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本州无偿献血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特征与血液检测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为持续有效地招募低危无偿献血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海西州中心血站街头和站内采血点参加无偿献血的样本,结合血站局域网络查询献血者详细资料及无偿献血者登记表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海西州无偿献血者当中男、女性别比为2.57∶1;(21~30)、(31~40)、(41~50)岁三个年龄段献血人群比例92.54%;高中(中专)献血比例最高,占献血者总数的38%,工人献血比例在各职业中最高,达9.32%;人群分布状况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特征的献血合格率差别不大。结论:海西州无偿献血人群存在性别差异,(21~50)岁年龄段,初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军人、公务员、医务人员、教师等是献血的低危人群,应成为招募低危固定献血者的目标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和掌握多次献血者人群结构及血型分布情况,为制订和调整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献血队伍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1月—2012年1月在本站流动采血车上献血2次及以上者的个人资料及献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693名多次献血者中,男性2691名,女性1002名,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20-39岁为主,占调查人数的70.81%;献血者中,城市人口占64.55%,农村人口占35.45%;ABO血型分布情况为A型占26.81%,B型占29.49%,0型占33.74%,AB型占9.96%;血型分布特征为0型〉B型〉A型〉AB型,符合我国西部地区汉族人群的特点;献血次数≤4次者居多,占82.45%。结论20-39岁年龄组人群是多次重复献血的主要群体,应对其加强宣传和招募,并努力将其发展成为固定献血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32784人份不同职业、性别、血型、年龄组、文化层次的自愿无偿献血者与指令性献血者的献血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所占比例,达到科学有效地征召定期无偿献血者、建立应急献血队伍、落实献血预案、实现计划采供血、保证临床及时、足量、安全用血的目的.方法:分类统计不同职业、性别和ABO血型以及各年龄组、不同文化层次无偿献血人群的献血次数,找出本市定期无偿献血人群在于哪个阶层、什么年龄段、献血与性别、血型、文化程度的关系.结果:职业的顺位是,自愿无偿献血:学生>工人>市民>干部>农民>其他;指令性献血:25岁前,工人>学生>干部>教师>军人>其他;26岁以上,工人>干部>教师>医务工作者>警察>其他;年龄组的顺位是,自愿无偿献血:21~25岁>1 8~20岁>26~30岁>31~35岁>36~40岁>41~45岁;指令性献血:31~35岁>26~30岁>35~40岁>21~25岁>41~45岁>18~20岁;学历的顺位是,自愿、指令性献血1~3次:中专>大学>初中;4次以上:献血者的学历顺位是,大学>中专>初中.ABO血型顺位是,自愿献血O>B>A>AB;指令性献血B>O>A>AB;结论:18~40岁人群中参与自愿无偿献血的人数较多,建立定期无偿献血队伍应在这两组年龄段选择;25岁前以大中专在校学生自愿无偿献血为主,建立应急血源基地应考虑此年龄组;自愿无偿献血和指令性献血队伍,男性多于女性2.3倍;女性41岁以上、男性46岁以上的人群很少参与自愿献血.A型血人群,自愿和指令性献血均低于包头地区血型分布比例,不同的是,自愿无偿献血者B型(31.37%)低于指令性献血(33.96%),自愿无偿献血者O型(33.34%)高于指令性献血(31.31%),自愿无偿献血AB型(10.10%)高于指令性献血(9.58%).征召A型定期无偿献血者比较困难;加强对农民的献血知识宣传,可以迅速壮大农民自愿无偿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4.
