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在双侧腋窝底部采用小切口,清除大汗腺,微创治疗腋臭。方法:在双侧腋部沿腋皱方向腋底中部小横切口,采用剥离、搔刮、清除汗腺,以达到消除腋臭。结果:200例患者中,有效率达90%。结论:腋窝底部行小切口一期完成手术治疗,保留局部皮肤的完整性,清除皮下汗腺组织,达到双侧腋窝低部的美容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微小切口皮下搔刮法进行腋臭治疗。方法:在腋窝中央切开0.5cm微小切口,以锐刮匙或汗腺清除器反复搔刮腋毛外1cm皮下的脂肪、汗腺、汗腺管、毛囊等结构。结果:38例患者接受了这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各种腋臭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肿胀麻醉在治疗腋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微创切口肿胀麻醉皮下剥离法治疗腋臭54例。结果: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随访半年以上,大部分患者切口瘢痕不明显,双腋区异味完全消除,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微创切口肿胀麻醉皮下剥离法治疗腋臭存在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微创皮层介入清除术治疗腋臭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形切口进行腋窝毛囊、大汗腺、皮下脂肪去除的超薄皮瓣方法,希望探索一种创伤小、效果好的腋臭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16-44岁的腋臭患者,采用"‖"形切口形成超薄皮瓣治疗。术中设计切口对位缝合点,修剪皮下毛囊、汗腺形成超薄皮瓣,术后打包加压,术后10 d拆线。结果:术后经1-3年随访,所有患者手术区皮肤无坏死、感染,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腋臭症状消失。结论:"‖"形超薄皮瓣法术后并发症少,效果确切,较其他腋臭治疗方法有明显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腋部小切口顶泌汗腺切除术治疗腋臭的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65例腋臭患者采用小切1:2顶泌汗腺切除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对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行探讨。【结果】所有患者对术后腋部异味消除这一手术效果均感满意,但仍有一定的相关并发症,如皮肤挫伤、皮下血肿形成、皮肤坏死、术后皮肤挛缩、术后复发等,总发生率为27.9%。通过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小切口顶泌汗腺切除术有创伤小、切口隐蔽、外形美观、无功能障碍,手术效果确切的优点,术后的并发症如:皮下血肿、皮肤坏死、挛缩等也可防可治。  相似文献   

6.
腋臭是一种常见病。我院自1992年来采用小切口皮下剥离法治疗腋臭3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18例,女14例,年龄16~32岁,平均22岁。手术方法: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用1%普鲁卡因加肾上腺素(1∶10000)局部浸润麻醉,于腋...  相似文献   

7.
刘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5):6214-6215
腋窝皱襞小切口治疗腋臭,因其切口隐蔽,瘢痕不显,不影响上臂功能而受到广泛应用。2000/2006年我科采用腋窝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治疗腋臭40例,取得良好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小切口皮下搔刮术治疗腋臭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13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单次手术97.12%的患者疗效满意;全部患者未出现明显瘢痕。结论小切口皮下搔刮术治疗腋臭损伤小,根治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瘢痕隐蔽。是治疗腋臭安全、可靠、符合美学要求的方法 。  相似文献   

