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CNKI数据库关于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护理文献,探索该研究领域的趋势和热点。方法 检索CNKI1986-2019年收录的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相关文献,结合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和Excel对纳入文献的发表年份、期刊、机构以及关键词等进行频数统计和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 共获取251篇相关文献,分布于102种期刊,涉及257个研究机构,该研究领域发文总体呈上升趋势,早期研究集中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及“危险因素”,后期的研究集中在使用“集束化护理”“循证护理”及“全面护理”对肺部感染的干预。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护理研究目前研究热点范围较小,未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研究质量有待提升,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知识图谱技术分析我国肺癌患者运动训练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录的肺癌患者运动训练相关文献,使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 3.2、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和SPSS 20.0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我国肺癌患者运动训练研究已经形成研究热点,可分为化疗期肺癌患者运动训练、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训练、肺癌患者围术期运动训练和肺癌患者呼吸运动训练4类。结论 我国肺癌患者运动训练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热点集中,未来应重视拓展多维化的研究内容,关注多形式、全病程的运动训练方案,构建一套完整的围术期肺癌患者运动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3.
付悦琪  赵梅  宇寰 《护理学报》2021,28(16):1-4
目的 探究我国护理实践教学信息化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为今后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2000—2020年护理实践教学信息化领域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Cite 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的发文情况、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551篇有效文献,年发文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作者最高发文量为4篇;研究机构最高发文量为8篇;高频关键词主要有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蓝墨云班课、虚拟仿真等。结论 国内护理实践教学信息化领域正处于发展期,已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但缺乏具有相对学术影响力的作者和机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我国外科手术患者延续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2001-2020年发表的我国外科手术患者延续护理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 共检索有效文献4 057篇,涉及作者521名,研究机构主要为三级医院,研究作者、机构间合作缺乏且地域分散。研究内容集中在恶性肿瘤、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并发症、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方面。结论 外科手术患者延续护理领域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形成了多个研究热点,应重点关注恶性肿瘤及老年慢性病患者,加强医联体平台及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外科手术患者延续护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护理人文关怀研究现状,揭示其演变规律,为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结果,采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Ⅲ对护理人文关怀类文献的载文情况、主要研究机、主要作者、研究国家、文献高被引情况、关键词、研究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 护理人文关怀研究的发文量呈波浪状上升趋势,主要研究机构及主要研究者集中在欧美国家,研究热点集中于关怀概念、关怀测量工具、关怀理论、关怀效果评价等方面。 结论 护理人文关怀研究呈多元化发展特点,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循证护理、叙事医学和人文关怀的结合将成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赵青  余洁  汤婷  颜涵  李现文 《护理学报》2019,26(9):32-36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了解我国移动护理应用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方法 通过万方、知网数据库检索2014—2018年我国移动护理相关文章,对纳入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并使用bicomb软件和gCLUTO 1.0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和双向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786篇期刊文献,获得高频关键词29个,聚类效果最集中的是辅助护理教学、延续性护理、社区人群健康教育及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结论 移动护理在辅助护理教学、延续性护理、人群健康教育及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是我国移动护理应用研究的研究热点;提高研究外部效度、整合计算机语言与护理专业语言、发展移动模式下护理实践理论是今后移动护理领域亟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我国医患共同决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推动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知网、万方、维普期刊数据库收录的医患共同决策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05年1月1日-2020年8月1日,应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及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医患共同决策文献的关键词、机构、作者的知识图谱。结果 共筛选出199篇有效文献,2005-2016年发文量较少且起伏不定,2017-2019年发文量迅速增加,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年份为2019年(49篇)。作者间形成了一定的合作群,但部分发文量较多的作者并未形成合作群。高频关键词集中于医患关系、影响因素、决策辅助等方面。结论 国内医患共同决策逐步发展为研究热点,但受医患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诸多阻碍。应依据近年来研究趋势进行针对性研究,增强患者就医体验,建立平等的医患关系,促进医患共同决策。  相似文献   

8.