谢熙熙  苏虹  陈通  陈李 《医学综述》2012,(24):4269-4271
目的通过对温州市区固定献血者人群分布调查,为建立一支固定献血者队伍提供依据。方法分析献血次数与年龄、血型的关系,对固定献血者人群与其中成分献血者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年龄固定献血者献血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型固定献血者献血次数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献血者与参与成分献血人群在职业与文化程度分布情况有差别。结论加大宣传,明确招募固定献血者与成分献血者目标人群,可以提高固定献血者招募效率,巩固并扩大固定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并掌握晋中市的无偿献血者ABO及Rh血型分布情况,为献血招募、临床合理用血及稀有血型的应急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3年93 084名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操作方法进行ABO和Rh血型鉴定。根据ABO血型表型计算基因频率、期望值频率及期望值,并进行吻合度检验。统计分析Rh(D)阴性血型的比例及其表型频率。结果:ABO血型分布频率为A型0.253 4;B型0.332 8;O型0.337 4;AB型0.076 5。A、B、O的基因频率分别为P=0.181 3,q=0.231 4,r=0.580 9。各血型比A∶B∶O∶AB为2.5∶3.3∶3.4∶0.8。Rh(D)阴性血型占0.59%,ABO血型中分布比例O〉B〉A〉AB,Rh(D)阴性血型表型频率以ccdee最多,其余依次为Ccdee、ccd Ee、CCdee、ccd EE、Ccd Ee、CCd EE、CCd Ee。结论:了解并掌握晋中市无偿献血人群AB0、Rh血型的分布特征,对有计划地采供血、合理掌握库存比例及调配稀有血型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肇庆市近4年的无偿献血情况,为本站进一步做好采供血工作,保障临床用血需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肇庆市2008-2011年的血液采集量和不同性别、年龄无偿献血者的献血情况等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型采血量最少,O型采血量最多,A型与B型采血量大致相等,AB:A:B:O比例约为1:5:5:8;按性别统计,男性献血者(68.5%)明显多于女性献血者(31.5%),男女比例为2:1;按年龄统计,随着年龄的增长,参与献血的人数呈减少趋势,18~25岁的献血者比例最多(占39.4%),46~55岁的献血者最少(占6.8%);2009年~2011年一次献血300ml和400ml的献血者人数与2008年比较均明显增加。结论: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策略,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做好无偿献血者的动员、招募工作,按需采集血液,合理储存血液,临床用血量的需要会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徐州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为本地区科学、合理、有效的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依据,使献血者招募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探索一条适合本地无偿献血发展途径。方法利用穿越安全输血标准化信息系统,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无偿献血者资料,结合无偿献血登记表信息,采用全样本统计描述分析和比较。结果2010-2012年,徐州市无偿献血者中男性占57.38%、女性占42.62%,献血者男女性别比为1.3461;18-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0岁各年龄组献血者占总人数比分别为34.05%、26.24%、28.68%、10.57%和0.47%,前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后两组与前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由职业者、农民、工人、学生和公司职员献血人数占总人数比分别是20.42%、20.27%、18.64%、15.83%、13.02%,累计可达88.18%,是无偿献血的主要血源,军人、公务员、教师、医生分别为1.29%、2.45%、3.22、4.85%,合计人数仅占总献血人数的11.82%,是无偿献血的薄弱人群;各县农村献血人数占总献血人数的47.23%,市区占52.77%;A型、B型、O型、AB型等血型分别占总人数的30.10%、29.53%、29.84%、10.53%,接近3331分布;首次献血人数占总献血人数的31.75%,累计献血2次的占17.97%、献血3次及以上的占50.28%;1次献血量400m和200ml的人员占比分别为76.61%、23.39%,汉族人群占总献血人数的99.46%。结论献血人群构成存在性别、年龄、职业、民族、文化程度等显著差异特征,应根据不同的目标人群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招募策略,才能不断发展新献血者,壮大固定献血者队伍,拓宽血源,保障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发展,确保临床用血需要。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进一步掌握乌海市地区ABO、Rh血型分布的情况,更好的为临床输血服务,我们对乌海市1997~2007年的无偿献血者进行了ABO与Rh血型分布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观察乌海市自然人群中的无偿献血者33 286人血型分布情况,其中汉族32 566人,蒙古族724人。A型血7 988人,B型血11 317人,O型血10 985人,AB型血2 996人。1.2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无偿献血人群ABO血型及RhD(-)血型的分布情况,为制定献血招募对象及血液血型储备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ABO血型同时做正定型、反定型,应用全自动微板法;RhD血型,初筛用全自动微板法,确认实验用抗人球蛋白试验,以排除Du型.