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课程思政融入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12月牡丹江医学院2020级影像专业3个班,学生180名,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名。试验组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进行思政融入,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课后对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课堂满意度和人文关怀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教学后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课堂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人文关怀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共情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并提高课堂满意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2011级检验专业60名学生为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另选取新乡医学院2011级预防专业60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基于课堂的学习(LBL)教学法,通过实践技能考试及问卷调查方式综合评价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实验技能考核成绩平均得分[(86.65±4.49)分]高于对照组[(82.05±3.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9,P=0.001)。除提高学习效率一项外,观察组学生对于调查问卷其他项赞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教学法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3.
戴盈  谢乍晴  周艳  梁琪  龚琴  孔旭辉 《安徽医药》2023,27(2):414-419
目的 探讨Debriefing在住院医师心脏骤停团队救治课程中的应用评价。方法 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三阶段2019级132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66例,观察组采用Debriefing方法进行心脏骤停团队救治课程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两组培训前后理论及技能成绩、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掌握情况、自我测评,同时采用调查问卷进行临床教学效果评价及教学满意度评估。结果 培训前,两组住院医师理论成绩、CPR技能、团队合作、情况评估、应急能力、沟通能力及技能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医师上述分数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30±13.92)分比(79.55±14.40)分、(19.58±1.23)分比(17.40±1.30)分、(18.66±0.97)分比(16.80±1.22)分、(18.10±1.16)分比(16.38±1.54)分、(19.92±1.28)分比(17.05±1.25)分、(20.25±1.42)分比(17.40±1.46)分、(85.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2009级高职护理专业96名学生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比较两组技能考核成绩和课堂反馈评分.结果 技能考核成绩观察组[(93.080±3.072)分]优于对照组[(86.600±6.045)分],课堂反馈评分观察组[(93.100±3.157)分]优于对照组[(86.650±6.007)分],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行为导向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儿科护理技能教学质量,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小型私人在线课程(SPOC)理念的教学模式在急诊与灾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面向60名本科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活动,包括线上预习急诊医学基础知识、线下实践急诊抢救技能、线上学习互动、线下综合应用急诊医学知识、线上实验课程与线下实习课程的学习以及课程综合评价,构建和实施了基于SPOC理念的急诊与灾难医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结果 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随着SPOC教学模式的实施,课程资源总量和利用率都得到了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比混合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更优秀,但对学习成绩处于低分段的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作用有限。结论 基于SPOC理念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急诊与灾难医学课程教学效果佳,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生物技术制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卓  郭刚  邹全明  吴超  鲁东水  罗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742+1753-1742,1753
生物技术制药在预防和治疗人类重大疾病上发挥着重大作用,使社会对生物技术制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生物技术制药是生物技术与药学有机结合的应用性学科,实验教学是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点.近年来,笔者所在单位以高校医学本科教学为背景,对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实验课进行了改革、整合和优化,积累了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7.
