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刮片与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癌变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186例宫颈异常患者分别行宫颈刮片和阴道镜检查,然后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阴道镜检查的敏感性60.87%、特异性70.00%、阳性预测值36.36%、阴性预测值81.67%;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36.96%、特异性84.29%、阳性预测值50.00%、阴性预测值83.10%。两者敏感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及早期诊断,应以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相互结合以提高检出率,降低假阴性。  相似文献   

2.
许家莹  任青玲  陆葳  郭红玉 《重庆医学》2012,41(14):1415-1416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该院行阴道镜检查并有病理结果的3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镜诊断符合率高于细胞学诊断符合率;阴道镜检查假阳性率高于假阴性率,敏感性高于特异性;细胞学检查假阴性率高于假阳性率。结论临床上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建议采用阴道镜检查以防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在早期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00例宫颈病变的患者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可疑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定点活检和病理检查.结果:700例患者中,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病变的诊断符合率99.35%,假阳性率0.64%,假阴性率0,敏感性96.7%,特异性82.5%.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对诊断宫颈疾病,提高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检出率,是目前诊断宫颈疾病中简便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道镜和宫颈刮片在妇女宫颈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某县做检查的1 991名妇女分别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刮片检查,对阴道镜检查有异常图像的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宫颈病变诊断金标准。比较宫颈刮片与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疾病阳性率、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率。结果受检的1 991名妇女中,宫颈刮片检出异常86例,检出率为4.32%,诊断符合率为51.43%(18/35);阴道镜检出异常47例,检出率2.36%,诊断符合率为38.30%(18/47),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831、10.394,P0.05)。宫颈刮片对宫颈癌的诊断率较非典型鳞状上皮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5,P0.05);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的诊断率高于癌前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0,P0.05)。结论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两者联合可提高检出率,减低假阳性率,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可作为临床筛查宫颈癌的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2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经病理组织学确诊,CIN120例,宫颈浸润癌5例,慢性宫颈炎205例,宫颈尖锐湿疣10例。宫颈疾病阴道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88.4%,敏感性92.5%,特异性86.5%,假阳性率13.5%,假阴性率8.1%,阴道镜RCI评分诊断CIN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经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χ2=3.112,P〉0.05)。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尤其是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可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与检出率,是宫颈癌筛查,宫颈疾病诊断的安全、可靠、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HPV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25例外生殖器湿疣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组织病理检查,并用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湿疣的准确度是100%,假阳性率是0,假阴性率是0,敏感度是100%,特异度是100%;阴道镜检查诊断SPI的准确度是93%,假阳性率是0,假阴性率是7%,敏感度是93,特异度是100%;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HPV感染合并CIN的准确度是50%,假阳性率是0,假阴性率是30.15%,敏感度是68.24%,特异度是100%.结论阴道镜在宫颈HPV感染的诊断中有着较高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而假阳性率、假阴性率低,在对宫颈HPV感染的早期阶段或亚临床型及有无合并癌前病变的诊断以及早期治疗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道镜图像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1月~12月我院对220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在阴道镜下定点活检送病理。结果:根据阴道镜下图像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完全符合率62.21%,包括相差一个级别在内的符合率94.56%;对CIN诊断敏感性为89.72%,特异性为62.23%,阳性预测值38.24%,阴性预测值96.23%。结论:阴道镜图像与组织病理学符合率较高,说明阴道镜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高的优点,体现了阴道镜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17例患者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并将结果分析比较。