9.
腋皱襞横线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腋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腋臭俗称"狐臭",是临床常见病.其治疗方法较多,但其发生术后切口裂开、切口瘢痕等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率偏高.随着物质精神文明的提高,狐臭患者不光是要求减轻气味,更在意术后外观形象.本次研究采用腋皱襞横线小切口皮下修剪法去除毛囊、汗腺腺体治疗腋臭87例,其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腋臭美容整形治疗方法。方法:对腋臭45例进行美容整形手术治疗。术中注重切口设计和汗腺切除。结果:45例术后臭味消除,切口隐蔽,瘢痕钎细,外观自然。结论:结合美容整形技术切除腋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法与腋横纹切口修剪皮瓣法治疗腋臭术后的效果。方法:对38例腋臭患者随访,其中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法腋臭切除17例(34侧),腋横纹切口修剪皮瓣法21例(42侧),进行术后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法优于腋横纹切口修剪皮瓣法。结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法治疗腋臭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易斌  郑华 《医学临床研究》2013,30(3):565-566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皮下修剪法治疗腋部臭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89例腋部臭汗症患者,采用微创皮下修剪腋部毛囊、大汗腺、皮下脂肪,保留皮肤及真皮乳头层血管网.[结果]经24个月的随访显示,所有患者腋部无一例皮肤坏死及瘢痕增生,瘢痕隐蔽,术后复发仅2例,治愈率达97.8%.[结论]微创皮下修剪法治疗腋部臭汗症,创口小,预后无明显瘢痕,复发率低,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磊  杜枫 《临床医学》2007,27(2):88-88
腋臭属局限性臭汗症,就诊者女性青年居多,目前公认与腋下大汗腺排液有关。其解剖学结构:腋窝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汗腺层位于真皮中层到皮下组织层范围,主要位于皮下组织,腋窝部位的大汗腺分布范围与腋毛部位的分布范围大致相同。大汗腺开口于毛囊,顺毛干排出皮肤表面,少数直接开口于表皮,日本学者对腋臭症进行了组织学研究认为:①腋臭症大汗腺位于表皮下1、7~3.7mm的范围,位置较深;②腋臭症大汗腺腺体平均直径为1、33mm,体积较大。治疗方法很多,手术去除腋窝大汗腺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根治方法。腋窝小切口肿胀麻醉治疗腋臭,无瘢痕,不影响上臂功能,被广泛应用,而手术切除法易留瘢痕。我们自2003年采用小切口肿胀麻醉法治疗5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占召 《临床医学》2012,32(10):70-71
目的探讨腋臭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39例患者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47例患者局麻下采用腋皱襞切口汗腺切除法剪除腋毛区皮下大汗腺。结果注射组39例患者37例显效。手术组47例患者,腋臭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满意;有2例共3侧出现表皮糜烂,给予换药后愈合,有3例共5侧预后瘢痕增生明显。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安全、简便,效果明显,但药效维持时间较短;手术治疗腋臭疗效确切、无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临床疗效。方法;对71例腋臭患者采用小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71例患者,仅出现1例皮下血肿,切口瘢痕小,上肢活动不受限。随访3个月~1 a,治愈率94.37%,复发率5.63%。结论:小切口皮下修剪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瘢痕增生不明显、恢复快,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和良好的美容效果,值得推广,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瓣法腋臭根治术治疗腋臭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65例腋臭患者行皮瓣法腋臭根治术治疗,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皮下血肿8例,无感染、皮瓣坏死等并发症;3~6个月随访,腋下无明显异味,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上肢活动无影响,腋毛稀少,患者自我感觉良好。结论:加强腋臭患者行皮瓣法腋臭根治术围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腋臭亦称“狐臭”,是由腋窝顶泌汗腺产生的分泌物,排出体外后经细菌分解,产生的一种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尤其是青年人,有着较强的治疗愿望。我科自2000-2003年采用小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350例腋臭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切口剥除法治疗腑臭29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小切口剥除法治疗腋臭。方法:经腋窝中部约3cm切口剥除皮下大汗腺组织治疗腋臭295例。结果随访132例,有效率100%,气味减轻不要求进一步治疗者5例,要求再次手术7例。出血、血肿、皮肤坏死是最常见并发症。结论:小切口剥除治疗腋臭效果确切可靠,术后瘢痕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改良的引流条安置方法与传统的引流条安置方法对腋臭小切口顶泌汗腺修剪术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利用抛硬币的方法将入选的81例腋臭患者左右两侧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均采用小切口顶泌汗腺修剪术。A组采用改良的引流条安置方法,引流条分别从腋窝术区上臂侧、切口、胸壁侧穿出。B组采用传统的引流条安置方法,引流条从上臂侧或胸壁侧穿出。对比腋臭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的引流条安置方法组在皮下积血评分第一天(1.57±0.76)、第二天(1.23±0.43)、皮瓣贴附(95.06%)、拆线时间(11.33±1.80天)均优于传统组皮下积血评分第一天(1.94±0.99)、第二天(1.49±0.59)、皮瓣贴附(85.19%)、拆线时间(12.41±1.9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的引流条安置方法组在皮瓣血供评分(1.27±0.48)、感染情况(2.5%)与传统组皮瓣血供评分(1.31±0.54)、感染情况(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引流条安置方法可以降低腋臭小切口顶泌汗腺修剪术术后皮下积血、皮下空腔形成等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腋臭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腋臭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茂启 《临床医学》2011,31(9):102-103
腋臭是一种常见病,是因腋部大汗腺异常分泌,再经细菌分解所致[1],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人际交往,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目前治疗腋臭的方法很多,各有利弊。我科自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腋臭患者366例,采用了腋毛区梭形皮肤切除术、"S"形切口皮下剥离术、小切口腋臭切除术、激光治疗,并对上述4种方法的疗效及适应证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