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骨成形蛋白7(BMP-7)拮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外基质(ECM)分泌作用,并对相关信号通路进行研究,对BMP-7抗纤维化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方法:将不同浓度BMP-7预处理HK-2细胞,随后予以5ng/mlTGF-β1刺激,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ECM表达、利用Western印迹和凝胶迁移滞后实验(EMSA)检测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BMP-7可以浓度依赖方式下调TGF-β1刺激后HK-2细胞I型胶原,III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TGF-β1可促进HK-2细胞Smad2、Smad3磷酸化。但TGF-β1上调的Smad2、Smad3磷酸化可被BMP-7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EMSA结果表明,BMP-7则可抑制TGF-β1上调的NF-κB活性。结论:BMP-7可通过抑制Smad2/3磷酸化、抑制NF-κB的DNA结合活性达到阻断TGF-β1诱导HK-2分泌ECM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TW)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骨形成蛋白7(BMP-7)、Gremlin表达的干预,阐明TW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 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行高糖高脂饮食,并以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DN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DN组和TW治疗组.治疗组经(日)灌胃TW(50 mg/Kg·d),第2、4、8、16周称鼠重并查24h尿蛋白定量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第16周处死大鼠抽取血液,观察血清生化指标,摘除肾脏行组织切片,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内TGF-β1、BMP-7、Gremlin的表达,借助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肾组织内TGF-β1、BMP-7、Gremlin核酸及蛋白的表达. 结果:TW能减轻模型鼠蛋白尿,改善血清白蛋白,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下调模型鼠肾组织内TGF-β1、Gremlin的核酸及蛋白表达,上调BMP-7的核酸及蛋白表达.结论:TW可延缓肾组织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TW抑制促纤维化TGF-β1及下游细胞因子Gremlin的表达,上调抗纤维化因子BMP-7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Wiste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纤维化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12只.气管内灌注博莱霉素A5制作肺纤维化模型.对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动物,每天分别以100 μg/kg、500 μg/kg剂量腹腔注射BMP-7.各组在制作模型后第14、28天随机处死6只大鼠.HE、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组织胶原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肺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及TGF-β1的表达,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肺组织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 BMP-7处理后第14、28天肺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低于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7使14 d、28 d时肺组织胶原含量较同期纤维化组胶原含量减少(P<0.05).经过BMP-7处理,14 d、28 d时肺组织Ⅰ型胶原和TGF-β1蛋白的表达均较纤维化组减弱(P<0.05).BMP-7使肺组织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较同期纤维化组降低(P<0.05).而且BMP-7的上述作用在大剂量时更明显(P<0.05).结论 在博莱霉素A5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BMP-7可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肺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其可能机制可能与BMP-7抑制TGF-β1在肺组织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证实家兔膝关节软骨中骨形成蛋白-7(BMP-7)的表达,获得BMP-7成熟肽基因。方法 提取家兔膝关节细胞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以特异性引物扩增BMP-7成熟肽基因并克隆入T载体,筛选阳性克隆质粒进行核酸序列分析。结果 PCR扩增得到一特异性的约630bp片段,克隆后筛选出阳性克隆质粒,序列测定结果表明与发表的BMP-7成熟肽基因序列一致。结论 家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中有BMP-7成熟肽基因的表达,克隆得到了BMP-7成熟肽基因,为BMP-7在软骨发育中的作用及其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背景肝纤维化与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EMT)相关, TGF-β1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BMP7能够拮抗TGF-β1,目前主要研究的是TGF-β/BMPs-Smad信号通路, ALK3属于BMPs的持续活化Ⅰ型受体,在肝纤维化分子研究机制中较少运用.目的观察大鼠HSCs中稳定表达持续活化型ALK3时Smad1磷酸化及纤维化相关基因E-cadherin、α-SMA、col1A2等表达情况,探讨BMP-7信号转导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拮抗TGF-β1信号及其抗肝纤维化机制.方法建立体外培养大鼠HSCs (HSC-T6)持续活化型ALK3的稳定表达细胞株, MTT检测细胞的增殖; RT-PCR检测col1A2等相关分子mRNA水平; Western blotting检测Samd1、E-cadherin、α-SMA、col1A2蛋白表达和Smad1磷酸化;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稳定表达持续活化型ALK3的HSC-T6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Smad1磷酸化显著升高,α-SMA, col1A2表达下调, E-cadherin表达上调.