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醛固酮/肾素比值(ARR)与心率变异性(HRV)及QT间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研究对象179例,根据ARR中位数分为ARR低值组和ARR高值组,比较2组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24 h动态血压(ABPM)、常规心电图、血清钾、血清钠等,比较2组的HRV、QT间期等指标以及相关性。结果 2组Holter中的SDNN、SDNN Index、SDANN Index、RMSSD以及QTc、血钾、血钠有显著差异(P0.05)。校正相关因素后,ARR与SDNN、SDNN Index、SDANN Index、RMSSD、血钾呈负相关(r=-0.444、-0.677、-0.381、-0.623、-0.432,P0.05),与QTc、血钠呈正相关(r=0.391、0.37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DNN、SDNN Index、SDANN Index均是ARR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醛固酮高与心率变异性减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厄贝沙坦1次/d,共8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厄贝沙坦能明显降低高压病患者的24h平均血压(P<0.01)、白昼平均血压(P<0.01)和夜间平均血压(P<0.01)。对夜间血压高于正常值的高血压病患者,厄贝沙坦能明显降低夜间血压(P<0.01),而对夜间血压已属正常者,厄贝沙坦无进一步降压作用(P>0.05),并使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升高(P<0.05),频域指标HF升高(P<0.05),VLF和LF下降(P<0.05)。结论:厄贝沙坦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同时,也对改善心率变异性产生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醛固酮肾素比值(ARR)与心电图指标及夜间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于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就诊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以其ARR中位数为分界线,将其分为高ARR组(n=51,≥ARR中位数者)和低ARR组(n=49,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S)检测血浆醛固酮、肾素对醛固酮腺瘤(APA)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APA并经手术治疗的患者79例及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EH)的患者96例,采用CLIAS检测所有患者血浆醛固酮、肾素水平。比较APA患者术前、术后血浆醛固酮、肾素水平及醛固酮/肾素比值(AR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RR诊断APA的性能。结果 APA组血浆醛固酮水平及ARR明显高于EH组(P0.05)、血浆肾素水平明显低于EH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立位ARR诊断APA的曲线下面积为0.938,最佳临界值为42.8,敏感性为98.0%,特异性为91.6%,约登指数为0.896。与术前比较,APA患者术后立位醛固酮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ARR明显下降(P0.001)。结论 CLIAS可作为血浆肾素、醛固酮检测的有效方法,在APA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和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腹主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发生率和斑块体积,探讨PA患者AS发生发展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7月1日至2015年7月1日期间因"高血压查因"住院确诊的资料完整的43例PA患者与同期确诊的年龄、性别、高血压水平及其病程等相匹配的43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64排螺旋CT检测和定量评估两组患者腹主动脉AS斑块。结果:PA患者较EH患者具有更高AS斑块发生率(62.8%vs.32.6%,P0.05),PA患者AS斑块体积高于EH组(P0.05)。年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醛固酮/肾素比值(ARR)与粥样斑块体积呈正相关(P0.05)。结论 :PA患者较EH患者具有更严重的AS,年龄、LDL-C、ARR与PA患者AS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醛固酮浓度/血浆肾素活性比值(ARR)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85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8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血浆醛固酮浓度、血浆肾素活性检测,记录两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计算各组血浆醛固酮浓度/血浆肾素活性比值。结果研究组血浆醛固酮浓度、血浆醛固酮浓度/血浆肾素活性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浆肾素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浆醛固酮浓度/血浆肾素活性比值可为鉴别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高血压提供有力依据,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伴夜间低氧血症对血压节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压的变化节律。方法:选择夜间打鼾、体重指数≥25的高血压患者95例,监测夜间7 h的血氧饱和度和24 h动态血压。根据夜间氧饱和度情况分为高血压合并低氧血症组和单纯高血压组,所有患者均经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脑血管病、肾功能衰竭、哮喘。结果:高血压合并低氧血症组24 b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心率、白昼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心率、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心率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合并轻、中度低氧血症组中75.3%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单纯高血压组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占7.1% 杓型组与非杓型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夜间平均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夜间低氧血症患者血压水平及心率较单纯高血压组明显增高,随着低氧血症的加重,增高趋势明显;高血压合并低氧血症组多数血压昼夜节律消失,非杓型组夜间血压较杓型组增高显著。  相似文献   

8.
