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不同类型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少川  肖卫民  苗海锋  马荣 《广东医学》2006,27(8):1220-1221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152例急性卒中患者按照TOAST分型分为心源性脑栓塞组1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58例,腔隙性脑梗死54例,其他以及原因不明的脑梗死28例。所有病例均在发病时间一周内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在心源性脑栓塞组为(21.9±5.2)μmol/L,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患者为(23.3±6.7)μmol/L,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27.2±5.3)μmol/L,均高于正常值(P<0.05);各组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卒中的各个亚型中均升高。  相似文献   

2.
背景 24 h血压变异性(24 hBPV)、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靶器官损伤和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独立相关。研究表明,hs-CRP和Hcy与高血压人群血压变异性(BPV)呈正相关,特别是夜间血压的变化与靶器官损伤和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风险的增加有关。然而,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hs-CRP和Hcy与夜间血压变异性(nBPV)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s-CRP和Hcy与nBPV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2018年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hs-CRP三分位值分为3组,三分位切点值为4.217、7.450 mg/L;同时根据Hcy分为3组,A组(Hcy<15.0 μmol/L,106例),B组(15.0 μmol/L≤Hcy<20.0 μmol/L,45例)、C组(Hcy≥20.0 μmol/L,59例)。患者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 h、夜间时段的血压均值和标准差(以标准差为BPV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hs-CRP、Hcy与nBPV的关系。结果 以hs-CRP分组,第3三分位组24 hBPV、nBPV高于第1三分位组,第2分位组24 hBPV高于第1分位组(P<0.05)。以Hcy分组,B组和C组24 hBPV、nBPV高于A组,C组nBPV高于B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s-CRP和Hcy与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呈线性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4、0.501,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和Hcy是nBPV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hs-CRP和Hcy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nBPV独立正相关,提示其可能在nBPV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可能加剧nBPV异常,并可能是nBPV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终末靶器官损伤及心血管终点事件联系的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尿酸(UA)及脂蛋白a [Lp(a)]的关系。方法 选取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42例,入院后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高低分为实验组(Hcy≥10μmol/L, n=274)和对照组(Hcy<10μmol/L, n=168),两组患者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UA、Lp(a)水平,并应用多普勒彩超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情况,比较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清UA、Lp(a)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清UA、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斑块形成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脑梗死患者IMT值与UA、Lp(a)水平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UA、Lp(a)是导致实验组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UA、Lp(a)水平升高,血清U...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及与脑卒中再发的关系。方法:对11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取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循环酶法测定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并以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结果:病例组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为(22.0±10.2)μmol/L,高于对照组的((15.0±6.6)μmol/L(P<0.05);病例组中再发组患者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为(21.5±5.5)μmol/L,高于首发组的(18.3±6.2)μmol/L(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再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刘运香  黄振文 《中外医疗》2009,28(28):74-74
目的研究叶酸和B组维生素对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及冠心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冠心病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A,B2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片,维生素B1、B12:片,治疗1个月后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价冠心病是否好转。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空腹血浆Hcy水平分别为(28.3±10.2)umoL/L和(19.5±7.6)umoL/L,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O.01),而2组比较冠心病好转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口服叶酸加维生素B1,B12可以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但对冠心病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国延边地区朝鲜族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生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均为延边地区朝鲜族人群,包括无血缘关系的对照组90名健康人、80名糖尿病患者和90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Hcy水平,应用微粒子酶免分析免疫法(MEIA)测定血浆叶酸、维生素B12浓度。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合并组)Hcy平均水平(中位数)(16.4μmol/L)显著高于糖尿病组(14.3μmol/L)和对照组(11.7μmol/L)(P〈0.05),糖尿病组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组叶酸、维生素B12明显低于糖尿病组,而糖尿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本研究定义:Hcy大于15.0μmol/L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hcy、年龄、TC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12、1.14、1.02。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是我国北方延边地区朝族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妍妍 《吉林医学》2010,31(32):5725-572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将6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37例(血Hcy≤10.5μmol/L,男29例,女8例),B组30例(血Hcy>10.5μmol/L,男23例,女7例),分别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结果:A组Hcy水平(7.29±1.84)μmol/L显著低于B组(14.74±8.40)μmol/L,A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级程度(2.38±1.06)显著低于B组2.93±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与高血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关系。方法以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并将其按照有无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分为A组(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60例)、B组(未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70例)。