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垂体PRL微腺瘤抑郁情绪的初步研究郑璇陈显光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催乳素瘤(prolactinoma)是最常见的垂体腺瘤,主要表现为溢乳、月经过少、停经、性欲下降等。过去由于不能测定血催乳素(PRL),因而往往认为这种肿瘤诊断极困难[1],...  相似文献   

2.
鹅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6种胃肠激素抗血清,对鹅胃肠各段的内分泌细胞分布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腺胃显示有较多促胃泌素释放肽和生长抑素细胞。肌胃有较多促胃泌素释放肽、生长抑素和胃泌素细胞,少量胰多肽细胞。幽门部有大量的生长抑素细胞,密集的胃泌素细胞,偶见胰多肽细胞。小肠内有胃泌素、胰多肽和生长抑素细胞,细胞类型和数量由前段向后段逐渐减少。未检出胃动素和抑胃肽细胞。  相似文献   

3.
产妇血清PRL含量的检测张弘,郭才临床研究发现,产妇血清PRL水平时乳汁分泌的始动时间起关键性作用,且与产妇的乳汁分泌呈正相关[1]。本文通过检测剖宫产、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24小时内血清PRL含量及产前皿清PRL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进行方法学评价及性能验证.方法 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的不精密度、线性分析、回收实验、相关性分析、反复冻融实验以及正常参考范围验证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低、中、高值样本批内不精密度分别为2.08%、1.58%和2.31%,批间不精密度分别为3.72%、2.26%和2.13%;线性分析的稀释健全性良好,R2=0.9743;平均回收率为99.94%;与酶联免疫法比较,R2=0.9109,好相关性良好;反复冻融实验进行8次,CV小于5%,结果稳定性良好;结果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方法可靠、检测性能良好,符合临床实验室要求,可广泛开展使用.  相似文献   

5.
胃肠肽在应激所致结肠动力紊乱中的可能作用桂先勇(第三军医大学三院消化科)潘国宗,柯美云,陆国钧(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大多数胃肠肽是胃肠运动调节机制中的重要成分。应激所致结肠运动异常是否涉及某些胃肠肽的变化,尚乏研究。本工作旨在探讨应激后胃肠肽释放量...  相似文献   

6.
大鼠淋巴细胞中可能存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佳木斯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座木斯154003)邢宇彤,孙兆玉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100083)王宪,唐跃明,韩启德近年来相继在免疫细胞中发现了许多以往由神经系统释放的递质或肽类...  相似文献   

7.
利用RIA法测定了64例癫痫患者癫痫发作前后血清PRL的浓度,并用皮层EEG、PET、MRI、SPECT等检查进行癫痫灶定位。结果表明,癫痫发作前后PRL水平有明显差异。发作后,92.2%的病人血清PRL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8.
点突变p53肽诱导肽特异性CTL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点突变p53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可能性,为其作为肽疫苗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人工合成小鼠点突变p53肽P132F(LNKLFFQL,132Cys→Phe突变),与不完全弗氏佐剂(IFA)或RIBI佐剂(RAS)混合,皮下免疫C57BL/6小鼠,分离脾细胞体外用肽再刺激,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并以51Cr释放法检测其杀伤活性。结果P132F肽加上IFA或RAS免疫小鼠,均能诱导肽特异性CD8+CTL;低剂量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能增强肽免疫效果。结论所用突变的p53蛋白具有免疫原性,提示来源于突变p53的抗原肽有可能作为肽疫苗用于临床肿瘤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9.
胰激肽释放酶对脑缺血沙土鼠软脑膜微血管血流量的影响薛全福1吴云清1张宏1斯勤1王耀芳2蒋建平胰激肽释放酶(PancreaticKalikrein,PK)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在体内作用于激肽原,释放出激肽而发挥作用。在国内外已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已用于...  相似文献   

10.
甘丙肽(GAL)和胆囊收缩素(CCK)对垂体前叶催乳素和β-内啡肽释放的影响许荣 ,周远征,黄曼影,单惠敏,郭传海(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理研究室北京100005)本工作通过在体(invivo)和离体(invitro)实验,探讨甘丙肽(gal?..  相似文献   

