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诺和灵30R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2012年5月-2015年4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72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诺和灵30R治疗,对照组采用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按时注射胰岛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灵30R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确切,且依从性良好,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陈林海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1):1264-1266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治特点。方法对3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终止妊娠的孕周分3组(≤32周,6例;32+1~33+6周,11例;≥34周,21例),分析不同孕周的母儿预后。结果终止孕周≥34周的新生儿病死率明显低于34周前终止妊娠者(<0.01),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及小于胎龄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终止妊娠时3组孕产妇的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病死率随发病孕周延长而降低,在严密监测下尽量延长孕周,有助于改善母儿结局而不增加母亲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宋淑钦 《中外医疗》2008,34(34):23-25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瘸前期保守治疗的可行性及母婴的预后.方法 6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按孕周分为A组(孕20~32周),B组(孕32~34周).C组(晚发型≥34周),比较3纽终止妊妊孕周.中产儿预后.产妇并发症情况.分析保守治疗的可行性.结果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后不良圈产儿预后明王下降,3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具有王著性意义(P相似文献   

4.
胡丽丽  林伟华 《吉林医学》2012,(34):7454-745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同时并发子痫前期因素及母儿不良影响,更好地预防及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及子痫前期孕妇,改善母儿预后。方法:选择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子痫前期患者51例(A组),该组均孕前血压正常,尿蛋白阴性;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58例(B组)。比较两组孕妇基础情况:年龄、孕产次、BMI、GDM发病孕周;母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羊水过多、感染、酮症、产后出血;巨大儿、早产儿、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结果:A组孕妇产次、体重指数、GDM发病孕周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并发产后出血高于B组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的早产儿、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低血糖发生率高于B组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子痫前期时,其血管病变加重,影响胎盘、子宫功能,导致早产、胎儿发育迟缓发生,对母儿有严重不良影响,需加强管理,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孕期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5例)孕周为25~30周,观察组(43例)孕周为30~34周,对比、分析两组母儿结局。结果:两组孕妇剖宫产率、24 h尿蛋白定量及围产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致死性引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孕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围生儿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期待治疗7~10 d,可有效改善围生儿预后,且孕妇并发症风险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6.
126例早产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军  徐红丽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7):1258-1259
目的 探讨早产胎膜早破 (PPROM )的妊娠结局。方法 对 12 6例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存在可能使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 83例占 6 5 9%。孕 2 8~ 34 6周与 35~ 36 6周PPROM的分娩方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孕 2 8~ 34 6周PPROM的新生儿病死率与孕 35~ 36 6周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母亲产褥病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对不同孕周早产胎膜早破患者应采取不同治疗方案 ,以尽可能减少母儿并发症 ,对孕 2 8~ 34 6周PPROM者宜采用期待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孕期糖耐量受损(GIGT)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1900例孕妇于孕24~28周进行口服50g糖筛查(50g GCT),对血糖≥7.8mmol/L进一步行75g糖耐量试验(OGTT).对50g GCT正常者具有高危因素者于32~34周重复50g GCT,以确诊GIGT及GDM.比较GIGT组、GDM组及对照组的母儿结局.结果:GIGT与GDM组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GDM组与GIGT组之间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50g GCT,及早确诊GDM及GIGT.GIGT与GDM对母儿的不良影响相似,应及时干预,从而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柏冰 《华夏医学》2010,23(1):33-35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母要结局的影响.方法:对89例未足月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8~34周,34~37周不同孕周及破膜时间≤24 h和>24 h组做分析比较.结果:两组不同孕周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母亲分娩方式、产褥病率、产后大出血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破膜时间≤24 h的孕妇及新生儿感染与破膜时间>24 h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周越小,围产儿病死率越高;但破膜时间延长,也使母婴感染机会增加.因此,对于孕28~34周胎膜早破宜采取期待疗法,同时预防抗感染治疗,适时终止妊娠,以减少母儿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臧学利 《安徽医学》2010,31(7):755-757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43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根据其发病孕周分为3组:A组孕周〈28周,B组孕周28~31+6周,C组孕周32~34周,比较3组患者期待治疗的平均时间,并发症和围生儿结局。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病死率和围生儿病死率随着发病孕周的延长及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影响母婴预后,适当期限内保守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以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发病孕周分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A组,孕<34周)54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B组,孕≥34周)72例;A组又分为A1组(孕<28周,12例)、A2组(孕28~31周,25例)和A3组(孕32~33周,17例)。分析各组孕期治疗期限、孕妇并发症、胎儿和新生儿结局。结果(1)A、B两组确诊时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母亲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2)两组单器官受累率相仿,A组最初受累器官以胎盘为最多,B组以肝脏为最多,两组受累器官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3)A1、A2组和A3组保守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A3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低于A1、A2组,但仅A3组与A2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床表现复杂。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在最初受累器官的构成上存在差异性。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影响母儿健康,保守治疗可行,但要严密监测母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1.
