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生素B_1穴位封闭治疗中枢性顽固性呃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可由各种刺激因素引起,表现为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一侧或双侧膈肌阵发性痉挛性收缩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发出一种短促而特殊的声音.持续呃逆3 d以上临床诊断为顽固性呃逆.中枢性呃逆多由于颅内疾患直接或间接影响呼吸中枢、脑干迷走神经和颈髓所致,症状顽固,不但影响消化,还对原发中枢性疾病有负性作用,如脑缺氧、脑压波动、能量消耗等.1999年7月-2005年7月,笔者采用维生素B1行双侧内关穴位封闭治疗中枢性顽固性呃逆患者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以藿香正气散去大枣为基础方,改散剂为汤剂,对87例脑梗塞和脑出血引起的中枢性呃逆进行治疗观察.取得满意效果.认为中枢性呃逆的中医病机是中焦气机的升降失常,气血津液壅塞不通;藿香正气散功可辛温化湿和胃,畅利中焦.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攒竹穴治疗中枢性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符合条件的顽固性呃逆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按压攒竹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巴氯芬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两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压攒竹穴治疗中枢性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确切,且操作简单,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中枢性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中枢性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在原西药治疗呃逆的基础上加服谷维素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平肝降逆止呃汤加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平肝降逆止呃汤可用于治疗中枢性顽固性呃逆,且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奇穴为主治疗中枢性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中枢性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奇穴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及盐酸氯丙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呃逆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4.6%和81.1%,对照组分别为62.2%和29.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3 d、5 d后呃逆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3 d、5 d后呃逆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奇穴为主治疗能有效改善中枢性顽固性呃逆患者的呃逆症状。  相似文献   

6.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出血、脑梗死、颅脑外伤、脑肿瘤等直接或间接刺激呃逆反射中枢,都可引起反射性膈肌间歇性痉挛称中枢性呃逆。中枢性呃逆是神经内、外科常见的症状,部分患者呈顽固性发作,频繁呃逆严重影响正常的呼吸、饮食和休息,容易使患者烦躁不安,情绪抑郁,不配合诊断和治疗,甚至加重病情导致死亡。2006年7月至2010年1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顽固性中枢性呃逆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呃逆为中枢性呃逆,是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将持续48h以上的呃逆称为顽固性呃逆[1]。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荆州市中医医院ICU科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住的中枢性顽固性呃逆患者42例,均为神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枢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中枢性呃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予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口服氯丙嗪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临床治愈率针刺组是78.05%、服药组为48.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率针刺组为4.88%、服药组为31.7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枢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枢性呃逆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地影响病人的饮食、呼吸、休息,从而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本人自1997年以来,应用穴位注射治疗中枢性呃逆7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周星娅 《吉林中医药》2013,33(8):848-849
呃逆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症状,按照病因可以分为中枢性和反射性两大类.呃逆是膈肌和其他呼吸肌突发不自主强有力的痉挛性收缩所引起,继而出现延迟、突然的声门关闭而终止,发作持续时间超过48 h的统称为顽固性呃逆.笔者采用中药旋覆代赭汤配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枢性呃逆是由于中枢性病变致脑干呃逆中枢受激惹,使膈神经兴奋性增强,引起膈肌痉挛而成.现代医学常用肌松药、抗抑郁药、抗胆碱药等.中医常用中药丁香柿蒂汤、旋覆代赭汤等,针刺、头皮针、穴位注射和按压等等.笔者采用麦门冬汤加减治疗1例中枢性呃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63岁.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伴失语12天入本院康复治疗.患者神清,精神软,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时有呃逆.查体见:神清,查体不合作,完全性混合型失语.舌淡红、苔薄少,脉弦.右侧肌张力略增高,腱反射活跃,右侧肢体无明显自主运动,右侧巴氏征阳性.  相似文献   

12.
中枢性呃逆常见于中风(脑血管意外)病后,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近年来,用毫针、芒针治疗中风后中枢性呃逆46例,疗效显著。46例均为中风住院病人,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91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0天。经1疗程(3天)治疗后,35例痊愈(呃逆完全消失),8例好转(呃逆次数明显减少,呃声明显低缓,但未能停止),3例无效(呃逆未见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现代医学称为“膈肌痉挛“,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本证有时可以单独出现,有时常在其他病症中以兼证出现.一般的呃逆预后良好,如果在久病或重病时突然出现,呃逆不止,常预见疾病危重,预后不良.膈肌痉挛主要有4种情况:①中枢性呃逆;②反射性呃逆;③神经性呃逆;④中毒性呃逆.笔者自2000年6月至今,于针灸科门诊,运用针刺治疗此症37例,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针刺深度电针膈腧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分层(中央型、非中央型)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与针刺足三里相比,该方法显著缩短缓解呃逆所需时间,提高顽固性呃逆治疗的总有效率。但对中枢性疾病和周围性疾病所致的顽固性呃逆治疗效果相当。该疗法治疗的全部患者均未出现气胸以及明显不适反应。结论 B超引导精确定位针刺深度电针膈腧穴治疗能够安全有效治疗顽固性呃逆。  相似文献   

15.
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逆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控的一种症状。古文献称作“哕”,现代医学称为“膈肌痉挛”。本文所讨论的中枢性呃逆为中风患者的常见症状,它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影响呼吸、进食、休息等,还可导致血压不稳,加重原发病,故临床常比较重视。笔者于2002年-2004年运用耳针为主治疗中枢性呃逆42例,并与西药组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针刺呃逆穴治疗中枢性呃逆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呃逆穴治疗中枢性呃逆56例杨光福,魏凤菊,任琢珊(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071000)笔者自1991年1月~1994年5月,采用自拟"呢逆穴"针治中枢性(脑血管病)呢逆56例,获取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为脑血管病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胃复安联合维生素B1行足三里穴注射对中枢性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建立相应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胃复安及维生素B。行足三里穴注射,对照组用胃复安肌肉注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足三里穴药物注射治疗中枢性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蒋巍  邹伟 《吉林中医药》2010,30(7):603-603
<正>膈肌痉属中医呃逆的范畴,总属胃气上逆,有虚、实之分。现代医学一般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呃逆,中枢性多由颅内病变引起,周围性多由精神紧张、饮食不当或感受风寒而诱发。膈肌痉挛的症状经多种方法治疗24 h不能缓解,或缓解后反复发作称为顽固性隔肌痉挛。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年内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  相似文献   

19.
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呃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1992年至今 ,在门诊部工作中治疗呃逆患者139例 ,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按照病人情况随机分为两组 ,针刺配合拔罐治疗组63例 ,男43例 ,女20例 ,年龄最大69岁 ,最小12岁 ,病程最长5个月 ,最短1h ,其中由各种手术及放化疗所致者4例 ,中枢性呃逆2例 ;对照组为单纯针刺 ,共76例 ,男51例 ,女25例 ,年龄最大72岁 ,最小7岁 ,病程最长6个月 ,最短3h ,其中由各种手术及放化疗所致者6例 ,中枢性呃逆2例。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2 1治疗组针刺配合拔罐 ,针…  相似文献   

20.
1992— 2 0 0 2年 ,笔者在门诊部工作中采用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呃逆患者 139例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 139例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6 3例 ,男 4 3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大 6 9岁 ,最小 12岁 ;病程最长 5个月 ,最短 1h ;其中由各种手术及放化疗所致者 4例 ,中枢性呃逆 2例。对照组 76例 ,男 5 1例 ,女 2 5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7岁 ;病程最长 6个月 ,最短 3h ;其中由各种手术及放化疗所致者 6例 ,中枢性呃逆 2例。两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