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 我院近年来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主要采用654—2骨髓腔内注射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13例,获明显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治疗组:13例,男5例,女8例,病史1月~8年,年龄13岁~55岁,平均年龄29岁,血色素20g/L以下者1例,40g/L以下者5例,40g/L~76g/L者7例,皮肤粘膜出血8例,鼻衄5例,鼻衄伴牙龈出血4例,月经过多者2例,反复发热5例,有口腔感染和肺感染者3例,其中AA-PNH综  相似文献   

2.
针对海洛因依赖者普遍存在易受细菌、病毒感染 ,多不易治愈的临床表现。本文通过对 45例海洛因成瘾者和 40例正常人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 1(IL- 1) ,白细胞介素 - 2 (IL- 2 )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含量测定 ,以探讨海洛因依赖者免疫功能损害与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相互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解放军第 473医院戒毒中心收治的海洛因依赖者 45例 ,其中男性 35例 ,女性 10例 ,年龄 16~ 5 7岁 ,平均2 4.8岁 ;吸毒时间 4个月~ 4年 ,平均 2 .2年 ;海洛因日均用量0 .5~ 3 g。符合 DSM- - R关于阿片类药物依赖诊…  相似文献   

3.
肾脏病患者血,尿β2—mR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4年1月~1996年12月对我院住院的33例肾脏病患者进行了血、尿β_2-m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肾脏病患者33例(男19,女14)。其中急性肾炎3 例;慢性肾炎4例;肾病综合征6例;狼疮性肾炎5例;紫癜性肾炎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8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年龄15~72岁,平均38岁。所有的病人均做血、尿常规、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肝功、血脂、血K、Na、Cl、血尿β_2-m测定。 β_2-m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正常值为1700~2600μg/L,尿正常值为10~154μg/L。 结果 血清β_2-m浓度与血清肌酐浓度之间呈正相关。y=0.52x-790.34,r=0.553,p<0.005。 血清β_2-m浓度与血清肌酐清除率之间呈负相  相似文献   

4.
环核苷酸是人体内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效应的信息物质,当其浓度发生变化时,常可导致病理状态。本文测定了33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浆cAMP、cGMP 的浓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对象:共73例。正常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6.31岁(18~54岁),体检合格,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多33例(男9例,女24例)。平均年龄26.13岁(4岁~56岁),病程自6月~22年不等,平均3.42年。诊断标准均按1986年西安会议制订标准(中华血液学杂志1987;3:183)。病人外周血液之血小板计数在10~6.9×10~9/L之间,其中多数在5.0×10~9/L以下。二、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cAMP、cGMP试剂盒由上海中医学院同位素室提供,使用仪器为北京仪器厂生产的FJ-631~(125)Ⅰ放射免疫测定仪。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原因,本文观察了这两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患者IL-2、IL-6和SIL-2R的变化。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2例,均为急诊住院患者,经胃镜和常规生化检查按病因分为两组:1.溃疡性出血23例(男17,女6),其中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平均年龄31.4岁;2.肝硬化性出血19例(男13,女6),由肝炎后肝硬化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所致,平均年龄46.7岁。另外正常对照34例,按年龄分层后使之有可比性,上述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24~48小时内静脉取血,分离血清-20℃保存待测。 二、方法: (一)IL-6测定:采用ELISA法,试剂盒由上海  相似文献   

6.
吴鹏  李锋 《微循环学杂志》2005,15(4):109-109
铁缺乏(ID)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营养缺乏,而且易导致孕期贫血,是孕妇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是判断骨髓红系造血情况和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随着网织红细胞计数自动化分析技术的提高,检验科最新的血球仪已经能够直接快速测定出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CHr)。现对本院48例缺铁性贫血(IDA)孕妇患者治疗前后CHr进行检测,以确定CHr在孕妇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临床病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IDA孕妇患者48例。IDA病例选择标准:①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全血中Hb<110g/L、MCV<80fl、MCH<26p…  相似文献   

7.
