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期以来,各家对经外奇穴见解各异,有的针灸文献认为“奇穴”就是“经外奇穴”的简称:有的认为不在十四经脉循行部位的穴位称“经外奇穴”:有的认为《内经》未载之穴称“奇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未载之穴称“别穴”,而习惯上将《内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未载之穴均认为“经外奇穴”。此皆为不明“经外奇穴”由来之故。  相似文献   

2.
在中医针灸国际化的大趋势下,为保证中医学术传承运用的准确性和为国际交流合作提供方便,中医针灸标准化日渐重要,把国家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是保持我国作为中医针灸大国地位的一项重要任务[1]。作为针灸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外奇穴相关标准制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又称为“经外奇穴”[2]。经外奇穴以其对某些病症的特殊治疗作用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关于经外奇穴的研究十分丰富,仅初步统计近50年来有关奇穴(包括新穴)的发现和报道,就达2000余个[3]。当前,少数如四神聪、金津、定喘等46个经外奇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年发布的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中都已有明确命名和定位,那么其他经外奇穴同样也可以进行标准化定位。对于多数经外奇穴,不同医家从定义、定位到命名、临床运用都有各自的论述。而准确定位取穴是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经外奇穴的定位没有统一标准,限制了其更有效广泛的推广应用。本研究将从方法学角度初步探讨经外奇穴的标准化定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常见医籍中经外奇穴的以讹传讹和重复、强分等现象的考察、分析,总结归纳了导致经外奇穴产生错误的原因,即鲁鱼亥豕,后人失考;一穴数名,分成奇穴;误解原文,臆断生造;治有奇效,把经穴看作奇穴;取法不同;把针灸处方当作经外奇穴等。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照前贤有关腧穴的论述,发现各种古籍中所记载的腧穴,其数量并不相同,例如:晋·皇甫著《针灸甲乙经》,称人体共有腧穴349处;而清·李学川著《逢缘》,则说全身共有361腧穴。究其原因,可能与如何理解经外奇穴的归经问题,有一定联系,个人认为基于以下三条理由,对奇穴归经,应予以高度重视。一、阿是穴→奇穴→经穴的认识过程符合客观规律: 经外奇穴,是指十四经灾之外的腧穴,是通过临床不断发现的一些新穴位。资料表明,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逐步提高,常常在原有的经穴之外,又发现了一些经验有效穴,或新的尚未精确定位和  相似文献   

5.
梳理《窦太师针经》中32个经外奇穴文献来源、整理方法与体例、价值与影响,其文献来源广泛,整理方法可以概括为传承有据、整合修齐;冠实以名、辨穴同异;据经奇穴、阐发新穴;排列有方、三法并用;文图互示、定位明确5个方面。《窦太师针经》依照经穴穴名、定位、刺灸法、主治病症的完整体例,首次对经外奇穴进行规范统一的整理,具有经外奇穴类文献史料价值、奇穴理论研究价值、经穴理论研究价值及临床实用价值,对元以后的经外奇穴专篇或专书直至今日的国家标准制定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增生等原因造成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和周围软组织的刺激和压迫而引起的一系列综合表现。颈椎病以神经根型最为常见。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简便、患者痛苦小、效果较好。但若能在其推拿治疗过程中配合点按一些经外奇穴,则能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经外奇穴简称奇穴,是指除十四经腧穴之外,在治疗上具有奇特疗效又有固定部位的穴位而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外奇穴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TGF-β,IGF-1及FGF-2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79例,给予经外奇穴温针灸治疗,共治疗3周。比较治疗前后WOMAC评分、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因子和关节液内炎性因子含量。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膝关节炎患者经外奇穴温针灸治疗总有效率为92.41%(73/79);膝关节炎患者行经外奇穴温针灸治疗后WOMAC各项评分和综合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膝关节炎患者行外奇穴温针灸治疗治疗后TGF-β,IGF-1及FGF-2含量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膝关节炎患者行外奇穴温针灸治疗治疗后关节液TNF-α,IL-1及NO含量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外奇穴温针灸可有效的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促进软骨细胞增殖,降低关节液内炎性因子含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输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一定部位,是一些特定的针灸刺激点,通常称为"孔穴"或"穴位",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穴位称为"经穴",其它则称为"奇穴"和"新穴".解放后特别是一九六六年以来,奇穴和新穴越来越多,在郝金凯同志编著的《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共两集,以下简称《图谱》)共记载奇穴和新穴1595个.奇穴和新穴的数目究竟应该比经穴多还是比经穴少?笔者认为,既然十四经是整个经络系统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经外奇穴是指十四经穴以外 ,在治疗上具有奇效 ,且有固定部位的穴位而言 ,对于许多疾病的针灸治疗 ,经外奇穴具有特殊的功效。经外奇穴绝非与经络无关而独立存在的 ,有相当一部分奇穴与经络有密切的关系。作为针灸科或中医眼科工作者 ,了解眼部的奇穴与十四经脉的关系 ,运用十四经脉的阴阳和脏腑的属络关系来分析眼部奇穴的临床应用是必要的。1 眼部常用经外奇穴的位置1 .1 近内眦部位  内睛明 :位于眼内眦角泪阜上。仰卧眼睛向外侧斜视 ,在内眦角泪阜处取之。  脑静 :位于眼内眦斜上方 ,眼眶缘额骨与上颌骨额突之关节凹陷处。眼内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经外奇穴概念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发现元、明、清古医籍中所用"奇穴""经外奇穴""漏经穴""经外穴""别穴"等名词术语,实际表达了"经穴之外奇效之穴"和"经穴之外腧穴"这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应以"经外奇穴"为规范术语,以"奇穴"为简称;后者则应以"经外穴"为规范术语,以"漏经穴""别穴"为别名。现代针灸学教材由于没能澄清这两种不同的概念,特别是对"经外奇穴"之"经外"的误读,在"经外奇穴""经外穴"的定义上不能形成共识,因而在规范术语的厘定上一直徘徊不定,从早期的"经外奇穴"到中期的"奇穴""经外穴",近期又回到"经外奇穴"。教材中这些术语的混淆又直接影响了针灸术语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相关术语的厘定。  相似文献   

