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对比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与全身核素骨扫描在诊断骨转移瘤中的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22例,对病人同期行WBDWI及全身核素骨扫描检查,分区域记录WB-DWI及全身核素骨扫描显示的病灶数目以及受累区域.以受累区域为单位分析2种检查方法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并采用ROC曲线分析2种方法诊断骨转移瘤的效能.结果 经活检及常规MR断层显示18例有骨转移瘤,共计病灶数目182个,受累区域63处.WB-DWI共检出病灶161个,全身核素骨扫描共检出病灶157个,以受累区域为单位,WB-DWI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度为87.3%,特异度为92.7%,曲线下面积为0.900;核素骨扫描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度为84.1%,特异度为90.5%,曲线面积为0.873,采用Hanley-McNeil检验对曲线下面积行差异性检验,Z值=1.582,P>0.05,其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WB-DWI与核素骨扫描诊断骨转移瘤的效能无明显差异,WB-DWI可作为一种新的、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应用于骨转移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大范围(从头顶到小腿)MR DWI在前列腺痈骨转移瘤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搜集接受前列腺MR检查的166例连续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前列腺局部扫描及大范围DWI.其中49例在1个月内接受骨扫描检查和大范围DWI并行双盲法诊断.以常规T1WI和压脂T2WI为标准,确定骨转移瘤的存在及其位置.49例均为MRI和核素检查后获得前列腺的穿刺病理结果.大范围DWI与骨扫描对骨转移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应用McNemar检验进行比较.转移瘤患者中有5例有>10处/例的全身多发骨转移,在以病灶为单位研究时不纳入计算.结果 49例中10例有骨转移瘤,而DWI和核素骨扫描分别诊断15和17例有骨转移瘤,大范围DWI和核素骨扫描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均为100%(10/10),特异性分别为87.2%(34/39)和82.1%(32/39),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6和0.910.44例患者中2种技术共显示68处异常信号和(或)放射浓聚灶,有20处被证实为骨转移瘤,而DWI显示其中23处为骨转移瘤,核素骨扫描显示其中34处为骨转移瘤.以病灶为单位(68处)计算大范围DWI和核素骨扫描诊断骨转移瘤灶的敏感度均为90.0%(18/20),特异度分别为89.6%(43/48)和66.7%(32/48),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8和0.783,大范围DWI的特异度高于骨扫描(P<0.01),ROC曲线下面积也高于核素骨扫描(P<0.05).结论 大范围DWI可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瘤的检查,特异度和准确度高于骨扫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和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给予治疗的骨转移瘤患者80例,通过骨显像扫描和MRI局部扫描,对两种检查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比较骨显像和MRI对患者病灶的检查率。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骨显像检查阳性70例,阳性率为87.5%,而MRI检查阳性58例,阳性率为72.5%,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一致性为81.25%(65/80)。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弥补核素骨显像技术特异性差这一弊端,二者的结合使用可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联合应用SPECT与MR检查恶性肿瘤早期骨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与磁共振扫描仪(MR)检查明确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的价值。方法:总结有随访结果的5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早期诊断方法,用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进行全身核素骨显像的同时,进行MR检查。随访时间1.0~3.6年,平均15个月。结果:①早期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应在临床怀疑基础上SPECT进行全身核素骨显像的同时进行MR检查,SPECT的敏感度为75.8%,MR的敏感度为91.3%;MR有更高的敏感性与准确性;②SPECT与MR能够检测治疗过程中骨转移的病灶变化,MR扫描更具有优越性。结论:联合应用SPECT进行全身核素骨显像的同时进行MR检查,可以提高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率,并且作为评估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核素骨显像对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陈雅清  屈婉莹 《中华核医学杂志》1994,14(3):175-175,T012
核素骨显像对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陈雅清,屈婉莹,朱明前列腺癌是男性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但骨转移率高.前列腺癌骨转移者作睾丸切除和激素治疗,大多数可获较满意的疗效,因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本文对42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核素骨显像...  相似文献   

6.
1047例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59,自引:2,他引:57  
目的:分析1047例骨转移瘤X线、放射计算机体层摄影(ECT)、CT及MRI表现,并比较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材料和方法:原发肿瘤主要为肺癌(28.75%),乳腺癌(12.03%)及鼻咽癌(5.06%)等,27.03%来源不明。X线诊断988例,ECT检查126例,CT扫描97例,MRI扫描47例。结果:X线显示骨转移部位为脊椎、肋骨、四肢近段及颅骨。ECT表现多骨多处浓集灶(82.54%)或单发浓集灶(16.67%),仅1例表现为稀疏病灶。MRIT1WI表现低信号(80.85%)或其他异常信号(19.15%);T2WI呈高信号(68.85%)或其他异常信号(31.15%)。结论:MRI及ECT敏感性高于CT和X线。MRI、CT及X线特异性高于ECT。骨转移瘤首选ECT并结合X线检查,必要时做CT或(和)MRI检查。  相似文献   

