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诊断问题。方法分析81例女性患者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绞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女性冠心病临床胸痛症状常不典型,绝经后出现典型或不典型胸痛,同时又有明显冠心病危险因素,发生冠心病可能性大。绝经后仅有典型或不典型胸痛,而无明显危险因素,则冠心病可能性较小。结论绝经是女性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绝经后冠心病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造影对女性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女性冠心病的临床诊断问题,本组回顾性分析50例女性患者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绞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的临床资料。方法:冠心病组:以冠脉造影血管狭窄≥75%诊断为冠心病,冠脉狭窄50%-75A%且临床有心肌缺血证据者也诊断为冠心病,共23例。将冠状动脉狭窄〈5%或正常者为非冠心病组、共27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冠心病的临床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围绝经期组76例,绝经后组104例)临床疑为冠心病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胸痛特点以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围绝经期组患者冠心病发生率为13.5%(10/76),明显低于绝经后组的43.3%(45/104,P<0.01);围绝经期妇女冠心病患者有绝经、高血压、危险因素≥2个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P<0.01,P<0.05);围绝经期患者胸痛多为不典型心绞痛;围绝经组平静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敏感性为50.0%和60.0%,特异性为62.1%和59.1%.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冠心病的临床诊断要慎重,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受到一定限制;冠脉造影是冠心病的确诊手段,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心脏病伴有糖尿病患者的心绞痛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Q  Fan ZJ  Chen HY  Yan JH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0):684-687
目的 提高对冠状动脉心脏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绞痛特点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1日至2007年1月1日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873例,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记录胸痛发作的症状.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将胸痛症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分析胸痛症状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4873例研究对象中,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糖尿病患者1431例,表现为胸痛1组症状(非心源性胸痛)187例、2组症状(不典型心绞痛)492例及3组症状(典型心绞痛)752例.冠状动脉明显狭窄非糖尿病者2056例,表现为非心源性胸痛、不典型心绞痛和典型心绞痛的患者分别为297例、735例和1024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组之间比较,无论是非心源性胸痛、不典型心绞痛和典型心绞痛,对于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诊断,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对于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胸痛3组症状优于2组症状,2组症状优于1组症状.在非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与心绞痛的表现类型密切相关(P<0.01),而在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与心绞痛的表现类型相关不明显(P=0.333).结论 典型心绞痛对于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在非糖尿病患者中,胸痛特点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老年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分析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 ,提高对老年女性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 74例临床可疑冠心病≥ 6 0岁老年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 ,根据造影结果 ,有 1支或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5 0 %为冠心病组 32例 ;冠脉造影正常或有狭窄病变 <5 0 %的为非冠心病组 4 2例。对二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加以比较。结果 老年女性冠心病组有典型心绞痛症状或心肌梗死病史 ,且伴特异性ST ,T变化 ,单纯T波改变者少。但两组发病年龄、应激因素无差异 (P >0 .0 5 )。冠心病组独立危险因素和促发性危险因素拥有者高于非冠心病组 ,而绝经平均年龄低于非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三支以上血管病变中伴二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占 10 0 %。而单支血管病变伴 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占 4 6 .7%。结论 老年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与危险因素有关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家族史、绝经年龄是其独立和促发危险因素 ,而年龄并非发病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28(6):577-578,58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分布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并结合临床分析46例冠脉造影结果。结果冠脉狭窄的好发部位为前降支,其次为右冠及回旋支;心肌梗塞、心绞痛冠脉造影的阳性率高,而临床仅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尤其是老年房颤患者阳性率低。结论心电图无病理性Q波,仅凭ST-T改变,对高心病患者拟诊合并冠心痛应慎重。临床无其它冠心病危险因素,单以不典型胸痛为表现,冠脉病变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7.
