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灸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的相关临床症状,但由于针灸综合治疗方法繁多,如何选择最佳疗法却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近7年来针灸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临床报道做-系统对比与评价,以期判断出临床疗效最佳的方案,从而为临床制定规范化的针灸综合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转基因鼠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从免疫学,遗传学等角度深入系统地探讨电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易感基因调控机制.方法采用人类HLA-DR4β1基因转基因小鼠,转基因阴性小鼠和非转基因小鼠胶原性关节炎为疾病模型,以电针为主要治疗方法,将大于5周龄的小鼠随机分成电针治疗组、甲氨喋呤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运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等多种手段和技术,从动物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电针治疗RA的特点和环节,并阐明其作用机理.结果①电针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②电针在调控类风湿性关节炎易感基因的表达中有一定的作用.结论电针通过调控类风湿性关节炎易感基因的表达,影响MHCⅡ类分子的抗原递呈功能达到对CIA小鼠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苇管灸配合针刺与常规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差异,更好地继承和发挥传统针灸疗法.方法将6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采用苇管灸配合针刺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耳鸣严重程度评分、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总分及各项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耳鸣严重程度评分、THI总分及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苇管灸配合针刺对神经性耳鸣有独特的治疗作用,能减轻耳鸣严重程度,总体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针刺足三里穴对炎性大鼠脊髓及背根神经节中香草酸瞬时电位受体4(TRPV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4只清洁级的雄性SD大鼠驯化7 d后,进行基础痛阈筛选,然后按痛阈结果随机分组为造模组36只、空白组18只,造模组在右足足垫部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0.1 mL,空白对照组注射0.1 mL生理盐水。造模成功的大鼠又按照基础痛阈随机分为模型组18只和针刺组18只,每组按照不同的处理时间又分为ZT8(15:00)、ZT16(23:00)2个时间亚组,每组9只。在2个时间点进行处理,针刺组在相应时间点手针针刺患侧足三里30 min,其间每5 min捻转1 min,频率为120次/min,模型组、空白组捆绑固定30 min,不做其他处理,1次/d,共治疗7 d。在第7天治理结束后检测相应时间点大鼠的痛阈,痛阈检测后取材,提取大鼠腰椎4~6的脊髓及背根神经节,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以及脊髓中TRPV4的表达。结果①在ZT8时间点:模型组大鼠与空白组相比,背根神经节中TRPV4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脊髓组织TRPV4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针刺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背根神经节TRPV4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脊髓组织TRPV4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②在ZT16时间点: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背根神经节TRPV4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脊髓组织TRPV4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背根神经节TRPV4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脊髓组织TRPV4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炎性痛能够诱发大鼠脊髓和背根局部神经节TRPV4蛋白表达的上调;针刺足三里穴能够调节炎性痛大鼠脊髓与背根神经节TRPV4的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腹部对应点治疗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名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6例,前者采用腹部对应点针刺法,后者采用常规针刺法.以简式Mcgill疼痛量表(包括PRI、VAS、PPI)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为主要观察指标,进行组内和组间前后对比研究.结果:两组间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腹部对应点治疗下腰痛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针刺足三里穴对炎性痛症大鼠不同部位中瞬态电压感受器阳离子通道香草酸受体亚型1(TRPV1)的影响。方法 使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54只,驯养7天后,经过初选后,将确定出来的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待模型复制组和空白组,然后将模型复制成功后的实验对象分为模型组和模针组,将模型组、模针组和空白组分别在特定的两个时间点(ZT8、ZT16)进行相应地处理;在第7天针刺治疗结束后,立即检测相对应时间点大鼠的痛阈,选择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来确定提取的大鼠穴区局部皮肤、腰椎4-6的脊髓及背根神经节样本中TRPV1的情况。结果 ①在穴区皮肤:ZT8时间点,模型组皮肤组织中TRPV1含量明显多于空白组(P < 0.05);而模针组穴区皮肤样本中TRPV1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 < 0.05)。相应地,在ZT16时间点,模型组皮肤样本目标中TRPV1的表达亦明显多于空白组(P < 0.05);而类似地,模针组穴区皮肤样本中TRPV1的表达则少于模型组(P < 0.05)。②在脊髓中:ZT8时间点,模型组脊髓节段中TRPV1的含量明显多于空白组中TRPV1的表达量(P < 0.01),而与模型组比较,模针组脊髓节段样本组织中目标对象TRPV1被上调的更为显著(P < 0.01);在ZT16时,模型组脊髓节段中TRPV1的含量与空白组脊髓节段中的TRPV1相比显著增加(P < 0.01),与模型组相比,模针组脊髓节段中TRPV1的表达量明显下调(P < 0.05)。③在背根神经节中:ZT8与ZT16两个时间点,模型组DRG样本中TRPV1含量皆明显多于空白组(P < 0.01),而模针组DRG样本中TRPV1的表达则低于模型组(P < 0.05)。结论 ①针刺足三里穴能够调节炎性痛症大鼠多个层面组织中TRPV1的含量。②不同时间点针刺镇痛效应差异可能与不同时间点针刺后各个组织中TRPV1表达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7.