7.
99mTc(Ⅴ)-DMSA与99mTc-MDP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99mTc(Ⅴ)二巯基丁二酸钠(DMSA)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06例疑骨转移瘤患者进行了99mTc(Ⅴ)DMSA全身显像,并与99mTc羟基亚甲基二膦酸(MDP)全身骨显像及其它检查作对比。结果106例患者中70例证实有骨转移,99mTcMDP骨显像均示有异常放射性浓聚,99mTc(Ⅴ)DMSA显像68例显示了在某些相同部位与99mTcMDP显像有相似的放射性浓聚,2例显像呈阴性。70例骨转移瘤患者中,99mTcMDP显像检查出236个病灶,99mTc(Ⅴ)DMSA显示了其中175个病灶。99mTc(Ⅴ)DMSA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度为742%,特异性为100%。24例骨良性病变患者,99mTcMDP骨显像示轻度异常放射性浓聚,而99mTc(Ⅴ)DMSA显像却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12例无骨转移者,99mTcMDP与99mTc(Ⅴ)DMSA显像均未见异常。结论99mTc(Ⅴ)DMSA诊断骨转移瘤的特异性比99mTcMDP骨显像高,在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能早期准确检出乳腺癌骨转移的新方法——氟化物离子(18F)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联用。对34例疑为乳腺癌骨转移(其中6例已确诊)病人均于3周内先后行18F-PET和骨闪烁法(BS)检查。PET骨扫描于静脉注射370MBq18F后1小时进行,参照检查包括磁共振显像(28例),X线平片(17例)和螺旋CT(4例)。采用接收器工作曲线(ROC)对病人和所检出的病变进行分析。结果:18F-PET显示骨灶性示踪剂浓聚者为33例,BS则为29例。对已确诊骨转移的6例,两种检查均做出肯定诊断。…  相似文献   

9.
PET评价骨转移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骨转移会产生顽固性骨痛和脊髓受压等严重并发症,并对分期、治疗和判断预后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探测骨转移是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部分。骨转移瘤发现频率因原发肿瘤的类型和所用检查手段不同而不同,虽然目前核素骨扫描是探测骨转移瘤最常用的手段,但其对骨转移瘤的诊断效能仍有一定限度。与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骨显像相比,18F-氟化钠(18F-NaF)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是分别从骨转移瘤产生的成骨反应和骨转移瘤本身的代谢活性角度进行评价的两种正电子示踪剂,结合PET的高度空间分辨率,特别是最近迅速应用于临床的PET-CT技术,使得正电子体层显像在全身骨骼恶性疾病评价上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诊断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应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全身显像,探讨PET、同机CT和PET—CT融合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共332例^18F-FDG PET—CT受检者中有35例发现骨异常病变。分别阅读和记录^18FDG PET图像、同机CT图像和PET-CT融合图像判断的良、恶性病变,比较3种方法在诊断骨转移瘤上的差异。结果 35例中共检出89个病灶,其中68个病灶最后确诊为恶性肿瘤骨转移,21个为良性病变。PET诊断骨转移病灶62个,诊断良性病变17个,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性为91.2%(62/68个),特异性为81.0%(17/21个),准确性为88.8%(79/89个);同机CT诊断骨转移病灶55个,良性病变16个。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9%(55/68个),76.2%(16/21个)和79.8%(71/89个);PET.CT融合图像诊断骨转移病灶64个,良性病变19个,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1%(64/68个),90.5%(19/21个)和93.2%(83/89个)。结论 PET-CT融合图像在诊断骨转移瘤方面,可减少单用PET或单用CT诊断时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提高了鉴别骨良、恶性病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各序列在骨挫伤及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各序列在骨挫伤及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45例骨挫伤及骨转移患者行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扫描前经CR或CT扫描。使用GESigna Contour 0.5T超导型扫描机,脊柱扫描使用脊柱线圈,膝关节扫描使用膝关节线圈,行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扫描。扫描序列包括各序列。结果:所有45例接受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中,骨转移并骨损伤10例,膝关节骨挫伤合并半月板、韧带损伤22例,骨转移并伴有相邻椎体脊髓水肿13例。结论:对于骨挫伤及骨转移脂肪抑制序列T2WI检查好于TSET2WI及FL2DT2WI,与SET1WI相结合能够更敏感的发现骨挫伤及骨转移改变。  相似文献   

12.
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王光先,周永泉,唐培兰,刘正琼,罗会林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及时诊断对临床分期、选择治疗方案以及观察疗效等均有重要价值.核素骨显像能早期诊断骨转移癌.现将我院160例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60例肺癌...  相似文献   