李新  崔蓉  王蕾 《中华全科医学》2011,9(4):546-547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围产期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孕周不同分为3组,即A组(孕周<28周)、B组(28周≤孕周<32孕周)、C组32孕周≤孕周<34孕周);根据治疗时间分为4组即Ⅰ组(治疗时间≤48 h)、Ⅱ组(治疗时间48 h~7 d)、Ⅲ组(治疗时间7~20 d)、Ⅴ组(治疗时间>20 d)。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越早,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A、B、C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病死率和围产儿病死率随着发病孕周的延长及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影响母婴预后,适当期限内的保守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间收治的159例孕28~33+6周的GDM合并重度子痫前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发病时孕周分为3组,A组(28~29+6周),B组(30~31+6周),C组(32~33+6周),观察比较各组中实施积极治疗(A1B1C1组,确诊后24~48h终止妊娠)和期待治疗(A2B2C2组,确诊后〉48h终止妊娠)终止妊娠时机、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围产儿结局。结果积极治疗和期待治疗各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治疗和期待治疗各组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合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应根据发病孕周、孕妇有无并发症及胎儿宫内状况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对孕周〈34周无并发症者进行期待治疗延长孕周,可提高新生儿存活率、降低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适时终止妊娠,母婴有良好结局。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糖耐量试验对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梅霞  林丽琴 《吉林医学》2010,31(22):3653-3654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孕妇妊娠期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5月~2010年5月产前检查孕24~34周经口服50g葡萄糖筛查1小时血糖>7.8mmol/L的孕妇进行OGTT试验。结果:孕24~28周与孕30~34周两组比较,50g糖筛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GTT异常率、GDM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糖耐量试验可用于确诊妊娠糖尿病,了解血糖波动范围,分析妊娠糖尿病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和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及对围生期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79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发病孕周分为3组,即A组(孕周<28周),B组(28周≤孕周<32周),C组(32周≤孕周<34周).结果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均随孕周延长而下降,且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期待治疗时间均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早,并发症多,严重影响母儿的安全,在严密监测母儿的情况下短期的期待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围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及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并根据其发病孕周分为<32周:126例;32~34周:75例;以及≥34周的119例。其中多胎妊娠35例。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分析,总结产妇的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1)在<32周组患者既往有子痫前期病史、高血压家族史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间妊娠期糖尿病检出率和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间子痫和HELLP综合症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间超声检查胎儿生长受限的比例和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根据母儿结局分析,32周之前发病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容易导致母儿的不良预后。(2)具有子痫前期病史的经产妇易于发生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需要针对高危人群,加强规律产前检查,在期待治疗过程中,对母儿进行严密的监测及护理,并给予及时的干预,可减少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妇产科妊娠34周前发生子痫前期的61例病例资料.以34孕周终止妊娠为界分为2组,A组≥34孕周19例,B组<34孕周42例,就非手术治疗时间、终止妊娠孕周、并发症、胎儿及新生儿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孕妇年龄、孕产次、血压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新生儿预后A组明显好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严重,孕产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围生儿预后不佳,适当延长孕周可改善围生儿预后,因此,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胰岛素注射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0例,妊娠期糖尿病的常规方法应用于对照组,给予治疗组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统计孕周以及新生儿结局情况,并对患者空腹、夜间、进餐后2 h的血糖量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经过胰岛素治疗后其血糖水平比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低,空腹时的血糖水平治疗组为(5.1±1.71)mmol/L,对照组为(6.9±2.9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新生儿孕周、体重等方面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能够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母儿状况,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不同治疗时机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4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孕32周前开始治疗,观察组孕32周后开始治疗,比较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时机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胎儿状况等。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胎儿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的糖尿病症状对母婴的危害很大,需及早的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以有效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出现,有效改善母婴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李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9):1109-1110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在不同孕周终止妊娠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21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发病孕周分为34周(A组)、34~36周(B组)、36周(C组),观察各组的发病情况、病情特点及母婴并发症。结果:A、B、C组孕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71%、18.99%、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组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40.00%、6.33%和3.81%,孕周34周者围生儿死亡率均高于孕周34~36周和36周的患者(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时间与母儿愈合密切相关,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孕周34周为终止妊娠的合适时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应用诺和锐30R与诺和灵30R治疗疗效及优越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诺和灵30R治疗,观察组采用诺和锐30R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疗效及优越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OMA-β、HOMA-IR、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7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诺和锐30R和诺和灵30R治疗后,前者疗效更为显著,能明显减少由于血糖升高而给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还能增强患者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