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阴阳为纲统分万病(上)--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1824—1911)创造了一个独特而有影响的医学流派——火神派,擅用干姜附子等温热之药,郑钦安被尊为“火神派首领”、“郑火神”、“姜附先生”,其传人有吴佩衡、祝味菊等著名医家,当代亦有不少火神派的传人,如成都唐步琪先生等。那么郑钦安或者说火神派的学术思想都有哪些呢?笔者拟对此作些探讨,分题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首重扶阳擅用姜附(2)--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之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存悌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95-1196
2擅用姜附 独具风格 理论上郑钦安推崇扶阳原则,在具体遣方用药上,则以擅用附子、干姜、四逆汤等温热方药著称,形成非常鲜明的用药风格,以致人誉“郑火神”、“姜附先生”。考“火神”之意,是赞誉善用热药(多指附子)的良医之谓也。他创立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学术流派——火神派,本人被尊为“火神派首领”,这在医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火神派以擅用附子为其突出特点,换句话说,不擅用附子就不成其为火神派。其诸多传人如祝味菊、吴佩衡、范中林、唐步祺等人均享有“某附子”、“某火神”之誉,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正>2擅用姜附 独具风格 理论上郑钦安推崇扶阳原则,在具体遣方用药上,则以擅 用附子、干姜、四逆汤等温热方药著称,形成非常鲜明的用药风 格,以致人誉“郑火神”、“姜附先生”。考“火神”之意,是赞誉善 用热药(多指附子)的良医之谓也。他创立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学 术流派——火神派,本人被尊为“火神派首领”,这在医史上都 是十分罕见的。火神派以擅用附子为其突出特点,换句话说,不 擅用附子就不成其为火神派。其诸多传人如祝味菊、吴佩衡、范 中林、唐步祺等人均享有“某附子”、“某火神”之誉,就充分说明 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上期文章“火神派述略”中,谈到火神派善用附子、干姜等热药,之所以如此,他们是有理论为本的。其核心就是“洞明阴阳之理”,“认证只分阴阳”,“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郑钦安语)。火神派首领郑钦安首阐其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天地一阴阳耳,分之为亿万阴  相似文献   

5.
董月秋  郑玉  姜莉云 《新中医》2016,48(9):192-193
正潜阳封髓丹为温肾潜阳、纳气归肾之方,是由潜阳丹和封髓丹二方合成,潜阳丹出自火神派鼻祖郑钦安的《医理真传》,方由附子、砂仁、龟板、甘草4味药组成;封髓丹最早见于元代许国祯的《御院药方》,方由黄柏、砂仁、甘草3味药物组成。郑钦安治疗虚阳浮越之证时常将上述两方合用,疗效显著,后世火神派传人将其发扬光大,吴佩衡先生将两方合称为"潜阳封髓丹"。姜莉云主任现任昆明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  相似文献   

6.
张存悌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636-1637
唐步祺(1917-2004),四川永川人,火神派的忠实传人。1941年毕业于国立四川大学。祖父蓉生公以医闻于世,私淑郑钦安学术。唐氏幼承庭训,习郑氏之学,后又游学于伤寒学家吴棹仙之门,继而问难于北京中医学院著名教授任应秋先生。行医半个多世纪,精于伤寒与郑钦安学术流派,善于应用大  相似文献   

7.
火神派郑钦安的学术思想以《易经》、《内经》、《伤寒论》为宗,著有《伤寒恒论》一书,被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先生称为与恽铁樵、曹颖甫等齐名的近代著名伤寒大家,同时他又丰富、深化了对三阴证的认识,扩展了附子、四逆汤等温热药的运用范围,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发展了仲景学说,在前面已经充分论述。上海名医程门雪先生对火神派医家祝味菊、刘民叔、徐小圃三家的药方常加研究,对三家之善用附子,“认为是仲景一脉的后劲。”对此予以肯定。同时,由于郑钦安推重扶阳,善用温热药物,一些学者又将其归入温补派,似乎不无道理。以笔者看法,郑钦安…  相似文献   

8.
该文就郑钦安先生后人的传承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与了解,就郑仲宾与郑钦安的关系问题,弄清楚了郑仲宾过继给郑钦安为义子过程,以及郑仲宾后人对没有传承火神派学术思想感到遗憾。  相似文献   