结论 BMP-7信号转导通过增强Samd1的磷酸化而拮抗TGF-β1致纤维化作用,抑制大鼠HSCs的活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T2DM)肾脏骨桥蛋白(OPN)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DM模型组和缬沙坦治疗组[25mg/(kg·d)]。高脂、高糖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模型。缬沙坦治疗12周末,测定血压、血糖、尿白蛋白(UAL)排泄量;应用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肾组织BMP-7、OP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M组大鼠UAL及肾组织ED-1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BMP-7mRNA及蛋白的表达下调(P<0.01),而OPN、纤连蛋白及TGF-β-1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缬沙坦干预后明显减少UAL的排泄(P<0.01),并显著抑制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及TGF-β1、OPN和纤连蛋白过度表达(P<0.05),同时上调BMP-7的表达(P<0.01)。结论缬沙坦减少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及细胞外基质,对糖尿病性肾病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和OPN及恢复BMP-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了解骨形成蛋白(BMP)-7对老年脑出血后神经修复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制作老年大鼠自体血脑出血模型(ICH),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用RT-PCR法分别观察BMP-7 mRNA在脑出血后1、7、14、28 d脑内的动态表达.结果 模型组脑出血1 d时BMP-7 mRNA表达降低(P<0.05),7 d以后持续增高,一直到28 d仍高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 老年期ICH后不同时间BMP-7mRNA的表达变化可能有助于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DN)血清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T2DM组(87例)及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D组(24例)人群血清中TGF-β1、BMP-7水平,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ACR)(<30 mg/g;30300 mg/g;>300 mg/g)将T2DM组分为正常白蛋白尿A组32例,微量白蛋白尿B组31例,临床白蛋白尿C组24例,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尿素氮(BUN)、肌酐(Cr)、总胆固醇(TC)、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清中的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BMP-7的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A组与B组中TGF-β1因子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以及B组与C组中BMP-7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整体糖尿病组ACR与TGF-β1呈正相关(r=0.433,P<0.001),与BMP-7呈负相关(r=-0.493,P<0.001)。结论 TGF-β1和BMP-7的表达变化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对其检测和早期靶向治疗可能成为诊断和治疗早期DN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积雪草颗粒(CAG)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及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NRK-52E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TGF-β1刺激组(T组)和CAG小(C1组)、中(C2组)、大(C3组)及蒙诺组(M组)。细胞培养48h后取出,采用RT—PCR技术和细胞免疫化学技术检测其BMP-7、TGF-β1 mRNA及蛋白。结果与N组比较,T组BMP-7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TGF-β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C2、C3、M组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T组(P均〈0.05),BMP-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T组(P均〈0.05);G3、M组BMP-7 mRNA及蛋白和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N组比较,P均〉0.05。结论CAG可通过直接抑制NRK52E中TGF-β1的表达并维持BMP-7的表达,而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雌激素通过其受体α上调LRP16 mRNA表达并促进MCF-7细胞增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LRP16 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过表达LRP16对MCF一7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 (1)用Northem印迹方法检测17β-雌二醇(17β-E2)对LRP16m RNA表达水平的作用;(2)构建LRP16启动子(-2.6kb)调控的荧光素酶报告子(pG13-S0),并与各种核受体包括雌激素受体α和β(ERα和ERβ)、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雄激素受体(AR)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的受体γ和α(PPARγ和PPARα)表达载体共转染COS-7细胞,测定荧光素酶活性;(3)将LRP16表达载体转染MCF-7细胞,测定过表达LRP16对细胞的生长特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用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周期素E、p53和p21^WAF1/CIP1蛋白的变化。结果 (1)17β-E2使MCF-7细胞的LRP16 mRNA表达水平增加5~8倍,增加幅度未显示出β-E2培养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2)pGL3-S0与ERα或AR共转染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较单独转染pGL3-S0细胞(对照组)分别升高11和7.8倍;(3)LRP16过表达促进MCF-7细胞的生长且伴有周期素E显著升高,S期细胞的数量较对照组增加约10%。结论 (1)雌激素通过激活ERα增加MCF-7细胞LRP16 mRNA的表达;(2)过表达LRP16可能通过上调周期素E促进MCF-7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1.
