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逸红  李玉洁  刘海兰 《河北医药》2016,(14):2152-2154
目的:研究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开放性骨折患者15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并发感染分为并发感染的129例中随机选取31例作为感染组( n =30)和非并发感染的非感染组另选取3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RP、降钙素原水平。结果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单独检测( P <0妹.05)。3组WBC 、CRP、PCT检测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术后第1天WBC、CRP、PCT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感染组与无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第4、7天感染组的WBC、CRP、PCT各项指标不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也高于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尤其PCT增高比较显著,在并发感染后即呈明显增高,术后第4天达到峰值,经抗感染治疗后下降,术后第4天与第1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感染组的WBC、CRP也高于无感染组,WBC也在术后第4天达到高峰,CRP达到高峰的时间略迟于PCT,术后第7天明显高于第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感染组经抗炎治疗后,在术后第13天WBC、CRP、PCT各项指标下降,PCT与CRP下降相对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白细胞计数、CRP、降钙素原三项指标与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水平检测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同期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C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2组CRP、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第1、8和16天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能够准确显示出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程度,对其预防和治疗均具有明显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武海滨  王义  王娟  安媛 《安徽医药》2015,(3):539-54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于严重肺部感染患儿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根据 APACHEⅡ评分将该院收治的严重肺部感染患儿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根据患儿的预后情况将150例患儿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测定所有患儿 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比较不同组别间4种指标的差异以比较上述指标对于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价值。结果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患儿组间 PCT、CRP 存在显著差异(P <0.05),而 WBC、NEU%则无显著差异(P >0.05),高危组、中危组 CRP 无显著差异(P >0.05);死亡组患儿 PCT、CRP 显著高于存活组患儿(P<0.05),而 WBC、NEU%则无显著差异(P >0.05);血清 PCT 及 APACHEⅡ评分与患儿预后相关性最大。结论PCT 与严重肺部感染患儿的病情、预后存在密切关系,且测定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凌萍  陈建丽  周茉  唐熔  谭莉 《贵州医药》2016,(8):810-8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儿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近期收治的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及正常对照组(非脓毒血症组)各30例,入院第1、3、7天抽取外周血检测肝肾功能、心肌酶、WBC 计数、PCT 及 CRP 值。结果严重脓毒症组 PCT 高于脓毒症组(P <0.05),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组PCT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经积极抗感染治疗1周左右,脓毒症组及严重脓毒症组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好转,体温正常,血清 PCT 水平逐步下降,血 CRP 有慢于 PCT 趋势。CRP 和 PCT 的灵敏度一样,为70%;PCT 的特异度为76.7%,高于 CRP 的63.3%。结论降钙素原水平在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时明显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PCT 的特异度高于 CRP。  相似文献   

5.
降钙素原及CRP在外科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及CRP在外科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07年至2008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收治的患者60例,按感染程度分为无感染对照组(22例)、重症感染组(13例),局部感染组(25例)。检测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全身感染时,血清PCT和CRP浓度升高均有显著性(P〈0.05),但PCT显著性更高。PCTt〉2μg/L作为全身感染的诊断依据,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CRP。结论与CRP相比,PCT是一个较好的外科感染的诊断指标,能有效地发现早期重症感染,以指导临床早期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24例患儿根据诊断的疾病分为病毒性感染疾病组(B组)、细菌性感染疾病组(A组)和非感染性疾病组(C组),所有患儿入院后即采集静脉血测全血细胞计数,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浓度,采用免疫色谱法测定PCT浓度。结果A组PCT、CRP和CBC水平显著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T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T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CRP阳性检出率和CBC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是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特异性指标,能够准确鉴别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7.
汪惠 《中国基层医药》2014,(14):2112-2114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用于脓毒症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新进入ICU患者60例,根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非感染SIRS组(32例)和脓毒症组(28例)。分别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人院1d和4d降钙素原(PCT)、CRP、WBC、ESR、中性粒细胞比率(N)、血小板(PLT)及最高体温(T)。结果脓毒症组PCT(6.73±1.31)ng/mL,显著高于非感染性SIRS组的(0.25±0.05)ng/mL(t=3.10,P〈0.05)。PCT的ROC曲线下面积0.869,显著大于CRP(0.717)、WBC(0.798)、N(0.737)和ESR(0.394)(均P〈0.05)。结论血降钙素原是脓毒症早期诊断的一个良好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其他的炎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热原因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将69例急性冠脉综合症伴发热患者根据发热原因分为细菌感染组( a组)36例和非细菌感染发热组( b组:包括病毒感染发热、心肌坏死吸收热和不明原因发热)33例,检测比较2组发热后24 h体温、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 PCT)水平。结果 a组hs-CRP和PCT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体温、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热原因的鉴别诊断指标,且可作为选择抗生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EST)与开腹取石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胆总管结石患者160例,其中行EST患者80例,行开腹手术患者8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反应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IL-6及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开腹组和EST组的IL-6、PCT和CRP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 EST组的IL-6、CRP、PCT水平均高于开腹组( P<0.05),术后5 d两组的IL-6、CRP、PC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0.05)。开腹组和EST组的IgG、IgA、IgM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 EST组的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 P<0.05)。两组患者术前CD3+、CD4+、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 d传统开腹组术后的CD4+、CD4+/CD8+水平低于EST组( P<0.05),CD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5 d传统开腹组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EST组(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相比,EST对机体组织损伤小、免疫抑制轻,虽短时间内出现炎症反应增强,但经过对症治疗,对于患者生理和免疫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同时EST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且疼痛轻微,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82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其中52例细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列入细菌感染组,30例非细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列入非细菌感染组,同期50例未患获得性肺炎患者列入对照组,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照组于入组时检测其血液中PCT、CRP含量及WBC数量。