健康人与代谢性骨病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正常与病理状态下血清骨钙素 (S -BG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了 2 70例不同年龄段 (每隔 1 0岁为一年龄段 )健康人 ,60例脑血管疾病以及 85例代谢性骨病患者的S -BGP水平。结果 :(1 ) 89例新生儿脐血S -BGP浓度为 1 9 3± 1 6 8μg/L ,2 2例出生 3天婴儿S -BGP浓度为 7 4± 2 3μg/L ,1 0 0例正常人 (1 1~ 60岁 ,平均年龄 39岁 )S -BGP浓度为 5 2± 1 35μg/L ,其中 :男性 5 3±1 4μg/L(n =47) ,女性 5 1± 1 34μg/L(n=53)。 30例老年健康人S -BGP浓度为 3 9± 1 48μg/L。S -BGP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 (r=- 0 383 ,P <0 0 0 1 )。 (2 ) 85例代谢性骨病患者S -BGP浓度 :甲亢患者 2 1 7± 2 0 46μg/L ,与正常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 ;老年糖尿病 (NIDDM)患者 2 6± 0 99μg/L ,与正常老年健康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 (3) 60例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S -BGP水平 :脑梗塞 2 2± 1 1 μg/L ,脑出血 2 5± 1 2 μg/L ,与正常老年健康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结论 :本文结果表明 ,S -BGP的放射免疫分析是研究正常与病理状态下骨代谢变化的重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2(IL-2)在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正常或异常表达与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紧密联系。为了了解肝硬化患者的发病机理和其甲胎蛋白的关系,我们采用IL-2 RIA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一)正常人:35人(男21,女14)。均为我院门诊体检合格的健康人,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正常,肝、肾功能检查试验正常,年龄21~35岁,平均28.2岁。 (二)患者组:39人(男33,女6)均为临床上明确诊断的肝硬化患者(包括肝功,B超等检查证实),年龄19~74岁,平均60.8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α-干扰素激活骨髓自体移植治疗首次缓解期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造血重建能力.方法24例首次缓解期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男9例,女15例,中位年龄26岁(9~40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9例,急性杂合性白血病(AHL)2例.预处理方案包括单次全身照射(sTBI)10 Gy+环磷酰胺(Cy)60 mg/kg×2次12例,sTBI 7 Gy+Cy 60 mg/kg×2次+阿糖胞苷(Ara-C)2 g/(m2·d)×2次5例,sTBI 9 Gy+Cy 60 mg/kg×2次+鬼臼乙叉苷(VP-16)200 mg/d×2次或鬼臼毒素(VM-26)200 mg/d×2次4例,MAC方案(马法兰 Mel 60 mg/m2+Ara-C 1 g/m2Q 12 h×6次+Cy 60 mg/kg×2次)3例.进行IL-2联合α-干扰素激活自体骨髓并移植,移植后观察患者造血重建、长期无病生存率、移植相关死亡率、复发率及严重的移植相关并发症.结果移植后除2例患者因严重感染早期死亡外,所有22例患者获得造血重建.移植相关死亡3例,6例复发,15例患者持续完全缓解90个月(79~102个月),5年无病生存率及复发率分别为62.5%±9.9%及27.3%±9.5%.结论IL-2联合α-干扰素激活自体骨髓移植是治疗首次缓解期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风湿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Rheumatism immune-related hematocytopenia,RIRH)患者骨髓免疫细胞炎性因子分泌状态,探讨其对骨髓造血细胞损伤的病理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①ELISA法检测66例RIRH患者血清IL-5、IL-10、IL-12、IL-17和IFN-γ浓度,对照组30例采自健康查体血清;免疫化学法观察骨髓免疫细胞HLA-DR表达;②免疫荧光法观察骨髓细胞抗人球蛋白(IgG)抗体、FcγⅡ受体(FcγⅡR)、甘露糖受体(MR)、ICAM-1、IL-12、IL-17A与IL-17RA表达;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作为疾病对照;③随机抽取32例血小板>50×109 L-1无出血倾向患者,常规治疗同时联合复方丹参促进炎性因子代谢,与30例不联合复方丹参患者对照治疗效果.结果:①66例患者血清IL-5、IL-1O、IL-12、IL-17和IFN-γ浓度分别为(126.04±7.66) ng/L,(316.23 +25.163) ng/L,(328.43±27.01) ng/L,(48.17±4.22) ng/L和(40.28±3.69) ng/L,较之对照组(33.16 ±2.17) ng/L,(176.25±10.69) ng/L,(94.05±3.26) ng/L,(20.03±1.14) ng/L和(8.25 ±2.01)ng/L显著升高;②骨髓中活化的组织嗜碱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Mp)等免疫细胞高表达HLA-DR、FcγⅡR、MR、ICAM-1、IL-12、IL-17A和IL-17RA;③32例IRHS患者联合复方丹参组经治疗2周后,血清IL-5和IL-17含量较之对照组显著降低,血象恢复时间较之对照组提前1周.