结果:①阴道镜检查与病理学检查有较高的符合率;②对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细胞学检查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③诊断假阴性率,阴道镜检查为7.44%,宫颈细胞学检查为23.14%;诊断指数,阴道镜检查为80.06%,宫颈细胞学检查为53.94%,二者在诊断假阴性率及诊断指数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阴道镜检查优于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活检提高了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率,是诊断宫颈病变的重要辅助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阴道镜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2年1月~2003年5月本院503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细胞学、阴道镜定位下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阴道镜、细胞学检查503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病理学检查154例,细胞学检查假阳性率45.8%,假阴性率16.7%;阴道镜检查假阳性率7.6%,假阴性率5.4%;细胞学与阴道镜比较,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者144例,符合率为93.5%。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宫颈尖锐湿疣的早期阶段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元万芹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483-1484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患者阴道镜指导下多点活检结果,并对临床结果做出分析。结果:经分析198例患者阴道镜拟诊结果与活检病理结果诊断的完全符合率为81.3%(161/198),阴道镜对宫颈疾病的敏感性92.1%(129/140),特异性75.4%(52/69),阳性预测值77.9%(109/140),假阴性率4.65%(6/129),假阳性率21.7%(15/69)。结论: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可有效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对早期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避免宫颈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但阴道镜检查也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诊断早期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05-2011年本院妇产科经液基细胞学筛查,后行阴道镜检查诊断并取活检作病理检查的患者共526例,统计其检查结果,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单纯TCT或阴道镜检查与两者联合检查之间的差异。结果:TCT的灵敏度为85.8%,特异度为95.5%;阴道镜检查的灵敏度为91.6%,特异度为98.8%。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双阳性的阳性预测值为100%,双阴性的阴性预测值也为100%,灵敏度为99.5%,特异度为95.5%。结论: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能够提高标本质量,可作为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手段,联合阴道镜检查能显著提高宫颈异常细胞的诊断率,有助于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郭芝亮 《医学综述》2013,(23):4411-4413
目的 探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产科收治的206例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呈阴性的接触性阴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宫颈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并与宫颈组织病理学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活检、宫颈HPV-DNA检查与宫颈活检、宫颈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活检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P<0.05);宫颈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用于早期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90.3%)、特异度(92.7%)、阳性预测值(84.7%)及阴性预测值(95.6%)均显著优于单用宫颈HPV-DNA检查或阴道镜检查(P<0.05).结论 宫颈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用于早期筛查宫颈癌准确率高,对于LCT呈阴性的接触性出血患者,最好采取宫颈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以提高宫颈癌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背景 据2018年全球数据统计,每年约有56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宫颈癌在发展中国家的病死率尚居高位。某些欠发达地区无法满足全面开展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工作的需要,单项检测项目漏检风险较大。目的 探讨通过第三代杂交捕获定量分型(DH3)技术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6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宫颈筛查的女性患者1 6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DH3技术对患者进行14种HPV型别检测;依据伯塞斯达系统(TBS)宫颈细胞学分类法对TCT结果进行判读;以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 620例患者中,HPV检测阳性者619例,阴性者1 001例;TCT阳性者449例,阴性者1 171例;HPV检测联合TCT阳性者205例,阴性者1 415例;病理学检查阳性者187例,阴性者1 433例。HPV检测联合TCT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的灵敏度(96.79%)、特异度(98.32%)、阳性预测值(88.29%)和阴性预测值(99.56%)均高于HPV检测(81.28%、67.41%、24.56%和96.50%)和TCT(75.40%、78.51%、31.40%和96.07%)。结论 HPV检测联合TCT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测,HPV检测联合TCT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可以降低单项检查的误诊率、漏诊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筛查系统不同点探区间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宫颈癌筛查系统不同点探区间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病例50例,用宫颈癌筛查系统进行15~20点、21~32点及2种不同点数的联合检测,再与宫颈活检病理学结果阳性病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病理学检测结果异常者21例,其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尽管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MIOM)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颈椎手术中,但国内外鲜有其在体位摆放及颈椎手术过程中对机械性损伤的监测作用的相关报道。目的 评估MIOM在体位摆放及颈椎手术过程中监测脊髓及神经功能变化的作用,为手术的安全保驾护航。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脊柱外科接受颈椎手术的61例患者的资料。患者均行术前及术中MIOM,数据由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及肌电图(EMG)组成,从术前颈部体位摆放直至手术结束。记录患者MIOM结果及临床疗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评估患者术前、术后7 d脊髓及神经功能,并计算JOA评分改善率〕。