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科常见疾病,属中医“哮病”范畴。古代文献多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宿痰伏肺。何明教授在临床中发现,痰饮伏肺虽为哮病之“夙根”,但“风邪”和“脏腑虚损”是哮病重要的发病因素,更是难治性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据此总结出“三因”致哮的理论,提出了以“风、痰、虚”为核心的哮病辨证治疗新思路,在治疗重症、难治性哮喘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陈华教授应用祛风涤痰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临证,总结整理病案资料,从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等方面阐释陈华教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及方药特色,并通过临床验案加以佐证。[结果]陈师认为风痰伏肺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理基础,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不同病机,以祛风涤痰为总治则贯穿病程始终,佐以宣肺、清肺、润肺、温肺、补肺等不同的治法,早期祛风为主,中期涤痰为重,后期顾护脾胃,培土生金以杜生痰之源。所举医案辨证为风寒袭肺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以祛风化痰、宣肺止咳,方用止嗽散合麻黄射干汤加减,获得良好疗效。[结论]陈华教授应用祛风涤痰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注重分期辨治,疗效显著,对指导临床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属中医“哮喘”范畴。乃因内伏之夙根为外邪所诱发,或兼先天不足、肺肾两虚、痰阻气闭、阻塞气道所致。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哮喘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都有了新的认识。笔者回顾了1984年至1995年的文献,将其概述如下:1 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多以痰立论,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认识到瘀血亦是哮喘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姚惠陵认为血瘀是小儿哮喘的重要病机,“肺朝百脉”,当各种原因作用于肺,使肺的生理障碍时,就会产生血瘀。洪广祥认为哮喘缓解期气道中的顽疾、老痰并未彻底清除,在一定条件下阻塞气道引起血瘀,指出“痰瘀伏肺”是哮喘反复发作的夙根。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指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至今尚无特效治疗,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疗效尚欠满意,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有其一定的优势。笔者现将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研究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宋兴[1]认为六淫邪毒皆可为患,气机郁闭、邪毒内陷是本病病机核心所在;曹洪欣等[2]认为本病的发病和病机与大气下陷密切相关,进一步提出“虚”和“陷”是本病的两个层次的病理变化;成建定等[3]从脾胃学说探讨认为本病的病机与脾胃功能息息相关;刘弼臣[4]从肺脾论治小儿病…  相似文献   

5.
干燥综合征(SS)是以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在唾液腺和泪腺浸润后导致腺体分泌不足为特征,眼、口腔干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还可累及肾、肺、甲状腺和肝等多种器官。SS在我国发病率为0.29%~0.77%,近年来本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居自身免疫性疾病第3位,该病发生以40岁以上人群居多,且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8。SS的致病机理至今尚不明确。本病被全国中医痹病委员会明显命名为燥痹。目前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疗效欠佳且副作用多,中医药治疗本病能有效缓解病情且副作用少,有较大优势。现就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目前西医对干燥综合征的病理因素、发病机制尚不明显,中医认为该病病因病机主要由燥、瘀、虚所致,如孙氏等[1]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是燥毒为害,并按来源不同分为外来之燥毒与内生之燥毒,且外来之燥毒与内生之燥毒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使病情更加顽恶固结。马氏[2]认为该病由正虚感邪致燥,阴虚津亏致燥,瘀血致燥,燥盛成毒,瘀毒相互为患是病理关键。张氏[3]认为热毒灼伤胃阴,痰瘀互结是为病机。钱氏等[4]以肺为本,提出肺的宣发和肃降作用失常引起津液的输布障碍而致诸症...  相似文献   

6.
平喘合剂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哮喘是外因作用于内因的结果 ,痰瘀伏肺为其宿根 ,外邪引触伏痰、痰瘀胶结、阻塞气道、痰阻气逆为其病机 ,寒热夹杂为其病性。具有宣肺化痰、降气平喘、清热活血功效的中药平喘合剂可明显改善哮喘发作期患儿的肺通气功能 ,明显降低患儿血浆中sICAM 1、IgE水平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 ,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气道阻塞、调节免疫反应及抑制气道炎症等多个环节有关  相似文献   

7.
