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1987—1990年在无锡、如东、如皋3个市县的现场实验和河沟钉螺调查。发现低密度钉螺的消长与环境因子密切有关,只要环境适宜,即使留下1对钉螺,也能大量繁殖增长。实验沟放置有1、5和10对钉螺的螺笼经3年后,钉螺密度各增长了171.9倍、69.5倍和28.4倍。其螺口数分别增长了354倍、135倍和75倍,其中2条积水沟的1对钉螺组螺口数增长543和426.5倍。在现场1条水沟钉螺密度增长了34倍,1条河钉螺密度没有增长,但都没有自然消亡。提示当“基本消灭”或“消灭”以后,应重视低密度钉螺的清查,坚持长期监测,一旦发现钉螺,要及时杀灭。  相似文献   

2.
绩溪县临溪镇和歙县相毗邻,位于扬之河,登源河的交汇处,曾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经过溪马河,孔灵河段治理和反复防治,于1978年达到基本消灭。1993年达到消灭标准。1992年春季查螺后,血防员和当地村民在临溪镇临谈行政村的茭塘自然村发现两处螺点;一处在板塔山下,钉螺分布在沟、田两个类型的六个小环境,其中沟2条,面积333m~2;田4块,面积266m~2,共599m~2。沟、田钉螺分布的最高密度和平均密度分别为61只/0.11m~2,17.9只/0.11m~2和62只/0.11m~2、7.8只/0.11m~2。另一处在屋背  相似文献   

3.
河沟钉螺检出情况与螺口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在吴县陆墓公社32段有钉螺的河、沟中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河、沟钉螺的检出情况与螺口多少有关,第1次查螺检出的活螺密度与实际活螺密度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在4、5月份作一次全面细查后,一般第1次的检出情况能反映出当时被查河、沟的螺口多少;但螺口密度很低的河、沟(实际活螺密度在每平方市尺0.7只以下)在第1次查螺时可能检不出。又发现螺卵密度与实际活螺密度之间也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药物灭螺工程化管理模式, 评价其在现场应用中的控螺效果, 为提高现场药物灭螺质量提供有效管理措施。方法 按照 “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监理负责” 的原则, 开展药物灭螺工程化管理, 调查开展药物灭螺前、 后钉螺分布并建立数据库, 比较分析药物灭螺工程化管理模式的控螺效果。结果 2006-2011年扬州市对6个县 (区) 96.27% (1 033/1 073) 的有螺环境开展药物灭螺工程化管理。实施工程化管理模式后, 药物灭螺环境钉螺死亡率由实施前的 65.07%提高到87.16% (80.65%~89.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 623.297, P = 0); 其中灭螺环境有螺框出现率下降率、钉螺密度下降率和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7.67%(49.27%~66.98%)、 76.67%(76.13%~83.66%)和86.58%(79.89%~ 88.89%), 分别是实施工程化管理模式前的1.45、 1.63倍和1.37倍。扬州市实施药物灭螺工程化管理模式3年后消灭了感染性钉螺, 6年后全市有螺条块、 钉螺面积、 有螺框出现率、 钉螺平均密度分别下降了56.27%、 76.40%、 67.99%和66.67%。结论 高质量的灭螺药品是确保药物灭螺效果的基本要素, 药物灭螺工程化管理模式是提高现场药物灭螺质量的有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护堤隔离沟改造钉螺孳生环境,消灭钉螺的效果.方法以有隔离沟洲滩为试验组,无隔离沟洲滩为对照组.在两组外洲钉螺分布高程设置网箱,人工投活螺,比较钉螺产卵数量、幼螺生长发育状况、钉螺自然死亡率和感染螺密度,测量隔离沟区域洲土含水量,调查隔离沟沉积层各年间钙化螺密度.结果试验组外洲无钉螺孳生.当东洞庭湖水位退至25 m左右,对照组钉螺分布带洲土平均含水量38.1%,高于试验组28.3%;人工投活螺后对照组产卵数高于试验组;试验组幼螺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室内模拟现场.春季网箱外湖水中捞幼螺数,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网箱内秋季查螺,试验组钉螺自然死亡率(77.92%)显著高于对照组(41.67%);隔离沟淤积层内钙化螺筛洗,上层显著低于中层,中层又低于底层.莫河铺外洲对照组网箱内活螺密度、感染螺密度显著高于试验组.对照组外洲高杆植被生长茂盛,试验组外洲无高杆植被.结论洞庭湖退水期间,植被被淹死,气温较高,隔离沟能迅速沥干洲土积水,改变了洲滩潮湿的环境,不适宜钉螺孳生.  相似文献   

6.
通江河道水泥混凝土护坡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通江河道水泥混凝土护坡工程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方法 选择南京市栖霞区摄山镇七乡河为实验区,采用与护坡工程同步的前瞻性方法。观察工程前后实验区内各项血防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工程后邻近村庄的人、畜粪检阳性率均下降了100%,河道内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钉螺平均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了76.10%、63.47%、50.60%和100%。1997~2000年河水小白鼠感染率下降了95.92%。阳性小鼠的平均虫荷分别为15.20条、7.00条、1.33条和1.00条,3年共在人江口捞到漂浮江滩钉螺8只。结论 混凝土护坡工程血防效果明显。要巩固成果必须消灭支流河道钉螺并阻止长江血吸虫尾蚴的漂入。  相似文献   