结果细菌感染组PCT、CRP、WBC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 P <0 v.01);非细菌感染组PCT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 CRP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WBC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PCT对细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96.15%)和特异性(100%);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在治疗前后PCT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血清PCT对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也可应用PCT检测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前降钙素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前降钙素(PCT)在新生儿重症感染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3例新生儿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将其分为非感染对照组(50例)、全身细菌感染组(58例)、局部细菌感染组(45例)和病毒感染组(50例)。检测血清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白细胞计数、分类及其他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结果:(1)血清PCT水平在全身感染组高于局部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对照组,局部感染组高于病毒感染组及非感染对照组(均P〈0.01)。(2)血清CRP水平在全身感染组高于病毒感染组及非感染对照组(P〈0.01),局部感染组亦高于病毒感染组(P〈0.01),但全身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判别函数式Y1=0.011CRP+0.158PCT+0.007日龄-1.972,Y2=0.031CRP+0.413PCT+0.005日龄-2.365,对临床早期诊断细菌感染有指导意义。结论:血清PCT、CRP水平可作为全身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但在鉴别全身性感染与局部感染和病毒感染时,PCT优于CRP。判别函数式可以用于临床帮助早期诊断全身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指导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病例120例,其中40例非感染者,40例病毒感染者和40例细菌感染者,在治疗前后采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测定WBC、比浊法测定超敏CRP、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CT。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比较,PCT、超敏CRP和WBC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毒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PCT、超敏CRP和WBC轻度升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PCT、超敏CRP和WBC计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严重细菌感染时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临床可作为新生儿严重感染的早期检测指标,PCT作为早期快速诊断、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并与c反应蛋白(cRP)进行比较。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8例细菌感染患者分为局部感染组(43例)、脓毒血症组(51例)、严重脓毒血症组(34例),并选取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的PCT、CRP水平。结果脓毒血症组与严重脓毒血症组P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d后脓毒血症组和严重脓毒血症组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CRP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后各组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T在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有早期诊断价值,且在疗效监测中优于CRP检测。  相似文献   

14.
李汨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126-128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3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上呼吸道感染组)、60例非感染患者(非感染组)和2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中PCT和hs—CRP的含量,同时做痰培养。结果上呼吸道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非感染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其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PCT≥0.5ng/ml和hs—CRP≥10mg/L为阳性标准,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的灵敏度为73.79%和65.04%,特异度为69.90%和67.96%,而联合两项指标检测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的灵敏度则是92.23%,特异度为86.41%。结论联合检测PCT和hs—CRP有助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临床诊断,可提高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感染性疾病患儿110例为研究对象,按临床诊断将患儿分为细菌性感染组60例和非细菌性感染组5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CT和CRP水平。结果细菌性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P〈0.05);细菌性感染组PCT、CRP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联合检测可作为儿童细菌感染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降钙素原在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在小儿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患者中的细菌性肠炎、病毒性肠炎、消化功能紊乱各30例进行降钙素原检测,并与C反应蛋白(CRP)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比较,PCT、CR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PCT、CRP轻度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PCT、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菌感染时血清PCT水平升高,临床可作为细菌性肠炎的早期检测指标,与CRP相比,PCT较其优越性更明显,动态监测其变化对判断疗效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巩锋 《中国实用医药》2014,(18):119-120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4例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到本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非感染患者44例作为参考组,检测降钙素原水平,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入院后第1、4天降钙素原水平与参考组组对比,(P〉0.05),在第7、14、21天PCT和CRP水平与参考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T阳性检出率为90.9%,参考组PCT阳性检出率为11.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并发症感染中采用降钙素原水平进行诊断,可有效判断治疗效果,对预防和治疗感染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方法将河间市人民医院2008年2月到2010年的2月收治的126例采取呼吸机通气的老年患者,按照通气时间大于7d后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设为A组(有66例),未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设为B组(有60例),然后测定患者血清中的降钙素原(PCT)的水平和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的计数(WBC)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通气之前的PCT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P〉0.05),统计学无意义;其中A组患者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意义(P〈0.05),;患者血液中PCT测定值对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阳性与阴性的测定值分别为87.9%、78.3%、82.1%与78.5%,明显高于CRP和WBC的测定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对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白晶  王道猛 《淮海医药》2015,(2):118-119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微创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1年9月-2014年7月行微创食管癌手术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30名为健康组。手术患者分别于第1、4、7天检测患者血液中的PCT、CRP,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天PCT、CRP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7天观察组PCT、CRP与对照组比较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PCT、CRP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PC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CRP。结论微创食管癌术后并发感染可引起PCT和CRP的增高,PCT与CRP联合检测对微创食管癌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邓英琴 《贵州医药》2016,(8):833-83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变化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期间因呼吸道感染入院的103例患儿根据感染类型分为两组:细菌感染组56例;病毒感染组47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80名,检测分析各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差异,计算三种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探究其在儿科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并在治疗后观察三者变化对疾病进行监控。结果通过检测患儿血液 CRP、PCT 及 WBC 水平发现细菌感染组患儿 CRP、PCT 含量及WBC 数量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及正常组(P <0.05)。通过计算三项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发现, PCT 约登指数0.84相较于其它两项更高更稳定。细菌感染组抗生素治疗一周后 CRP、PCT 及 WBC 水平显著降低。结论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变化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