哮喘病因病机及治则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代医家对哮喘病病机的见解颇多迥异,对其治疗多宗“发时治肺”、“平时治肾”的法则。笔者为求索更好的治效,试就其病因病机、治疗法则等略陈管见,以期诸同道教正。 病因病机 一、历代医家的见解 1.主痰说:朱丹溪认为“哮喘专主于痰”。近代陈氏也认为“哮喘以痰为本病主”,因宿痰内伏,能反复发作,故不论其痰从何而来;发病之期应以痰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治疗必须达痰。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有关哮喘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哮喘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痰饮伏肺、风盛痰阻、气郁气逆、脏腑虚衰,重点阐述了“夙根”学说的发展;近年来哮喘的辨证分型研究借用了包括影像学、实验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等现代医学的手段,对冷哮、热哮、虚哮及其他证型进行了量化和客观化的研究,以期为哮喘的实验研究和哮喘的诊治及提高其临床疗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刘建秋教授运用疏风肃肺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证属中医风盛挛急夹痰热证,刘师认为,本病主要以风邪为患,痰郁成哮,痰饮内伏,风邪引触,痰气交结,阻塞气道而致,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性证素主要为"痰""热",故临床上以"风盛挛急夹痰热证"较为常见,本方药由刘师针对相应症状、药物配伍特点以及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而得,以达疏风肃肺、解痉化痰之效,以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代谢综合征(MS)中医病因病机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通过复习古今文献,结合王晖老师的临证经验,总结MS的中医病因病机。[结果]于MS,先天禀赋不足为其易感因素,多食少动为其始动因素,气化失调为其基本病机,痰浊瘀血为其病理产物,变证百出为其不良结局。临床上治疗MS,应当分清主次,随证治之,以有效地阻断疾病发展,提高MS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MS有着特定的中医病因病机,对MS中医病因病机进行总结,可为中医药临床防治MS提供理论基础,从而不断地创新研究思路,发挥中医药治疗MS的最大优势。  相似文献   

11.
小儿过敏性鼻炎中医药辨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近10年来中医药辨治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近10年来小儿过敏性鼻炎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对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等作总结。[结果]提出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病因为肺脾不足,风痰内蕴,兼为外邪诱发,病机常寒热夹杂,虚实并见。治疗上以祛风宣窍、健脾补肺为主,亦可从寒热痰瘀论治,内外治相结合。[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具有一定优势,但有待于进一步规范研究方法,拓宽研究思路,使中医药在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应用上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2.
彭玉教授认为儿童鼻鼽的发生,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亏虚,夙根(痰饮)伏肺,外因责之于气候变化,寒温失调,致敏原接触,饮食无节制如生冷咸酸等引动内伏之痰饮,风痰相合阻滞鼻窍而发病。风与痰的病理特征贯穿本病的始末。彭玉教授指出:鼻鼽病机衍化的基础是风痰阻肺,风、痰贯穿疾病的始终,并提出"祛风化痰"的基本治疗大法。在此,本文介绍彭玉教授从风、痰角度辨治儿童鼻鼽的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儿童鼻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COPD稳定期中医证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述近3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近3年来COPD稳定期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对COPD稳定期的病因病机、辩证分型、治疗方法等作总结。[结果]提出COPD稳定期的病因病机为发作期外感时邪,损伤肺气,痰热瘀稽留,病程迁延日久,致使脾肾气虚,最终导致肺脾肾三脏脏气虚衰,气滞血瘀痰凝。治疗上以调补肺脾肾三脏,兼以化痰活血为主,亦可从肠论治,针药结合。[结论]中医药治疗COPD稳定期具有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周仲瑛教授从风痰论治支气管哮喘的经验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仲瑛教授治疗内科疑难病证具有丰富的经验,对支气管哮喘擅长从风痰论治。认为风痰阻肺是哮喘发作期的主要病机病证,风邪为患有外风与内风之异,外风责之于肺,内风则与肝、脾有关。