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球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球制剂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剂型,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在药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在肿瘤治疗、疫苗免疫、蛋白给药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从靶向和非靶向两个方面对微球制剂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同时简要介绍了微球制剂的一些现有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阿霉素白蛋白微球冻干制剂是用于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新制剂.它由缓释和速释两部分组成.与白蛋白微球相结合的阿霉素为缓释部分,未与白蛋白微球结合的游离阿霉素为速释部分.当用于肝动脉栓塞时,速释部分迅速释放到肝组织发挥作用,缓释部分逐步释放药物,保持其组织的药物浓度.同时,白蛋白微球本身有阻断肝动脉供血使肿瘤组织坏死的治疗作用.本文着重介绍该制剂的体外释放及稳定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制剂临床使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06年1月份、4月份、8月份门诊处方11 459张,其中应用微生态制剂处方693张;分析微生态制剂使用情况,与抗生素、某些消化系统用药联合应用情况及微生态制剂之间的联用情况,就其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含微生态制剂处方占被抽取处方数的6.05%,以双歧杆菌-嗜热乳杆菌-肠球茵三联活菌散剂(培菲康)使用率最高,占40.12%;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联用率为44.15%;两种微生态制剂合用率为0.72%,无两种以上微生态制剂合用.结论:我院在微生态制剂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应该引起医师和药师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7,(1):134-137
目的:为中药肝靶向微球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中药""微球""肝靶向""Chinese herbal medicine""Microspheres""Liver targeting"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5-2015年在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中药肝靶向微球的不同靶向方式及载体材料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65篇,其中有效文献32篇。中药肝靶向微球的靶向方式主要包括被动靶向、主动靶向、磁性靶向和栓塞靶向,并以被动靶向和栓塞靶向为主;在载体材料上,以多糖类、蛋白类、聚酯类研究较多。此类微球制剂通过靶向肝部位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但研究大多针对单一有效成分,关于复方靶向制剂的研究较少;同时,靶向作用主要集中于肝器官,尚未深入至肝病灶部位。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临床试验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5.
生物可降解聚酯和壳聚糖在疫苗制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生物可降解聚酯和壳聚糖在疫苗制剂中的应用情况,讨论了聚酯疫苗微球的制备方法、影响因素、特点和存在问题,以及壳聚糖在鼻粘膜免疫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6.
丙烯酸树脂具有成膜性能优良、各型号间相容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薄膜包衣、骨架制剂、微球、微囊及透皮等给药系统。本文对丙烯酸树脂系列辅料在微球和微囊制剂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介绍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患者中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方法:查阅国内、外近期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微生态制剂通过维持微肠道茵群平衡、免疫调节、非免疫调节发挥作用;微生态制剂对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内毒素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文献报道能够改善肝硬化症状和肝功能,但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用乳化—冻凝技术制备甲氨蝶吟—明胶微球的方法。实验结果证实,包裹在微球内的MTX对~(60)钻幅射、温度和光照射是稳定的。微球的体外溶出试验、明胶微球在介质中不同时间的溶胀度试验也在文中介绍。微球肝动脉栓塞实验治疗用大鼠移植性肝癌进行,结果表明MTX微球治疗组的大鼠在肿瘤抑制率、促使肿瘤坏死程度以及延长荷瘤动物存活期方面比肝动脉灌注生理盐水、MTX溶液和明胶微球为佳.由于MTX微球具有阻断肿瘤血供和在其局部缓释化疗药物等双重功用,故治疗肝癌的效果明显优于动脉化疗或单纯栓塞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用乳化—冻凝技术制备甲氨蝶吟—明胶微球的方法。实验结果证实,包裹在微球内的MTX对60钻幅射、温度和光照射是稳定的。微球的体外溶出试验、明胶微球在介质中不同时间的溶胀度试验也在文中介绍。微球肝动脉栓塞实验治疗用大鼠移植性肝癌进行,结果表明MTX微球治疗组的大鼠在肿瘤抑制率、促使肿瘤坏死程度以及延长荷瘤动物存活期方面比肝动脉灌注生理盐水、MTX溶液和明胶微球为佳.由于MTX微球具有阻断肿瘤血供和在其局部缓释化疗药物等双重功用,故治疗肝癌的效果明显优于动脉化疗或单纯栓塞方法。  相似文献   

