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免疫核糖核酸(immune RNA,iRNA)是动物经抗原免疫后或在体外免疫活性细胞经抗原致敏后,由免疫活性细胞中提取出来的核糖核酸制品。肿瘤免疫核糖核酸是免疫核糖核酸的一种,免疫核糖核酸概念是肿瘤免疫核糖核酸类概念的外延。制备肿瘤免疫核糖核酸所用的抗原是肿瘤特异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肿瘤免疫核糖核酸目前之所以受到基础医学家和临床医学家的广泛重视,是因为在理论上它的研究有助于阐明信使核糖核酸(mRNA)在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方面的作用,有助于  相似文献   

2.
王德俊  梁奇  孙华文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335-1337,1229
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Active immunotherapy)一直是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然而有关肿瘤的免疫逃避、肿瘤特异抗原以及肿瘤治疗中免疫的合适方法、路径等都是研究者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摄取、加工、呈递抗原的重要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它呈递抗原的能力最强。近年来随着人们了解的深入,树突状细胞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法越来越受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抗原冲击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用小鼠结肠腺癌细胞株CT26细胞抗原冲击致敏;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肿瘤抗原致敏DC刺激同基因型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观察小鼠经皮下免疫肿瘤抗原致敏DC后诱导产生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抵抗CT26细胞再攻击的能力。结果:肿瘤抗原致敏DC能有效刺激同基因型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小鼠经肿瘤抗原致敏DC免疫后可诱导强烈的CT[,杀瘤活性,产生免疫保护作用,能有效抵抗CT26细胞再攻击,肿瘤生长明显减缓,与未经抗原致敏DC免疫的小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抗原致敏的DC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突状细胞(Dendritc Cell,DC)是正常人体内存在的一种具有强大的抗原提呈功能的一类特殊细胞,能够直接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刺激体内的初始型T细胞活化,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动者”。DC处于肿瘤免疫的关键环节,能摄取和加工处理肿瘤抗原并调动机体主动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杀伤肿瘤细胞。树突状细胞疫苗是一种应用于肿瘤患者的肿瘤辅助治疗的细胞制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肿瘤新抗原在个体化肿瘤免疫治疗领域颇受关注。利用肿瘤突变基因序列体外合成的新抗原肽制备的肿瘤治疗性疫苗具有更精准个体化治疗和更低脱靶效应等特征,现已成为当前抗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新抗原的筛选与改造流程,以鉴定出免疫原性更高的新抗原,提高其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子的结合亲和力和稳定性等重要免疫特征,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免疫应答效率。鉴于新抗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中的巨大潜力,本文对新抗原研发中的高效筛选和优化改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肿瘤的发生是多因素、多环节、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研究证实,肿瘤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逃逸机体免疫应答的监视,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①肿瘤细胞缺乏MHC分子、黏附分子及共刺激因子等,其免疫原性减弱或缺失;②抗原调变:抗肿瘤抗原的抗体诱导抗原的细胞内化和降解;③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覆盖"或被封闭。④肿瘤抗原诱导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组骨髓衍生的与单核细胞有亲缘关系、不同于淋巴细胞的免疫细胞,因其细胞膜上具有膜样或刺样突起而得名,DC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诱导免疫应答,在肿瘤免疫过程中,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起着主导作用。T细胞的致敏、激活、扩增,依赖抗原提呈细胞,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不是被肿瘤细胞提呈,而是被APC提呈,而DC是体内最具免疫活力的抗原提呈细胞.因此,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  相似文献   

8.
癌-睾丸抗原家族(Cancer testis antigens,CTAs)是一类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而睾丸、胎盘和胎儿卵巢以外的正常组织几乎不表达的抗原.这一表达特性使CTAs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靶抗原.MAGE-C1/CT7 (melanoma antigen family C1)是CTAs家族中一个新的亚家族,近几年在肿瘤免疫领域研究较多.本文就MAGE-C1/CT7在肿瘤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且惟一能激活静息型T细胞的抗原递呈细胞,它能有效摄取加工肿瘤抗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活化免疫应答,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发挥DC的功能活性,增加肿瘤抗原免疫原性,有助于诱导机体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目前,以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展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肿瘤抗原是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及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1],它们大多属于蛋白质、糖蛋白、蛋白多糖或糖脂,通常呈异质性表达.目前研究较清楚的当属糖脂类肿瘤抗原,如高度表达于神经外胚层来源肿瘤(黑色素瘤、星形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的神经节苷脂,其结构是唾液酸化的糖链与神经酰胺相连.肿瘤抗原可在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内表达,但与肿瘤免疫有关的抗原主要在胞膜表面.  相似文献   

