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崎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中小动脉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病,为小儿常见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其特点为发热性皮疹,球结膜及口腔粘膜充血,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2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以发热、皮疹、皮肤粘膜充血、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可累及心血管系统,损害冠状动脉,成为小儿冠心病的原因,引起严重后果。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2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符合日本MCLS研究...  相似文献   

3.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改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目前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病因尚未明确.其特点为发热、皮疹、手足红斑和硬肿、球结膜充血、口腔粘膜充血、唇红干裂、舌乳头增生和颈淋巴结肿大等.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2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畸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80%在4岁以前发病,其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损害和颈淋巴结肿大,常累及心血管系统,是小儿期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可以是成年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22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证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发热、皮疹、手足红斑和硬肿、球结膜充血、舌乳头增生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应用卫气营血辩证,结合证候特点,在银翘散、清瘟败毒饮、竹叶石膏汤、生脉饮等方的基础上灵活加减运用,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医对川崎病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 (Kawasaki'sdisease ,KD) ,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mucocutaneouslymphonodesyndrome ,MCLS) ,是儿科一种独特的以血管炎为中心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淋巴结肿大。此病可累及心血管系统 ,表现为冠状动脉损害 ,如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扩张或狭窄 ;部分患者可发生冠状动脉局部出血、心肌梗死 ,甚至猝死。这种致命性的儿科常见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已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目前认为KD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医治疗KD疗效尚不满意 ,而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案例报道…  相似文献   

7.
王军仓  赵明德 《新中医》1995,27(5):32-34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4例王军仓,赵明德主题词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温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卫气营血辨证儿童川崎病,又称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MCLS),为婴儿及儿童时期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临床以皮肤多形性斑丘疹,眼结膜充血,口...  相似文献   

8.
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川琦病)是一种小儿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血管炎,多将本病归于结缔组织病范畴。我院中医科1979~37年收治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2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川畸氏病临证辨治体会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411101)李卫华主题词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中医药疗法川畸氏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小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由日本学者川畸首先报道。故名川畸氏病。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病毒及多种感染源感...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Kawasaki)病,又名婴儿急性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MCLS)。1967年首先由日本儿科医师川崎富作报道而得名。病因至今未明,但细菌、病毒感染、免疫反应或环境污染等致病因素受到普遍重视。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川崎病的概况综述如下,仅供参考。一单方治疗李氏报道的一组7例,临床均见发热,四肢末端红斑,唇红干裂,口腔粘膜弥漫性充血,用加味银翘地黄汤(银花,连翘各6~12克,赤芍,丹皮各3~5克,青  相似文献   

11.
川崎病的中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向阳 《陕西中医》2000,21(9):430-431
<正>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幼儿高发的血管炎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淋巴结肿大,可累及心血管系统,损害冠状动脉,导致严重后果。近年来中医研究表明对该病的疗效较好,现将近十年来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浅谈川畸病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德英 《河南中医》2004,24(3):62-62
川畸病是日本川畸富作于1976年首先发现而命名的,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在我国儿童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婴幼儿。临床上以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为特征。患此病后轻则影响小儿健康,重则并发心肌炎、冠状动脉瘤等,甚则危及生命。西医对此尚无好的疗法,仅能对症治疗。中医认为本病  相似文献   

13.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氏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以持续发热,球结膜充血,口腔和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等症状为临床特征,以抗菌素治疗无效。近3年来,我们对收治的5例患儿采用清营汤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正>川崎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儿童期所特有的以全身中、小动脉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急性热性出疹性疾病。此病是由日本小儿科医师川崎病富作于1967年首先提出报告,病因尚不明确。以持续发热,皮肤多形性斑丘疹,眼结膜充血,口腔及咽部粘膜充血,口唇潮红皲裂,手足硬肿,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儿科常见疾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多由于感受温热毒邪,从口鼻而入,毒邪由外向内逐步入侵,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首选人免疫球蛋白抑制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5.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简称MCLS)。1967年首先由日本儿科医师川崎富作报道而得名。是儿科一种独特的自限性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多发于4岁以  相似文献   

16.
清热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10例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诸惜勤(210037)关键词:清热活血化瘀法,小儿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手足口病,是一种小儿急性热性出疹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殊疗法。我科应用中药治疗,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张贵印治疗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经验苏春芝,任晓丹河北省中医院050011石家在市长安西路3号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畸氏病。本病1967年首先由日本学者川畸氏报告,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我科张印贵老大夫认为皮肤粘膜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义称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临床特点为发热胖皮疹、指趾红肿和脱屑、口腔粘膜和眼结膜充血及颈淋巴结肿大,以5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为主,男孩多见,该病四季均可发病,其冠状动脉并发症为小儿时期冠状动脉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我院儿科今年3月收治川崎病患儿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吴群梅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2):514-514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性血管炎为基本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笔者自1998年3月~2001年3月,运用中医理论分期辨证治疗该病11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2003~2005年我院收治小儿川崎病患者24例,针对其特点,进行了相应的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4例中男16例,女8例,男女比例为2:1,年龄为3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