合谷穴的主治病症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合谷穴可能的神经解剖及神经生理学基础,分析了合谷穴研究的切入点、突破口及难点,探讨进一步研究合谷穴临床运用中所蕴含的科学问题和原理提供研究线索和思路,认为由于合谷穴主治病症的复杂性,研究应分层进行,在部位主治方面,重点关注其代表的"经穴--体表特异性联系"的中枢定向整合机制,而在脏腑病症主治方面则应突出其一穴对多脏...  相似文献   
8.
<正>1临床病例廖某,女,23岁,2012年9月23日就诊。患者因前一天夜间饮酒受风后前臂内侧出现红色湿疹,瘙痒难耐,搔抓后皮疹处有粘液渗出,自涂抹止痒膏药后瘙痒不止,经患者介绍来针灸门诊就诊。查见患者前臂内侧密布红色圆形渗出性皮疹,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第一步:肩胛间区挑刺:用蘸满75%消毒酒精的棉球用力呈"八字形"往返擦拭患者肩胛间区,患者肩胛间区即可出现红色酒精擦痕,擦痕中可见紫黑色小颗粒状突起于皮肤的皮疹,用1  相似文献   
9.
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81例受试者分为推拿组和药物组,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肠动力的变化。结果:推拿组和药物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药物组较推拿组改善似更显著(P0.05);全肠和结肠通过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推拿组无不良反应。但两组远期疗效均较差。结论:(1)推拿能有效改善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症状。(2)推拿具有与肠动力药类似的效应和机理。(3)手工操作的推拿因其操作的可控、过程的舒适和无副作用等而在该病的治疗与保健中具有较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SCN时间信号输出核团的角度,研究电针调整慢性轮班型节律紊乱的作用机理。方法运用正常光暗周期导引32只SD大鼠转轮活动与其同步后,对除空白组外的24只动物,采用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方法,造模成慢性轮班型节律紊乱模型。再根据大鼠转轮活动峰相位转移量将24只造模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捆绑组和电针组,每组各8只。电针组在ZT4(11:00)电针内关、足三里穴,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DMH及LHb内PKR2表达量。结果造模后,各组动物转轮活动峰相位均向前转移,平均转移量在241.37~256.25分钟之间,且各组之间平均转移量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动物DMH内PKR2蛋白的表达量较空白组显著上升(P0.05)。在ZT4电针后,电针组DMH内PKR2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捆绑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LHb内PKR2蛋白的表达量较空白组显著下降(P0.05)。在ZT4电针后该组LHb内PKR2的表达量显著上升,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捆绑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通过上调LHb内PKR2蛋白的表达及下调DMH内PKR2蛋白的表达来促进睡眠抑制觉醒,使动物的自发转轮活动相位迟后,促使其自发活动节律与光-暗周期再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