11.
利用RIA测定PRL细胞腺瘤患者血清中PRL,FSH,LH,T水平,探讨PRL细胞腺瘤过度分泌PRL对促性原激素以及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结果在366例PRL细胞腺瘤患者中,159例,血清FSH水平低于正常,148例,血清LH水平低于正常,8例血清FSH水平高于正常,10例血清LH水平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GT1-7细胞是替代研究GnRH神经元的理想细胞模型。本实验研究甘丙肽1型,2型受体mRNA在GT1-7细胞中的表达及对GnRH的调节作用。方法:(1)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甘丙肽受体mRNA在GT1-7中的表达;(2)将不同浓度的甘丙肽以不同时间与GT1-7细胞卵育,用RI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GnRH含量。结果:(1)GT1-7细胞同时表达甘丙肽1型和2型受体mRNA;(2)甘丙肽能刺激GnRH释放,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甘丙肽可通过其受体直接作用下丘脑GnRH神经元,而对生殖功能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内皮素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本实验在大鼠的整体及离体血管条上观察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内皮素(ET)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CGRP静脉注射(5μg/kg)能明显降低大鼠内毒素血症时血浆ET含量,CGRP孵育(10^-8mol/L)离体的大鼠主动脉血管条能有效地抑制凝血酶(thrombin)引起的ET释放,但是CGRP静注及孵育不影响血浆ET的基础含量及离体血管条ET的基础释放。结果提示CGRP能抑制病理条件下ET的  相似文献   

14.
血液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在丹毒的发病机理中起作用[俄]/ЛевинЛД…//КлинМед.-1996,74(2).-63检查丹毒患者111例,男67例,女44例,其中55.9%为初发丹毒,32.4%为复发丹毒,11.7%经常复发。53.2%为红斑...  相似文献   

15.
目前已明确,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家族至少由15个基因组成,都定位于19q13.3—13.4,在基因结构、蛋白水平及三级结构上都有明显同源性。本总结了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家族、激肽释放酶—激肽原—激肽系统的研究近况,并介绍了其在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方面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亮肽素、N-甲苯磺酰-L-赖氨酸氯甲基化酮(TLCK)和乳铁蛋白对人结肠肥大细胞释放类胰蛋白酶的影响。 方法: 人结肠组织经酶消化后,细胞成份用全HBSS重新悬浮。激发过程在LP4试管中、37 ℃ 条件下完成。类胰蛋白酶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 结果: 亮肽素、TLCK和乳铁蛋白无明显刺激人结肠肥大细胞释放类胰蛋白酶的作用。但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抗IgE抗体诱导的类胰蛋白酶释放,抑制范围在36.6%-47.6%。在37 ℃条件下同结肠细胞预培养20 min与无预培养相比,亮肽素和TLCK对抗IgE抗体诱导的类胰蛋白酶释放的抑制作用无明显改变。亮肽素、TLCK和乳铁蛋白均可以抑制CI诱导的类胰蛋白酶释放,抑制范围在27.1%-44.1%。在37 ℃条件下同结肠细胞预培养20 min与无预培养相比,亮肽素对CI诱导的类胰蛋白酶释放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TLCK则无此特点。 结论: 我们首次发现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人结肠肥大细胞IgE依赖性和非依赖性类胰蛋白酶释放,提示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可治疗炎症性肠病或其它肥大细胞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17.
心房利钠利尿肽原(pro-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proANP)在蛋白水解酶corin的作用下分解为众多小分子片段,包括氨基端前体片段(NT-proANP)、长效利钠利尿肽(long-acting natriuretic peptide,LANP)、血管舒张肽(vessel dilator)、利钾利尿肽(kaliuretic peptide,KP)、尿舒血管素(urodilatin)和羧基端的心房利钠利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等。近年发现这些活性片段不仅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生物学效应,而且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调节网络,在机体稳态维持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胃扩张对胃泌素,生长抑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实验用麻醉大鼠及带血管灌流的离体大鼠胃,观察胃扩张对胃泌素、生长抑素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体实验商品化;用10mlNS扩张鼠胃,血浆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生长抑素变化不显著;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血浆胃泌素水平降低而生长抑素水平升高。(2)离体实验部分:胃扩张使胃泌素分泌减少,生长抑系分泌增加,阿托品,河豚毒分别阻断此效应的30%或50^,而血管活性肠肽拮抗剂对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胃泌素及其相关胃肠激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泌素是胃酸分泌的主要调节激素 ,也对胃粘膜具有一种生长因子功能。胃泌素的分泌可由胃泌素释放肽介导的途径所引起 ,胃泌素通过对胃泌素 /胆囊收缩素 B受体的作用刺激相应细胞的分泌活动。胃泌素还刺激细胞分泌生长抑素 ,组胺、生长抑素、甲状腺释放激素、内皮素 1等之间具有交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甲酰肽受体家族受体与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酰肽受体家族受体包括甲酰肽受体(FPR)、类甲酰肽受体1和类甲酰肽受体2是主要表达在吞噬细胞表面的一类七次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这些受体被相应的激动剂激活后,能活化吞噬细胞,引起细胞的趋化移动和炎症介质的释放等生物学效应,从而在天然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甲酰肽受体家族受体也高表达于某些恶性肿瘤细胞的表面,且与这些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以及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无疑揭示了甲酰肽受体家族受体一个新的重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