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尿流动力学检查近年来在国内广泛开展,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越来越大,但是没有影像资料的支持,对一些疾病可以造成误诊,导致治疗的失败。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和尿流动力学检查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率,弥补单纯尿流动力学检查的不足,为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总结36例应用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23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及膀胱镜检查,并行膀胱颈电切术(TUR8n )。结果 23例行TURBn患者中21例疗效满意,另2例经服药治疗后亦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女性膀光颈梗阻的尿流动力学检查是客观评价排尿状况的有效招标,TURBn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42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行超声、膀胱尿道镜检查及尿流动力学检查;7例行保守治疗,35例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结果 42例经治疗后无明显残留尿,除3例有排尿不尽感外,余排尿通畅,无尿失禁及尿瘘发生。结论 超声、膀胱尿道镜检查结合尿动力学检查是女性膀胱颈梗阻的可靠诊断手段。TURBn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首选方法。具疗效稳定,副作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0年8月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仪UD5000(DANTEC公司生产)对62例病人行尿流率、膀胱测压、括约肌肌电图、尿道闭合压等项检查,提出了功能学的诊断,本文介绍有关常见的下尿路动力学检查的临床意义及护理要点。一、尿流动力学的检查方法新型的尿流动力学检查仅能同步检查几种疾病。 (一)膀胱测压术:包括充盈期测压和排尿期测压,前者使用液体(生理盐水、蒸馏水等)或气体(如CO_2)充盈膀胱的过程中测量膀胱内压,检查时注意有无抑制性收缩(膀胱内压波动幅度超过  相似文献   

5.
金小聪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3):2195-2196
女性排尿功能障碍病因很复杂,诊断大多依据临床表现,盲目性较大。随着尿动力学在临床的应用,为该疾病的诊断开辟了新思路。通过从力学和电生理学的角度对女性下尿路功能障碍进行诊断,并根据检查指标进行分类,对疾病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而排尿期病人的排尿状态,将影响结果的判断。本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对122例女性排尿异常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中排尿期不能排尿的50例患者予以改变体位后,获得满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122例女性患者,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52.21岁。临床表现以排尿困难为主15例,尿失禁35例,以尿频、尿急、尿痛等尿…  相似文献   

6.
沈斌  陈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14):1281-1281
尿流动力学是一门新兴的、多边缘的学科.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够通过定性及定量参数对下尿路功能障碍提供客观的描述[1].尿流动力学检测仪是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及电生理学方法来研究贮尿和排尿的生理过程及其功能障碍的一种新型设备.尿流动力学检查可客观反映膀胱、尿道及其括约肌的异常生理活动,可为下尿路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由于影响检查的因素较多,如:检查中患者不能保持一致的排尿状态或尿流中断或尿量不足等,以及压力流率同步测定中侧压管的插入及连接等的正确与否均将影响结果的判断[2].我院自2006年1月-2006年10月共行200例检查,现将检查时的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丁琴  董梦侠   《护理与康复》2018,17(12):39-41
总结1 000例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护理配合体会。尿流动力学检查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环境准备、物品准备,检查中严格无菌操作,在膀胱充盈期、膀胱排尿期、尿道压检查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保暖、保护隐私、预防感染等护理,检查后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995例患者顺利完成尿流动力学检测,5例插管未成功(4例前列腺术后、1例尿道憩室伴结石)。  相似文献   

8.
刘朝东  胡刚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4):2776-2778
目的:探讨女性心理性排尿障碍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对68例女性心理性排尿障碍病例的临床表现、一般检查、针对性特殊检查、心理情绪评估、治疗方法及其结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以中、青年多见,主诉以尿频为主,临床检查无特别异常发现,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多数有异常,以尿流率低下、膀胱储尿功能降低多见。心理情绪异常为其共同的临床表现,焦虑情绪、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等常见。心理及药物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结论:女性心理性排尿障碍患者以排尿不适为主诉,存在心理情绪异常为共同特征。尿流动力学检查可能有膀胱和尿道功能异常,治疗以一般心理治疗、抗焦虑-抑郁药以及调节膀胱尿道功能药物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沈斌  陈林 《现代护理》2007,13(14):1281-1281
尿流动力学是一门新兴的、多边缘的学科。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够通过定性及定量参数对下尿路功能障碍提供客观的描述[1]。尿流动力学检测仪是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及电生理学方法来研究贮尿和排尿的生理过程及其功能障碍的一种新型设备。尿流动力学检查可客观反映膀胱、尿道及其括约肌  相似文献   