9.
中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种派别,自清代道光四年,有一种新的学派形成——“火神派”.“火神派”是因该派尊仲景之法,善用附子、干姜等热药来治疗各种重症、险症.近年来,随着现代疾病谱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增多,“火神派”日益得到中医界的关注,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火神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火神派”的起源及后世传人、学术特点、用药规律、医案探索、现代的应用等方面展开,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河南中医》2008,28(3):27
中华中医药学会拟于2008年8月在云南昆明举办“火神派与中医各家学说学术研讨会及培训班”。届时将邀请全国名老中医、火神派传人(吴荣祖、卢崇汉、李可、刘力红等)、各家学说研究专家做学术讲座,并进行相关培训。①征文内容:火神派源流探讨;火神派学术思想与特色研究;火神派用  相似文献   

11.
廖天源 《国医论坛》2011,26(6):45-46
火神派的开山祖师郑钦安(1804—1901),四川邛崃人,清·同治年间在成都行医,治病重视阳气,擅用姜、桂、附等大剂量辛热药,屡起大症、重症、危症,人称"郑火神"、"姜附先生",誉满川蜀,成为当时独树一帜的火神派领军人物。清光绪年间,成都知府朱大人的夫人患吐血病年余,久治无效,府属16个  相似文献   

12.
郑寿全,字钦安,是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重视阳气,善用姜桂附等温热之品,人誉“郑火神”,在成都开创了“火神派”,是火神派鼻祖。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郑钦安以阴阳为纲.明辨六经,执万病之牛耳;凡议病,识证,用药务求阴阳之实据,其对阴阳学说的体悟和应用,堪为后学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正>火神派首领郑钦安与张景岳在理论上都重视阳气,但在具体用药上则大相径庭。张景岳温补讲究阴阳互济,熟地与附子常常同用,体现阴中求阳;郑钦安则专用姜附等纯阳温热之药,讲究单刀直入,不夹阴药。大致可以说,在应用附子等辛热药物治疗阴证时,是否夹用熟地等滋阴之品,是温补派与火神派的一个重要区别。郑钦安在《医法圆通》"阳虚一切病证忌滋  相似文献   

14.
闫峻 《中医药通报》2007,6(3):65-65
近年来接触不少关于“火神派”的理论及著作,拜读郑钦安先生《伤寒恒论》、《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及其传人卢崇汉的《扶阳讲记》,以及山西名老中医李可的《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书中善用敢用大剂四逆汤类温阳药,把以阳为本,阳生阴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取得了令人振聋发聩的效果。让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笔者近半年内在临床上大胆使用姜附桂等药,治疗一些疑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举四个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15.
郑氏"火神派"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伤寒学家郑寿全先生,精研医典,重视扶阳及临证大剂应用姜桂附,成为火神派的始祖.其后亲传弟子卢铸之及后人一门三代,均成为火神派的重要传人,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新中医》2008,40(8)
各有关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拟于2008年10月下旬在北京举办为期6天的“火神派与中医各家学说学术研讨会及培训班”,该项目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编号:330101002)。届时将邀请全国名老中医、火神派传人(李可、吴荣祖、卢崇汉、刘力红等)、各家学说研究专家做学术讲座,并进行学术交流。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火神派源流探讨;火神派学术思想与特色研究;火神派用药经验总结;火神派辨证治疗技巧研究。  相似文献   

17.
清末伤寒学家郑寿全先生,精研医典,重视扶阳及临证大剂应用姜桂附,成为火神派的始祖。其后亲传弟子卢铸之及后人一门三代,均成为火神派的重要传人,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火神派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思路。方法:总结蒲辅周对附子及温法的运用规律,并与火神派方法做比较。结论:火神派传人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了偏执和极端的倾向,蒲辅周等人的经验对火神派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清末至今,中医界出现了一个年轻的医学流派-火神派,其开山鼻祖为郑钦安,在郑钦安的影响下,又涌现出了四川的卢铸之,云南的吴佩衡,上海的祝味菊等一大批在全国中医界有较大影响的中医专家,他们无一例外的以擅用姜、桂、附等大辛大热扶阳之品而名噪一方,被冠以"火神"之名。然而,这个新兴的医学流派产生后却在国内颇受争议,赞成者有之,毁誉者有之。  相似文献   

20.
舞阳  文竹  彦知  阿明 《光明中医》2008,23(7):895-895
中华中医药学会拟于2008年10月下旬在北京举办为期6天的“火神派与中医各家学说学术研讨会及培训政策”,该项目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编号:330101002)。届时将邀请全国名老中医、火神派传人(李可、吴荣祖、卢崇汉、刘力红等)、各家学说研究专家做学术讲座,并进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