7.
1 基本情况 湖南省南县新尚村,位于洞庭湖北部,沱江河尾闾东侧,全村2047人,以种植水稻为主,垸内计有渠沟14条,其中仅永利渠借新立闸与沱江河相通。 1965年垸内曾有1处螺点,面积为666.7m~2,于1976年已消灭,近15年未发现活螺。垸外河滩自1960年逐年淤积而成,1988年发现钉螺河滩。同年9月调查,钉螺最高密度72只/0.11m~2,阳性率为1.89%;1980年居民粪检阳性率为3%。1988年秋汛后曾发生急性血吸虫病32例。本村调查是按照全国统一方案,于1990年开始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密度、不同距离钉螺对日本血吸虫毛蚴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在模拟现场环境下,采用20000条新鲜孵化出的毛蚴分别感染1、2、3、5 m处的钉螺,每处钉螺分为5、10、50、100只/袋4个密度组,感染4 h后带回实验室饲养,8周后解剖观察钉螺感染情况。结果在1、2、3、5 m处,5、10、50、100只/袋4个密度组钉螺感染率分别为9.86%、7.14%、6.98%和5.19%,17.33%、10.45%、8.33%和4.58%,9.55%、6.03%、4.33%和2.59%,8.06%、8%、5.34%和3.11%。结论在钉螺密度一定的情况下,钉螺受感染概率与毛蚴投放处的距离成反比;但是,未得出钉螺感染率与钉螺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能与密度设置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的 了解安徽省芜湖市钉螺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 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的方法, 根据1997-2012年钉螺调查结果, 按照不同年份、 不同水系、 不同环境和不同县 (区) 分别统计新发现和复现钉螺面积, 分析钉螺复现与消灭年限的关系。 结果 结果 1997-2012年芜湖市累计新发现钉螺面积3 479.42 hm2 , 主要集中在江滩地区; 累计复现钉螺面积1 648.08 hm2 , 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钉螺复现距消灭年份最长达26年, 主要集中在 3~12年。 结论 结论 江滩面积的增加和灌溉系统钉螺扩散是导致芜湖市钉螺面积增长的主要原因, 加强灌溉系统钉螺控制是降低内陆钉螺复现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2002~2003年西昌邛海湖盆沟渠钉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掌握西昌试区沟渠钉螺的分布特点.方法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绘制的沟渠地图指导查螺,采用系统抽样法查螺,框距10 m,压碎法检查钉螺血吸虫感染情况,并计数感染性钉螺体内的尾蚴数.结果 2002、2003年分别在10个自然村的447条和439条沟渠查螺,平均活螺密度分别为1.23只/0.1 m2和1.41只/0.1 m2,钉螺感染率分别为0.46%和0.25%.阶梯地、农毛渠、土沟和有草沟等环境的钉螺明显多于平坝、斗支渠、硬化沟和无草沟.在硬化斗渠中仅查出1只感染性钉螺.感染性钉螺在沟渠中的分布有聚集性(χ2=52.63,P<0.01).平均1只感染性钉螺含尾蚴1 194条.结论西昌试区的钉螺和感染性钉螺主要分布在有草的土质农、毛渠中.  相似文献   

11.
当阳市位于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属湖沼、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1991年经省考核,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92~1996年进行螺情纵向监测调查,现报告如下。l内容与方法1.l重建钉螺图、帐、卡即按历史有螺区的现状,以每个拿生环境为单位,重新建“钉螺调查(监测)卡”和按年度分村绘制“钉螺草生环境监测示意图”,对复燃钉螺分年度、分处登记并建帐。1.2确定监测范围以村为单位,根据钉螺消灭先后确定。以消灭钉螺期限划分5年以内,进行全面普查;5~10年实施3年1个周期轮查;10年以上实施可疑环境重点查。对有疫情信息地区…  相似文献   

