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吴松梅 《中外医疗》2014,(10):193-194
目的:分析胎粪性腹膜炎的超声图像特点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药物治疗证实为胎粪性腹膜炎(MP)患儿29例,分析其超声表现以及超声诊断价值。结果该组29例MP出生,其中:20例临床药物治愈(69%);9例手术(31%,4例手术后死亡,5例治愈)。结论胎粪性腹膜炎患儿的产前超声检查与临床结局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超声异常表现越多,胎儿的出生后手术率就会越高。  相似文献   

2.
梁本升 《吉林医学》2010,31(11):1482-1483
目的:提高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的认识及治疗措施。方法:对已治疗的11例胎粪性腹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与胎粪性肠梗阻常同时存在,发病时间不超过生后60d,且病死率高达40%。结论:胎粪性腹膜炎是新生儿期严重的急腹症,掌握好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能提高患儿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胎粪性腹膜炎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胎粪性腹膜炎的影像学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2例胎粪性腹膜炎病例,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腹部钙化斑是胎粪性腹膜炎的重要影像学表现,22例患儿中有16例患儿X线平片发现钙化斑,17例患儿行CT检查有15例发现钙化斑;其次腹水征象,22例患儿共有15例影像学检查发现腹水;肠粘连、肠梗阻也是胎粪性腹膜炎的主要影像学表现,22例患儿影像学检查有14例表现为肠梗阻.结论 X线检查能发现大部分的钙化斑,CT钙化斑检出率更高,并能更好的观察病灶与周围关系,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在临床上的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13例经临床确诊为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患儿的超声表现,与手术结果?病理诊断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的声像图特征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超声检查的13例患儿中,12例与临床诊断相符合,1例因腹腔大量胀气未能发现病灶漏诊?13例中10例行外科手术,另3例保守治疗?1例因术后重度感染放弃治疗,其余患儿预后良好?结论:超声能正确诊断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在临床上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同时应注意和腹腔畸胎瘤?系膜囊肿等相鉴别,减少误诊及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胎粪性腹膜炎是由于胎儿肠道穿孔以致胎粪流入腹腔而引起的化学性腹膜炎,是新生儿的疾病。现将我院遇到的两例报告如下,并温习有关文献对本病的X线诊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胎粪性腹膜炎的超声征象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胎粪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总结胎粪性腹膜炎的超声征象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胎粪性腹膜炎产前超声征象包括腹腔内钙化20/25例(80%)、肠管扩张15/25例(60%)、腹腔积液9/25例(36%)、羊水过多4/25例(16%)、胎粪性假性囊肿2/25例(8%)、阴囊钙化1/25例(4%);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超声征象包括肠管扩张15/25例(60%)、腹腔内钙化13/25例(52%)、腹腔积液9/25例(36%)、腹腔假性囊肿2/25例(8%)、阴囊钙化1/25例(4%).新生儿术后治愈率23/25例(92%),未愈率为2/25例(8%).结论超声检查能明确胎粪性腹膜炎的诊断,为及早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是指胎儿在宫内或娩出过程中吸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发生气管阻塞、肺内炎症和一系列全身症状,生后出现以呼吸窘迫为主,同时伴有其他脏器损伤的一组综合征,多见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羊水中混有胎粪是诊断MAS的先决条件。包括:1分娩时可见羊水混胎粪。2患儿皮肤、脐窝和指、趾甲床留有胎粪痕迹。3口、鼻腔吸引物中含有胎粪。4器官内吸引物中可见胎粪可确诊。胸部摄片是诊断肺部MAS的主要手段,对MAS程度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胎粪性腹膜炎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急腹症,死亡率高达55%,其中腹膜炎型达65.5%。通过20余年来对306例该病的诊断、治疗及远期疗效等综合研究,取得以下结果:(一)证明了利用X线检查,可于产前对胎儿做出正确诊断。报告6例均为妊娠后期,孕妇腹围明显增大,羊水过多,孕妇腹部X线平片上,发现有胎儿腹腔内钙化影从而确诊。并对胎粪进入腹腔后形成钙化的时间进行了研究,即将胎粪注入小白鼠腹腔进行动物实验观察,发现胎粪注入腹腔至X线相片显影的时间不少于了  相似文献   

9.
胎粪性腹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粪性腹膜炎是乳幼儿,特别是新生儿严重的急腹症之一,死亡率很高。本院小儿外科1954~1963年8月共收治102例,占同期外科住院病儿之1.3%。本文仅就102例的临床资料(包括71例X线照片)及病理科对20例胎粪性腹膜炎的尸体检验材料进行分析,并对该病的病因、发病率、X线诊断和治疗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探讨超声和X线检查在诊断新生儿小肠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已手术证实的新生儿小肠畸形(肠闭锁16例、肠旋转不良13例、胎粪性腹膜炎14例、环形胰腺9例、梅克尔憩室10例)进行超声及X线片图像的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手术结果对比,超声检出肠旋转不良10例,符合率76.9%;提示肠闭锁10例,符合率62.5%;提示环形胰腺7例,符合率77.8%。对胎粪性腹膜炎,超声提示腹部存在不同程度胀气,X线平片对其可显示异常,但不能确诊。对梅克尔憩室,超声及X线检查均无特征性显示。结论超声对肠旋转不良并肠扭转可明确诊断,对环形胰腺及肠闭锁可作出提示性诊断,对胎粪性腹膜炎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X线平片对小肠疾病有一定的阳性表现,但无特征性。  相似文献   

