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短瓣金莲花抗炎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短瓣金莲花抗炎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植化技术及现代药理模型,分离其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短瓣金莲花提取物及其主要化学成分黄酮碳苷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结论黄酮碳苷类化合物可能为短瓣金莲花抗炎活性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黄芪制剂中黄芪甲苷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Bge)或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Fisch)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以栽培的蒙古黄芪质量为佳。主要成分有黄芪皂苷、多糖、黄酮、氨基酸、微量元素等。黄芪甲苷为黄芪中十多种皂苷的主要成分,为黄芪制剂质量检验的指标成分,结构为三萜皂苷。药理实验表明:黄芪甲苷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之功效。黄芪甲苷的含量是评价黄芪及其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且  相似文献   

3.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蒲黄饮片黄酮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蒲黄饮片炮制前后黄酮苷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市售蒲黄、炒蒲黄和蒲黄炭及炮制前后蒲黄中黄酮苷含量。结果毛细管电泳缓冲体系为pH 8.4的20 mmol.ml-1硼砂溶液。香蒲新苷在1.96~78.4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RSD小于3.03%。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在2.04~102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RSD小于2.59%。市售的5种蒲黄中的黄酮苷(香蒲新苷和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含量大于0.27%;市售的3种炒蒲黄中黄酮苷含量大于0.19%;蒲黄炭中的黄酮苷含量都很低。蒲黄中的黄酮含量与烘制法炮制的温度和时间有关。结论市售的5种蒲黄中有4种蒲黄黄酮苷含量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市售的3种炒蒲黄中的黄酮苷含量均明显高于蒲黄炭。用烘制法炮制蒲黄温度控制在140℃8~12 min或170℃4 min时,黄酮苷含量降低并与市售的炒蒲黄相近。  相似文献   

4.
络石藤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对络石藤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光谱和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黄酮,分别是:芹菜素(Ⅰ),4′,5,7-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Ⅱ),槲皮苷(Ⅲ),大豆苷(Ⅳ),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V)。结论化合物Ⅱ,Ⅲ和Ⅳ为从络石属植物中首次分离。  相似文献   

