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尸体胸椎松质骨和青年尸体胸椎松质骨是否具有不同的应力松弛力学性质。方法人死后24 h之内解剖取出死者胸椎T3~T12标本,将T3~T12标本沿纵向切成长30 mm,宽5 mm,高5 mm的试样每组各10个。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应力松弛实验,实验时间为7 200 s,以归一化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青年组胸椎松质骨7 200 s应力松弛量为0.155 Mpa,老年组为0.083 Mpa,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应力松弛曲线是以对数关系变化的。结论青年组T3~T12胸椎松质骨和老年组T3~T12胸椎松质骨具有不同的应力松弛特性,老年组胸椎松质骨由于骨质疏松应力松弛力学特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正常国人青年和老年新鲜尸体腰椎松骨进行扭转实验,确定老年尸体松质骨和青年尸体腰椎松质骨是否具有不同的扭转力学性质。方法死后1 h之内解剖取出死者腰椎T12~L2标本,将T12-L2标本沿纵向切成长30 mm,宽5 mm,高5 mm的试样,每组各20个试样。在扭转试验机上以2/s的实验速度对试样进行扭转实验。结果青年组胸腰椎松质骨最大扭矩值为(12.4±1.9)N·cm,最大扭转角为(8.2±1.2)°,扭转切应力为(4.8±0.7)MPa,老年组胸腰椎松质骨最大扭矩值为(9.5±2.0)N·cm,最大扭转角为(5.2±1.0)°,扭转切应力为(3.6±0.8)MPa。青年组腰椎松质骨最大扭矩值,扭转角和扭转切应力显著大于老年组(P0.05)。结论青年组脊柱腰椎松质骨和老年组脊柱腰椎松质骨具有不同的扭转力学特性,老年组试样由于骨质疏松,扭转力学特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正常动物下腔静脉和老龄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下腔静脉的蠕变特性。方法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实验机上,对正常和病态各10个试样进行蠕变实验。蠕变实验应力增加速度为0.01 Mpa/s,设定时间为7 200 s,采集100个数据,以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正常对照组试样7 200 s蠕变量为7.04%,模型组试样7200s蠕变量为4.94%,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结论老龄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对下腔静脉蠕变特性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膝关节干骺端松质骨和老年骨性关节炎病膝关节干骺端松质骨的蠕变力学性质,为临床提供蠕变力学参数。方法取正常和病态膝关节干骺端松质骨在ShimadzuAUTOGRAPH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压缩蠕变实验。结果得出了正常组和病态组松质骨7200s蠕变量,蠕变随时问的变化规律,得出了蠕变方程。结论病态组7200s蠕变量显著低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青年和老年眼角膜的应力松弛实验,比较青年和老年人眼角膜的应力松弛流变特性,为临床提供眼角膜流变参数。方法正常人青年和老年尸体眼角膜各8个,在电子万能试样机上进行应力松弛实验。模拟人体温在(36.5±0.5)℃,以0.1%/s的应变增加速度对试样施加应变,采集90个数据,以归一化分析的方法处理应力松弛数据,拟合应力松弛曲线,建立青年和老年尸体眼角膜的归一化应力松弛函数方程。结果青年组眼角膜7200s应力松弛量为0.70mPa,老年组眼角膜7200s应力松弛量为0.52mPa,青年组7200s应力松弛量显著大于老年组(P0.05)。结论应力松弛曲线是以对数关系变化的,老年组眼角膜应力松弛特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正常和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蠕变特性,确定骨性关节炎对内侧副韧带蠕变特性的影响.