冯聪  王鹤锡  宋威  杨博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3):3404-3407
目的 探讨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表达及与糖脂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100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检查的8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研究对象ARR、PTH、CK-MB、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情况及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ARR、PTH及CK-M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PG、HbA1c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FINS、HO-MA-IR、TC、TG及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RR和HbA1c、FINS、HOMA-IR、TC、TG及LDL-C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PTH和HbA1c、FINS、TC、TG及LDL-C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CK-MB和FINS、HOMA-IR、TC、TG及LDL-C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RR、PTH、CK-MB、FPG、HbA1c、FINS、HOMA-IR、TC、TG、HDL-C及LDL-C均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ARR、PTH及CK-MB水平明显升高,与糖脂代谢之间有一定关系,可作为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冯聪  王鹤锡  宋威  杨博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3):3404-3407
目的 探讨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表达及与糖脂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100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检查的8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研究对象ARR、PTH、CK-MB、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情况及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ARR、PTH及CK-M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PG、HbA1c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FINS、HO-MA-IR、TC、TG及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RR和HbA1c、FINS、HOMA-IR、TC、TG及LDL-C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PTH和HbA1c、FINS、TC、TG及LDL-C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CK-MB和FINS、HOMA-IR、TC、TG及LDL-C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RR、PTH、CK-MB、FPG、HbA1c、FINS、HOMA-IR、TC、TG、HDL-C及LDL-C均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ARR、PTH及CK-MB水平明显升高,与糖脂代谢之间有一定关系,可作为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低血钾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醛固酮/肾素比值(ARR)与血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02例PA患者,根据血钾水平将他们分为血钾正常组(血K~+≥3.5mmol/L)和低血钾组(血K+3.5mmol/L),检测两组患者血脂、血糖,血清肌酐(Cr)、CK、CK-MB、立位ARR、卧位ARR等指标。结果 (1)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葡萄糖(GL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钾组血清CK、CK-MB、立位ARR、卧位ARR明显高于血钾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钾正常组患者血清CK、CK-MB,立位ARR、卧位ARR与血钾无显著相关性(P0.05)。低血钾组患者CK、CK-MB,立位ARR、卧位ARR与血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33、-0.428、-0.389和-0.400,P0.05)。结论PA低钾型患者血清CK、CK-MB,立位、卧位ARR明显升高,且这些指标与患者血钾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试验后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hyperaldosteronism,PH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PHA患者(PHA组)和37例排除PHA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卡托普利试验。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生化指标、卡托普利试验后的血浆肾素浓度(plasma renin concentration,PRC)、血浆醛固酮水平(plasma aldosterone concentration,PAC)、PAC抑制率及ARR,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卡托普利试验后不同参数对PHA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钠、尿钠、尿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HA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卡托普利试验后,PHA组与对照组PRC、PAC、PAC抑制率及AR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RC、PAC、PAC抑制率及ARR诊断PHA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642、0.842、0.858、0.947,A R R的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PAC、PAC抑制率,PRC的诊断价值较低。结论:卡托普利试验后ARR对PHA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鲁宁 《系统医学》2023,(2):103-106
目的 探索糖化血红蛋白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 按照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南京一民医院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644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正常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1%,n=486)和高水平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1%,n=158)。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糖化血红蛋白≥6.1%的独立影响因素,并进行动态血压、心率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白昼平均心率和夜间平均收缩压是影响糖化血红蛋白≥6.1%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相关分析显示,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收缩压负荷、白昼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负荷以及平均心率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146、0.125、0.138、0.144、0.156、0.129、0.137,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和心率呈正相关关系,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高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患者的监测,制订对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分为左心室肥厚(LVH)组和无LVH组,分析比较两组间的血压均值和血压变异性。