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教育是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而提出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造就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备广博的社会文化内涵,不仅要追踪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要关心人类的价值。做一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高、人际关系和谐的适应21世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合格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2.
实验质量管理意识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模式的过渡.检验医学的培养目标对检验专业本科生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式下如何适应医学检验模式的转变及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培养高素质、多向型人才的需要成为检验医学教学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徐蓉 《医药导报》2013,32(1):130-132
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对我国药学服务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应当转变我国传统的高等药学教育模式,以药学服务为导向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 建议建立统一的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标准,转变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并将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与执业资格考试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和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我们已深刻地意识到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性。为此,在高职生病原生物学教学中我们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5.
临床检验基础是3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强调实验操作技能是该课程重要教学目的之一,为培养适应当前医学检验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对该课程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优化实验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步取代,新的医学模式的出现和新的健康观念的提出,要求护理工作者由过去的护“病”转向护“人”,要求护理工作方向由传统的护理模式转向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为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开展,就要有一只重要的、高素质的护理队伍。作为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助产士,在整体护  相似文献   

7.
荆珏华 《安徽医药》2016,20(2):404-406
为适应当前“5+3”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好地开展临床骨科教学,通过分析当前骨科研究生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该省“5+3” 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提出新形式下骨科临床教学改革方案,从而适应当前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求,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8.
侯丽霞  肖波  苟峄  姚冬 《中国当代医药》2024,(4):149-152+156
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特点是知识体系庞杂、应用性强。对于地方医学院校而言,培养适应本地区医疗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是首要目标。本文依据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结合地方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完善地方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课程设置。首先,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结合。医学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理论与实践应该相辅相成,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其次,加强跨学科的融合。通过设置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程或跨学科的综合实践项目,可以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此外,适当增加课程的难度和深度。为了使学生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课程设置应适度增加一些前沿知识和研究领域的内容,提高课程的难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这些建议将为地方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参考,满足本地区医疗需求的同时,推动医学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临床护理带教的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明 《临床医药实践》2006,15(9):704-705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实习护生对临床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尽快找到影响护生临床教学的因素,提高医院护生教学能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新型护理人才,在护生中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浅议药学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王天志  吕太平 《华西药学杂志》2001,16(3):241-241,243
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亟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三创人才。而实验室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21世纪是生命科学时代,药学又是其中最具活力的科学领域之一。如何改革现有的药学实验教学,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广博深厚的基础理论、坚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能掌握药学发展方向、勇于探索与创新的合格人才是实验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1药学实验教学的现状1.1药学教学实验室分属各教研室,资源分散,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不利于药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国药学的办学模式,主要…  相似文献   

11.
关于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及产业化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1]。高等医学院校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将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医学院校教育是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目前 ,医学高校教学改革虽然已有较大发展 ,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我们认为本科医学院校对创新人才培养主要应抓住以下几方面 :1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变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先导。教学改革要取得突破性进展 ,首先要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 ,实现传统教育思想向现代教育思想的…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门诊药房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药剂人员的工作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尤其是作为医院窗口单位医院药房的重要部门—门诊药房,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也给门诊药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初,我国卫生工作者引入医学模式的概念,提出:“医学模式应该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观点。二十年来,医学模式及医学转变的重要性逐步被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所认识,关于医学模式的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转变医学模式的实践在医学及医疗卫生服务的各个领域兴起和渗透。我军卫生工作,紧跟这一医学变革的发展趋势,积极转变医学模式,为提高部队广大官兵的健康水平,巩固和维护部队战斗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军队卫生工作的现状离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还…  相似文献   

14.
李志忠  张京梅 《中国医药》2009,4(12):1020-1021
目前,医学模式已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知识结构所限,目前许多医学教学人员对当今医学模式转变的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对学生见习带教中无法结合医学模式的转变指导学生,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合格医学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与近代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教育培养出具备高水平竞争力和广泛的适应性、创新进取、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医学人才。而只有素质教育才能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目前,医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有两个基本点:一是人文素质教育,二是专业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从医行为也由过去的理论知识加个人经验为指导向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模式转变。循证医学以其强劲的科学理念影响着医学信息人员,使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1循证医学的概念循证医学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著名临床流行病学专家DavidSakett教授将EBM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犤1犦。所谓循证医学模式是指医生的个别临床经验与最佳科学依据相结合的临床模式,而最佳科学依…  相似文献   

17.
金春玉  金承龙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920-1920,F0003
随着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科学信息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及世界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医学的要求急剧提升.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是医学教育界的当务之急,医学教育的改革日益紧迫.  相似文献   

18.
科研工作应用于教学 探索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面临的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是复杂化、全球化和大系统化 ,故现代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严重阻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121世纪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急需创新性人才1 121世纪学科发展呼唤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临床检验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强、年轻且发展迅速的学科 ,它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在高层次上的结合 ,它的任务是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病程监控和预后判断提供实验室的分析手段和可靠的分析数据 ,并提供多层…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中下叶开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充满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模式等适应时代的进步,培养适应国际化需要的人才.双语教学作为时代的需求,是这种新形式下的必然产物.为此,国家教育部把英语教学提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提出应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双语课程建设,其中要求各高校在专业课程中开设5%~10%双语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1 医学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出 当代科学综合交叉发展的趋势,把医学推到了一个建立“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和形成“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现代大卫生观的崭新阶段。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对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现代医学模式呼唤集生物医学技术、心理医学技术、社会医学技术于一身的医学全才;现代卫生观念要求对医学人才进行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的全科教育。 为了适应这种新模式和新观念,医学教育的直接任务就是要把医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德才兼备的和心身健康”的优良品质、并且具有“生物医学、心理医学和社会医学”的全面技能的医学人才;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去实现“使人民身体健康”并“使人民心理健康”的崇高职业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