方法 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正常和病态组各10个试样进行蠕变实验.蠕变实验的应力增加速度为0.01 mPa/s.设定实验时间为7200 s,采集100个数,以归一化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 正常和病态组内侧副韧带蠕变最初600 8变化较快,之后应变缓慢上升,正常组7200 s蠕变量1.622%,病态组7200s蠕变量1.146%.结论 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骨性关节炎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蠕变特性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正常国人青年和老年新鲜尸体肋骨进行剪切实验,确定两者是否具有不同的剪切力学性质。方法实验标本取自4具正常国人男性新鲜尸体,年龄分别为20、25、70、75岁,由吉林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人死亡后1h之内解剖取出死者肋骨标本,将标本沿纵向切成长55mm的试样,每组各20个。在36.5℃的温度环境下采用剪切的方法对两组试样进行剪切实验。实验结束后,计算机自动输出最大载荷、应力、应变等实验结果数据,观察各试样的宏观断口形貌。结果青年组肋骨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均显著大于老年组(P0.05)。肋骨剪切实验断口多数为横断口,少数为斜断口。宏观观察青年组肋骨骨皮质较厚,老年组肋骨骨皮质较薄,呈现出老年骨质疏松的表现形式。结论青年组肋骨和老年组肋骨具有不同的剪切力学特性,老年组试样由于骨质疏松导致剪切力学特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青年与老年人脊柱黄韧带的一维拉伸力学性质及黄韧带退变的力学机制.方法 20例老年腰椎退变病人黄韧带标本为老年退变组,20例青年腰椎外伤病人黄韧带为青年组,黄韧带标本均取自L4~L5间黄韧带,取青年和老年组各20个黄韧带,分别将每个试样装夹于电子万能试验机软组织夹具内,对标本预调处理后以5 mm/min的实验速度对试样施加拉应力,直到试样断裂,得到出应力-应变曲线和拉伸最大载荷、最大位移、最大应变,最大应力等数据.结果 青年组与老年组拉伸力学性质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 青年和老年退变黄韧带具有不同的拉伸力学性质,老年组黄韧带由于退变,拉伸力学性质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正常与氟中毒动物模型骨的蠕变力学特性,确定氟中毒对动物模型骨蠕变力学特性是否具有影响。方法复制氟中毒动物模型,取氟中毒动物模型股骨和正常对照组动物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得出了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动物股骨蠕变实验数据和曲线、应变与时间的变化规律。正常对照组股骨7 200 s蠕变量为0.3%,模型组7 200 s蠕变量为0.2%。结论氟中毒对模型组股骨蠕变力学特性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应力松弛实验建立正常与砷中毒动物视神经的拉伸应力松弛函数方程,得出应力与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砷中毒与正常大鼠视神经各10个,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应力松弛实验。以5%/s的应变增加速度对试样施加拉伸应变,设定应力松弛实验时间7 200 s,实验结束后计算机自动输出应力松弛实验结果。结果砷中毒动物模型组视神经7 200 s应力下降量小于对照组(P0.05)。各组视神经应力松弛曲线以对数关系变化。结论砷中毒损害了视神经,应力松弛特性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1.
