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子宫发育异常是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中最常见的类型,严重影响女性的生育功能与生理健康。根据子宫发育异常的胚胎发生与发育过程,发育异常又有多种类型之分,各种类型之间依据子宫形态学的缺陷/畸形又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子宫的发育异常诊断与治疗中许多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使子宫发育异常手术矫治疗效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子宫异常在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中最为常见,易导致不良妊娠及产科结局,对女性生理心理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宫腔镜、腹腔镜等微创手术在纵隔子宫、双角子宫、单角子宫及残角子宫、T型子宫、苗勒管发育不良等先天性子宫异常患者矫正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取代了以往的传统手术,成为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治疗的主要方法。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双角子宫成形术、腹腔镜下残角子宫切除术、宫腔镜下T形子宫成形术甚至子宫移植手术的开展,对于不良生育史的先天性子宫异常患者可以保护其生育功能、提高妊娠率,改善不良妊娠结局。综述国内外先天性子宫异常微创矫正手术对女性患者生育结局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针对子宫异常矫正手术对子宫异常患者的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是否有改善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女性生殖器官在发育形成过程中,若受到某些内在或外来因素干扰,均可致发育异常。生殖器畸形多数在青春期或婚后发现。因无月经、不育、腹痛、包块、流产或早产等症状而就医。由于各类副中肾管发育异常将导致各种不同的子宫、阴道畸形,其矫治方法主要是手术。不同类型的...  相似文献   

4.
子宫发育异常是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因副中肾管在胚胎时期发育、融合、吸收的某一过程停滞所致.有文献报道,在有生育障碍的女性中,子宫发育异常的发病率可达25%.子宫发育异常所导致的月经异常和生育等诸多问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婚姻和家庭的稳定造成不良影响.我们现对子宫发育异常的病因、类型、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胚胎质量和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是影响胚胎种植以及种植后发育的决定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及胚胎种植后发育均受到子宫内膜类型、厚度、血液供应、是否存在子宫发育异常、子宫腔及子宫壁的器质性疾病以及局部免疫学状态等因素影响。1子宫疾病对女性生育力的影响1.1子宫发育异常1988年,美国生育学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将子宫发育异常分为发育不良、单角子宫、双角子宫、双子宫、中隔子宫、弓状子宫  相似文献   

6.
<正>子宫以解剖学内口为界分为子宫体和宫颈两部分,宫颈又以组织学内口为界分为子宫峡部和宫颈管。根据发生学原理,在排除了由于副中肾管发育不良形成Mayer-Rokitansky-Kunster-Hauser(MRKH)综合征中伴有痕迹子宫发育而形成的无宫颈病例,我们把宫颈发育异常分为宫颈闭锁与宫颈功能不全两种类型。本文结合对宫颈闭锁畸形特征的研究,讨论其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宫颈发育异常是较罕见的苗勒管畸形,是苗勒管垂直融合异常的一种畸形,宫颈发育异常分为宫颈发育不良(dysgenisis or atresia,即宫颈闭锁)和先天性无宫颈(agenisis)两大类。宫颈闭锁分成3种亚型,即宫颈残迹、宫颈纤维索、宫颈管口闭塞。宫颈残迹是仅有部分宫颈组织发育,但并不形成圆柱体形的宫颈,也没有宫颈管和宫颈腺体;宫颈纤维索是在子宫下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33例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构成比、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结果:①433例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患者中部分患者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发育异常,其中子宫发育异常421例,占71.8%(421/586);阴道发育异常141例,占24.1%(141/586);外阴发育异常及输卵管发育异常各12例,各占2.0%(12/586)。②临床表现主要为自然流产及胚胎停止发育(16.4%)、原发闭经(12.0%)、不孕(11.3%)及周期性腹痛(10.9%)。③合并泌尿系统畸形患者24例,占5.7%,主要为阴道斜隔、残角子宫、双子宫、中隔子宫及鞍状子宫患者。④433例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患者中302例行手术矫正,占69.7%,其中行宫腔镜手术151例,腹腔镜手术132例,经阴道手术133例,经腹手术65例。131例暂未手术或行器具治疗。结论: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中以各种类型的子宫发育异常最多见,而其中中隔子宫发病率最高。部分患者合并泌尿系统畸形。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对女性生育能力影响重大,是否手术和手术方式应依据畸形类型和程度个体化确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妊娠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10月1日至2012年10月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诊治的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的患者125例为研究组,同期正常子宫妊娠100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间母儿情况,同时比较研究组中各种子宫发育异常类型孕妇的妊娠及诊断情况。结果:1研究组的自然流产率、早产率、剖宫产率、胎位异常率、胎膜早破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足月产率、顺产率和新生儿的平均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各种类型子宫发育异常在自然流产率、早产率、剖宫产率、胎位异常率、胎膜早破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隔子宫、双子宫、双角子宫产前诊断率较高为68.8%、86.4%、75.0%,单角子宫、残角子宫、鞍状子宫产时诊断率较高为100.0%、85.7%、76.0%。结论:妊娠合并子宫发育异常可以对母儿造成不良影响,各种子宫发育异常的确诊时间存在差异,但对母儿不良影响无明显差异,临床医生应加强孕期及产时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内镜在子宫畸形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子宫畸形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畸形。子宫发育异常包括子宫未发育如始基子宫,发育不全如幼稚子宫,一侧发育与发育不全的单角子宫、残角子宫,双侧发育和发育不全的双子宫、双角子宫以及双侧副中肾管融合吸收障碍所形成的纵隔子宫。子宫畸形所引致的子宫解剖学异常,一直被认为是影响受孕和引起妊娠与产科并发症的根源。在临床上,由于子宫畸形所引致的不孕、反复流产、早产、胎儿异常以及异位妊娠等并不罕见[1]。子宫畸形在不孕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3·4%~17·9%[2,3],在反复流产者中的发生率约占13%[2],在各类子宫畸形中,纵隔子宫最为常见。1子宫…  相似文献   