在冠心病患者中,心律失常的较多见[1,2]。对于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特别是伴有不典型胸痛易患因素时,临床较常诊断为冠心病,甚至在教科书上也有心律失常型冠心病之说,本文对116例拟诊为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伴有心律失常患者的造影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有冠状动脉造影对心律失常伴不典型胸痛患者的诊断价值。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心律失常患者116例,其中不伴心绞痛症状或症状的典型得62例(A组),男性55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2±58岁。伴心绞痛(均符合WHO标准)症状者54例(B组为对照组),男性52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4±47岁。两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脉造影(CAG)与不同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106例患者以症状分为心肌梗死、典犁心绞痛、不典型胸痛三组;以心电图改变分为有ST-T改变组及无ST-T改变组.分别计算CAG阳性率,同时汁算合并不同危险因素患者CAG阳性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心肌梗死组CAG阳性率为100%,典型心绞痛组CAG阳性率为88.73%,心电图有ST-T改变组CAG阳性率为92.21%,典型心绞痛合并心电图ST-T改变组的CAG阳性率为93.85%,合并2个或2个以上危险因素患者CAG阳性率为88.89%.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及危险因素分析在冠心病的诊断中都有各自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在不同类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60例临床诊断和可疑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相关中的临床数据行统计学处理。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心肌梗死组、典型心绞痛组及不典型心绞痛组。结果:有糖尿病的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生率为96%,吸烟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生率70%,高脂血症的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生率为68%,高血压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生率62%。心肌梗死组阳性率96%,典型心绞痛组82%,不典型心绞痛组阳性率60%。结论:冠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最可靠方法,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男性及老龄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准确性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判断预后的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82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同期内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以及部分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并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主要危险因子.结果若以冠脉造影冠脉狭窄≥50%为冠心病诊断标准,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6.0%、特异性30.0%、准确性56.4%、假阳性率43.6%和假阴性率22.7%;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和假阴性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性别、运动前的静息心电图、运动量等;冠脉狭窄≥50%患者的年龄、男性所占比例、存在典型胸痛以及≥2个主要的冠心病危险因子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冠脉者;在冠脉狭窄≥50%的患者中,1支、2支和3支冠脉病变者平板运动试验所达METs值、异常ST段出现时间或持续时间、ST下移最大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多数(70.2%)冠脉造影为轻中度冠脉病变者也存在≥2个主要危险因子,近半数(44.7%)存在典型胸痛;血管内超声显示26例冠脉造影为轻中度冠脉病变者有39处病变,33处病变属于偏心性斑块和软斑块,7处病变面积狭窄率超过50%;若轻中度冠脉病变结合阳性运动试验结果或典型胸病症状或≥2个主要冠心病危险因子为标准来诊断冠心病,则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基本同前,但准确性增加到70%左右.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结合临床特征、典型胸痛或主要危险因子分析能提高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多项指标能判断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和估计预后,了解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和假阴性产生原因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罗伟  袁斌  黄有胜  李文安  谢毅 《当代医学》2010,16(16):19-20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病变的102例胸痛患者,探讨相关的临床资料,以进一步提高对此类胸痛患者的认识。方法总结自2003年12月~2007年3月冠脉造影无明显狭窄病变的102例胸痛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造影结果再认识。结果 102例胸痛患者经冠脉造影后均排除冠心病诊断,其最后的临床诊断多种多样,以心脏神经症居多,占47例(46.07%)。回顾此类胸痛患者的造影示内膜光滑,无局限性狭窄,但大部分病例的冠状动脉呈迂曲,扭结,有血流缓慢等现象。结论冠脉无明显狭窄病变而有冠脉迂曲的病人可出现典型劳累型心绞痛、冠状T波、运动试验阳性、采用以β受体阻滞剂为主的抗心绞痛治疗有效等表现,临床上酷似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对这类患者的鉴别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210例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有或无典型胸痛的心律失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10例各类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伴典型胸痛的A组102例和不伴典型胸痛的B组108例,作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结果:A组中98例(96.1%)有冠脉病变,而B组中仅18例(16.7%),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为冠心病时,应结合临床胸痛症状。  相似文献   

13.