徐妍 《山东医药》2014,(9):73-74
目的探讨肾移植慢性排异患者血清和尿液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肾移植慢性排异患者的血、尿BMP-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比较其在不同肾功能分期中的表达。结果随着肾功能分期升高,肾移植慢性非异患者血清和尿液BMP-7水平呈降低趋势,TGF-β1呈增高趋势(P均〈0.05)。结论肾移植慢性排异患者血清和尿液BMP-7水平变化与肾功能损伤程度呈反比,可作为评价肾移植慢性排异的疗效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化瘀泄浊方对肾间质纤维化(RIF)大鼠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7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方法复制大鼠RIF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化瘀泄浊方组(化瘀泄浊方5.7 g·kg-1·d-1经口灌服)、阿魏酸哌嗪分散片组(予阿魏酸哌嗪分散片6.7 mg·kg-1·d-1)、缬沙坦组(予缬沙坦5.3 mg·kg-1·d-1经口灌服)及模型组(予同等量生理盐水经口灌服),每组10只大鼠.行HE、Masson染色观察梗阻侧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观察梗阻侧肾脏BMP-7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及各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均呈现程度不同的病理损害,梗阻肾间质BMP-7蛋白表达也明显减少(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BMP-7表达明显增加(P<0.01).治疗各组间比较,化瘀泄浊方组优于阿魏酸哌嗪分散片组(P<0.01),其他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输尿管梗阻后肾组织呈现程度不同的病理损害,肾纤维化面积明显增加,这可能与BMP-7表达减少有关,化瘀泄浊方对其有一定的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的BMP-7高表达是否能抑制大鼠HSC-T6细胞发生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并能拮抗TGF-β1的促EMT作用。方法构建大鼠BMP-7慢病毒表达载体,体外感染HSC-T6细胞株,将成功感染BMP-7重组慢病毒的细胞给予TGF-β1(5 ng/mL)或溶酶体处理。Real-time PCR检测α-SMA、S100A4、E-cadherin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α-SMA、S100A4、E-cadherin、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BMP-7慢病毒感染HSC-T6后,无论TGF-β1存在与否,real-time PCR检测到α-SMA、S100A4 mRNA转录下调,E-cadherin转录上调。Western blotting显示α-SMA、S100A4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实验组与空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病毒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MP-7能有效拮抗TGF-β1对HSC-T6的促EMT作用,可能成为肝纤维化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miR-138-5p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将HK-2细胞分为正常组(NG,5mmol/L D-葡萄糖)、高糖组(HG,30mmol/L D-葡萄糖)、HG+miR-138-5p抑制剂转染组及HG+抑制剂对照转染组。RT-PCR检测高糖处理对miR-138-5p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同源盒蛋白A13(HOXA13)、骨形成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7等的表达;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检测miR-138-5p与HOXA13的靶向关系。结果高糖刺激后,miR-138-5p表达升高约1.5倍(P0.05),α-SMA表达升高1.8倍,而E-cadherin表达下降;高糖促进TGF-β1的表达,抑制HOXA13、BMP-7和Smad7的表达(P0.05)。miR-138-5p抑制剂转染组α-SMA和E-cadherin的表达均接近NG组,且miR-138-5p抑制剂转染组TGF-β1表达下降约1.1倍,同时HOXA13、BMP-7和Smad7表达升高(P0.05)。结论抑制MiR-138-5p表达可通过靶向调节HOXA13的表达,提高BMP-7和Smad7水平,抑制TGF-β1信号通路,进而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EM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骨形成蛋白-7在慢性胰腺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婕  余晓云  肖敏  侯晓华 《胰腺病学》2007,7(6):387-390
目的研究骨形成蛋白-7(BMP-7)在大鼠CP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胰腺纤维化形成中的意义。方法每周2次腹腔内注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iethyldithiocarbamate,DDC)建立大鼠CP模型。HE染色观察正常组及造模后2、4、6、8周时大鼠胰腺病理学变化,VG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含量,免疫组化检测BMP-7、TGF-β1、Smad2/3的表达。结果(1)正常组BMP-7在腺泡细胞的胞质中表达。造模后4周腺泡细胞及部分炎性细胞BMP-7阳性面积比及阳性灰度值较正常组减少(P<0.05)。造模后8周腺体萎缩几乎无BMP-7表达,残留腺泡中表达量较正常胰腺显著减少[阳性面积比:(5.63±1.65)%vs(36.51±3.76)%,P<0.01;灰度值:144.20±5.67vs174.54±1.22,P<0.01]。(2)TGF-β1和Smad2/3的表达在纤维化进展中变化一致。对照组小叶间结缔组织和部分腺泡间有少量表达。8周时小叶内纤维化区域及残留腺泡细胞间可见大量TGF-β1和Smad2/3表达,TGF-β1为(22.66±6.73)%;Smad2/3为(24.58±4.35)%,较正常组增加(P<0.01)。(3)TGF-β1与Smad2/3表达呈正相关(r=0.61,P=0.005),BMP-7与TGF-β1、Smad2/3表达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9和-0.68,P=0.001)。结论胰腺纤维化过程中TGF-β1/Smad2/3信号通路活化,可促进细胞外基质沉积和腺泡细胞萎缩。