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早期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波   《中国医学工程》2011,(8):59-60
目的观察及其早期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PSD患者例随机分为综合干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心理干预,抗抑郁药氟西汀胶囊20mg,1次/天。治疗期间未用其他抗抑郁药物。对照组不给予心理干预,不使用任何抗抑郁药物。两组均同时进行脑卒中常规治疗,观察期为8周。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分别进行HAMD、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HAMD评分、C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后第4、8周末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早期抗抑郁治疗有助于PSD的改善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杨光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11):1157-1158
目的探讨系统化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5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程度,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两组干预4周后的HAMD、NF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4周后的HAMD、NF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系统化的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其抑郁程度,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标准将124例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抑郁组又随机分为两组:抑郁治疗组和抑郁对照组。抑郁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心理康复;无抑郁组和抑郁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连续观察8周,观察其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ADL能力(改良巴氏指数:MBI)及HAMD的变化情况。结果抑郁治疗组治疗2,4,8周后FMA、MBI及HAMD评分分别与抑郁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1);抑郁治疗组治疗8周后FMA、MBI及HAMD评分与无抑郁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康复可以促进脑卒中恢复早期伴抑郁障碍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经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8分,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药物(帕罗西汀)并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2、4、8周分别对患者行HAMD-17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SS)评分。结果治疗后4、8周治疗组患者HAMD-17和S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早期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程度,并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治疗组40例和常规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早期康复和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实施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评定,并进行康复依从性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D、MESSS、ADL评分及康复依从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MESSS、ADL评分及康复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 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按是否服用氟西汀(百忧解)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对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两组患者,分别行HAMD、NIH-NINDS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抗抑郁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NIH-NINDS卒中评分治疗前后同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可影响神经功能康复,在治疗脑卒中的同时加用抗抑郁药物,可加快抑郁状态的恢复并可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物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神经科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早期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黛力新口服,1d2次,1次1片。对2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神经功能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口服黛力新治疗4周后,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早期进行抗抑郁药物干预是减轻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104例PSD患者(脑出血45例,脑梗死59例)随机分为2组(n=52),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干预组除常规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外,增加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采用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谈心、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卫生指导。神经功能评价量表(NIttS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抑郁情绪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2组间的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在相同的观察时间点(干预后2周、4周、6周)干预组的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在观察终点(干预后6周)时2组间最终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促进PSD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及改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焦虑对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以及黛力新联合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对2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焦虑状态评定,其中患者有卒中后抑郁并发焦虑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采用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疗效。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并焦虑患病率为33.33%。抑郁与焦虑共病率63.93%;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Ⅱ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较治疗组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单用药物黛力新或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均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能力恢复,而且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康复基础上行早期综合心理护理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作用。方法 将5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临床康复基础训练(包括盐酸舍曲林药物治疗及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前及干预2周和4周后分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MBI指数)。结果 干预2周、4周后SDS评分及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 P<0.05或 P<0.01), MBI指数均显著上升( P<0.05或 P<0.01)。结论 早期综合心理护理能辅助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并有一定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11.
系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4月~2009年5月收治的轻中度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筛查伴抑郁焦虑患者9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心理干预,观察3个月并评定其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HAMD、HAMA的变化情况。结果入组时两组FMA、HAMD、HAMA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三个月后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系统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曹宇  张玥 《中国民康医学》2020,(1):112-113,121
目的:观察解郁丸联合米氮平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米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解郁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抑郁状态。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米氮平相比,米氮平联合解郁丸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症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背景 目前我国对脑卒中后阈下抑郁患者的关注较少,且行为激活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后阈下抑郁患者的效果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行为激活疗法对脑卒中后阈下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及行为特征的干预效果,并进一步对比分析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大庆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或康复科诊治的病程≤3个月脑卒中后阈下抑郁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激活疗法干预,1次/周、30~60 min/次,为期6周。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结束后3个月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行为抑制/行为激活系统量表(BIS/BAS)、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价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方法与时间在CES-D、BA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主效应显著(P<0.05)。其中干预后、干预结束后3个月,干预组CES-D评分低于对照组,B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干预结束后3个月CES-D评分较干预前降低,BA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阈下抑郁转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3个月,两组患者阈下抑郁转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激活疗法可改善病程≤3个月脑卒中后阈下抑郁患者抑郁症状,提高其行为激活水平,降低脑卒中后6个月时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40例,帕罗西汀治疗组40例,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在第1周末时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总分低于帕罗西汀组(t=4.07,P<0.01)。在治疗8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75.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帕罗西汀组。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周国庆 《中外医疗》2014,(32):18-19
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短期疗效临床观察。方法 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实验组)40例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对照组)40例,疗程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周以后HAMD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以后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及HAMD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苯酞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卒中后抑郁比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临床疗效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16.
柳忠  梁天佳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1):2680-2685
背景 步行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如何尽早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尤为重要,而临床鲜见通过镜像疗法(MT)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BWSTT)促进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相关报道。目的 观察MT联合BWST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0)、减重组(n=40)和联合组(n=40)。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减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BWSTT,联合组患者在减重组基础上增加MT;每周训练6 d,共持续4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中的下肢部分(FMA-LE)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HFAC)、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6 min步行测试(6MWT)结果。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6MWT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重组、联合组患者治疗后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6MWT均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6MWT结果优于减重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和6MWT结果均优于组内治疗前(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MT联合BWSTT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17.
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玉英 《海南医学》2011,22(24):38-39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帕罗西汀20~40 mg每天早晨服用;研究组同时予以每周3次心理干预.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  相似文献   

18.
早期心理疏导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心理疏导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初发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伴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肢体活动指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用Zung量表(SDS)和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抑郁程度及于第2、4、8周末对患者进行肌力评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SDS、MESSS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周末观察组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8周末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疏导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缺损康复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抑郁状态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7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88例)及心理干预组(90例),分别观察两组急性脑梗死第14天后抑郁的发病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卒中后抑郁心理特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入院第14天共有65例(36.5%)诊断为卒中后抑郁,其中常规治疗组42例,心理干预组23例,两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44,P〈0.01);心理干预组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等方面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t=3.92-4.59,P〈0.01);心理干预组病人血清hs-CRP、IL-2、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t=2.24-39.95,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能够减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改善抑郁障碍,并降低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post-strok depression,PSD)抑郁状态和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50例PSD患者分为干预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干预。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16周后(治疗结束后8周)随访,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状态;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 (LOTCA)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LOTCA和MoCA各项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6周后随访,干预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LOTCA总分、MoCA总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支持性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促进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且有持续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