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何谓卵巢对促性腺激素情性综合征?答:本征又名卵巢不敏感综合征、高促性腺激素低雌激素闭经。特点是35岁前闭经、正常染色体核型,高促性腺激素低雌激素水平。从前多误认为是卵巢早衰,事实上本征患者的卵巢内有正常的始基卵泡。二、哪些因素与本征的病因有关?答:1.内源性促性腺激素结构异常,由于结构异常而不能发挥促性腺效应。2.伴有抗促性腺激素的自  相似文献   

2.
卵巢早衰是指妇女体内出现月经不调、性欲减退、不孕或更年期综合征等症状,且患者发病年龄<40岁,发病原因为卵巢功能衰退[1]。发生卵巢早衰的患者体内卵巢中虽有原始卵泡,但对促性腺激素无反应,甚至无卵母细胞,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促性腺激素浓度则升高[2]。本文对我院36例卵巢早衰患者给予中医药证治思路与方法进行治疗,以探讨治疗卵巢早衰更为有效的临床方法,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克罗米芬治疗无反应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经阴道小卵泡抽吸术后使用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治疗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对17例克罗米芬治疗无反应,或促性腺激素治疗发生卵巢过度刺激或无反应;输卵管通畅;男方精液正常,在月经(人工周期)第5天给予促性腺激素治疗,给药5天后,在B超指引下经阴道穿刺行小卵泡抽吸术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进行心理和临床护理,增加病人对治疗的配合和顺应性,评估临床疗效和护理作用.结果 17例中除2例对该治疗方法无反应外,有15例发生优势卵泡发育和排卵,排卵率(88.2%),单周期治疗妊娠率41.2%(7/17).患者依从性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卵泡期小卵泡抽吸术能使对克罗米芬治疗无反应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使用促性腺激素治疗可获得良好的单卵泡发育和单胎妊娠率.良好的临床护理可以提高患者顺应性,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许定飞  伍琼芳 《江西医药》2014,(12):1489-1491
需进一步研究。卵巢不敏感综合征(Resistant/In sensitive ovarian syndrome,ROS),又称Savage综合征,以卵巢内有多量始基卵泡,少见窦状卵泡,无成熟卵泡为病理特征的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原发或继发闭经、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染色体组型正常,卵巢对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刺激呈低反应。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指女性在40岁之前发生卵巢功能衰竭,主要特征为连续4个月以上闭经,促卵泡生成素(FSH〉40IU/L),雌激素(E2)水平低下,患者卵巢皮质无卵泡或偶见少数始基卵泡。而育龄女性持续异常的FSH水平升高,其余激素水平处于正常水平,月经正常,卵巢内能见到窦状卵泡并有排卵,这种病例临床上并不多见,持续高FSH水平会不会影响到卵子的质量,会不会对外源性FSH有反应,能否获得成功妊娠。现将我院该病例成功妊娠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杨静伟  李勇 《哈尔滨医药》2005,25(6):115-116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药物促排卵治疗中出现的最严重的并发症。近20年来,由于助孕技术的发展和促排卵药物的广泛应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不断增多,其发生率为20%。引起OHSS的药物有:枸橼酸克罗米芬(CC)、绒毛膜促性腺索(HCG)、绝经妇女尿促性腺激素(HMG)、尿促卵泡成熟激素(UFSH)和促性腺激素(GnRH)等。在诱发排卵治疗时,由于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产生过度反应,从而生成多个卵泡,发育并分泌过多雌激素,引起卵巢增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玄驹胶囊配合氯米芬(CC)及小剂量尿促性腺激素(HMG)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PCOS不孕患者共83个促排卵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复方玄驹胶囊配合氯米芬及小剂量尿促性腺激素组)25例42个周期,对照组(氯米芬及小剂量尿促性腺激素组)24例41个周期,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排卵率、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及子宫内膜生长不良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玄驹胶囊配合氯米芬及小剂量尿促性腺激素方案较单纯使用西药方案治疗PCOS不孕患者更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不孕不育门诊收治的62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人工周期、尿促性腺激素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5个促排卵周期后,有6例出现妊娠;有22例出现卵泡发育成熟,由于卵巢增大放弃妊娠;有20例出现卵泡成熟,但没有妊娠;有14例卵泡发育失败,妊娠率为9.6%.结论:对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采用人工周期和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尿促性腺激素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用B超进行全程跟踪卵泡的发育情况,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对比氯米芬与来曲唑联合尿促性腺激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促排卵的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应用氯米芬的对照组与应用来曲唑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排卵率、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上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成功率、先兆流产、双胎数量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上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联合尿促性腺激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排卵率及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要优于氯米芬联合尿促性腺激素,并能减少先兆流产、多胎妊娠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改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者身高的价值。方法:收集某院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分为研究组(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和对照组(不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研究组接受抑那通皮下注射,时间18个月。结果:(1)两组基础身高、骨龄、体重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2)研究组治疗前与对照组骨龄身高标准差、预测成年身高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和对照组骨龄身高标准差、预测成年身高比较有差异(P0.05);(3)研究组治疗后乳房变软,子宫、卵巢均缩小,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能够改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者骨龄身高标准差、预测成年身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妇女的助孕效果,总结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妇女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特点。方法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157个周期)纳入观察组,750例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925个新鲜周期)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用量少于对照组,取卵数、冷冻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个辅助生育技术周期的药费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促性腺激素使用时间、移植胚胎数、受精率、卵裂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术前经过合理的内分泌调节会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不孕患者排卵障碍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 ,其中部分患者经过克罗米酚 (CC)治疗后即能够获得妊娠。据报道 ,CC能使 80 %的PCOS不孕患者排卵 ,治疗 6个月的累计妊娠率约为 4 0 %。但仍有相当数量的PCOS不孕患者对CC治疗无反应 ,对此类患者使用促性腺激素 (Gn)  相似文献   