11.
自从50年代后期,Thomas和Burnet提出免疫监视学说以来,肿瘤免疫一直是肿瘤学和免疫学者致力研究的重要内容[1]。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的理论和分子技术的进步,尤其是T细胞对人类肿瘤抗原的识别,MHC-1类分子参与肿瘤抗原的加工和提呈,效应细胞主要是T杀伤细胞(CTL)的杀伤机制等皆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也为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当前肿瘤免疫学的研究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  相似文献   

12.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通过近年的研究证明,人脑并非是免疫特免区。肿瘤本身的低免疫原性,肿瘤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以及肿瘤病人免疫力的低下,都是造成脑胶质瘤细胞"免疫逃逸"现象发生的原因[1]。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在以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为核心的肿瘤免疫治疗中起重要作用[2]。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肿瘤的研究现状,肿瘤患者机体存在着免疫功能低下,结合树突状细胞(DC)研究最新成果,提出DC抗原递呈功能低下,导致肿瘤免疫逃逸是患者机体正气亏虚重要的表现形式。将中医扶正培本治则即提高机体抗邪机能的机制与DC抗原递呈功能有机地结合,应用中医药作为外源性免疫调节剂干预和调节患者DC抗原递呈功能,揭示其基因调控机制,可望为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开辟全新的研究思路与治疗途径,并为中医药参与高效DC疫苗制备与研究领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CEA重组痘苗病毒对CEA阳性肿瘤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的免疫治疗是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它通过增强肿瘤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的免疫原性,诱导机体产生肿瘤特异性的免疫应反应而杀伤肿瘤细胞。本系列研究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表达人癌胚抗原的重组痘苗病毒,经动物实验证明了其具有强免疫原性,安全性和防治CEA阳性肿瘤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肿瘤的免疫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随着免疫学进展,人们已认识到肿瘤的发生与进展和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在肿瘤病人的病程中常能检出与肿瘤有关的物质。肿瘤的免疫诊断就是基于以上论点建立起来的。一、肿瘤相关抗原人类肿瘤对自身免疫原性很弱,迄今尚无公认的肿瘤性特异抗原被提纯,仅获得某些具有肿瘤特征抗原,将其统称为肿瘤相关抗原。可利用检出肿瘤相关抗原的量和质的不同来协助诊断或强化其他检查结果的价值,大致有:①胚胎抗原或称“返祖”抗原;②  相似文献   

16.
肿瘤免疫肿瘤免疫主要是研究肿瘤的抗原性及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并探索肿瘤发生发展和防治的免疫学原理等问题。从本世界初期,曾有人设想肿瘤组织中可能有与正常组织不同的抗原成分,这样就能用免疫学方法从体液中检出这种抗原以诊断肿瘤。另外,也可用肿瘤组织制备疫苗,注射于机体,使之产生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以达到防治肿瘤的目的。但几十年来这一设想并没有完全实现。现  相似文献   

17.
[摘要]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是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事件。最近抗程序性死亡受体 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1,PD 1)/PD 1配体1(PD 1 ligand,PD L1)抗体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临床治疗中取得成功,显示其在癌症免疫疗法中起关键作用。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免疫疗法中获得有效的反应。液体活检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可能有助于鉴定从免疫治疗中受益最大的患者。具有高肿瘤突变负荷的肿瘤已确认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适应证。肿瘤突变负荷水平与新抗原数量呈正相关,新抗原成为肺癌免疫治疗成功的关键。自体基因编码免疫原性肿瘤新抗原已成为一种免疫过继治疗的重要靶标,而针对新抗原的T细胞受体工程改造是用于治疗肺癌的过继细胞疗法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8.
张迎  袁胜利 《齐鲁医学杂志》2011,26(4):372-373,376
放射免疫治疗(RIT)是将放射性核素与肿瘤特异或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相连接,形成抗肿瘤免疫耦连物治疗肿瘤的新方法。该方法应用McAb的分子靶向性将放射性核素靶向到表达特异抗原的瘤灶,对肿瘤进行近距离  相似文献   

19.
树突状细胞 (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APC) ,有别于其它APC ,DC最大的特点是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 ,而巨噬细胞、B细胞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 ,因此D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 ,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1] 。DC作为一种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可以在体内外向T细胞提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反应。 90年代开始 ,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 ,在DC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应用肿瘤的各种抗原 ,诸如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相关抗…  相似文献   

20.
CEA重组痘苗病毒对CEA阳性肿瘤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免疫治疗是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它通过增强肿瘤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的免疫原性 ,诱导机体产生肿瘤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反应而杀伤肿瘤细胞。本系列研究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表达人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antigen ,CEA)的重组痘苗病毒 ,经动物实验证明了其具有强免疫原性、安全性和防治CEA阳性肿瘤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