TBL教学模式在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TBL教学模式是以团队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实验兴趣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点.将TBL教学方法引入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科研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本文就TBL教学模式在生物技术制药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实施等方面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张静  张秀丽  李燕妮 《安徽医药》2012,16(10):1554-1555
随着生物技术制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独立科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已成为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该文结合我校生物技术制药教学现状,分析了当前实验教学的不足,并在教学内容和模式的优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实验报告写作的规范以及实验教学考核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旨在不断提高生物技术制药的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技术制药》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为适应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旧有的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生物技术制药》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为示范,探讨新形势下高起点建设规范化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牙髓再生术实验教学的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的实施,探索口腔教学体系中无法在实验室完成项目的教学新模式。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类本科生101名,利用虚实结合教学手段完成实验操作步骤等方面,课程结束后通过虚拟项目进行操作考试和笔试,评估课堂的教学效果。结果 101名口腔医学生平均成绩为94.8分,通过率100%。结论 虚拟仿真教学项目有助于传统无法实验操作项目的实施和推广,并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混合式教学联合课程思政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新乡医学院2017级和2018级麻醉学专业的68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2017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18级学生为观察组,采用混合式教学联合课程思政教学。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学习情况、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和实践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学习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对混合式教学联合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对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麻醉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联合课程思政可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我修养,促使临床麻醉医学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专题讨论课(Seminar)结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在冠心病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内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乡医定向班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观察组采用Seminar结合CBL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成绩、教学满意度和教学效果。结果共纳入80名学生,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90.24±5.26 vs.86.31±3.52,P <0.001)、技能操作成绩(81.06±4.53 vs. 74.85±4.89,P <0.001)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7.50%vs. 70.00%,P=0.026);观察组教学效果六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eminar结合CBL教学法在冠心病教学中优势明显,学生教学满意度高,且有助于提高冠心病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分子生药学作为新兴的学科,在课程教学中面临不少挑战。在国家要求开展一流课程建设的新形势下,从理论课程到实验课程,从线上到线下以及混合式教学,从实际操作到虚拟仿真等方面的教学都面临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分子生药学的课程建设能力,本文从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执行、实验教学模式的组织、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加强师资培训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等方面对分子生药学课程建设进行探讨,为进一步将其打造成一流课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带来了挑战。为提升中药制药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效果,基于“基础型-专业型-科研教学交互型”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思路,围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资源建设、教学与研究队伍建设、实验平台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以虚促实、虚实结合”的虚拟教学平台建设,优化实验教学资源配置,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QQ群互动式教学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2008级和2009级学生各100名,其中2008级学生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未引入QQ群辅助教学;2009级学生采用QQ群互动模式辅助教学:教师建立专用QQ群后要求每个学生都加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课前师生在QQ群上集中讨论并布置作业,课后定时群上集中答疑,最后在学期末利用学生座谈会调查实验结果。结果 QQ群互动式教学辅助实验教学组较传统式实验教学组取得了更好的效果:2008级学生中有49%的学生(49名)基本满意,25%的学生(25名)认为传统教学效果一般,20%的学生(20名)认为传统教学难以理解,学生对实验课教师的满意率为79%,期末考试优秀率37%;2009级学生中有91%的学生(91名)非常满意,仅有5%的学生(5名)认为教学方式一般,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率为95%,期末考试优秀率83%。结论 QQ群互动式教学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虚拟实验教学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2010级本科学生为教改对象,以课堂参与度、学生评价和随堂测试成绩为评价指标。按百分制打分,根据公式计算比较全开放式虚拟实验教学、半开放式虚拟实验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结果:教学效果评价结果为:半开放式虚拟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为94.0分;开放式虚拟实验教学为82.2分;传统教学为75.6分。结论:半开放式虚拟实验教学的效果最好,适于在本科《药剂学》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根据目前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引入虚拟实验,利用其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的特点来营造仿真实验环境,感官综合刺激学生,使学生获得视听摸等多种直观而自然的实时感知。在实践中能够弥补现有实验教学条件的不足且多角度呈现教学内容,突破时空限制模拟真实世界中难以观察和控制的过程和现象。在虚拟实验室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虚实结合地安排实验内容,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验教学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文君  杨硕  王立 《药学研究》2021,40(7):484-486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制药工程专业线下实践教学不能如期开展,本文结合制药工程专业特点,以“欧倍尔云课堂虚拟仿真学习系统”为平台,对制药工程专业线上实践教学进行探索,为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实现实践教学渠道多元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德勇 《北方药学》2013,(6):178-179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的两个教学班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名学生,观察组实施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84.36±6.45)分,及格率为93.14%;对照组平均成绩为(75.23±4.39)分,及格率为71.57%;观察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及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实验技能考试平均成绩为(90.09±3.21)分,及格率为96.08%;对照组平均成绩为(66.71±5.57)分,及格率为67.65%;观察组实验技能考试平均成绩及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PBL教学法可提高组织胚胎学教学效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医学实验是中等职业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的实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从而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虚拟实验教学系统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实验情境软件。用仿真软件组建的虚拟实验室,在实践教学中有益于开拓实验路径,增加学生动手实践机会,是传统实验教学的重要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