11.
梗阻性子宫阴道发育异常可在青春期后表现为闭经、痛经、盆腔疼痛、反复阴道排液或不孕。对疑似梗阻性子宫阴道发育异常患者的评估应包括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妇科检查是区分处女膜闭锁与小阴唇粘连、泌尿生殖窦、阴道横隔或阴道远端闭锁的关键。对于周期性盆腔痛和闭经或持续性痛经的患者,盆腔超声是推荐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重要的是,由于青春期前子宫很小,子宫内膜缺乏刺激和阴道缺乏月经扩张,通过影像学成像诊断子宫或阴道发育异常既是一种挑战,也容易发生误诊。与有子宫阴道发育异常影像学阅片经验的放射科医生会诊可能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子宫发育异常是女性生殖系统在胚胎6~20周间双侧副中肾管发育、融合和(或)吸收异常导致先天性子宫形态和功能异常的一系列表型谱。以纵隔子宫为代表的常见类型通常与反复流产、早产、胎位异常等产科并发症风险增加密切相关,但尚无足够证据支持其与原发不孕的相关性。除“无子宫”是明确的子宫性不孕因素外,其他类型的子宫发育异常往往均保有基本正常的生育力,在排除其他导致不孕的原因,且助孕失败的情况下再行子宫矫形术是审慎的做法。目前仅明确推荐对于反复流产和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施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子宫由两条苗勒氏管发育、融合、中隔吸收演变而成,在发育形成过程中,内在或外来因素均可导致子宫不同类型的发育畸形.胚胎发育停滞在不同时期,则发生先天性无子宫、始基子宫或幼稚子宫、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双子宫、双角子宫和纵隔子宫.综述子宫发育异常的类别、临床特点和相关基础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女性生殖管道发育异常2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子宫发育异常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其对生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1990年3月-2005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发育异常患者2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类型子宫发育异常的构成比、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对生育的影响.结果 (1)225例子宫发育异常患者中,中隔子宫125例,占55.6%,其中122例(97.6%,122/125)患者妊娠,但影响其妊娠结局,出现流产、胎位异常、早产、前置胎盘、胎膜早破等并发症.(2)双子宫51例,占22.7%(51/225);其中50例(98%,50/51)患者妊娠,对妊娠无明显影响;5例(10%,5/51)合并泌尿系统畸形.(3)残角子宫26例(11.6%,26/225),发生残角子宫妊娠4例(15%,4/26),残角子宫同侧输卵管妊娠1例(4%,1/26);2例(8%,2/26)合并泌尿系统畸形;合并不孕4例(15%,4/26).(4)双角子宫14例,占6.2%(14/225),无不孕患者,出现早产、胎膜早破等并发症;1例(7%,1/14)合并泌尿系统畸形.(5)其他类型:鞍状子宫4例(1.8%,4/225),无不孕患者;无子宫3例(1.3%,3/225),均以原发闭经就诊;单角子宫2例(0.9%,2/225),均合并不孕.结论 子宫发育异常中以中隔子宫最多见.中隔子宫、双子宫、双角子官、残角子宫、鞍状子宫对生育无明显影响,但在妊娠期可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子宫发育异常常合并泌尿系统畸形.无症状的子宫发育异常,可不予处理.  相似文献   