结论:RIRH患者骨髓中多种免疫细胞活化,表达和分泌多种免疫分子,介导ADCC效应、细胞免疫功能和炎性反应,是损伤病变的造血细胞的重要免疫机制.抗感染、抑制免疫联合复方丹参活血化瘀,能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电击伤致心脏损害后患者的心肌酶、心电图改变。方法 35例电击伤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5例;年龄15~53岁,平均年龄35.2岁。根据有无心电图异常分为心电图异常组(A组2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3例;年龄16~53岁,平均年龄36.2岁)、心电图正常组(B组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15~52岁,平均年龄34.2岁)。正常组(C组1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5~53岁,平均年龄35.2岁)。高电压(1 000 V)伤23例,低电压(220~380 V)伤12例。检查心电图变化,行实验室检查和TNT检查,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结果 A组23例患者心电图异常,B组12例患者心电图基本正常;心电图异常患者主要表现为T波高耸和T波高耸伴心房纤颤。高电压组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83.3%(19/23),低电压组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33.3%(4/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K、CK-MB均高于B组[(4 223.7±1 116.4)U/L vs(294.5±21.7)U/L,(586.9±96.9)U/L vs(123.7±5.3)U/L;P0.05];A、B组明显高于C组[(160.4±26.1)U/L、(20.5±3.1)U/L]。结论心脏损害是电击伤的常见并发症,高压电更易致心脏损害,血清CK、CK-MB可用于临床评价电击伤患者的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12.
杜启东  朱玉清 《医学信息》2002,15(12):719-719
作者在本文报道了欧洲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及骨髓移植研究小组的治疗经验 ;即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怀孕妇女采用免疫抑制疗法的结果分析。36例怀孕妇女曾采用免疫抑制疗法治疗。患者治疗时平均 2 0岁 (7- 33岁 ) ,分娩时平均 2 8岁 (19- 41岁 )。首次免疫治疗后平均 7.2年 (1.5 - 19年 )怀孕。该组患者中 ,16例病情较轻 ,16例较重 ,3例非常严重 (嗜中性白细胞计数 <0 .2× 10 9/ L ) ,1例失去联系。怀孕前 ,11例病情完全缓解 ,2 1例部分缓解 ,4例临床上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怀孕前平均血红蛋白的浓度为 12 2 g/ L (4 7- 15 0 g/ L) ,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老年 2型糖尿病 (DM)胃排空与血糖间的关系。方法 将 6 3例 2型DM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成 2组 :血糖控制正常组 (DM1组 ) 30例 ,空腹血糖 (FBG )≤ 7 8mmol L ,餐后 2小时血糖≤11 1mmol L ,男 2 9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80 1± 4 2岁 (75~ 88岁 ) ,病程 13 4± 8 5年 (6~ 30年 ) ;血糖异常组 (DM2 组 ) 33例 ,空腹血糖 (FBG)≥ 7 8mmol L ,餐后 2h血糖≥ 11 1mmol L ,男 31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80 5± 4 2岁 ,病程 18 6± 9 3年 (5~ 35年 ) ;均空腹给予99mTc标记的试餐 ,测定固相胃排空时间 ,并与 30例正常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33(IL-33)对小鼠骨髓来源肥大细胞(BMMC)脱颗粒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小鼠BMMC,用(0、10、20、50)ng/m L的IL-33进行刺激,分别收集细胞及培养上清。Western blot法检测c-Kit表达水平;于收集的各IL-23处理组培养上清中分别加入β己糖胺酶底物,通过底物与β己糖胺酶反应所得产物吸光度值,间接测定上清中β己糖胺酶含量。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组织胺含量评估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IL-33促进BMMC的c-Kit表达。不同剂量的IL-33作用于BMMC 30 min后,可浓度依赖性地促进β己糖胺酶及组织胺的释放。IL-33作用于BMMC 24 h可促进IL-1β分泌,以50 ng/m L IL-33时作用最显著;IL-33可促进IL-6分泌,以50 ng/m L浓度时作用最显著;IL-33可促进TNF-α分泌,以20 ng/m L浓度时作用最显著。