11.
<正>胎粪性肠梗阻又称之为胎粪栓综合征或黏滞病,是由于胰腺囊性纤维性变引起黏液稠厚,在肠腔内的胎粪黏稠不易排出而形成肠梗阻[1]。是新生儿期较罕见的疾病,多见于低体质量儿及早产儿。现回顾本院手术后的10例患者,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胎粪性肠梗阻患儿13例,采用保守治疗3例,回肠造瘘术10例,10  相似文献   

12.
胎儿泌尿系统异常的超声诊断与预后,胎粪性腹膜炎产前超声诊断及其预后分析,超声诊断胎儿肺发育不良的临床价值,胎儿甲型血友病的基因诊断,彩色超声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断及误诊漏诊病例分析,陈旧性宫外孕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诊断探讨  相似文献   

13.
胎儿期胎粪性腹膜炎病理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妊娠24日母兔的胎仔,施行宫内手术,制作胎粪性腹膜炎模型,用以研究胎仔期胎粪性腹膜炎的病理演变规律。结果发现:胎粪进入腹腔后,先以纤维素性渗出为主,术后第3日即可形成纤维性粘连,并出现钙化斑;~(45)Ca放射自显影证明,胎粪进入腹腔后,体内~(45)Ca重新分布,在腹腔病变区密集;模型胎仔总体发育落后,肠管细、粘膜层薄更为突出;用X线衍射及红外光谱分析,钙化斑的成分以结晶体羟磷灰石为主。本实验对胎粪性腹膜炎在胎儿期的形成和演变规律的发现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临床工作的价值,也为我国开展胎儿外科技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肠梗阻,据腹腔粘连和粘连带的来源,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二种。胎粪性粘连性肠梗阻就是由胎粪性腹膜炎并发的一种先天性粘连性肠梗阻。在临床上,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最多见,胎粪性粘连性肠梗阻较少见。在一组1350例急性肠梗阻中,胎粪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仅5例,占0.4%。患儿得此病,一般预后不良,1960年以前文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型胎粪性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成人型胎粪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其诊断和治疗要点.结果3例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19~53岁,均表现为于就诊前10年就出现不全性肠梗阻症状,以腹痛并腹部肿块就诊,被误诊为腹部肿瘤,手术中才得到诊断.病理属肠粘连-不全梗阻型,特点是较厚实的纤维膜粘连包裹肠管形成腹部肿块,囊内肠管拥挤狭窄,胃及上端小肠代偿肥厚扩张.本组3例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行单纯粘连松解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成人型胎粪性腹膜炎罕见,主要表现为腹痛并腹部肿块,易误诊为肿瘤.熟悉其病理学基础,全面询问病史是正确诊断本病的关键.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无效者选择单纯粘连松解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盐水回流灌肠联合腹部抚触治疗早产儿胎粪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95例早产儿胎粪性便秘,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使用温盐水回流灌肠联合腹部抚触;对照组47例,采用肛门排气或开塞露肛内注入,观察排便及临床症状消失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胎粪时间及量、排净胎粪时间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盐水回流灌肠联合腹部抚触治疗早产儿胎粪性便秘,效果显著,无明显副作用,不增加新生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呕吐不能排除胎粪性腹膜炎,患儿出生9天,呕吐,发热37.5℃。排大便量减少,心肺(一),腹胀,腹壁静脉充盈,肠鸣音减弱.腹部平片示:膈下大量游离气体,新生儿消化道穿孔。诊断: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经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粪性腹膜炎产前超声诊断与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前超声诊断、出生后经影像学检查或手术证实的胎粪性腹膜炎4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产前动态B超监测,并且对分娩前末次超声表现进行评分分级:0级为单纯腹腔钙化灶(6例);1级包括腹腔内钙化灶伴腹水(9例)或伴假性囊肿(1例)或伴肠管扩张(4例);2级为腹腔钙化灶伴2种相关异常声像(19例);3级为存在以上所有的相关异常声像(4例)。新生儿出生后再次评估,有肠梗阻或腹膜炎者,行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及非手术组产前超声声像的差异及不同分级的胎儿出生后的临床结局。结果 0级者无需手术,分级≥1者共37例,其中33例行手术治疗,新生儿病死率为4.7%。手术组的产前超声表现:腹腔钙化100%、腹水78.8%、肠管扩张63.6%、假性囊肿39.4%、羊水过多39.4%。非手术组10例中无1例有肠管扩张及假性囊肿的表现。结论早期诊断对MP的预后至关重要,产前超声声像能预测新生儿预后及手术风险。三级医院产检分娩、出生后再次评估病情、对有手术指征者尽早手术可有效降低MP新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胎粪吸入综合征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羊水粪染435例进行分析,探讨羊水粪染与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关系。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6年8月~1997年8月在我科分娩的头位足月及过期活产儿总数1659例,其中出现羊水胎粪污染者435例、发生率26.2%,根据胎粪污染羊水的程度分为三度:Ⅰ度(羊水呈淡绿色,稀薄)58例、占13.3%,Ⅱ度(羊水呈深绿色,较稠)142例、占32.6%,Ⅲ度(羊水呈黄褐色,内有大量胎粪,质厚、粘稠)235例、占54.0%。1.2胎粪吸入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①羊水胎粪污染;②新生儿咽部或气管吸出胎粪样…  相似文献   

20.
粪石性肠梗阻1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粪石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及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我科收治的15例经手术证实为粪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有2例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6例诊断为粪石性肠梗阻,1例诊断为结肠肿瘤,其余6例术前诊断为不明原因的肠梗阻,所有病例均在术中证实为粪石性肠梗阻.结论:结合典型病史及B超检查可提高粪石性肠梗阻诊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