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评价闭孔疝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8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右侧闭孔疝6例,左侧闭孔疝2例,均行全腹CT检查;7例经手术证实,1例行保守治疗;1例术后自动出院,余7例均预后良好。结论:闭孔疝多见于老年消瘦女性,CT检查对闭孔疝的确诊有重要意义,早期确诊及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1988-2007年收治的6例闭孔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为老年女性,多为右侧闭孔疝(83-3%)。6例中术前误诊5例,所有疝入肠管均已坏死,1例已发生肠穿孔。术后并发症较多,治愈5例,死亡1例。结论:闭孔疝多发生于老年女性,术前诊断率低,应加强对该病临床特殊性的认识,早期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闭孔疝的术前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闭孔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仅10例术前明确诊断,10例诊断为不明原因肠梗阻,治愈18例(90%),术后并发症4例(20%),死亡2例(10%).结论 闭孔疝多见于老年女性,术前诊断率低,易出现肠坏死、穿孔,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闭孔疝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对5例闭孔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均为老年女性,4例为右侧闭孔疝。术前误诊3例,3例肠管坏死行肠切除。术后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闭孔疝多发生于老年女性,术前误诊率高,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闭孔疝早期临床诊断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0年至2009年收治的13例闭孔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闭孔疝均为老年消瘦女性,术前CT检查发现闭孔外肌与耻骨肌间肠管样填充物.入院8h内确诊,及时手术,术中证实右侧闭孔疝11例,左侧2例,所有疝内容物均为肠管,4例已嵌顿坏死.术后均治愈出院,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闭孔疝多发生于老年消瘦女性,术前CT检查均可明确诊断,早期确诊及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MSCT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经MSCT诊断及手术证实为闭孔疝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SCT能及时准确地诊断闭孔疝,准确率及特异性达100%,能清晰显示闭孔裂隙大小、疝囊及疝内容物;增强还能显示肠壁梗阻坏死情况。结论:MSCT能够早期快捷准确诊断闭孔疝,具有特征性,是临床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闭孔疝的早期确诊及对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 对手术证实的12例闭孔疝病例术前均行螺旋CT平扫或增强扫描,分析其CT影像表现,并与临床对照分析.结果 12例闭孔疝均经手术证实,疝出物均为回肠肠段,表现为在闭孔外肌的前方与耻骨肌之间见疝出的塌陷肠管,呈软组织密度肿块,全部病例均伴不同程度小肠梗阻,其中3例伴疝出肠段坏死,无穿孔病例.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对闭孔疝进行早期确诊,并对有无合并肠坏死和肠穿孔,指导手术及术式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闭孔疝是罕见的腹外疝,因其解剖结构特殊,临床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闭孔疝病例,就闭孔疝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以期临床医师和影像诊断医师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手术治疗,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盆腔闭孔疝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1例盆腔闭孔疝患者的CT征象,并结合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生育史、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同时将CT和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1例患者共计13侧闭孔疝,术前CT检查表现闭孔外肌与耻骨肌间肠管样填充物8例;在闭孔管中上段表现为索状软组织影5例,其中2例为双侧闭孔疝;手术证实右侧闭孔疝8例,左侧5例;11侧疝内容物为肠管,2侧疝人物为网膜和卵巢,其中2例疝入肠管缺血坏死。术后均治愈出院,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闭孔疝多发生于年老消瘦且有多次妊娠史的女性,右侧多于左侧,术前CT检查可明确诊断,早期CT检查及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田升日  李革 《吉林医学》2009,30(17):2012-2014
目的:分析评价闭孔疝的病因、临床表现、诊疗方法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嵌顿性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结果:全部6例经剖腹手术后证实为嵌顿性闭孔疝,术前全部误诊。结论:由于临床对闭孔疝缺乏认识,导致误诊率高;应严格掌握其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特征,对怀疑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提高诊断率,防止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闭孔疝患者进行盆腔MSCT扫描检查,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MSCT扫描检查能清楚地发现闭孔疝,显示闭孔疝的疝囊、疝内容物及腹壁缺损程度。结论 MSCT能明确显示闭孔疝的直接征象,是早期诊断闭孔疝有效、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多层螺旋CT(multislicl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闭孔疝的术前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闭孔疝16例,并根据手术结果分为坏死组(n=10)和无坏死组(n=6),对其术前CT表现和术中所见做对比分析。结果肠管呈"鸟嘴样"自闭孔沟疝入闭膜管,疝侧耻骨肌和闭孔外肌之间有疝囊显示为闭孔疝的特征性CT表现(16/16,100%)。嵌顿肠壁增厚、腹水、肠系膜水肿(P〈0.05),提示嵌顿肠壁缺血,发生绞窄及坏死的概率较高。结论 MSCT能明确显示闭孔疝的直接征象,显著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有利于闭孔疝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闭孔疝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表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1年5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5例闭孔疝患者的MSCT和临床表现,重点观察闭孔疝发生的位置、密度、形态及继发征象.结果 5例闭孔疝均为老年消瘦的女性患者,疝囊位于耻骨上支闭孔沟内、闭...  相似文献   

14.
Owing to its rarity and non-specific clinical features, a diagnosis of obturator hernia is often delayed until the patient presents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Often the diagnosis is made on a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 or during exploratory laparotomy. While a laparoscopic approach is well described in an elective scenario, open surgery through a midline laparotomy has been the preferred approach for obturator hernia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However, a few cases of obstructed obturator hernia have been reported that have been managed laparoscopically. We present our experience of two elderly patients who presented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 CT scan helped clinch the diagnosis of obturator hernia as the cause and both were managed laparoscopically.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总结8年来收治的7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死亡2例, 其中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及严重酸碱平衡紊乱, 1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其余5例痊愈出院。结论:闭孔疝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早手术,解除肠梗阻,恢复肠道通畅,关闭疝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9年5月25例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性损伤6例,闭合性损伤19例。结果治愈23例,死亡2例(8%),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多发伤首次手术中未探查而漏诊,1周后明确诊断再行剖胸手术后死亡。结论创伤性膈疝早期诊断极为重要,胸部X线与CT检查是诊断创伤性膈疝的重要方法,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正确处理合并脏器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闭孔疝诊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闭孔疝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1980~2003年收治的45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45例患者按是否行螺旋CT(CAT)检查分为两组(A组24例,行CAT;B组21例,未行CAT)。结果术前确诊率A组(95.83%,23/24)较B组(52.38%,11/21)明显高(P<0.05)。肠切除率和病死率A组(45.83%,11/24;4.17%,1/24)较B组(85.71%,18/21;23.81%,5/21)明显低(P<0.02和0.05)。结论盆腔CAT在可疑闭孔疝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术前确诊率和降低肠切除率及外科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