12.
宝应县位于苏北里下河水网地区,是全国钉螺分布的最北界(N33°15′).1976年已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指标.为保存活钉螺标本,观察钉螺生态,指导螺情监测,从1979年起进行室外饲养钉螺,现将1987—1990年饲养钉螺情况报告如下.1 钉螺的饲养1.1 钉螺的饲养环境 室外钉螺饲养地选在县医院晚血病房后院,周围无化学性物质污染,面积约130m~2,在此开挖2条水沟,1号沟长15m,2号沟长6m,2沟的深度和宽度均为0.8m,沟坡移栽野草,人行道上铺好水泥块,有专人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阐明长江下游地区钉螺再次迁入无螺江滩后的钉螺消长和分布变迁规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的方法,每年春季现场调查钉螺分布。结果 每一滩块从局部有螺到全滩有螺平均时间为4.33年,堤外江滩从钉螺迁入到全面有螺的时间需8年,试区从开始有螺到向堤内垦区扩散时间需7年;10年间钉螺面积、钉螺平均密度、有螺框出现率分别增加了74.97倍、90.75倍和106倍;有螺框出现率呈指数曲线y=0.1331e^0.5844x上升;钉螺迁入早期以面积增长为主,在面积扩增到一定程度后,则转变为以螺口增长为主。结论 螺口数量的增加是钉螺扩散的基础,控制钉螺扩散的有效方法是降低螺口的数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通江河道及河口水利血防工程钉螺控制效果。方法选择老便民河、潘家河和新便民河3项水利血防工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河岸硬化+河口溢流坝工程、河岸硬化+河口建闸工程和主河道及部分支流河岸硬化工程。现场观察工程实施前、后工程区及目标保护区钉螺面积和钉螺密度变化,比较不同水利血防工程对通江河道钉螺控制的效果。结果在实施常规药物灭螺条件下,老便民河工程实施后主河道钉螺即被消除,但目标保护区(支流河道及灌区)钉螺仍未能消除;潘家河工程实施后即消除了主河道及支流和灌区钉螺;新便民河工程实施后主河道钉螺面积下降89.22%,支流及灌区钉螺面积则维持不变。结论通江河道河口建闸或溢流坝更有利于工程区及目标保护区钉螺控制,在水位不稳定的通江河道实施水利血防工程应优先考虑控制水位和防止钉螺扩散。  相似文献   

15.
我县于1992年在独山镇向阳村独庄村村民组的“沟洼荒田”进行综合治理,科学防治试点,现将近期效果报告如下。试点“沟洼荒田”系山丘地形,历史有螺面积13189m~2;地势低洼积水,杂草灌木丛生,虽多次进行灭螺处理,但反复较大。1987年发现钉螺回升后,以小环境改造(铲草皮堆封加药物喷洒)消灭钉螺,效果不够理想;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南水北调工程输水模式中相关因素在钉螺扩散中的作用,以评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钉螺北移扩散的影响。方法将一定数量标记钉螺吸附于载体并漂浮于水面上,用水泵现场抽提,统计过泵钉螺数。将一定数量标记钉螺投放于不同深度水塘(沟)水下,经一定时间后沿水塘(沟)水线及在水面漂浮的稻草把上查找钉螺,观察钉螺迁移扩散情况。钉螺幼螺雌雄配对后,采用螺笼法在现场按不同密度进行放养,观察1个生殖年后笼内钉螺密度。结果附着于漂浮物上的钉螺在距进水管口100、50cm和20cm处,随水被吸通过进水管径为80cm的水泵通过率分别为2.45%、3.93%和43.46%;钉螺在距进水管口20cm和10cm处,随水被吸通过进水管径为20cm水泵的通过率分别为72.07%和91.00%。在5个现场水塘或沟,共投放36600只标记活钉螺,在投螺15~120d后,沿水塘(沟)水线及在水上漂浮的稻草把上均未检获标记钉螺。当幼螺密度≤2对/0.16m^2时,难以增殖。结论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中,只要采取必要控螺措施完全有可能降低或消除钉螺向北扩散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10年来残存钉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观察了福建省1987年消灭血吸虫病10年来残存钉螺的消长动态。1987-1992年,随着血吸虫病宣布消灭,思想放松,经费削减,机构人员精简撤并,查灭钉螺力度不足,致使残存钉螺呈迅速增长态势,至1992年时,有螺面积已超过1987年的162.4倍。为此,引起了政府和分管部门的重视,加强了查灭残存钉螺的工作,初步抑制了残存钉螺增长的势头。但自1995年来,由于没有持之以恒,残存钉螺又呈增长态势,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灭螺战役     
在菲律宾有一个消灭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四方钉螺的五年计划,是根据1955~1959年在菲律宾莱特进行的试点结果而制订的。试点证明,沼泽排水,清除河流及灌溉沟中的杂草可以控制钉螺;还证明稻田的仔细犁、耙、秧苗行距适当,可以大大减少钉螺数量。一个良好的农业措施可以使钉螺密度下降95%,使所有10岁以下的儿童的发病率从  相似文献   

19.
我国《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以下简称《消灭标准》)中的螺情指标1980年试行为“连续3年查不到钉螺”,1985年修订为“1年以上查不到钉螺”。近来又有一些专家学者对要不要保留螺情指标展开了讨论。本文以余杭县42个乡镇进行螺情考核的结果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环境改造灭螺控制血吸虫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评价通过环境改造工程(以下简称环改工程)改变钉螺孳生环境、消灭钉螺、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对7个观测点57项环改工程连续5年监测病情、螺情变化,周围7岁以上人群采取血清学方法进行病情调查,环改处采取10m框距查螺,捕获钉螺全部解剖。结果:实施环改工程5年后,人群患病率、急感患病率、钉螺面积、易感地带面积、钉螺密度、感染性钉螺密度分别降低64.1%、100%、71.7%、90.5%、96.5%和95.9%。结论:环改工程是消灭钉螺、降低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