11.
对“经外奇穴”的理解,历来众说不一。“经外”二字,有认为指“十四经脉之外”者,也有认为指“十四经穴之外”者。“奇”字,有认为“奇零之义”者,也有认为“奇特疗效”者。笔者认为,“经外奇穴”的“经外”,当指“十四经脉之外”。“经”字,显然是  相似文献   

12.
经外奇穴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和分析了近50年有关经外奇穴的文献,总结归纳了经外奇穴的义界范畴、有关编著、归经、命名规律、取穴法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整理概况,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从手部、面部、背部和其他部位总结了经外奇穴的分布,对经外奇穴治疗呃逆的应用、操作方法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参考文献20篇。  相似文献   

14.
奇穴刍议     
奇穴,指十四经穴外,有穴名、有固定位置的经验效穴。长期以来,历代针灸研究多注重于经穴的研究,而对于数倍于经穴的奇穴却缺少深入的探讨和系统的整理。由于学术管理和监督不善,甚至达到全身无处不穴的境地。一些权威的针灸作对奇穴均采取极其谨慎的态度,以致奇穴的功效未能  相似文献   

15.
奇穴[1]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因而未归入十四经脉系统,故又称“经外奇穴”.历代对奇穴记载不一,也有一些奇穴在发展过程中被归入经穴.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试图对经外奇穴的源流进行初步的总结,对长期以来存在争议的经外奇穴的内涵予以初步分析,归纳经外奇穴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尝试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拟从经外奇穴之历史、内涵与延伸以及讨论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对经外奇穴归经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现行一些书籍如《内科学》、《黄帝内经词典》、《经外奇穴纂要》认为《内经》记载的“奇输”为奇穴,笔者认为此种解释不妥,在此阐明自己的见解,与同道商榷。我们知道,腧穴包括经穴、奇穴、阿是穴三部分。经穴是归属十四经的腧穴,有固定部位和名称;阿是穴是“以痛为腧”,没有固定部位,没有名称;奇穴则是指没有归属十四经的腧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有明确位置且有名称称为“有名奇穴”,一部分有明确位置但尚无定名称为“无名奇穴”,可见奇穴为不归属十四经、具有明确位置的有名或无名腧穴。而《灵枢·刺节真邪篇》载:“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  相似文献   

17.
1973年,当董景昌先生编著之《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以下简称董氏奇穴)公开问世后,曾引起针灸界之极大震憾,有些针灸先进认为书中所述经外奇穴对某些疾病确有很好疗效;但有些同道则不然,甚至认为不如十四经那样见效,似乎有欺世盗名之嫌。究其原因,盖董氏奇穴是有其独特的手法及注意事项,如运用得当,则当有意想不到的疗效。兹以三重穴为例,笔者将千余例的临床研究心得说明如次:一、依照《董氏针灸正经奇  相似文献   

18.
谈谈奇穴归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然宓 《中国针灸》1996,16(7):31-32
经外奇穴未能归经,就难以用经络学说指导其应用,同时,对于揭示奇穴的功能及其机理,也带来困难。因此,经外奇穴必须归经。经络遍布全身,大部分奇穴虽然乍看没有分布在经脉循行线路上,但是,经络学说认为,络脉难以计数,遍布全身,而络脉均由十四经发出,故实际上,十四经借助络脉,与全身各部位均有联系。故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奇穴都可以归经。  相似文献   

19.
王波  杨华元 《江苏中医药》2011,43(11):10-11
2006年发布的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中将印堂穴从原来的经外奇穴类归入督脉,而古代经穴、奇穴的数量曾经经历过多次变化,其腧穴分类各有依据,经穴的发展也形成了某些规律。新版国家标准反映了我国近年来腧穴学研究的重要进展,应该在国内针灸界大力宣传,并在国际交流中强化,这对我国保持在中医针灸国际标准化的主导权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奇穴在针灸临床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疗效卓越,是针灸腧穴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针灸研究者多注重经穴的研究,而对于奇穴缺乏深入探讨和系统整理.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张永臣博士所编著的《华佗夹脊穴研究和临床应用》一书2007年6月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专门研究奇穴--华佗夹脊穴的专著,弥补了奇穴研究中的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