冠脉造影正常的胸闷痛伴ST段或T波异常患者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正东  吴鹏 《海南医学》2009,20(11):28-2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但具有典型胸闷痛且伴ST段或T波异常改变患者的病因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45例胸闷、胸痛,或同时有胸闷痛症状且伴明显ST段、T波,或ST-T异常改变患者(其中仅有胸闷者15例,典型胸痛者20例,胸闷胸痛均有者10例),冠脉造影结果采用目测法,狭窄≥50%者诊断为冠心病。结果45例患者除2例右冠脉轻度狭窄20%-30%,2例左前降支轻度狭窄25%-35%外,余冠脉均未见明显狭窄等异常。结论冠脉造影有其不足的一面,它对狭窄程度的判断依赖于与邻近的"正常"血管节段的对比,不能发现微血管的病变。不典型胸痛患者冠心病发病率较低,单凭ST段、T波或ST-T的异常改变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不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与方法 对 2 9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或可疑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胸痛待诊病人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为胸痛的临床诊断提供思路。结果 ①不典型心绞痛症状患者 16例 (5 5 .17% ) ,典型心绞痛症状患者 13例 (4 4 .8% ) ;②存在高血压者 4例 (13.79% ) ;③心律失常 6例 (2 0 .6 9% ) ;④糖耐量异常 3例 (10 .34% ) ;⑤血脂异常者 16例 (5 5 .17% )其中甘油三酯增高居多 14例 (4 8.2 7% ) ;⑥未发现心血管危险因素者 9例 (31.0 3% )。结论 ①以不典型心绞痛为主要症状 ,不伴或极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此类患者 ,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应慎重 ,最好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②以典型心绞痛为主要症状此类患者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考虑与冠状微血管异常及冠脉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壁冠状动脉患者的长期临床影响.方法:31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壁冠状动脉,且均没有诊断意义的冠脉狭窄的患者,按是否有典型心绞痛症状,或心肌梗死史,或心电图有明显缺血表现,分为典型心肌缺血组和非典型心肌缺血组.比较冠心病危险因素对两组患者的影响.结果:典型心肌缺血组平均有3.4个危险因素,而非典型心肌缺血组只有1.3个危险因素(P<0.01);因心绞痛来医院就诊,典型心肌缺血组7.4次/年,非典型心肌缺血组1.6次/年(P<0.01);因心绞痛服药,典型心肌缺血组4.4种/人,非典型心肌缺血组0.6种/人(P<0.01).结论:壁冠状动脉患者总体预后良好,但合并较多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6.
90例冠状动脉造影与冠心病临床诊断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及适应证。方法:对临床诊断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9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临床对比分析,结果:阳性率56.7%,其中心肌梗死组87%,典型心绞痛组72.2%,不典型心绞痛组16.1%,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方法。以不典型心绞痛诊断为冠心病极易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不典型胸痛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无创性检查的阳性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104例临床表现为不典型心绞痛胸痛的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无创性检查的阳性结果与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冠脉造影的阳性预测率不同。结论:多重冠心病危险因素要比无创性检查的阳性结果对冠脉造影的阳性预测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及新危险因素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疑似女性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住院患者235例,经冠脉造影确诊女性冠心病患者156例,女性非冠心病患者7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程度.结果 (1)在不同程度冠脉病变组间比较,单因素分析显示随冠脉造影病变支数或病变Gensini总积分增加,各组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同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尿酸病、高纤维蛋白原)的百分率也随之增加.(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水平为诊断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依次为糖尿病、甘油三酯、高尿酸、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血压、年龄.结论 女性冠心病人中存在多个危险因素,其中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女性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但新的危险因素尿酸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典型胸痛患者心电图有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不典型胸痛且心电图有ST—T改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冠咏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3例不典型胸痛且心电图有ST—T改变患者,冠脉造影证实有冠心病者占77.36%(41/53).冠状动脉正常组占22.64%(12/53),其中3例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3例为心肌桥,4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为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结论:不典型胸痛且心电图有ST—T改变患者误诊率仍较高,临床上仍应作冠脉造影,以明确冠心痛诊断.静息与胸痛时心电图有无动态改变是减少误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146例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翁少翔  蒋晨阳 《浙江医学》1999,21(5):272-273
为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将146例CAG分为心叽梗死组(33例),心绞痛组(53例)、不典型心绞痛组(25例)和非冠心病组(35例)进行观察分析。心肌梗死组CAG显示阳性改变占100%,心绞痛组占71.7%,不典型心绞痛组占80.0%,非冠心病组未见阳性改变各,CAG显示阳性改变合计91例,冠心病多见于男性和高龄患者,吸烟、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病、饮酒史,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认为CAC是显示冠脉病变的直接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