缓解期虽以正虚为主,但风痰内伏之宿根仍然存在,是哮喘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治疗在扶正治本的同时还要适当兼顾祛邪。据此认为风痰阻肺之病机贯穿于哮喘病的全过程,祛风化痰是哮喘各期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5.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儿童慢性咳嗽中的常见疾病,中医学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长期咳嗽,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其病机关键在于痰饮内伏,与哮喘"伏痰"病机相似,而当前西医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机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Th1/Th2细胞比例失衡及其细胞功能失调两个方面。文中以痰为论治主线,对从痰论治CVA可能影响Th1/Th2细胞功能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多个医院主任医师治疗哮喘经验丰富,认为本病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主要病机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内因责为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输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隐伏于肺窍,成为哮喘的夙根.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以及嗜食咸酸等.治疗以发作期以攻邪为主,缓解期以扶正为本.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伏气温病理论,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病因病机和诊治思路。[方法]基于古代医籍对伏气温病理论的阐述和HNL的现代研究,分析该病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及传变规律,总结其治疗原则,并报道医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 HNL的病机以正虚邪伏为主,表现为在正虚基础上,外感邪气伏于膜原,阳郁化热,外发少阳三焦,内生痰瘀浊毒为病。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法,重在祛邪,针对伏邪、郁热和病理产物内生三个病机环节,制定疏利透达、祛邪清热和清理夹邪、解毒散结的治疗原则;扶正重在顾护气阴和愈后调养,预防余邪复遗。所举医案为应用伏气温病理论治疗HNL一例,证属湿热毒蕴、痰瘀互结,先后方选升降散合三仁汤、甘露消毒丹治疗,随证加减,效果显著。[结论]从伏气温病理论探讨HNL的诊治思路具有临床实用意义,可为诊治HNL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何若苹教授运用二苓和安汤治疗肺腺癌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侍诊、收集病例,从中医病因病机、汤药方义、随证加减三个方面对何若苹教授运用二苓和安汤治疗肺腺癌的理论及思路进行分析总结,并举隅医案加以佐证。[结果]何若苹教授认为,肺腺癌病机多以肺脾肾三脏不足为本,以气滞、水湿、痰饮搏结为标,故从益气养阴、补肾填精、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等四个方面着手,创制二苓和安汤,随证化裁,治疗肺腺癌。对于阴亏与痰浊并存之患者,何教授先以甘露消毒汤祛其标,再对症治疗。所举验案为老年肺腺癌患者,辨证为气阴不足、痰浊内蕴,治以扶正祛邪、养阴利水,方用二苓和安汤,病情缓解,疗效确切。[结论]何若苹教授运用二苓和安汤治疗肺腺癌,体现出中医专病专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特色,值得学习、总结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浅析金水相生之法、哮喘病因病机,探讨金水相生之法在哮喘治疗中的价值及地位。[方法]研读中医古籍中关于金水相生法的涵义及哮喘的病因病机,并检索金水相生法在哮喘治疗中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金水相生在哮喘治疗中的价值。[结果]金水相生是据肺肾五行之间关系而确立的治疗法则,金能生水,水能润金,无论是对肺肾气虚、阴虚、阳虚之病均有重要指导意义。哮喘的主要病机为"在肺为实,在肾为虚",以金水相生法治疗哮喘,可达到扶正祛邪、减少发作的作用。[结论]使用金水相生法论治肺肾失调所致的哮喘,可达到标本相兼的效果,使哮喘处于稳定状态,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哮喘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总结程燕教授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特点的认识和辨证治疗的用药特色。程燕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关键为痰壅气阻,肺气郁闭,临床以痰湿闭肺和痰热闭肺两证为主辨证施治。程燕教授用药特色为:表里同治,解表定喘;开闭解郁,宣降肺气;标本同治,清除痰饮。针对治痰法,提出治痰四要点:从肺脾肾三脏入手;以顺气为先;必用消食开胃药;善用虫类药,从风、痰、络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