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Ki-67、HER2/neu、ER、PR、PCNA、VEGF及MVD等生物学、组织学指标在评价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肯定。随着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的广泛使用及扩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技术的发展,MRI也从单纯的形态学诊断向形态与功能并重的方向发展,在乳腺癌的早期检测、生物学评价和疗效检测、预后等方面显现优势。就乳腺癌MRI与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三阴性乳腺癌(TNBC)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学特征,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差。TNBC较非TNBC型乳腺癌在MRI上具有一定的特征表现。灌注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及磁共振波谱成像等功能MRI技术运用多定量参数指标可以定量评估TNBC血流灌注情况及细胞代谢状态,并对TNBC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具有监测作用。就MRI对TNBC与非TNBC的鉴别诊断及TNBC新辅助化疗评估及预后检测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MRI经历了从结构成像到功能成像,从单纯T1WI、T2WI序列到多脉冲序列成像的发展过程。利用多个MR脉冲序列成像可获得乳腺癌病变的定性、定量信息,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生物学评价、疗效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也存在敏感性高而特异性相对较低且费用较高的问题。就乳腺癌MRI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MRI经历了从结构成像到功能成像,从单纯T1WI、T2WI序列到多脉冲序列成像的发展过程。利用多个MR脉冲序列成像可获得乳腺癌病变的定性、定量信息,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生物学评价、疗效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也存在敏感性高而特异性相对较低且费用较高的问题。就乳腺癌MRI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技术可动态观察乳腺癌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乳腺癌预后因子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病人的预后.就乳腺癌在DCE-MRI上的表现、动态增强参数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技术可动态观察乳腺癌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乳腺癌预后因子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病人的预后。就乳腺癌在DCE-MRI上的表现、动态增强参数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疾病,其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对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以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扩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为主要方式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及早期评价化疗效果起重要作用,就各种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技术参数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乳腺磁共振波谱成像是利用化学位移分析病灶分子代谢水平的成像技术, 能定量分析乳腺病变内各代谢物浓度,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生物学评价、新辅助化疗早期疗效监测等方面更具独特的优势.就乳腺癌1HMRS成像的分子基础、最新技术应用、临床应用新进展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腮腺肿瘤的病理类型复杂,不同的病理类型手术方式不同,因此,准确的术前诊断对肿瘤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MRI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如扩散成像、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三维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及影像组学等,在腮腺肿瘤鉴别诊断、预测疾病的发展、制定治疗计划和评估预后方面产生了革新.本文综述了 MRI新技术在腮腺肿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疾病,其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对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以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扩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为主要方式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及早期评价化疗效果起重要作用,就各种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技术参数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高强度聚焦超声作为物理治疗的有效手段现已能够对肝脏、肾脏、胰腺、前列腺、乳腺、骨骼、皮肤、子宫等部位的肿瘤进行治疗.临床上能够对其进行治疗监控与术后评价的影像学方法有超声、CT、MRI等.MRI不但能够提供优于B超和CT的软组织对比度,而且还能够检测组织的特征和功能信息.主要从MRI的温度测量、功能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弹性成像三方面介绍其对高强度聚焦超声的监控及疗效评价进展.  相似文献   

12.
【摘要】〖HTK〗2016年RSNA大会中,乳腺影像学是重要组成部分。乳腺论文在数量方面较往年明显增加,且有更多新技术和进展在乳腺检查中得到应用。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热点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乳腺对比增强光谱X线成像(CESM)和乳腺断层摄影(DBT)方面的论文数量明显增多,并且新增了乳腺X线成像技术在评估乳腺癌治疗疗效方面的应用;②MRI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模型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对比应用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 MRI)半定量和定量分析在乳腺癌预后评估的应用,另外还新增了对乳腺MR波谱成像与乳腺癌预后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的相关研究;③超声方面增加了高分辨率乳腺超声断层成像,但论文数量不多。本文按照不同成像技术对RSNA2016大会中乳腺成像方面的新进展及临床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乳腺磁共振波谱成像是利用化学位移分析病灶分子代谢水平的成像技术,能定量分析乳腺病变内各种代谢物浓度,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生物学评价、新辅助化疗早期疗效监测等方面更具独特的优势。就乳腺癌^1H-MRS成像的分子基础、最新技术应用、临床应用新进展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邝菲  任静  宦怡   《放射学实践》2012,27(4):466-468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是女性第4位常见的恶性肿瘤.MRI因其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及高质量的三维成像,在子宫内膜癌的探测、定级及分期等许多方面都优于CT及超声(US),成为评价子宫内膜癌最为可靠的影像方法[1,2].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MR已从单纯的形态解剖学成像发展为功能成像,弥补了常规磁共振扫描的不足[3],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面有着巨大的潜能.目前用于子宫内膜癌的磁共振功能成像方法主要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及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  相似文献   

15.
随着肾移植手术成功率的不断提高,其术后监测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目前用于肾移植术后监测的各种检查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之处.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多层面成像能力及无创等特点,在肾移植术后监测方面具有很大的潜能.常规MRI已为大家所熟悉,钆增强MRI可以有效地评价肾脏形态、灌注及功能;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肾移植病人这一特殊人群中已经开展,初步结果很令人满意;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在肾移植病人应用的早期资料表明尿路显影良好,与普通人群的MRU成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其它几种磁共振方法均各有优势,相信随着MRI的发展,也会逐步进入肾移植病人这一特殊人群,成为肾移植术后MRI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MRI已经成为诊断乳腺癌较为敏感的无创性检查技术,定量MRI包括动态增强MRI(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合成MRI(SyMRI)、氢质子MR波谱成像(1H-MRS)、MR弹性成像(MRE)、血氧水平依赖MRI(BOLD-MRI)等,可以对乳腺癌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有助于诊疗策略制定、预后判断及疗效评价。就定量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摘要】肝癌热消融治疗(TAT)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MRI在其疗效评价方面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如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成像(PWI)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的发展,以及一些特异性对比剂的使用,使得MRI在肝癌热消融疗效评价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大量研究显示,MRI有助于TAT治疗后对消融灶与周边组织的鉴别,能更早期发现肿瘤残余或复发。本文就MRI在肝癌热消融术疗效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具有侵袭性强、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预后差的特殊生物学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目前磁共振成像是诊断TNBC最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协助诊断和预后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已逐渐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方法成为临床医生所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磁共振评价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脑灌注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MR脑功能成像技术.而且随着MR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多广泛.本文旨在从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其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讨论,进一步阐述其在临床各种脑疾病的诊断、分级、治疗效果评价及预后等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确评价肝纤维化的程度对于慢性肝病病人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肝穿刺活检术是目前评价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因受到其固有局限性的制约,因此无创性检查备受推崇。MRI作为无创性技术具有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特点,在肝脏疾病诊断和评价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尤其近年发展迅速的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在肝纤维化诊断和评价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