.0~110.0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RSD=1.3%,n=6);TLC可清晰检出槲皮素与山柰酚;HPLC法槲皮素与山柰酚的检测浓度分别在37.5~1200.0ng·mL-(1r=0.9997)、62.5~2000.0ng·mL-(1r=0.9994)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RSD=3.4%,n=9)、100.0%(RSD=1.9%,n=9);樱桃叶总黄酮提取液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并呈量-效关系。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樱桃叶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脉君安颗粒的质量标准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本品中的钩藤、葛根、氢氯噻嗪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本品中的葛根素、氢氯噻嗪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图中,钩藤、葛根、氢氯噻嗪斑点清晰,无干扰;葛根素在0.096~1.9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1.12%;氢氯噻嗪在0.136 2~1.36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09%,RSD=1.4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脉君安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潘莹 《中国药房》2011,(4):376-37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通脉颗粒中丹参素、阿魏酸和葛根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流速为1.0mL·min-1。结果:丹参素、阿魏酸和葛根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95~29.5μg·mL-1(r=0.9999)、1.288~16.10μg·mL-1(r=0.9999)和5.26~52.6μg·mL-1(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92%(RSD=1.53%)、100.0%(RSD=2.74%)和99.05%(RSD=1.4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复方通脉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贵州苗药无花果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无花果中补骨脂素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补骨脂素的含量,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TLC图谱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多糖在0.039 878~0.099 695 mg.mL 1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7.449 4X 0.000 9(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1%(n=6,RSD=1.48%)。补骨脂素进样量在0.000 625~1.875μg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8×106X+124 304(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3.6%(n=6,RSD=1.40%)。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有效控制无花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崔爽  唐真真  张秀云 《中国药房》2010,(31):2940-2941
目的:建立舒冠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处方中何首乌、川芎、丹参;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丹参中丹参素钠的含量。结果:TLC中能检出何首乌、川芎、丹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丹参素钠的检测浓度在0.51~8.16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RSD=1.23%(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舒冠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