以同期体检的13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A组与B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超声检查结果显示,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60例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A组),70例未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B组);研究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1.8±10.9)μmol/L,对照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1.3±5.2)μmol/L,研究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1.3±12.3)μmol/L,B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5.6±6.3)μmol/L,A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呈现正相关,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需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者37例(A组)、脑梗死无糖尿病者34例(B组)、糖尿病无脑梗死者40例(C组)以及正常对照40例(D组),测定血清Hcy、叶酸、维生素B12、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A组Hcy高于B组、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Hcy高于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Hcy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叶酸、维生素B12与Hcy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有必要监测血清Hcy,及时补充叶酸和维生素,预防或延缓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56例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56例,另选12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其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结果:脑梗死组Hcy含量为(18.48±9.49)μmol/l,较对照组(13.92±4.13)μmol/l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刘丽  雷萍 《湖南医学》2014,(4):690-69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S)患者患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对本院173例确诊为ES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由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高血压组(A组,76例)和高血压与冠心病并发组(B组,97例);检测两组患者的 Hcy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另外以血浆内 Hcy含量15μmol/L为分界值,比较不同Hcy水平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结果】通过Hcy水平比较发现B组患者 Hcy水平为(21.1±7.9)μmol/L ,明显高于A组(14.0±4.5)μmol/L ,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另外以血浆内Hcy含量15μmol/L为分界值,得出Hcy正常组患冠心病概率为35.1%,比Hcy偏高组患冠心病概率67.7%明显更低,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Hcy水平检测对ES发展为冠心病的概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背景 最新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新发现的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变化及其与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2017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 30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冠心病类型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311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2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0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35例,另选择同期非冠心病者242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各组Hcy水平与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及糖尿病检出率、Hcy、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TEMI组Hcy与HbA1c呈正相关(P<0.05);NSTEMI组Hcy与TG呈正相关(P<0.05);UAP组Hcy与HDL-C呈负相关(P<0.05),与Lp(a)呈正相关(P<0.05);SAP组Hcy与TC呈正相关(P<0.05)。结论 Hcy与冠心病疾病严重程度存在密切联系,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台州市中心医院15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测定,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12.97±4.87)mg/L]和血同型半胱氨酸[(22.22±9.44)μmol/L]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36±1.52)mg/L、(8.78±1.6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中心肌梗死亚组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含量[(17.42±2.86)mg/L、(31.38±7.15)μmol/L]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13.71±5.94)mg/L、(21.50±5.48)μmol/L];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亚组[(7.79±5.38)mg/L、(13.77±4.23)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在冠心病患者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的高低可以提示冠心病严重程度及类型。  相似文献   

14.
H型高血压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按照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I-Icy)水平的不同,将其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59例和单纯性高血压组(Hcy〈10μmol/L)61例,比较H型高血压组中AMI患者及非AMI患者的Hcy、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比较单纯性高血压组的AMI患者及非AMI患者的以上指标。结果:H型高血压组AMI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P〈0.05)。H型高血压组中,AMI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非AMI患者(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高血压组中,AMI患者的Hcy水平显著低于非AMI患者,TC、LDL—C显著高于非AMI患者(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性回归分析发现,H型高血压是AMI的一个独立影响因素。结论:H型高血压与AMI密切相关,能降低Hey水平,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7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病因病理学改变规律。方法病人分为糖尿病组11例,高血压组24例,脑梗塞组6例,颈性眩晕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18例,冠心病组5例和其他组6例。病变分为类脂质沉积、软斑、硬斑和复合斑。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类脂质沉积共32例,疾病集中在60岁以上人群,其中男性20例(62.5%),女性12例(37.5%)。糖尿病组平均年龄67.7岁,颈动脉均有不同类型的粥样硬化斑块;高血压组平均年龄64.25岁,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37.5%;脑梗塞组的平均年龄为68.2岁,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人占66.6%;颈性眩晕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组的平均年龄为62.3岁,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22.2%;冠心病组平均年龄68.2岁,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人达80%;各病例组年龄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最高,依次是冠心病、脑梗塞、高血压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低血流剪切力和高牵张应力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H型高血压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44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 μmol/L)、非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斑块位置及类型,计算斑块积分并测量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同时收集年龄、性别、病程等流行病学资料.结果: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斑块检出率、合并脑梗死及冠心病构成比均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Hcy、空腹血糖(FBG)、HDL-C、年龄及高血压病程有相关性.结论:H型高血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密切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可在高血压的基础上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侯惠丽  陈瑛  吴萍  许薇  顾海莉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2):2702-2706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进展为高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高血压前期患者42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采用酶循环速率法测定血清Hcy水平。随访期间每年对研究对象进行一次常规体检,重点关注其高血压的发生情况。根据随访期间高血压前期患者是否进展为高血压,将所有患者分为高血压组(n=128)和非高血压组(n=293)。采用四分位法,根据421例高血压前期患者的Hcy水平将其分为4组,分别为Q1组(n=105):Hcy<11.2 μmol/L,Q2组(n=105):Hcy水平为11.2~13.7 μmol/L,Q3组(n=105):Hcy水平为13.8~16.4 μmol/L,Q4组(n=106):Hcy>16.4 μmol/L。比较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Hcy水平,比较不同Hcy水平患者的高血压发生率,探讨高血压前期进展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2.6±0.9)年,421例高血压前期患者中,共有128例(30.4%)发展为高血压。高血压组基线年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Hcy水平高于非高血压组,规律运动锻炼比例低于非高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1、Q2、Q3、Q4组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6.2%(17/105)、23.8%(25/105)、33.3%(35/105)、48.1%(51/106)。4组高血压发生率随着Hcy水平的增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28.32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规律运动锻炼、体质指数、收缩压、Hcy水平是高血压前期患者进展至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高Hcy水平是高血压前期进展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提示监测血清Hcy水平有助于此类患者的危险分层及早期干预。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serum homocysteine (Hcy) level for the progression of prehypertension to hypertension.Methods Between  相似文献   

18.