结果 ABO血型的分布情况为A 27.74%、B 31.68%、O 29.65%、AB 10.93%,RhD(-)占献血人群比例为0.449%,在ABO系统的比例为A 30.27%、B 29.50%、O 29.89%、AB 10.34%,大致为3∶3∶3∶1.结论 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特征为B>O>A>AB,RhD (-)血型占无偿献血人群的比率符合我国汉族人群RhD(-)占0.2%~0.5%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格尔木市自愿无偿献血人群的献血状况.方法:8 236名无偿献血者为分析对象,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进行健康征询、体格检查.结果:根据不同性别、年龄、民族、血型、文化程度进行比较存在差别.结论:无偿献血者男明显多于女;按血型顺序:O>B>A>AB;文化程度越低献血人群越少;少数民族人群献血积极性不高(10%);(26~35)岁年龄组的无偿献血者是本地区献血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近年来杭州地区献血人群HBsAg流行及分布状况,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HBV感染的预防策路。方法遵循献血者知情同意,采用ELISA法分别使用两种不同厂家的试剂检测献血后标本的HBsAg。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sAg阳性率,对年龄性别.献血次数等不同分布组的HBsAg阳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共检测无偿献血者741 441人,HBsAg阳性率为0.231%。2015-2019 年HBsAg阳性率分别为0.321% .0.241% .0.251% .0.179% .0.17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将无偿献血人群分为18-2425-34.35-44.45--5455-60岁年龄组,各年龄组随着年龄增加献血人群比例下降,HBsAg阳性率存在差异,其中45-54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0.5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女献血者HBsAg阳性率分别为0.271%和0.168% ;初次献血者阳性率为0.336% ,两次献血的人群阳性率为0.017%,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sAg阳性率低,不同年龄.性别和献血次数人群的阳性率存在差异,提高重复献血者率有利于提升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恩施自治州(恩施州)无偿献血者资料,为恩施州制定针对性无偿献血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2007~2011年恩施州无偿献血者资料及采血信息。结果 2007~2011年恩施州无偿献血量增长8.7%~28.3%,5年共增长71.5%。大学生献血比率在逐年降低,2007~2011年分别为41.16%、35.43%、32.36%、25.24%、18.71%;农民献血比率为1.29%~2.63%。无业和其他人员献血比率高达49.43%。结论根据恩施自治州实际,制定针对性的招募措施:加大对大学生正面教育的力度,挖掘潜在的农民血源,进一步改善街头献血环境,满足人们对献血安全的心理需求,赢得各人群对血站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来宾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为本地制订科学、合理、有效的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来宾市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无偿献血者资料,结合无偿献血者"献血信息登记表"的信息进行数据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 2015年至2016年,来宾市无偿献血者中男性占59. 02%、女性占40. 98%,献血者男女比例为1. 44∶1; 18~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56~60岁年龄组献血者占比分别为15. 95%、23. 82%、32. 55%、25. 63%、2. 05%; A型、B型、O型、AB型血型者占比分别为23. 25%、25. 75%、45. 31%、5. 69%;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其他等文化程度献血者占比分别为5. 07%、38. 42%、16. 31%、26. 33%、9. 98%、0. 11%、3. 79%;工人、农民、学生、军人、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职员、其他等职业献血者占比分别为2. 87%、3. 84%、7. 90%、1. 38%、1. 73%、3. 12%、3. 36%、1. 05%、74. 76%。结论来宾市无偿献血人群在性别、年龄、血型、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分布特征明显,在制订献血招募策略时,应根据其分布特征对不同特点的人群制订有针对性的招募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肇庆市互助献血者与自愿无偿献血者的情况对比,分析互助献血在现阶段献血招募工作中的价值。方法依据2006-2012年肇庆市《全血献血登记表》和《单采血小板献血登记表》中登记的内容,用广东迈科网络血站信息系统,统计分析互助献血者和自愿无偿献血者年龄、人数、性别、献血频次、季节性分布、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比较互助献血者与自愿无偿献血者献血的情况。结果 2006-2012年互助献血的人数呈逐步上升趋势,互助献血1 834人次,占总献血人次的0.84%,其中互助捐献单采血小板共计372人次,占总捐献单采血小板人次的5.37%。