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三叉神经区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半月神经节或三叉神经分支处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再次激活引起,常表现为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域的簇状丘疹水疱和相应区域的烧灼样、电击样疼痛、痛觉过敏或触诱发痛。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oster-associatedpain,ZAP)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特征,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1]。三叉神经区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为15%~20%[2,3],其疼痛多为中重度,常规的口服药物及神经阻滞等治疗效果欠佳,较四肢躯干部带状疱疹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2.
<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指带状疱疹患者在疱疹愈合后皮损区出现的疼痛时间超过1个月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1]。中医学称之为"蛇丹愈后痛",好发于老年及免疫力低下的带状疱疹患者。研究显示带状疱疹后1个月PHN的发病率为19.2%,3个月为7.2%,1年  相似文献   

3.
<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周围神经后发生的一种复杂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常表现为疱疹消失后原发疱疹皮损区出现的持续性自发痛、痛觉过敏和(或)感觉异常,临床上以肋间神经为最为常见的受累部分[1]。PHN发病率以及严重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老年病人带状疱疹后发生PHN几率高达20%~30%[2]。目前国内外关于PHN治疗的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急性期临床症状与皮损区病理性改变的相关关系,以及皮损区早期应用抗免疫炎性治疗对病程转归的影响。方法①基础研究部分:选取临床确诊的带状疱疹病人3例,取疱疹下或疼痛区皮肤组织,HE染色及S-100染色下观察皮损区组织病理切片中淋巴细胞异常浸润及神经末梢损害情况。②临床研究部分:皮神经阻滞组18例(n=18),应用腺苷钴胺0.5 mg+甲强龙40 mg+0.3%利多卡因,总量约10~15 ml,于皮肤损伤最严重或感觉疼痛最明显的区域,自神经分布近端至远端进行皮下阻滞。药物治疗组18例(n=18),常规口服抗病毒药物+维生素B12+镇痛药物,并且在皮损区辅助应用外用药物。评价疗效。结果①基础研究部分:活体中带状疱疹受累处皮肤存在中重度免疫炎性反应。②临床研究部分:皮神经阻滞组的结痂时间较药物治疗组缩短,疼痛缓解程度较药物治疗组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在带状疱疹病毒受累皮肤区,周围神经周围有大量的免疫细胞浸润,神经轴突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存在免疫炎性反应,这是带状疱疹产生疼痛的重要病理学因素。②皮神经阻滞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有效的抑制带状疱疹皮损区免疫炎性反应,更快的促进局部皮损结痂愈合且明显减低带状疱受累区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皮肤科门诊和疼痛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1.4‰~4.8‰之间。约有10%带状疱疹患者可并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而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为最高,可达50%~75%。带状疱疹急性期约80%以上患者伴有疼痛,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异常性疼痛和痛觉超敏的治疗更加困难。我院应用长波紫外线(UVA)照射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的慢性神经痛综合征[1]。临床多表现为自发性、持续性灼痛、跳痛、刺痛、刀割样痛等异常疼痛,20%左右的带状疱疹患者发生PHN,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因疼痛较剧烈,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近年来,笔者在常规口服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金芪定痛汤治疗PHN,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之一,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皮损愈合后,被侵犯的局部皮肤感麻木、烧灼样疼痛,呈阵发加剧趋势,称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Post-herpetic Neuralgina,PHN)。约有20%带状疱疹患者可并发后遗神经痛,50岁以上发生率最  相似文献   