模拟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骨蠕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正常与雄性老年骨质疏松大鼠骨的流变特性,为研究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提供流变学指标.方法 选用290~300 g、10个月龄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骨质疏松模型组10只.模型组大鼠于0 w摘除睾丸,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大鼠饲养14 w,以腹主动脉放血法处死大鼠,取大鼠股骨进行蠕变实验.结果 正常组大鼠股骨7 200 s蠕变量为0.27%,模型组大鼠7 200 s蠕变量为0.15%.结论 骨质疏松模型组的骨蠕变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膝关节干骺端松质骨和老年骨性关节炎病膝关节干骺端松质骨的生物力学性质,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 取正常和病态膝关节干骺端松质骨在Shimadzu AUTOGRAPH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压缩和弯曲实验.结果 得出了其最大载荷、应力、应变、弹性模量等数据.结论 病态组各项力学性质指标均显著低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龄大鼠自体卵巢、异体新鲜与冷存乳鼠卵巢应力松弛特性,为卵巢移植提供应力松弛特性指标。方法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12月龄SD大鼠卵巢,3日龄SD乳鼠新鲜与冷冻卵巢进行实验,以0.1%/s的应变增加速度对试样施加应力,设定时间为7 200 s。结果三组试样应力松弛曲线是以对数关系变化的。异体新鲜与冷存卵巢试样7 200 s应力下降量大于老龄大鼠自体卵巢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异体新鲜与冷存乳鼠卵巢试样7 200 s应力下降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异体新鲜、冷存乳鼠卵巢试样与老龄大鼠卵巢具有不同应力松弛特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正常和老龄兔巩膜应力松弛特性,探讨老年巩膜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取正常家兔眼极部巩膜与老龄家兔眼极部巩膜均剪成长15 mm、厚4 mm的长方形巩膜试样各10个,以美国MTS公司生产的自动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应力松弛实验。结果正常家兔巩膜试样7 200 s应力下降了0.58 m Pa,老龄组家兔巩膜试样7 200 s应力下降了0.75 m Pa,两组应力下降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龄家兔巩膜的应力松弛特性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4月龄SD大鼠和老龄(12月龄)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SHR)升主动脉的蠕变特性.方法 对两组大鼠升主动脉进行蠕变实验,在(36.5±1)℃下以0.01 mPa/s的应变增加速度对试样施加应力,设定时间为7200 s,采集100个数据,以归一化分析的方法计算两组试样的归一化蠕变函数方程.结果 两组试样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青年组试样7200 s应变上升量大于老龄组(P<0.05).结论 青年SD大鼠和老龄SHR升主动脉具有不同的蠕变特性,老龄SHR升主动脉蠕变特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实验建立正常与砷中毒视神经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表达式,得出应力、应变、载荷、位移等数据,为研究砷中毒对视神经的影响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正常与砷中毒大鼠视神经各10个,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拉伸实验。在36.5℃±0.5℃的温度下,以5 mm/m in的实验速度对试样施加拉伸载荷,实验结束后打印机自动打印出载荷、位移、应力、应变数据和曲线。结果正常对照组视神经最大载荷为1.79 N±0.09 N,最大位移为2.52 mm±0.21 mm,最大应力为4.66 MPa±0.24 MPa,最大应变为62.8%±5.1%,砷中毒组最大载荷为1.48 N±0.30 N,最大位移为2.08 mm±0.16 mm,最大应力为3.84 MPa±0.20 MPa,最大应变为52.1%±4.02%。结论应力-应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砷中毒动物视神经力学特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标本不同节段胸椎椎弓根形态测量及观察资料进行统计,旨在为胸椎推弓根螺钉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参考.方法 成人干燥脊柱尸体骨34具,标本生前无脊柱相关疾病记录,无脊柱外伤历史.脊柱大体形态及X片检查无明显病变及畸形,无严重骨质疏松,无明显骨质缺损.用游标卡尺及角度测量仪对椎弓根形态测量如下指标:椎弓根宽度(PW)、椎弓根高度(PH)、椎弓根后缘皮质到椎体前缘皮质距离、椎弓根间距、椎弓根矢状面夹角、椎弓根-椎板夹角、椎弓根内、外、上、下缘皮质厚度(MCT、LCT、SCT、ICT)、椎弓根内部松质骨高度及宽度(SBW、SBH),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PW从T1至T5逐渐减小,之后逐渐增大;椎弓根矢状径自T1至T3逐渐增大,从T4至T6逐渐减小,自T7开始又逐渐增大;椎弓根后缘皮质到椎体前缘皮质距离从T1至T9逐渐增加,T9至T12变化不大,最大距离为T9;椎弓根间距自T1至T6逐渐减小,之后逐渐增加;椎弓根矢状面夹角从T1至T8逐渐减小,T10以下为负角.