计算SEP、MEP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61例患者中,6例患者在体位摆放或手术过程中出现MEP警报(MEP突然部分或完全消失),然而SEP未见明显变化。6例患者均在体位摆放过程中出现MEP警报,其中5例重新摆放体位后MEP恢复至基线水平且手术操作中均未出现诱发电位警报,1例植骨融合后MEP恢复至基线水平;6例患者术后MEP较基线电位明显升高,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然而,只有1例患者(行枕骨寰椎融合术)在体位摆放及颈椎手术过程中出现MEP警报,MEP部分消失,SEP正常,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61例患者监测过程中无假阴性或假阳性记录,均未出现EMG异常。MEP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0%;SEP的灵敏度为0,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0,阴性预测值为90.2%。患者术后JOA评分高于术前(P<0.05)。患者JOA评分改善率为12.5%~75.0%,平均(42.9±17.6)%。结论 MIOM技术是预防体位摆放及颈椎手术过程中脊髓、神经根损伤的有效工具。其中MEP监测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的灵敏度最高;SEP、MEP和EMG联合监测具有互补作用,可降低手术风险,共同提高手术安全性,并为手术疗效评估以及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云芬 《中外医疗》2012,31(36):67-68
目的研究并探讨联合使用宫颈细胞学、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及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断与观察,以及采用这种方法是否具有临床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选取该院在2011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对这些患者联合使用宫颈细胞学、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及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断与观察,并将所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经过联合应用宫颈细胞学、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及阴道镜治疗后的效果显示可知,病理组织阳性的有96例,敏感率为95.95%,假阴性率为4%。结论联合使用宫颈细胞学、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及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不但可以提高检出率,而且还可以降低假阴性率,该方法是一种目前有效的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道镜宫颈活检与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 TCT )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在妇科门诊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 TCT)检查异常的483例患者,并同时行阴道镜宫颈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TCT检查报告采用TBS 诊断系统,结合病理检查报告,作出诊断。结果 TCT结果为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 ASC-US)351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出CINⅠ~CINⅢ223例(63.53%),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82例中,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检出符合CINⅠ~CINⅢ75例(91.46%),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44例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出符合CINⅠ~CIMⅢ41例(83.67%),在SCC 6例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检出符合SCC 6例(100.00%)。结论 TCT检查与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较高,对高级别 CIN及宫颈癌诊断准确率高,采用阴道镜宫颈活检联合TCT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宫颈癌筛查的安全、可靠、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思毅  刘芳芳 《河北医学》2011,17(3):355-358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30例妇科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细胞学阳性者再行阴道镜下活检可疑病灶病理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用阳性符合率评价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结果:液基细胞学检出阳性标本145例,总阳性检出率为27.35%。其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60例(占41.37%),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45例(占31.03%),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26例(占17.93%),鳞状细胞癌(SCC)6例(占4.14%),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8例;与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阳性符合率分别为LSIL80.36%(45/56),HSIL(CINⅡ12/14、CINⅢ14/14)92.86%,SCC100%(6/6)。阳性检出率集中在20-50岁之间,而宫颈低度病变主要发生在20-40岁之间,CINⅠ以30-40岁年龄段最为集中,占57.14%;宫颈高度病变主要集中在40-50岁之间,占64.29%。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下病理检查宫颈病变敏感性高,准确度高,尤其对HSIL诊断率高,有利于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伍凤群  李英勇 《广西医学》2010,32(5):522-524
目的探讨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VIA)作为肇庆地区宫颈癌筛查方式的实用价值。方法采用VIA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的方法对肇庆地区1 865例15~56岁有性生活的女性进行筛查,在阴道镜下宫颈四象限活检加宫颈管刮术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病理组织学结果≥CIN2为阳性,用以评价VIA的临床意义。结果 1860例中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变及癌(≥CINⅡ)的现患率为2.57%(48/1 865),其中CINⅡ33例,CINⅢ9例,浸润癌6例。HPV和VIA的灵敏度是100%和89.58%,特异度分别为92.74%和87.2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6.67%和15.6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99.69%,约登指数分别为0.927和0.769。结论 VIA筛查出高级别的CIN及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HPV差,但其效价比高,在资源相对缺乏的肇庆地区,VIA作为宫颈癌的初筛方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