背景 近年相关研究数据表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害老年人群健康的重大问题。而目前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并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降低尿酸水平则可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目的 探讨不同尿酸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结果的差异,为冠心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7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且行冠状动脉造影及IVUS检查的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尿酸水平、IVUS检查结果〔血管外弹力膜面积、斑块负荷、斑块面积、斑块纤维帽厚度、斑块偏心指数、斑块最大厚度、斑块最小厚度、斑块钙化类型、脂质池面积、重构指数、平均血管直径及左主干狭窄程度和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狭窄程度、脂质池面积/斑块面积〕。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尿酸水平,将其分为低尿酸水平组(≤199 μmol/L,43例)、中尿酸水平组(200~399 μmol/L,50例)、高尿酸水平组(≥400 μmol/L,47例)。结果 三组患者血管外弹力膜面积、斑块负荷、斑块偏心指数、斑块最小厚度、斑块钙化类型、脂质池面积、重构指数、平均血管直径和LAD、LCX、RCA狭窄程度及脂质池面积/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水平组患者斑块面积大于低尿酸水平组、中尿酸水平组(P<0.05);高尿酸水平组患者斑块纤维帽厚度小于低尿酸水平组,斑块最大厚度、左主干狭窄程度大于低尿酸水平组(P<0.05)。结论 高尿酸水平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以斑块面积大、纤维帽较薄、斑块最大厚度大、左主干狭窄程度高的不稳定性斑块为主,高尿酸水平可能增加冠状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形成的风险,这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应更注重不稳定性斑块的改善与预防。  相似文献   

19.
背景 近年来,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关注,新近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于脑卒中和血栓栓塞事件的预防和治疗。目的 评估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及冠心病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0月首次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入住北京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的患者406例,从中选取同时满足房颤和冠心病诊断标准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共计164例作为脑血管病组,并从心内科同期住院患者中选取年龄、性别、共病种类与其相匹配的房颤合并冠心病但无脑血管病患者164例作为非脑血管病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含人口统计学信息、疾病种类、用药种类、血压、心率、合并心脏基础疾病及其他疾病、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结果、治疗方案;分别通过CHA2DS2-VASc评分、CHADS2评分评估患者的脑卒中及血栓栓塞发生风险,应用HAS-BLED评分评估出血风险,并在其出院后通过定期电话随访、门诊及住院志查询等方式随访至少6年,记录其死亡、再住院次数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探讨影响其远期预后的因素。结果 脑血管病组合并高脂血症比例、慢性胃肠病比例低于非脑血管病组,LVEDD、CHA2DS2-VASc评分、CHADS2评分、HAS-BLED评分高于非脑血管病组(P<0.05)。脑血管病组164例患者失访2例(失访率1.2%),死亡80例(49.4%),根据生存结局分为死亡组(80例)和存活组(82例)。死亡组患者年龄大于存活组,收缩压、舒张压、合并高血压比例、合并高脂血症比例、血清蛋白、使用他汀类药物比例低于存活组,心率和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肾病比例及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0岁〔HR=1.63,95%CI(1.05,2.51)〕、陈旧性心肌梗死〔HR=2.19,95%CI(1.14,4.22)〕和D-二聚体≥148 μg/L〔HR=6.99,95%CI(2.10,23.28)〕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及冠心病患者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高血压〔HR=0.28,95%CI(0.11,0.72)〕和使用他汀类药物〔HR=0.38,95%CI(0.19,0.78)〕是患者远期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在首次发生脑血管病后,其远期死亡与并存的脑血管病无关,而与增龄、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及D-二聚体水平有关,维持适当高的血压水平和应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降低远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贝克曼DXC-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8例老年冠心痛和50例健康人血脂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B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脂蛋白A1平均浓度冠心病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胆固醇的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l/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月旨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1比值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脂蛋白B、脂蛋白A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胆固醇、脂蛋白Al/脂蛋白B的异常为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对老年人的血清脂类的检测,尤其是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C、脂蛋白B、脂蛋白A、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胆固醇、脂蛋白Al/脂蛋白B的检测结果异常时,可以作为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