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手部指动脉穿支皮瓣在手部皮肤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手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均分为2组(n=32),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指皮瓣移植的修复方法,试验组采用手部指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的修复方法,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手部皮肤缺损修复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手部皮肤缺损修复总有效率(65.63%)(P<0.05);试验组患者手指肌腱功能优良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手指肌腱功能优良率(4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者手部皮肤缺损的治疗,手部指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的修复方法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预后手指肌腱功能恢复良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向阳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9):1595-1596
目的探讨游离小腿外侧穿支皮瓣对手外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收治的102例手外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治疗,观察组接受游离小腿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66.67%)相比,观察组优良率(88.24%)高(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2周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游离小腿外侧穿支皮瓣应用于手外伤患者,可促进创面愈合,缓解炎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探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外二科收治的6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穿支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情况和治疗前后的组织病理学评分、创面疼痛评分和瘙痒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20/3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织病理学评分、创面疼痛评分和瘙痒评分与同组患者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组织病理学评分、创面疼痛评分和瘙痒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穿支皮瓣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修复,修复效果显著,预后良好,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缓解创面疼痛和瘙痒。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邻指皮瓣与鱼际皮瓣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手指皮肤软组织缺失患者1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予鱼际皮瓣治疗,对照组予邻指皮瓣治疗,记录与随访2组的预后.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换药次数、上皮组织完全覆盖创面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创面感染、创面坏死、瘢痕挛缩、静脉危象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98.2%,56/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7%,50/57)(P< 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的感觉恢复功能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邻指皮瓣,鱼际皮瓣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失修复中的应用能促进患者的创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恢复患者的手指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与掌背动脉穿支皮瓣对手指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 将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92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46例对照组患者行掌背动脉穿支皮瓣治疗,46例观察组患者行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功能优良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两点辨别觉比较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修复外观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与掌背动脉穿支皮瓣在手指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均可发挥较为理想的效果但相对于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法而言,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可更好地改善患者指端外观及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股前外侧组织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0例下肢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修复手术选择皮瓣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其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观察组患者采用其股前外侧组织瓣。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住院情况、修复效果以及患者对于皮肤软组织修复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皮瓣一次成活率、皮瓣不回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效果为优良的有43例,占总人数的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例、83.33%;观察组患者对于下肢皮肤软组织受区色泽、质地、舒适度以及综合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股前外侧组织瓣对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好,一次成活率高,供区受损小,创面与受区颜色、质地也较好,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应用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1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VSD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记录治疗结束后皮瓣成活率、创面愈合效果及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结果:VSD治疗后细菌培养为阴性,皮瓣成活率100%,创面、切口均为Ⅰ期愈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95.24%;治疗后AOFAS(90.36±8.85)分高于治疗前(33.99±12.11)分(P<0.05)。结论:VSD联合腓动脉终末穿支皮瓣修复术,通过控制感染,加快肉芽组织的生长,治疗足踝部皮肤缺损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6):57-60
目的对比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和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8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为85.29%,与对照组的47.06%相比明显上升(P0.01)。观察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治疗方面,穿支皮瓣修复术相对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疗效更为确切,其能有效抑制炎性反应,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9,(11):1511-1514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修复小腿及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小腿及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以常规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治疗,观察组以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修复效果、疼痛、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皮瓣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皮瓣感觉和供区变化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腿及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以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皮瓣存活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臂外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12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臂外侧皮瓣修复皮肤缺损,术后随访其疗效.结果 皮瓣一期全部成活,供区伤口直接缝合或植皮,一期愈合;所有12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至3年,平均12个月,皮瓣外观稍臃肿,质地和感觉恢复较好;优6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 臂外侧穿支皮瓣营养血管解剖恒定,皮瓣质地和感觉恢复好,是修复手部外伤后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