10.
观察100~300μm微球栓塞治疗肝癌是否可靠安全,评价其疗效。对70例经股动脉插管,选择肝动脉和肠系膜动脉造影,再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采用表柔比星和碘油混悬液联合微球栓塞肿瘤,观察其手术效果、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恢复情况和初步短期疗效评价。在肝癌化疗栓塞治疗手术中,应用100~300μm微球栓塞治疗肝癌是安全的、可靠的,近期疗效满意,长期疗效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微导管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股动脉穿刺对 3 0例肝癌患者共行 87次经微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其中肝动脉过分迂曲者 9例 ,肿瘤较小局限于一肝段者 8例 ,肝癌并肝动 -肝静脉瘘 (AVS)和肝动-门静脉瘘 (APVS)者 6例 ,乏血供肿瘤 4例 ,肝门部肿瘤 3例。结果 术后 1周检查示肿瘤内碘油聚集良好 ,正常肝组织未见碘油沉积。 1月后复查 ,肿瘤缩小 75 % 12例、5 0 % 9例、2 5 % 9例 ,1年生存率 67% (2 0 /3 0 ) ,2年生存率 5 3 % (16/3 0 )。结论 微导管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有较多的优越性 ,特别是可以为肝段性栓塞和超选插管困难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微导管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股动脉穿刺对30例肝癌患者共行87次经微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其中肝动脉过分迂曲者9例,肿瘤较小局限于一肝段者8例,肝癌并肝动、肝静脉瘘(AVS)和肝动-门静脉瘘(APVS)者6例,乏血供肿瘤4例,肝门部肿瘤3例。结果:术后1周检查示肿瘤内碘油聚集良好,正常肝组织未见碘油沉积。1月后复查,肿瘤缩小75例、50%9例、25%9例、1年生存率67%(20/30),2年生存率53%(16/30)。结论:微导管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有较多的优越性,特别是可以为肝段性栓塞和超选插管困难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采用液体闪烁计数技术研究厂氖标记米托惠醌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球( ̄(3)H-DHAQ-PBCA-NS)在常位及异位(腋下)裸小鼠人肝癌模型体内各脏器、肌肉、肝常位肿瘤组织和腋下肿瘤组织中的分布。证明该制剂具有良好的肝靶向作用,肝脏中的含量为体内总药量的71.31±10.49%(n=5)。并发现其在常位肿瘤组织中的含量高于肝组织中的含量,腋下肿瘤组织中的含量高于腋下肌肉组织中的含量,但均无显著性差异。为该制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白蛋白微球在实现肿瘤药物的靶向性方面显示出良好的优势,是理想的药物载体。研究者通过制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的微球制剂来适应临床不同的需要,本文介绍了白蛋白微球目前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对白蛋白微球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进一步阐述,综合归纳,并对白蛋白微球在实现靶向给药、控制药物突释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对其不足和后续发展做出展望。微球这种药物载体必将在药物制剂方面取得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非生物降解材料乙基纤维素制备了顺铂微球,用于肿瘤的栓塞治疗。进行的体外制剂学研究、动物体内外毒性考察、栓塞实验及人体临床应用结果显示:顺铂微球具有显著的栓塞肿瘤血管之效果,且可缓解,降低全身毒性,实现靶向给药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药物研究开发工作的大力开展,药剂研究领域中的缓释制剂、控释制剂以及靶向制剂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涌现出了大量的新剂型:纳米囊、纳米粒、脂质体、微球(MS)、凝胶、微乳等微粒分散体系,它们在药物应用中发挥出了极大的优势。其中微  相似文献   

17.
介入治疗是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案,血管栓塞材料的栓塞效果直接决定着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和发展,开发出了一种基于静电喷雾技术的多功能栓塞微球。通过精确控制微球的尺寸和引入自身显影性,可为肝癌的精准介入治疗打下坚实基础。此外,该制备方法易于引入多种功能物质,为介入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联用提供便利。该文综述基于静电喷雾技术的多功能栓塞微球的优势,展望功能栓塞微球在肿瘤介入治疗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总结国内外批准上市和研发中微球剂型的药理毒理研究和评价情况。根据已上市微球制剂研发中所进行的药理毒理研究信息,总结微球制剂非临床药理毒理研究中需关注的研究内容和试验要求。希望微球制剂研究者能够根据微球制剂的开发目的和特点,开展完善合理的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以阐明开发微球制剂的药理毒理特点,将微球制剂开发成为临床需要且特点明显的新药。  相似文献   

19.
中药微球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宋群亮  张平 《安徽医药》2005,9(2):87-88
随着制剂技术的发展,由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中药制成的中药微球制剂,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微球制剂的制备方法、生物药剂学特性及临床药理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蛋白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的解决策略,以加快蛋白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文献调研,笔者综述了现有微球制剂常用的材料、制备技术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介绍一种可制备尺寸均一且粒径可控载药微球的新型膜乳化技术,有望提高我国微球制剂的质量,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