王茹霞  陈京立 《护理学报》2020,27(16):25-27
目的 系统梳理我国早产儿护理研究文献,探讨早产儿护理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我国早产儿临床护理工作及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数据库,选取“早产儿and护理”为主题词,检索国内1 950年—2019年发表的文献,运用CitespaceⅤ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3 738篇文献,早产儿护理主要围绕呼吸暂停、生长发育、发展性照顾、袋鼠式护理等热点进行研究。结论 早产儿护理研究主要围绕基础护理、母乳喂养、照护模式以及护理方式等方面开展,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延续性护理、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发育支持性护理等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 、CINAHL Complete、Medline,收集神阙穴贴敷治疗化疗相关性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成至2018年12月。Meta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3。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7篇文献,总样本量为49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贴敷神阙穴组总有效率[RR=1.31,95%CI(1.17,1.47),P<0.01;RR=1.40,95%CI(1.20,1.63),P<0.01]、治愈率[RR=1.66,95%CI(1.28,2.15),P<0.01]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2篇文献报道共发生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结论 与西医常规治疗方法相比,神阙穴贴敷对化疗相关性便秘疗效更优,但存在以皮疹、腹泻为主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国内护工相关研究作者合作、机构发文情况及研究热点,为今后研究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选用CiteSpace软件对近10年护工相关文献进行作者、机构、关键词分析。结果 护工研究已形成或大或小的研究团队,发文机构主要是高职院校,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培训、管理、职业倦怠、手卫生等方面。结论 护工研究团队及机构合作需要加强,护工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继而推动护工队伍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艾灸预处理对癌症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作用,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江苏省徐州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符合标准的癌症患者70例,最终完成试验的患者有65例,艾灸预处理组(n=20)、艾灸组(n=22)、对照组(n=23)。3组患者均进行正规化疗,艾灸预处理组患者在化疗开始前7 d进行艾灸,每天1次,共14 d;艾灸组患者于化疗开始时进行艾灸,每天1次,共7 d;对照组进行常规化疗。比较3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骨髓抑制的发生及分度情况、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情况。结果3组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组间、不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化疗后7、14 d骨髓抑制发生情况组间和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组间=6.628,P=0.036;Waldχ2时间=43.018,P<0.001);化疗后7、14 d,3组患者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预处理能稳定癌症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减轻骨髓抑制的程度,减少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灸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文献现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为规范灸法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A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灸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9月,采用Bicomb2.0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和文献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4篇文献。研究内容显示,纳入文献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以痉挛性偏瘫、缺血性卒中、气虚血淤型脑卒中居多,病程多处于恢复期。灸法治疗方案各异,缺乏客观性评价指标;灸时以15~30 min为多,灸程1~2个月,灸频每周5~6次;灸法以温针灸、悬起灸为主,选穴多集中于阳经,其中曲池、合谷、肩髃及足三里为常见选穴。结论灸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研究设计缺乏标准规范的灸法治疗方案,未建立全面、完善的评价体系;研究内容以温针灸、悬起灸为主,选穴以阳经居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新冠肺炎恢复期艾灸组方规律及选穴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系统收集了2020年7月31日前发表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艾灸诊疗方案,并建立了艾灸处方数据库,采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24.0、SPSS Modeler、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总结证型频次、穴位频次、穴位归经、艾灸方式、特定穴频次、经穴分布规律,分析关联规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艾灸处方30首,共涉及证型3种,分别是肺脾气虚证、肺胃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共涉及穴位31个,高频穴位6个;穴位主要归于膀胱经、任脉、督脉、胃经、脾经、大肠经、肺经;温和类艾灸方式出现的频次较高,占艾灸方式比为94.74%,而强刺激类艾灸方式出现的频次较少,占5.26%;特定穴占经穴比为74.19%,其中交会穴频次为60次,背俞穴频次为25次,五腧穴频次为24次,募穴频次为31次;四肢部穴数为11个(35.48%),躯干部穴数为17个(54.84%)。通过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穴位组合为神阙、中脘、肺俞、关元、大椎、足三里。