结论 IL-33可刺激BMMC脱颗粒,并分泌IL-1β、IL-6及TNF-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P)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住院HLP患者4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21~52岁。按治疗方法分观察组(CPB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对照组23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25~52岁,平均年龄35.3岁。观察组25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1~51岁,平均年龄34.4岁。两组患者均按照诊疗规范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再连续24 h行CBP治疗3~5 d,待临床症状好转后改为间断性血液净化治疗或停止CBP治疗。比较两组血液净化前、血液净化治疗72 h后生命体征、氧合指数、血清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和血浆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TNF-α、IL-6、IL-8)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明显趋于稳定,血清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及血浆炎性介质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2.7±0.6)mmol/L vs(23.8±7.6)mmol/L,(12.7±4.6)mg/L vs(34.2±11.6)mg/L,TNF-α(320.5±35.5)ng/L vs(405.2±39.4)ng/L,IL-6(382.3±42.2)ng/L vs(578.7±62.6)ng/L,IL-8(456.3±34.4)ng/L vs(635.1±59.7)ng/L;对照组(5.6±0.4)mmol/L vs(24.2±8.5)mmol/L,(18.9±7.6)mg/L vs(35.3±12.6)mg/L,TNF-α(380.9±26.6)ng/L vs(412.7±40.2)ng/L,IL-6(450.8±36.7)ng/L vs(563.5±52.4)ng/L,IL-8(507.7±46.7)ng/L vs(655.2±58.8)ng/L;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及血浆炎性介质水平在相同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转归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LP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CBP治疗能有效清除甘油三酯及炎性介质,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IL-15对体外培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D34+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mAb)免疫磁珠系统分离CD34+细胞, 将实验分为加IL-15的实验组和不加IL-15的对照组, 分别用液体培养基和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培养.计数培养后的细胞数和CFU-E、BFU-E、CFU-GM和CFU-GEMM的集落形成数,并用MTT比色法检测IL-15对MDS 患者CD3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培养的细胞上各种表型分子CD33、 CD13、 CD71、 CD19和CD3表达的变化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11例MDS患者CD34+细胞的平均回收率为(75.4±5.2)%, CD34+细胞的纯度为(90.3±6.3)%.富集倍数为(83.1±12.5)倍.用MTT比色法检测表明, IL-15抑制CD34+细胞增殖的最佳剂量为20 μg/L, 最佳时间为8 d.将对照组及20 μg/L 的IL-15(实验组)分别与MDS患者的CD34+细胞共培养8 d, 进行细胞计数显示, 增殖倍数对照组为4.6倍, 实验组为6.3倍(P<0.05, n=5); 各祖细胞的集落形成率, 实验组均明显多于对照组.CD34+细胞上各种表型分子的表达率(除CD3外), 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15作用后, CD34+细胞的细胞周期中G1、S、G2期的比率均有明显变化, 与对照组相比较, 差异显著(P<0.05, n=7).结论 IL-15对MDS患者的CD34+细胞具有明显地促增殖和诱导分化的效应, 对MDS患者的治疗可能开阔了广大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诸多研究已表明哮喘与细胞因子 (CK)失调、T细胞亚群失衡等有关。目前关于哮喘病人淋巴液中CK等研究 ,国内外尚少报道。我们自 1996年 3月至 1998年 5月对 31例哮喘病人胸导管引流 (TDD)治疗不同时间淋巴液中IL 6、IL 10、IL 12以及T细胞亚群进行了动态观察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选择符合全国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非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 31例 ,男 14例 ,女 17例 ;年龄为 11~ 57岁 ,病程 5~ 35年 ,中度发作 10例 ,重度发作 2 1例。正常对照组 32例 ,男 17例 ,女 15例 ;年龄 2 4~ 4 3岁 ,均为滨州地区中心…  相似文献   

18.