互助献血者和自愿无偿献血者的性别、文化程度、献血频次、月份、传染病指标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助献血在现阶段可作为自愿无偿献血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20万献血者ABO、Rh血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重庆市无偿献血人群ABO血型及Rh血型分布情况,为制定采供血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统计200 150名无偿献血者(排除重复献血影响,即重复献血者只计算1次)ABO、Rh血型,对其血型分布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ABO血型分布情况:A型为31.95%,B型为23.78%,O型为35.89%,AB型为8.38%.Rh(D)阴性血型占0.36%,其中O>A>B>AB;表型分布情况:ccdee为46.99%,Ccdee为38.46%,Ccdee为6.71%,ccdEe为5.03%,CcdEe为2.10%,ccdEE为0.42%,CCdEe为0.28%.结论 重庆地区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特征为O>A>B>AB,Rh(D)阴性血型占人群中的比率符合我国汉族人群Rh(D)阴性占0.2%~0.5%的特点.Rh(D)阴性中,各表型分布极不平衡,以ccdee多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海东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情况,以便为今后开展献血志愿者招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2008年—2012年12月登记的18岁~60岁献血员资料,从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比对分析。结果:2008年1月—2012年12月无偿献血人数年平均增长率为13.3%。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年龄段人口(25~34)岁、(35~44)岁占主导地位。献血人群文化程度在中学/中专文化人群所占比例最大为58.8%,其次是大专和本科人群。多次献血者所占比例较高,而年均增长率也是多次献血者显著高于初次献血者。结论:5年来海东市无偿献血人群数量增长显著,结构已逐渐趋于合理,多次献血人群比例较高,今后还需加强对青年人群的宣传、动员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通化地区无偿献血人群Rh阴性分布情况,建立Rh血型档案。方法:采取整体抽样原则筛查从2004年2月9日-2009年2月9日的无偿献血者34900人。结果:34900人次的无偿献血人群其筛查出Rh阴性献血者76名,DU型2名。结论:通过建立Rh阴性献血者档案库;定期回访、联谊等形式稳定了Rh阴性无偿献血队伍,从而改善了Rh阴性献血人群不足的问题,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124805名壮族无偿献血者ABO及Rh血型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壮族地区献血者ABO及Rh血型分布情况,建立无偿献血者Rh稀有血型档案。方法:ABO血型正反定型,用玻片法进行筛查,并对献血者进行RhD血型鉴定,对初筛RhD阴性标本进一步用抗-C、抗-c、抗-E、抗-e进行Rh血型分型。结果:2001~2007年共筛查献血者124 805例,共检出RhD阴性献血者102例(0.0817%),其中O型53例,A型24例,B型20例,AB型5例。在RhD阴性献血者中ccdee和Ccdee两种表现型约占83%。结论:对本地区壮族无偿献血者ABO及Rh血型分布调查,并建立稀有血型档案,可以满足临床患者对RhD阴性血液的需求,对于临床紧急用血时能快速寻找合适血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练新飞  黄永梅  杨宁丽 《吉林医学》2012,33(20):4332-4334
目的:分析增城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结构与血液检测结果情况,为招募低危固定献血人群,提高血液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增城地区2008年1月~2010年6月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献血人群其血液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评价不同献血人群与血液检测阳性率的关系。结果:①不同年龄组其血液检测总阳性率及传染病标志物检测阳性率不同,随着年龄增长,其阳性率增加,18~30岁组阳性率最低;②男性阳性率比女性高;③不同职业阳性率不同,其中农民血液检测阳性率最高;④大专以上文化献血者阳性检测率明显低于其他献血者,小学文化献血者阳性率最高。结论:18~30岁献血者、学生和军人、大专以上学历的人群是增城地区招募固定献血者的主要对象,为加强献血者招募过程的质量控制,提高血源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包头地区血资源储量及利用情况进行研究,其目的是根据科研数据制定血源开发和利用规划、年度采血、献血计划,确保临床用血。方法:统计分析包头市近年临床用血量及其逐年递增(减)比例和适龄健康献血公民数、参与无偿献血人数及其所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以明确献血健康合格度和当地血资源储量,科学掌握血源开发度。结果:包头市适龄无偿献血公民约125-135万人;ABO血型系统中无偿献血各占的比例是:A型26.12%、B型31.29%、O型32.01%、AB8.96%;血型分布、献血、用血比例三者的关系是:A型,分布>献血<用血<分布;B型,分布<献血>用血<分布;O型,分布<献血>用血>分布;AB型,分布>献血<用血>分布。结论:包头地区适龄健康献血者大约86万多人;献血人群中无偿献血意愿调查显示,志愿无偿献血者约占适龄献血者的7=8%,约10万人左右;包头市第年约需1.7-1.9万人供血,志愿献血者如能5年献一次血,临床用血就能保障;血源开发度(无偿献血比例)应控制在人口总数1%左右;指令性献血指标应按职工总数的4-10%下达;解决“偏型”、应对突发事件储备应急血源量应当总供血量的1.5-2.3%;A型、AB型血人献血者偏少,B型、O型血人献血者高于血型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