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病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职业病危害评价是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基础工作, 是对用人单位建设项目进行是否符合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专业评审, 为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提出改进建议。结合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中积累的经验, 对当前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职业卫生技术标准不完善、职业危害岗位作业人员防范意识薄弱、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如建立职业卫生专业知识、管理经验等的交流平台, 完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 加强职业危害重点行业监管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市主要职业病危害分布、职业病危害接触人群、职业病发病人数分布、主要职业病病种及特点,研究职业病的发病规律。方法 2011年开展了职业健康现况调查工作。结果我市企业以小型私营企业为主,行业分布主要有制造业、非金属制品业、煤矿、化工等,职业卫生管理水平较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企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要意义认识不够,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基础差,职业卫生监管不到位。结论要加强对企业职业卫生的监管力度,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扬州市开发区的职业卫生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9月,对开发区34家企业2010年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34家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和执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义务的完成率分别为38.2%、55.9%;6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实测率低于50.0%; 13家企业的职业健康检查未在具有职业健康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结论]该区职业病防治工作还较为薄弱,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企业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监管力度,规范其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佛山市职业病危害状况,为职业卫生的监管工作和更好地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对佛山市职业病防治院完成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进行分析,为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佛山市职业病防治所完成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共完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151份,预评价138份,控制效果评价13份;定性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占27.8%,一般危害的占67.5%,轻微危害的占4.6%;职业有害因素以噪声、尘、毒为主,且接触者占企业劳动定员的绝大多数,多为一线生产员工。结论佛山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有关部门应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职业病防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职业卫生监管体制不健全,政府职业卫生经费投入不足,长期以来,有限的职业卫生监督力量多集中在经济效益较高、职业卫生意识较强且职业卫生状况较好的大中型企业,数目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则监管不到位,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企业完全不在职业卫生监管之下。这些企业技术工艺落后,管理经验不足,守法意识不强,劳动者自我防护能力低下,导致职业病危害事件频发,已成为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最大难点。因此,实施职业卫生科学的监督和管理,以有限的人力物力,对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企业采用职业病危害风险量化评估及分级管理的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通州区中小型企业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了解该区中小型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开展情况,为今后开展职业卫生健康教育服务提供依据,我们对352名劳动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区中小型企业职业劳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知晓率不高,职业卫生基础知识了解较少,多不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接受过职业卫生培训的劳动者比未接受过的劳动者,其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1)。提示,通州区中小型企业劳动者对职业卫生知识认识普遍不高,应加强对该区中小型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管,尤其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南通市通州区107家中小型企业作业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了解全区中小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情况,为相关部门进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业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该区中小企业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4年检测的107家企业中,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噪声、粉尘为主,粉尘、毒物、物理因素的合格率分别为73.7%、89.6%、70.7%;其中粉尘、毒物的合格率较高,物理因素的合格率最低(χ2=53.6,P0.01)。结论该地区应重视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增强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企业和劳动者预防职业病的意识,切实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昆山市印刷行业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该市的职业卫生监管模式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98家印刷企业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普查,收集、整理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不足50%的企业能够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职业危害公告栏、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和危害因素申报等工作,近90%的企业能够落实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配备作业场所防护设施以及发放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等工作.结论 该市印刷企业数量较多,企业规模大小不一、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小型企业占绝大多数,导致印刷行业的职业危害监管极为不便,印刷行业的职业病防治形势非常严峻,应针对不同企业加强工作侧重点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职业卫生监督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不同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差异较大,卫生行政部门有必要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进行分类,对重点职业病危害、重点行业企业、重点人群进行重点监管,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效率。国内深圳、上海等地已作了有益的探索。职业病危害风险取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固有的危险性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水平,我市运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依据分类管理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开展深圳市某区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摸清该区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职业暴露人群分布和接触水平,客观评估该区当前面临的职业病危害风险,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6月—11月,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的企业名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采用全国统一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表进入企业调查,收集并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该区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共9 606家,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14.2%)、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率(23.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8.1%)和职业健康监护体检率(4.8%)均较低;根据企业的规模、经济类型和行业分布发现,该区企业规模主要为微型企业(65.6%)和小型企业(31.1%),经济类型主要为有限责任公司(55.3%)和私营企业(36.7%),行业主要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6.7%)、专用设备制造业(15.2%)和金属制品业(10.8%)。结论 该区企业负责人法律观念比较淡薄、职业病防治意识比较薄弱,职业卫生管理能力普遍较差。该区职业健康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职业病防治的宣传力度,其次,要加大职业健康的监管力度,提升该区企业...  相似文献   

11.