5.
红景天(Rhodiola)是生长在海拔800~2500 m高寒无污染地带的景天科多年生草木,是我国的传统藏药.普遍认为,红景天能抗氧化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力,尤其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1].红景天以全草入药,有清肺止咳、止血、止带的功效,古代亦用作滋补强壮药.研究表明[2],该属植物主要含有脂肪、蜡质、甾醇、酚性化合物、黄酮类、有机酸、鞣质、蛋白质、水溶性成分等,尤以黄酮居多,药理活性成分主要为红景天苷(Salidroside).笔者就近年来我国对红景天苷提取、药理作用与机制以及生物转化与合成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别测定棉籽提取物中以槲皮素和山奈酚为苷元的两类黄酮苷的含量,确定棉籽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方法 以槲皮素-3-O-β-D-芹菜糖(1→2)-[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和山柰酚-3-O-β-D-芹菜糖(1→2)-[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为对照品,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铝离子存在下测定510nm和410nm处的吸收度,计算两类黄酮苷的含量.结果 槲皮素糖苷类成分的线性范围为0~6.00×10-2 mg·ml-1(r=0.999 6),回收率为(98.96±1.26)%;山奈酚糖苷类的线性范围为0~5.40×10-2 mg·ml-1(r=0.999 8),回收率为(98.83±1.29)%.结论 本方法避免了两类黄酮苷显色后吸收系数的差异引起的测试误差,测定结果更准确地反映了棉籽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鸢尾素促进高糖环境中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兔BMSCs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鸢尾素组(高糖+鸢尾素)和氯奎组(高糖+鸢尾素+氯奎)。成骨诱导培养5 d后,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P62和LC3B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q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Runx2、ALP、COL-I和OCN的转录表达,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P62蛋白表达升高同时LC3B-II表达降低,下调Runx2、ALP和COL-I的转录表达并降低ALP活性(P<0.05);鸢尾素干预降低P62蛋白水平同时升高LC3B-II的表达,上调Runx2、ALP和COL-I的转录表达并升高ALP活性(P<0.05);当使用氯喹抑制自噬后,鸢尾素上调Runx2和ALP的转录表达并升高ALP活性的作用明显减弱(P<0.05)。结论 鸢尾素通过激活自噬促进高糖环境中BMSCs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8.
西红花苷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红花又叫番红花、藏红花,为多年生的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是我国的一种名贵中药。西红花苷(crocin)是西红花(saffron)的一种水溶性胡萝卜素类化合物西红花酸与不同糖结合而成的一系列酯苷,是西红花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心肌缺血等多种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9.
花色苷是蓝莓中主要的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视力保护、改善心血管功能等作用,是蓝莓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但花色苷成分复杂,且体内生物利用度极低,限制了蓝莓花色苷药理功效的发挥.准确检测与定量蓝莓花色苷,分析其在胃肠道消化和体内代谢转化情况,有助于解析花色苷类化合物的有效摄入与功效机制.该文对近年来蓝莓花色苷的定量分析、体内吸收代谢以及不同剂型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蓝莓花色苷在医药产业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土茯苓浸取液萃取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从土茯苓水浸取液萃取黄酮。方法 考察了萃取剂种类、平衡酸度、混合时间对土茯苓水浸取液萃取黄酮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黄酮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及反萃条件。结果 多碳醇在酸性条件下对黄酮有良好的萃取作用,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无萃取能力;黄酮在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在温度低于80℃条件下稳定,高于此温度氧化分解;用抗坏血酸在弱碱性条件下能很好地反萃负载有机相中的黄酮。结论从土茯苓水浸取液中能有效萃取黄酮,达到与多糖类物质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1.
复方灵芝乳膏中王不留行黄酮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方灵芝乳膏中王不留行黄酮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3%磷酸溶液,梯度洗脱;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结果建立的HPLC方法能使王不留行黄酮苷得到很好的分离,且重复性、精密度、线性关系良好。结论建立的HPLC法能准确测定复方灵芝乳膏中王不留行黄酮苷的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2.
马美红  李兴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37(12):1107-1110
目的探讨脂联素对体外高糖环境下培养的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5.5mmol/L D-葡萄糖)、高糖组(30.0mmol/L D-葡萄糖)、高糖+脂联素组(30.0mmol/L D-葡萄糖+2.5μg/ml脂联素),各组细胞分别培养24、48、72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衔接蛋白p66Shc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凋亡率增高,细胞培养液内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增高,同时诱导细胞HO-1及p66Shc mRNA表达上调,且呈时间依赖性(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脂联素组细胞凋亡受到抑制,细胞培养液内SOD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细胞HO-1 mRNA表达进一步增强,而p66Shc mRNA表达降低,呈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随时间延长,高糖环境可引起HK-2细胞过度凋亡和高水平氧化应激;脂联素可通过延缓细胞凋亡和抑制氧化应激来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晨  卫莹芳 《西南军医》2010,12(3):471-472
目的利用简便快速的方法确定白英所含大类化学成分,为白英质量控制指标的建立和相关研究提供帮助。方法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包括试管预试和薄层预试,分别对白英的水提取液、醇提取液及石油醚提取液进行成分检验。结果初步明确白英中含有酚性成分、生物碱、黄酮、皂苷、内酯、香豆素、多糖、有机酸、氨基酸、甾醇、三萜、鞣质等化学成分,不含蒽醌、强心苷,不含或含极少量挥发油。结论该测定方法稳定、简便、快速、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疸茵陈颗粒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千层纸素A苷6种成分。方法采用梯度洗脱,色谱柱XB-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78 nm;柱温30℃。结果 6种成分在40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6种成分的含量和各自峰面积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0%。结论该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能同时测定黄疸茵陈颗粒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千层纸素A苷6种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柑橘橘络提取物中的类黄酮成分并探究其抗低氧作用.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和定量柑橘橘络提取物中常见类黄酮的种类和含量.6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柑橘橘络提取物组、3种类黄酮组、9种类黄酮组,灌胃15 d后,进行小鼠常压密闭低氧实验,观察各组溶液对小鼠抗低氧能力的影响.结果 成分分析显示,柑橘橘络提取物中类黄酮以橙皮苷、槲皮素、柚皮芸香苷为主,其他含量较高的类黄酮为:橙皮素、柚皮素,新橙皮苷、柚皮苷、坎二菲酮、杨梅黄酮含量较低,川陈皮素、橘皮素、玉米黄酮、芹菜配基未检出.常压密闭低氧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5 mg/kg的柑橘橘络提取物组、3种类黄酮组、9种类黄酮组分别使小鼠常压密闭环境下的生存时间延长15.3%、16.7%和21.4%,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柑橘橘络提取物延长小鼠常压密闭环境下的生存时间可能主要与提取物中富含类黄酮,特别是橙皮苷、槲皮素、柚皮芸香苷有关,且类黄酮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黄芩自生酶催化水解总黄酮苷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加水量、温度和时间等因素,采用HPLC法测定了药材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的含量。结果确定最优酶催化水解工艺条件为取药材,加4倍量水,于32℃酶催化水解12h,烘干后备用。结论黄芩自生酶催化水解总黄酮苷是一种环保、经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金丝桃苷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金丝桃苷(Hyp)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碳廓清实验、溶血素实验及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观察Hyp对正常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碳廓清试验,Hyp低剂量组(12.5mg·kg^-1)可显著提高小鼠碳阔清指数k(P〈0.05),Hyp中、低剂量组(25、12.5mg·kg^-1)可明显提高小鼠吞噬指数α(P〈0.05或P〈0.01),增强正常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溶血素试验,Hyp高、中、低剂量组(50、25、12.5mg·kg^-1)A值均大于模型组(P〈0.05或P〈0.01),能明显促进鸡红细胞致敏小鼠溶血素的生成;淋巴细胞增殖实验,Hyp高、中、低剂量组(0.5、0.25、0.125mg·mL^-1)对淋巴细胞增殖均有促进作用(P〈0.01)。结论Hyp对正常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雷公藤甲素(Tri)又称雷公藤内酯、雷公藤内酯醇,是从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中分离的二萜内酯化合物,抗炎和免疫抑制活性较强,相关效价比雷公藤总苷高100-200倍^[1]。有关Tri的抗风湿作用机制,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近10年的系统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278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对照组138例,治疗组1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分别对治疗前后两组的神经系统恢复情况、GCS评分、GOS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69.6%;治疗组治疗6 w后GOS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在改善颅脑损伤病人预后、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等方面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0.
山茱萸体液免疫抑制活性成分的药理学导向评价分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以药理学评价为导向,分离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s)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 以绵羊红细胞(SRBC)诱导的脾细胞抗体生成反应为活性导向评价指标。结果 除山茱萸总苷外,山茱萸中的鞣质成分F-1C也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活性,而且其活性比山茱萸总苷强。结论 山茱萸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为F-1C和山茱萸总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