10.
总结35例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前重点做好心理护理、尿流动力学检查、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术后做好排尿情况观察,提醒患者及时排尿,对膀胱排空困难者测定膀胱残余尿,>100ml者给予留置导尿并做好康复护理,针对患者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进行出院指导.术后随访2-14个月,无一例尿失禁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胸腰段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合临床神经体征探究其诊断和评估的价值。方法:检查于2001-05/2002-11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完成。纳入同期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13例胸腰段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的住院患者。对13例患者进行包括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顺应性、逼尿肌外扩约肌协调、逼尿肌反射等方面尿流动力学检查,并采用感觉平面、双下肢肌力、会阴反射、排尿状况、临床诊断定位等临床神经体征对比,对不同部位和程度的神经损伤会引起下尿道尿流动力学指标相应的不同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13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3例患者受损的脊髓、圆锥、马尾神经的具体部位不同,临床查体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也不同。②每例患者临床神经系统检查与尿流动力学检查资料相比较,所得出的有关神经损伤部位的判断基本一致。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在临床应用时可作为判断脊髓损伤部位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女性膀胱颈梗阻是一组由不同原因、不同发病机制的病变所致的排尿异常综合征。女性膀胱颈梗阻在女性排尿异常疾病中占2.7%~8.0%。笔者于2002年7月~2004年4月共收治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22例,根据尿流动力学及膀胱镜等检查结果采取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获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尿流动力学检查技术包括尿流率测定、膀胱压力容积测定、排尿时压力/尿流率测定、尿道压力分布测定、括约肌肌电图等。其中膀胱压力容积测定主要通过测定膀胱内压力与容积间的关系反映膀胱的功能。在检查过程中将膀胱充盈(贮尿功能)及收缩(排尿功能)过程描记成膀胱压力容积曲线(CMG),  相似文献   

14.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查,并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结果:22例行TURBn治疗者术后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AFR)均得到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消失,效果满意。结论:TURBn是治疗女性胱颈梗阻的首选方法,具有手术痛苦小,疗效确切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张杏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471-6471
尿流动力学是一门新兴的、多边缘的学科,尿流动力学能够通过定性及定量参数对下路功能障碍提供客观的描述。由于此项检查是一项侵入性检查,加之患者对检查知识的缺乏,往往会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及害羞心理,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甚至检查无法进行。在围检查期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位U型回肠膀胱术后膀胱训练及康复指导方法。方法:12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行膀胱癌根治原位U型回肠膀胱术,术后给予规律、渐进、个体化膀胱训练和康复指导,随访观察患者储尿、控尿、排尿情况,并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控尿能力良好10例,单次排尿最大量450 mL,平均270 mL,残余尿量0~50 mL,平均30 mL。尿流动力学检查新膀胱容量270~410(310±70)mL,充盈期膀胱内压9~18(12±5)cm H2O,排尿期膀胱内压33~46(39±5)cm H2O,最大尿流率17~22 mL/s。结论:原位U型回肠膀胱术后膀胱训练和康复指导有助于患者储尿、控尿、排尿功能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胸腰段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合临床神经体征探究其诊断和评估的价值。方法:检查于2001-05/2002-11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完成。纳入同期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13例胸腰段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的住院患者。对13例患者进行包括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顺应性、逼尿肌外扩约肌协调、逼尿肌反射等方面尿流动力学检查,并采用感觉平面、双下肢肌力、会阴反射、排尿状况、临床诊断定位等临床神经体征对比,对不同部位和程度的神经损伤会引起下尿道尿流动力学指标相应的不同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13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3例患者受损的脊髓、圆锥、马尾神经的具体部位不同,临床查体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也不同。②每例患者临床神经系统检查与尿流动力学检查资料相比较,所得出的有关神经损伤部位的判断基本一致。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在临床应用时可作为判断脊髓损伤部位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张岑 《护理学报》2013,(19):70-70
尿常规检查为无创性检查,是诊断各类疾病的重要手段,其结果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新生儿每日排尿20~25次,一次排尿量为40—60mL/kg,由于新生儿排尿随意性大,不能自主控制排尿,采集时间常难以控制和把握,采集过程费时、费力。男婴留尿时间通常在进食后15—30min,将尿管用低敏胶布贴于婴儿腹壁。将熟睡男婴阴茎直接放入尿管口留取。但婴儿皮肤娇嫩,即使应用低敏胶布,有些婴儿皮肤也会发红,甚至出现破损。笔者针对男婴特点采用一次性纸尿裤辅助留尿,简便易行,一次性采集成功率较高.经济、实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经直肠超声尿流动力学检查可观察到增生的前列腺对排尿的影响。作者发现增生的前列腺与排尿障碍有其规律性,大多数患者尿流通过前列腺部尿道时符合流体学的泊肃叶方程。 方法 共58名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了经直肠超声尿流动力学检查。年龄45~66岁,平均51.7岁,肛门指检增生  相似文献   

20.
女性膀胱颈硬化症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膀胱颈硬化症又称女性前列腺病 ,是女性下尿路少见疾病。临床主要依据尿流动力学测定、内腔镜检查明确诊断 ,二维超声是一种简便易行无创伤的检查手段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34例女性患者 ,年龄34~90岁 ,平均55岁。主诉尿频、尿痛、尿线变细不畅 ,有排尿不尽感 ,病程2月~30年。使用Toshiba-240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 5MHz,凸阵。受检者膀胱容量200~400ml,其中3例因尿潴留 ,膀胱容量大于500ml。患者取平卧位 ,下腹部涂以中性耦合剂 ,对膀胱区进行全面扫查。观察膀胱内壁回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