铁路某大型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艳萍  李琰  吴小南 《职业与健康》2011,27(24):2843-2845
目的了解铁路某大型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及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方法,分析职业卫生现状。结果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粉尘和二氧化锰、苯等,其中噪声作业点合格率为25.0%,电焊烟尘为52.6%,其他粉尘为16.7%,二氧化锰为42.9%,苯为44.47%。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主要以物理因素为主,作业点监测合格率低,防护不到位,需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管,形成高效的企业内部职业卫生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上海市宝山区2010-2011年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2年的效果,探索符合宝山区实际的职业卫生服务模式.方法 试点前后均进行地毯式的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录入专用数据库,数据用SPSS 13.0软件分析.结果 试点期末,宝山区共有各类职业病危害企业973家,其中危害严重企业271家,一般危害企业702家,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人31 522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100%,比试点前(45.1%)增加54.9%;职业健康监护率94.62%,比试点前(54.2%)增加40.42%;试点后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及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企业数比试点前均显著增加(均P<0.01);申报企业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率100%,比试点前(38.4%)增加61.6%;中小企业职业病报告率100%,比试点前增加100%;企业负责人或职业卫生负责人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知识知晓率由培训前78.4%提高到培训后95.1%;不同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54.9%提高到85.2%;职业病危害个人防护知识知晓率由80.2%提高到98.1%.结论 该区建立了良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各项试点目标指标均超额完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南)区存在职业危害企业的职业卫生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该区377家工商登记企业中抽取涉及粉尘和有毒物质危害的企业作为调查对象,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在调查的7家生产性企业中,5家制定了专门的职业卫生责任制,6家有专门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6家有职业危害告知,涉及危害项目的 3家企业均开展了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所有企业均进行过职业危害检测,检测合格率100%,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率均为100%。结论该区现存生产性企业较少,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良好,应继续加强宣传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该区的整体职业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简称《职业病防治法》)4次修正后在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分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审批制度、用人单位主体责任、职业病诊断程序、职业病救助等方面做了较大调整,进一步明确和理顺了各相关部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监管职责。近年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疾控)中心职业病防治工作内容也不断调整,工作职责变的不够清晰、发挥作用不够明显。各级疾控中心应该结合当前职业健康监管职责调整和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紧紧抓住能力建设,积极承担职业病防治工作技术支撑体系职能,开展重点职业病危害监测、职业病和职业人群健康信息管理、职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明确定位,充分体现职业卫生工作的社会价值,为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作者归纳了深圳市龙岗区职业卫生监管成效,分析指出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法规有待完善、政府对职业病防治欠帐过多、新旧职业卫生问题并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不落实、社会对职业卫生工作认同有待提高,探索"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职业卫生长效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6.
王伟琴  陶晖  姚利颖  张丽 《职业与健康》2012,28(18):2205-2207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杭州市江干区职业卫生工作情况,为进一步防治职业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3年来该区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等资料,建立职业卫生监管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373家企业3 799个作业点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87.3%,其中物理因素检测合格率最低(73.0%),其次为粉尘(90.4%)和化学因素(96.1%)。在各行业中,机械制造行业(82.0%)、家具制造行业(83.4%)检测合格率较低,主要超标项目为噪声、苯系化合物。389家次企业共10 080名劳动者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漏检率为(5.8%),化学因素漏检率最高(9.2%),各行业中印刷行业漏检率最高(15.6%)。结论该区职业病危害的重点为噪声、苯系化合物接触行业,应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的监管,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绵阳市涪城区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念 《职业与健康》2010,26(4):370-372
目的了解绵阳市涪城区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规范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为加强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区329家工业企业(5821名职工)进行现场调查和询问。结果主要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职工接害频率高,接害工人总数达2452人。结论该市工业企业职业卫生工作薄弱,职业危害防护不完善。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私营中小型企业职业卫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山东省私营中小企业的职业卫生现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私营中小企业的卫生准入门槛太低,没有做到卫生“三同时”;企业自身的职业卫生管理严重滞后;职业危害因素不能有效控制;同时,从业人员的劳动保护权益也不能很好体现。该文对加强私营中小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建议:加强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其措施应切实有效;卫生部门应研究适合私营中小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办法;应该对全民进行长期的职业卫生法规与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建议私营中小企业在加强企业自身的职业卫生管理的同时建立集群或行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组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依托卫生部基本职业卫生试点工作(BOHS)平台,对普陀区基本职业卫生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建立系统性的职业卫生监管模式,为基本职业卫生的监管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实地调查、现场监督检查、查阅资料,在现有基础上搜集所需资料,并结合excel数据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普陀区基础资料具有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数量多、职业病危害因素多、单个企业职业危害轻等典型的中小企业监管模式特征,其职业卫生工作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借鉴性。  相似文献   

20.
2010年长沙市职业卫生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长沙市职业卫生监测特点,为职业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2010年长沙市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长沙市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监测合格率为78.62%,化学有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大于粉尘监测合格率,粉尘监测合格率大于物理因素监测合格率;公有制企业监测合格率大于非公有制企业;职业病危害重点行业为建材和机械行业。结论政府应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职业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重点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