BMP-7的表达量可反映残存腺泡细胞的数量,可能对CP的进展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骨形成蛋白-7(BMP-7)在大鼠CP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胰腺纤维化形成中的意义.方法 每周2次腹腔内注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iethyldithiocarbamate, DDC)建立大鼠CP模型.HE染色观察正常组及造模后2、4、6、8周时大鼠胰腺病理学变化,VG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含量,免疫组化检测BMP-7、TGF-β1、Smad2/3的表达.结果 (1)正常组BMP-7在腺泡细胞的胞质中表达.造模后4周腺泡细胞及部分炎性细胞BMP-7阳性面积比及阳性灰度值较正常组减少(P<0.05).造模后8周腺体萎缩几乎无BMP-7表达,残留腺泡中表达量较正常胰腺显著减少[阳性面积比:(5.63±1.65)% vs (36.51±3.76)%, P<0.01;灰度值:144.20±5.67 vs 174.54±1.22, P<0.01].(2)TGF-β1和Smad2/3的表达在纤维化进展中变化一致.对照组小叶间结缔组织和部分腺泡间有少量表达.8周时小叶内纤维化区域及残留腺泡细胞间可见大量TGF-β1和Smad2/3表达,TGF-β1为(22.66±6.73)%;Smad2/3为(24.58±4.35)%,较正常组增加(P<0.01).(3)TGF-β1与Smad2/3表达呈正相关(r = 0.61, P = 0.005), BMP-7与TGF-β1、Smad2/3表达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9和-0.68,P = 0.001).结论 胰腺纤维化过程中TGF-β1/Smad2/3信号通路活化,可促进细胞外基质沉积和腺泡细胞萎缩.BMP-7的表达量可反映残存腺泡细胞的数量,可能对CP的进展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慢性肾脏病(CKD)大鼠主动脉钙化模型,探讨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与主动脉钙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CKD组(35只,由于预实验中CKD组大鼠后期存在死亡现象,为保证实验过程每个时间的实验样本量充足,因此CKD组样本量较对照组多),分别于第2、4、6、8周收集血液、尿液、主动脉、肾脏;肾脏HE染色评估肾脏病理改变;茜素红染色法、钙含量测定评估主动脉钙化程度; ELISA测定大鼠血清BMP-2、BMP-4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主动脉BMP-2、BMP-4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各时间点相比,CKD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水平明显增加(P0.05)。肾脏HE染色显示,自第2周起,肾小管出现扩张,小管内棕黄色物质沉积,随时间进展,逐渐出现间质纤维化,肾小球部分萎缩,血管减少,炎性细胞浸润。茜素红染色随时间进展,第8周出现大量橘红色颗粒物沉积伴钙结节形成。CKD组钙含量明显增加且与血清BMP-2 (r=0.929,P0.01)及BMP-4 (r=0.702,P0.01)明显正相关。同时,自模型成功建立第4周,主动脉BMP-2、BMP-4蛋白表达即明显增加。结论血清BMP-2、BMP-4表达增加可作为CKD血管钙化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A7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1975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检测细胞活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EphA7基因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沉默EphA7对NCI-H1975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蛋白印迹实验检测EphA7蛋白表达及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小干扰(si)EphA7的转染抑制了NCI-H1975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siEphA7还显著增加了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EN)蛋白表达,蛋白激酶B(AKT)的总表达没有改变,而磷酸化AKT被抑制。结论EphA7可能通过PTEN-AKT通路调控NCI-H1975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氟中毒大鼠的骨转换调控过程,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超家族成员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在氟骨症骨转换过程中的作用。方法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氟化钠组,氟化钠组饮用含氟(F-)150 mg/L的水溶液,对照组饮用自来水。每4周处死一批动物,共计6次,采用RT-PCR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及Western blot等方法,分析氟中毒大鼠长骨组织TGF-β超家族成员BMP-2、BMP-7、TGF-β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BMP-2、BMP-7、TGF-β1mRNA表达持续高于对照组,蛋白主要表达在骺板软骨增生期和肥大期细胞、关节软骨细胞、成骨细胞以及韧带细胞等部位。结论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TGF-β超家族成员通过调控成骨过程而参与了骨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血肌酐的影响。方法 DN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20μg/d,连续治疗4 w。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MP-7、TGF-β1及血肌酐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BMP-7、TGF-β1及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MP-7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血清TGF-β1及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2.50%)高于常规组(7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常规治疗可有效上调DN患者体内BMP-7水平,增强其抑制TFG-β1的作用,有效逆转肾脏损伤的病程发展,是一种高效、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