地塞米松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IL—6表达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IL-6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IL-6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的人RPE经IL-1β(10μg/L)刺激及地塞米松作用后,采用ELASA、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培养的人RPEIL-6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用IL-1β刺激后8h,RPE细胞表达的IL-6约为2000ng/L@106细胞;地塞米松可明显抑制IL-6蛋白的产生(200ng/L@106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表达的IL-6在RPE细胞胞浆中呈浓淡不一的棕黄色,地塞米松作用组染色较浅.原位杂交表明,IL-6mRNA在RPE细胞胞浆中的表达呈浓淡不一的紫蓝色,地塞米松作用组染色与对照组相同.图像分析显示,二者的吸光度(A)值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在IL-1β刺激下,人RPE细胞可表达IL-6的mRNA及其蛋白,地塞米松能有效地抑制RPE细胞中IL-6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蒋激扬  郝洁  谢蜀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1,17(12):653-656,663
目的探讨了用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入小鼠IL-2基因的基质细胞系QXMSC1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免疫功能重建的促进作用.方法将小鼠IL-2cDNA片段连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上,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2SN(含小鼠IL-2cDNA).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将PL2SN转入单嗜性包装细胞系CRE,获得G418抵抗细胞株后,以上清感染双嗜性包装细胞系CRIP,G418筛选后获得高滴度的包装细胞系CRIPIL-2.感染NIH3T3细胞测定CRIPIL-2培养上清病毒滴度为3.4×105cfu/ml.感染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1(H-2d),G418筛选,有限稀释法得10个单克隆细胞株,选择表达IL-2最高的细胞株为实验用细胞QXMSC1IL-2,用于以后的实验.供体小鼠BALB/c(H-2d)骨髓以抗T细胞单抗anti-Thy1.2加补体去除骨髓中T细胞,受体小鼠C57BL/6(H-2b)经γ射线致死剂量照射后,输入供体骨髓1×107/只,同时输入基质细胞QXMSC1IL-25×105/只.在第30天、60天检测BMT小鼠脾细胞对LPS、ConA的反应,脾细胞产生IL-2的能力,BMT小鼠产生抗体生成细胞(PFC)的能力及产生DTH的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了QXMSC1IL-2对BMT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电泳及酶切鉴定证实构建的PL2SN质粒.QXMSC1IL-2细胞系IL-2的分泌量为857U(1×106*24h).异基因骨髓移植,共输入QXMSC1IL-2能明显增加BMT小鼠脾细胞对LPS、ConA的反应.脾细胞产生IL-2的能力增强.PFC数目增加,DTH反应增强.T细胞亚群中CD4+/CD8+的比例有所恢复.结论转入IL-2的骨髓基质细胞系可促进骨髓移植后免疫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h2型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34例活动期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4和IL-1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活动期SLE患者IL-4和IL-13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IL-4和IL-13 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0.938 6±0.168 9,0.898 3±0.115 3)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549 4±0.151 0,0.608 5±0.090 3),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3在SLE患者中呈高水平表达,这可能与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高度活化、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