15.
幼少女生殖道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少女生殖道畸形与成年女性生殖道畸形均系先天性发育异常。如无孔处女膜 ;阴道横隔、纵隔、斜隔 ,或阴道未发育或部分发育 ;子宫异常 ,双子宫、双角子宫、残角子宫、单角子宫伴中肾旁囊肿 ;尿道和直肠异常 ,阴道排尿排便 ;外阴、阴蒂异常也可以反映某些生殖道畸形。然而 ,幼少女生殖道畸形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与成年女性的有相同处 ,又有不少区别 ,但最重要的是外科处理困难 ,年龄愈小则困难愈大 ,甚至延误诊治。1 处女膜异常微孔、双孔或无孔处女膜在幼女可被忽视。待发育至青春期月经来潮后 ,因阴道经血或分泌物被无孔处…  相似文献   

16.
中隔子宫的特点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隔子宫是临床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其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为0.009%~12%,占全部子宫发育异常的80%~90%,可导致不孕、反复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等与生育相关的危害.正确认识并对其实施规范化诊疗,有助于降低中隔子宫对生育的影响,维护中隔子宫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子宫发育异常的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由两条苗勒氏管发育、融合、中隔吸收演变而成,在发育形成过程中,内在或外来因素均可导致子宫不同类型的发育畸形。胚胎发育停滞在不同时期,则发生先天性无子宫、始基子宫或幼稚子宫、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双子宫、双角子宫和纵隔子宫。综述子宫发育异常的类别、临床特点和相关基础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子宫畸形分为先天性子宫畸形和获得性子宫畸形。目前认为,若仅有一侧副中肾管正常发育则为单角子宫,而对侧发育异常或发育缺陷可形成残角子宫或无,单角子宫约占所有缪勒管发育异常的5%~20%,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单角子宫的方法主要有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HSG)、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和核磁共振(MRI)检查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点和局限性。单角子宫患者由于缺乏正常解剖结构而产生焦虑感和不自信,同时单角子宫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育情况、生育结局、多种相关妇科疾病、分娩期并发症及围生期并发症等。文章主要介绍单角子宫对患者生育结局相关的影响,以期为单角子宫患者提供专业的产前咨询和孕期指导。  相似文献   

19.
子宫畸形分为先天性子宫畸形和获得性子宫畸形。先天性子宫畸形是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中最常见的一种,包括子宫未发育或发育不全、单角子宫、双子宫、双角子宫、纵隔子宫、弓形子宫、己烯雌酚(DES)相关异常。获得性子宫畸形多继发于流产、剖宫产、宫腔镜手术及宫颈手术后,包括宫颈宫腔粘连、子宫Ⅲ度后倾后屈、子宫前腹壁固定、颈管宫腔形态失常。介绍子宫畸形的发生原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期为子宫畸形患者的正常妊娠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处理和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晚期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母儿结局,探讨其在围生期的处理.方法:收集我院产科分娩的99例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的孕晚期患者(畸形子宫组)及随机抽取100例正常分娩的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母儿结局.结果:畸形子宫组的不良孕产史、剖宫产率、先兆流产、胎盘植入、胎膜早破、胎位异常、早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及围生儿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中隔子宫和不全中隔子宫的剖宫产率低于残角子宫、单角子宫、双子宫、鞍状子宫、横隔子宫(P<0.05);双子宫、双角子宫、鞍状子宫和完全中隔子宫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其他类型畸形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孕妇应放宽剖宫产指征,并警惕产后出血及其他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