椎弓根-椎板夹角从T1至T10椎弓根轴线基本与椎板垂直,T11、T12分别与椎板接近垂直.椎弓根拟进钉点T1与T12位于横突中点,T2及T11位于横突根部中上1/3点,余节段位于横突根部上缘,及横突上缘与椎板交界处.椎弓根SCT> ICT、SBW与SBH分别与PW及PH变化趋势一致,SBH> SBW,MCT> SCT.椎弓根轴线与冠、矢状面夹角决定着椎弓根螺钉的进钉方向.结论 上胸椎可将进钉点稍内移,减小矢状面夹角.在下胸椎,进钉点时可适当向外,同时增大进钉时的矢状面夹角.螺钉与冠状面之间夹角可选择椎板来确定螺钉与冠状面之间夹角,还应注意同一节段两侧进钉点间距.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264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64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参照药物性肝病的诊断标准、国际共识意见分类标准、重型肝炎诊断标准及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因果关系评价标准分析每例病例后应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引起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主要有7类,其中中药占32%、解热镇痛药占30%、消炎药占18%、抗结核药占10%、其他类药占6%、其他抗甲亢药占2%、抗风湿药占2%.青年组与老年组治疗前GGT值及ALP值经比较后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治疗前、后各项肝功差值比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年组与老年组的GGT差值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治愈好转率为青年组76%,中年组67%,老年组62%. 结论 老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临床症状以黄疸为主,纳差其次,腹痛等症状较少见;经过治疗后老年组肝功指标都呈倍下降,但指标仍较正常参考值高;发病后老年人和青年人比较青年人GGT值上升明显,而老年人的ALP值上升较青年人明显;治疗后老年组GGT值下降较中年组下降幅度大;老年组发生肝损伤类型以肝细胞型为主,胆汁淤积型肝损伤较其他两组多见;老年组的治愈好转率较其他两组低.  相似文献   

19.
老年大鼠脑白质损害在学习记忆降低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老化时轴突及髓鞘结构和成分变化在学习记忆功能改变中的意义.方法 使用穿梭箱、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老年大鼠学习、记忆维持功能、髓鞘和轴突的超微结构改变,以及髓鞘碱性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在训练第1天至第6天,老年大鼠主动逃避反应率(AAR)、总逃避反应率(GAR)较青年组显著减慢(P<0.01),逃避潜伏时(LER)较青年组延长(P<0.01),训练第6天GAR青年组达到89.0%,老年组为40.5%,LER青年组为3.16 s,老年组为6.10 s.在记忆功能维持上,训练后第5天和第10天,老年组大鼠AAR、GAR很快降低,LER明显升高(P<0.01).老年大鼠髓鞘异常为轴突周围间隙扩大,髓鞘致密层分离,部分板层结构破坏,髓鞘内形成大泡,轴突直径增加,轴突内含有吞噬小泡、致密颗粒和巨大线粒体,少突胶质细胞电子密度增加.老年大鼠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下降.结论 老年大鼠学习及记忆维持能力降低,老化可以导致轴突及髓鞘的结构变化,MBP表达降低,髓鞘结构和成分改变可能参与老化时学习和记忆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健康老年人30例(老年组)脑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进行实验研究,并与健康非老年人30例(非老年组)进行对照,探讨年龄因素对健康人脑白质及灰质核团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影响。方法对2组对象进行脑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并分别测量额叶和枕叶白质ADC值作为皮质下白质的代表,测量丘脑ADC值作为灰质的代表。结果老年组脑白质ADC平均值(ADCav)为(0.73±0.10)×10-3mm2/s、丘脑为(0.84±0.06)×10-3 mm2/s,非老年组分别为(0.70±0.07)×10-3mm2/s和(0.83±0.08)×10-3mm2/s,2组脑白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丘脑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组白质和丘脑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健康人随年龄增长,正常脑白质ADC值呈现微弱的增长趋势,尤其是老年人增长趋势更为明显;定量ADC值分析,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检测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临床研究中在对照组的选取上应注意年龄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所得数据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