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艾灸治疗的核心穴位组合为神阙、中脘、肺俞、关元、大椎、足三里。对恢复期艾灸穴位进行共性探讨,在共性穴位基础上辨证论治,可使患者更快恢复,更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对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及一系列不适症状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癌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小檗胺片、利血生等药物,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于化疗后第5天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5 mg/d,连续3 d。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采用简明疲乏量表( BFI)、食欲视觉类比量表( VAS)比较两组疲乏及食欲情况。结果化疗后7 d研究组血常规WBC、NE、HB指标分别为(4.73±2.11)×10^9/L,(2.13±0.61)×10^9/L,(112.20±5.76)g/L,均优于对照组的(3.21±0.85)×10^9/L,(1.66±0.42)×10^9/L,(107.90±5.7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212,4.026,3.349;P<0.01);研究组WBC计数在化疗后7 d呈上升趋势,后缓慢下降,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两组发展趋势存在差异(F=53.19,P<0.05);研究组在化疗后7 d疲乏程度和骨髓抑制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分别为-2.795,-3.307;P<0.01);两组患者化疗后食欲逐渐恢复正常,化疗后疲乏与骨髓抑制程度变化存在正相关( r分别为0.656,0.682;P<0.05);患者骨髓抑制程度≥Ⅲ度时,研究组有6例、对照组有15例给予重组人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0,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能减轻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及因此而造成的疲乏症状,从而提高乳腺癌化疗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654-2治疗恶性肿瘤所致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将7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发生Ⅲ°骨髓抑制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654-2穴位注射配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生长因子(G-CSF)300μg/d皮下注射,对照组单纯采用G-CSF 300μg/d皮下注射。结果:观察组粒细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用G-CSF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现Ⅳ°骨髓抑制少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654-2穴位注射配合G-CSF皮下注射治疗化疗后Ⅲ°骨髓抑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G-CSF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更好的护理方法。方法观察25例应用培美曲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5例患者客观有效率(RR)为36%,疾病控制率为68%,化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肤毒性反应等不良反应,经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及积极的护理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满意,及时进行不良反应的对症处理及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整理并分析艾灸干预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中护理操作关键点的报告现状,为艾灸护理操作规范化及相关指南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共7个数据库中艾灸干预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9月26日,以团队先前构建的12项艾灸护理操作关键点为基础,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整理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262篇中文文献,5篇英文文献。无文献完整报告12项护理操作关键点。中文文献中有1篇文献12项护理操作关键点均未报告;有26篇文献为同一篇文献中报告2种及以上灸法。外文文献中有5项护理操作关键点均报告清楚;有3项护理操作关键点均未报告。结论 目前研究对艾灸护理操作的时效关系报告较少;在选择施灸部位和补泻走向时不够重视经脉与疾病的关系;忽视了对患者在操作前中后评估的报告;灸法多样且同种灸法多项关键操作点报告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艾灸组在化疗前0.5 h静脉推注欧贝针,并于化疗当天开始艾灸神阙穴、内关(双)和足三里(双),持续3疗程共18 d;对照组在化疗前0.5 h静脉推注欧贝针,未接受艾灸疗法。结果艾灸组控制迟发性呕吐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疗效好,尤其对迟发性呕吐的效果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表阿霉素、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本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46例应用奥沙利铂135 mg/m2,d1,静脉滴注;表阿霉素50 mg/m2,d1,静注;替吉奥20 mg bid,d1~14。每3周重复,连用2个周期。观察完成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54.35%。毒副反应中消化道反应(发生率86.96%)、骨髓抑制(发生率71.74%)和脱发(发生率100.00%)为主要毒副反应。结论奥沙利铂联合表阿霉素、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性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多西他赛(Docetaxel)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Xeloda)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3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给予多西他赛75mg/m2,第1d;希罗达口服2次/d,餐后服用,每次1,000mg/m2,连续服用14d,治疗周期为21d,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 该组完全缓解(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