【结果】LVH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及白昼收缩压(dSBP)与夜间收缩压(nSBP)、白昼舒张压(dDBP)均显著高于无LVH组,且差异显著( P <0.05);LVH组血压变异性各指标除白昼舒张压标准差(dDSD)外,均比无LVH组增大,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H的发生和血压变异性密切相关,血压变异性增高对左心室肥厚风险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PA患者78例(PA组),同时选取疑似PA但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20例(EH组),比较两组临床一般资料以及卧位、立位ARR水平。方法 PA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尿钾分别为(162.20±20.03)mmHg、(103.20±12.23)mmHg和(37.18±9.39)mmol/L,明显高于EH组(P0.05),而血钾为(3.02±0.55)mmol/L,明显低于EH组(P0.05);PA组卧位、立位ARR分别为73.01(42.23,120.03)ng·dl-1/ng·ml-1·h-1和60.10(30.12,220.43)ng·dl-1/ng·ml-1·h-1,明显高于EH组(P0.05);卧位ARR和立位ARR诊断P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和0.946(P0.05),卧位ARR和立位ARR截断值分别为15.96ng·dl-1/ng·ml-1·h-1和32.96ng·dl-1/ng·ml-1·h-1,灵敏度分别为94.90%和100.00%,特异度分别为80.83%和81.67%。结论血浆ARR筛查PA有重要作用,其中立位ARR筛查诊断的价值可能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沈俊娴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150-7151
目的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BPV)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3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硬化组)和30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硬化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比分析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平均收缩压标准差(24hSSD)、平均舒张压(24hDBP)和平均舒张压标准差(24hDSD).结果 硬化组的观察指标均高于无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24 h白昼和夜间平均血压高,24 h白昼和夜间血压变异性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卧位ARR比值与血清钾浓度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PA患者66例作为疾病组,非PA高血压患者58例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醛固酮(SAC)及肾素活性(PRA),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钾,并计算ARR比值(SAC/PRA)。结果 PA组中ARR比值和血清钾浓度分别为203.47±50.23和2.76±0.72mmol/L,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以卧位ARR比值为112.0作为临界值,诊断PA的灵敏度为92.42%,特异性为87.93%,诊断符合率为90.32%;卧位ARR比值与血清钾浓度联合进行诊断时,灵敏度为98.48%,特异性为86.20%,诊断符合率为92.74%。结论血浆卧位ARR比值与血清钾浓度联合测定可用于PA疾病的临床诊断,但将卧位ARR比值与血清钾浓度指标联合检测时具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可提高P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血清脑利钠肽前体N末端(NT-proBNP)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疑似PA的高血压患者140例,分为PA组(n=30)和原发性高血压(EH)组(n=110)。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和肾素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比较血清NT-proBNP水平与PA的相关性。结果 PA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93.9±7.3)pg/mL]明显高于EH组患者[(69.5±10.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亚组PA患者肾素[(6.8±1.3)pg/mL vs.(5.1±0.6)pg/mL]、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比值(ARR)[(65.5±16.4)vs.(57.1±14.4)]和NT-proBNP[(101.9±14.1)pg/mL vs.(90.4±8.1)pg/mL]水平明显高于双侧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预测PA的AUC为0.809,95%CI:0.734~0.865,cut-off为98.4pg/mL,敏感度为83.4%,特异度为78.6%。预测单侧PA的AUC为0.733,95%CI:0.648~0.804,cut-off为109.6pg/mL,敏感度为79.9%,特异度为81.5%。血清NT-proBNP水平与ARR(r=0.765,P0.05)、PA(r=0.728,P0.05)和单侧PA(r=0.778,P0.05)呈正相关。结论 PA患者相比EH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轻度升高,有助于PA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筛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指标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11月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6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血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及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水平、血浆ALD/血浆PRA(ARR),并行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浆PRA水平显著降低,ATⅡ、ALD水平及ARR显著升高(P0.05);随高血压严重程度增加,患者血浆PRA水平显著降低,ATⅡ、ALD水平及ARR显著升高;血浆PRA、ATⅡ、ALD、ARR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的ROC曲线下最大面积(AUC)分别为0.851、0.707、0.677、0.824,而联合检测AUC最大,为0.862。结论 RAAS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PRA及ARR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诊断的有效指标,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醛固醇与肾素比值(ARR)与夜间血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1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RR的中位数值将其分为ARR低水平组(n=51)和ARR高水平组(n=62),比较两组患者日间血压如日间收缩压(DSBP)、日间舒张压(DDBP),夜间血压如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同时收集血钾、血钠水平。结果 ARR高水平组NSBP、NDBP、血钠水平高于ARR低水平组,血钾水平低于ARR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SBP、NDBP、血钠是ARR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42、1.397、1.214,P0.05),血钾是ARR升高的保护因素(OR=0.744,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RR与NSBP、NDBP、血钠呈正相关性(r=0.317、0.336、0.329,P0.05),与血钾呈负相关性(r=-0.621,P0.05)。结论夜间血压升高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RR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疗程为30 d,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别于治疗前后完善24 h动态血压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针刺治疗后血压变异性各指标(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白昼收缩压标准差、白昼舒张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异性各指标(连续RR间期标准差、平均5 min RR间期标准差、平均5 min 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连续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相邻RR间期大于50ms的百分数)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改善心率变异性,从而可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