8.
<正>带状疱疹皮损已经愈合1月以上,但仍有持续、顽固、剧烈的难治性疼痛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 PHN)[1],存在着发病率高、患病周期长等特点。文献报道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20%~30%,其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率为10%~70%[2],大约有20%的带状疱疹病人在发病后3个月报告有疼痛发生,15%的病人在发病两年后报告有疼痛发生[3]。以50岁以上成年人多见,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后肋间神经痛是有明显的带状疱疹病史后出现的肋间神经支配区疼痛综合征,临床特点为一个或几个肋间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呼吸、咳嗽可加剧,相应肋间出现皮肤感觉过敏和肋骨边缘压痛。1998—2011年我们采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及皮损区局部浸润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带状疱疹愈合后,疼痛时间持续超过3个月的患者57例,皮损部位分别在头面部、胸背部、上下肢及骶部。采用神经阻滞、皮损区局部浸润联合药物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综合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1~4周VAS评分及Q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显效率87.7%,总有效率100%。结论以神经阻滞和皮损区局部浸润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能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且副作用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1.
<正>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是由人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之后,在机体内被激活所致的一种常见疾病~([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遗留下来的疼痛,其发病原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受累区的神经节和感觉末梢神经,使受累区的神经轴突外露而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累及全身各处,但以躯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留的严重并发症,它通常定义为带状疱疹消失后在原发疱疹的皮区(部位)出现的持续的自发痛、轻触痛和感觉异常.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周围神经受到病毒损伤后的疼痛疾病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之一,本文报道疼痛科集中6年来调查、统计的临床病例结果.方法:2004年起使用神经痛表共统计门诊、住院及会诊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686例,主要观察疼痛程度和性质、临床类型、患区遗留症状和伴随症状.结果:患者主诉以自发性闪电样疼痛、刀割样疼痛、烧灼样疼痛、针刺样疼痛和混合性疼痛为多见.平均VAS评分为6.8分.患者临床表现为4种类型的变化,分别为激惹型(57.14%)、麻痹型(22.16%)、整合型(17.93%)和无激惹型(2.77%).结论:本组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调查表明:大部分患者疼痛时间均超过3-6个月,最长达8年.疼痛程度为中、重度.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能力均明显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带状疱疹是疼痛科的常见疾病,在韩国2011年其发病率为10.4/1 000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升高,60岁以上人群年发病率达22.4/1 000人[1]。胸背部是带状疱疹最常累及的区域,占总病例数的50%~70%[2],大多数病人受累皮区的疱疹通常伴随疼痛。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病程小于1月的神经痛,严重的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  相似文献   

15.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疱疹病毒侵犯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区疼痛及皮肤疱疹为特征的一种疼痛性疾病。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2004-08—2008-11,我们采用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6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其受累区皮肤出现疼痛或持续性疼痛3个月以上定义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1].患者通常感觉自发性、持续性灼痛、瘙痒或跳痛、刀割样疼痛和痛觉过敏,一般出现在中、下胸段或者三叉神经眼支分布区.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是一种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以皮肤疼痛和水疱形成为特点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于人体内的病毒被激活,诱发本病。其临床表现为沿周围神经分布的集群疱疹,同时伴剧烈神经痛,常沿人体某些部位的神经区分布。近年发病率逐年增高,中老年人好发,发病部位以肋间神经分布最多。该病年龄越大、疱疹越多、病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与年龄增长的关系;及如何减轻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症状、皮疹、病程、后遗症等与年龄增长的相关性及康复疗法.结果子中、老年组发病率分别为40.4%和59.6%,剧痛者分别为75%和96.2%,神经痛先于皮疹者分别为86.1%和94.3%,平均病程分别为4周和4.8周.皮疹主要分布三叉神经区(42.7%),其次为肋间神经区(24.7%).老年组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占84%.无环鸟苷联合强的松疗效显著优于常量无环鸟苷,类固醇激素联合利多卡因等行神经阻滞2~3次,88%PHN消失.结论年龄越大,症状、皮疹、后遗症,尤其pHN越严重,病程亦越长.  相似文献   

19.
带状疱疹误诊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病例报告男,7岁。因右侧腹部疼痛4d,右中腹及背部红斑伴簇集样疱疹1d来我院就诊。自述1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4d前出现右侧腹部疼痛及压痛,右中腹及背部见带状分布的簇集样米粒至绿豆大疱疹,基底潮红,曾在外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塞肟钠1.0,1次/d,2d,无效。查:WBC11.1×109/L,GRA70%,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阿昔洛韦0.1,4次/d、维生素B110mg,2次/d口服,夫坦乳膏、氧化锌洗剂外用。1周后,水疱逐渐干涸,消退,2周痊愈。1个月后随防,患儿身体状态良好,无异常发现。2讨论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同时累…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概述、临床表现、疼痛评估工具和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更有效地帮助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