13.
林建华  谭理连  何伟红  黄勇  李敏红  邬恒夫   《放射学实践》2011,26(10):1107-1109
目的:比较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昏DwI)、同位素骨扫描(radionuclidebonescan)技术在乳腺癌骨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分别作WB—DWI及同位素骨扫描检查。wB_DWl检查使用反转恢复平面回波弥散序列行全身扫描,将骨骼系统分为3个区域,分别记录每个患者各区域WB-DWI阳性病例数。对所有w睁DwI及同位素骨扫描影像表现的乳腺癌转移例数及发生部位行统计学比较。结果:WB-DWI阳性病例为35例,共检出病灶数为146个;同位素骨扫描阳性病例为30例,共检出病灶数为141个,wB_DwI的病灶检出率高于同位素骨扫描;wHrDwI与同位素骨扫描诊断乳腺癌骨转移例数及发生部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WB-DWI检查无辐射,覆盖范围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乳腺癌骨转移早期筛查、诊断及预后评价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核素骨显像对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我院1994~1998 年所做肺癌骨显像280 例中原发灶经病理证实的108 例(鳞癌59 例,腺癌29 例,未分化癌20 例)全身骨显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8 例中51 例有骨转移,阳性率为47 .2 % ,其中单发转移灶11 例,多发转移灶40 例。肺癌骨转移以腺癌阳性率最高( P< 0.01);不同区域骨转移分布的发生率有差别(P<0.01),以胸肋部最为多见;而不同类型肺癌在同一区域骨转移发生率无差异( P>0 .05) 。结论: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准确率高,发现早,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99mTc(V)-DMSA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对91例疑骨转移瘤患者行99mTc(V)DMSA全身显像,并与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及其它检查对比。结果:74例证实存在骨转移瘤者,99mTc.MDP骨显像均显示异常放射性浓聚,99mTc(V)-DMSA显像72例显示了与99mTc-MDP显像某些相同部位的放射性浓聚,2例99mTc(V)DMSA显像阴性。17例骨良性病变,99mTc-MDP骨显像显示轻度异常放射性浓聚,而99mTc(V)-DMSA显像却未见异常的放射性浓聚。结论:99mTc(V)-DMSA诊断骨转移瘤的特异性比99mTc-MDP骨显像高,在骨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MRI与同位素骨扫描对骨转移瘤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MRI和同位素骨扫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同时进行了MRI和同位素骨扫描检查并确诊为骨转移瘤的病例,以MRI扫描野内脊柱和骨盆骨为观察目标,比较MRI与同位素骨扫描对该部位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64例患者,MRI共检查了73个部位(骨盆30,腰椎19,胸椎16,颈椎8),在MRI扫描范围内,以病灶数为统计单位,确诊为骨转移瘤的共201个病灶。在MRI上,真阳性198个,假阴性3个,无假阳性,其诊断敏感性为98.5%。在同位素骨扫描,真阳性154个,假阴性47个,假阳性48个,其诊断敏感性为76.6%。结论:在显示骨转移瘤方面,MRI较同位素骨扫描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但受到扫描范围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磁共振成像与发射计算体层摄影诊断脊椎转移瘤。材料与方法:15例脊椎转移瘤原发灶经病理证实。所选病例均MR检查在先。所用仪器为GE公司1.5TSigna成像仪及GE公司发射计算体层摄影仪。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计数资料折χ^2检验。结果:磁共振成像比发射计算体层摄影敏感(P〈0.005)。后者价廉,有效,以且次观察全身骨骼系统,仍是骨转移首选检查方法,磁共振成像虽然敏感性高,但检查费用昂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核素骨显像检查,探讨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肺癌的骨转移规律。方法 对562例已确诊的原发肺癌患者进行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 MDP)全身骨显像,对骨显像的结果和肺癌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各类型肺癌骨转移平均发生率为43.06%,肺腺癌和小细胞癌骨转移率较高,分别为55.43%和45.16%,腺鳞癌、鳞癌骨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7.93%和35.19%。结论 肺癌骨转移发生率较高,肺腺癌和小细胞癌较其他类型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核素全身骨显像是诊断肺癌早期骨转移的首选方法,对帮助判断疾病的进展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骨良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MR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骨良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骨良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34例,分析其磁共振表现。全部病例均做磁共振检查。采用常规SE序列,T1W及T2W成像。其中20例同时做了脂肪抑制成像。结果:磁共振诊断正确率为94.1%(32/34)。磁共振征象包括:骨质破坏(30/34);软组织肿块(3/34);关节侵犯(1/34);骨壳(10/34);硬化缘(17/34);钙化(3/34);骨间隔(7/34);囊变坏死(8/34);出血(7/34);软组织水肿(3/34);髓腔水肿(3/34);关节积液(3/34)。结论:磁共振是骨良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有效辅助诊断方法。磁共振与平片、CT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定性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肿瘤骨转移,已经证实能较X线检查更早期地发现病灶。乳腺癌病人易发生骨转移,而且术前及术后均有较高的发生率,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乳腺癌病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对5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病人进行了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共56例,全部女性,年龄32~66岁,平均为48.3岁,均为单侧乳腺癌,全部病例于术后6个月~11年,分别进行了1~4次核素骨显像检查。受检者静注99mTc-MDP740—1110MBq以后,嘱病人多饮水,多排小便,以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