12.
<正>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和多发病,主要是由于围绝经期妇女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发生失调,导致卵巢功能衰退,对促性腺激素反应低下引起[1]。以往常采用诊断性刮宫来进行治疗,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刮宫本身对患者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失衡无明显的改善作用,治疗后易复发[2]。近年来研究发现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能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功能,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及安全性较好,但其预防  相似文献   

13.
尤鸿珠 《海峡药学》2011,23(6):103-104
目的观察克罗米芬联合六味地黄丸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1例,单纯给予克罗米芬(clomiphene citrate)治疗;B组42例,给予克罗米芬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C组41例,给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e menopausal gonadotropin)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和停药4个周期后,患者性腺激素变化、排卵周期变化、卵泡发育变化和妊娠情况。结果三组妊娠率比较,A组为7.3%,B组为33.3%,C组为39.0%,A组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C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克罗米芬联合六味地黄丸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能有效提高克罗米芬的妊娠率,其临床疗效与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40岁以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破坏而引起卵巢功能衰竭,导致高促性腺激素性绝经者,常伴绝经过度期症状,内外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逐渐萎缩及退化,卵巢内无卵母细胞或虽有原始卵泡但对性腺激素无反应。雌激素水平低下,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如闭经、潮热、盗汗、阴道干涩、性欲减退、不孕,是一种病情复杂、治疗困难,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5.
黄小兰 《海峡药学》2015,(4):178-179
目的:比较3种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2012年01月~2014年8月门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6例,应用3种促排方案( A组:克罗米芬,B组:克罗米芬+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C组:来曲唑+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后,通过监测排卵同时指导受孕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B组及C组临床妊娠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流产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罗米芬+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及来曲唑+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优于单纯使用克罗米芬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体外受精(IVF)过程中,应用生长激素(GH)对妊娠结局的作用。方法以180例在本中心接受IVF的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血清促性腺激素(Gn)基础水平正常,月经规则。患者均采用常规长方案降调节,当主导卵泡达12mm以上时,观察组(60例)开始加用GH2~4IU/d至hCG注射日前一天,对照组(120组)未加用GH。观察两组间促性腺激素用量、用药天数、卵泡数、获卵数、受精率、妊娠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问促性腺激素注射天数、用药量、卵泡个数、受精率及妊娠率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卵巢反应正常患者在行IVF过程中,应用GH对提高优质胚胎数和妊娠率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田金华  吴月芳  李素文 《河北医药》2011,33(12):1847-184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因无排卵而导致不孕,对这类不孕一般的治疗方案是应用克罗米芬(CC)促进排卵,但有10%~15%患者无效,采用促性腺激素治疗仍无排卵。我院自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对应用CC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63例采用腹腔镜下实施卵巢打孔的手术治疗,随访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卵巢早衰的近代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英  于传鑫 《淮海医药》2002,20(3):264-264,F003
卵巢早衰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定义 [1 ] 为初潮以后到 35岁之间 ,有的主张到 4 0岁之间任何年龄发生的继发性闭经 ,具有高促性腺激素及低雌激素特征。卵巢组织学呈围绝经期或老年妇女绝经后改变。其发病率在妇女中占0 .9%~ 3%。[2 ]1 卵巢早衰的病因大多数原因不明 ,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1 特发性 无明确诱因的过早绝经 ,染色体核型 4 6 ,XX,通常测不到自身免疫抗体。为卵巢早衰的常见类型。1.2 性腺发育不全 性腺呈条索状或卵巢小于正常的一半 ,卵泡缺如或小于正常。1.3 自身免疫性  Cibula D[2 ]等认为卵泡…  相似文献   

19.
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促超排卵降调节方案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促排卵治疗中降调节长方案和短方案的比较。方法 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方案的促性腺激素使用量,刺激天数,成熟卵泡数,取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卵泡率。结果 两组降调节方案在使用促性腺激素量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上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降调节长方案比短方案的促性腺激素使用量多,刺激周期略长,卵泡数略多,较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在选择时应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 ET)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 -a)长方案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 -A)方案早期胚胎发育的多项指标,以阐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类似物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卵巢储备正常的行IVF- ET助孕治疗患者随机分为GnRH -a组和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