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摘要:目的 评价国产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质量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法定标准检验结合探索性研 究,对产品的杂质谱、克拉维酸聚合物及其他荧光杂质、复溶行为、成盐率、包材密封性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212批次样 品法定标准检验均符合规定;采用建立的杂质分析方法,对主要杂质的结构与来源进行确证;证明水分和温度易促进主成分 的降解;此外,应严格控制原料成盐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控制成盐剂的残留量;并关注包材密封完整性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影 响。结论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总体质量较好,现行质量标准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溶液的稳定性,以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注射液在氯化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中的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注射液在氯化钠溶液中的稳定性相对较高,且在3h内含量下降均在10%以内;在葡萄糖溶液中的稳定性较差,且随着葡萄糖溶液含量的增加稳定性越差(P0.05)。结论: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注射液可与氯化钠溶液配伍应用,并尽量在3h内滴注完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西安市第一医院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简称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情况、用药趋势及合理性进行分析,为其规范化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5—2019年西安市第一医院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品排序比(B/A)和科室分布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抽取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住院病例500份,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销售金额和DDDs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和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位居前2位。DDC从2017年起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品种间DDC差异较大。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和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B/A为1.00,同步性较好;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和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B/A小于1.00,使用成本较高;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B/A大于1.00,使用成本较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科室分布于呼吸内科、泌尿外科、肾脏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干部病房、康复医学科、儿科等,临床应用较广泛。抽取的500份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住院病例,有53例存在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其中适应症不适宜45例(9%),用药疗程不适宜4例(0.8%),用法用量不适宜3例(0.6%),联合用药不适宜1例(0.2%)。结论 西安市第一医院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选择抗菌药物价格高和起点高的问题,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孟鲁司特钠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RLRTI)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19年 3月—2021年 2月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 148例 RLRTI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疗法,先给予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每天iv 2次,每次30 mg·kg-1,每次在3~4 min内缓慢注射,治疗3~5 d,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每天分2次口服,每次1片,共服用5~9 d,共治疗8~14 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颗粒,每晚口服 4 mg,7 d 为 1 个疗程。治疗 2 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清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 A (IgA)、IgG、IgE、CD4+、CD4+/CD8+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出院后随访 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 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1.08%(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 IgA、IgG、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gE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16%,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46%,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出院后随访6个月内,试验组复发率 16.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1.08%(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疗法能够提高 RLRTI患儿治疗效果,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有效降低患儿复发率,且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梁琼  刘江建 《海峡药学》2014,26(1):33-34
目的 考察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稳定性,为其生产、包装、贮存和运输条件提供依据.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含量及有关物质在高温、高湿、强光照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观察其外观和pH值.结果 高温、高湿和强光照对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均有影响,其中以高温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生产,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当避免高温、高湿和强光照,将其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并遮光密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炎琥宁8 mg/kg,加入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 d/次;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1片/次,2次/d,餐时服用。治疗5~7 d。通过治疗后的疗效,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功能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2.3%,对照组有效率75.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两组FVC、FEV1和FEV1/FV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VC、FEV1和FEV1/FVC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肺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小儿肺炎症状,在抑制炎症的同时提高患儿肺功能,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和头孢呋辛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CAP患儿78例,随机分为A组(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B组(头孢呋辛钠组)各39例,A组(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静滴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30mg/(kg·次),每12小时给药1次,疗程10~14d;B组给以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5~25mg/(kg·次),每12小时给药1次,疗程10~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学改变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和B组(头孢呋辛钠组)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74%、87.18%,87.50%、85.71%,2.56%、5.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钠用于治疗CAP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范能全  贾琴 《中国药业》2005,14(2):38-39
目的:探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照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要求进行.结果:对于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可用灵敏度为0.5 EU/m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论:鲎试剂可用于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的浓度为2.5mg/ml时不干扰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胶反应.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适用于检测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中的内毒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5,(14):1921-1923
目的:为合理使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稀释溶剂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随机抽查我院近年某3个月共1 759份含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门诊处方,对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使用稀释溶剂的种类和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的溶剂主要品种为0.9%氯化钠注射液,溶剂品种选择合理率为98.69%;剂量使用合理率为71.86%。结论:我院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稀释溶剂的品种和剂量使用基本合理,但不可忽视仍存在剂量偏大或偏小等不合理现象,需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雷蓉  刘亚茹  苏建  刘永利 《药学研究》2023,42(8):574-578,604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检测器(HPLC-CAD)同时测定参麦颗粒中三种糖类成分含量的方法,结合色度值分析参麦颗粒色泽与糖类含量的相关性,为参麦颗粒处方制法中辅料蔗糖用量和温度控制提供依据;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游离糖的控制指标,评估参麦颗粒中辅料蔗糖的每日摄入量,为患者健康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HPLC测定30批参麦颗粒的糖类成分(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计算游离糖的每日摄入量及供能比;采用Adobe Photoshop对来自同一光源下的参麦颗粒进行色度值(L*、a*、b*)的测定,对色度值及糖类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 参麦颗粒各厂家辅料蔗糖用量均超过处方规定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与色度值L*呈极显著负相关,与a*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根据参麦颗粒颜色初步判断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颜色越深,颗粒越偏红、偏蓝,含量越高。30批样品按不同厂家分别聚为三类,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参麦颗粒颜色和糖类成分含量有差异显著,颜色越深,蔗糖降解越严重。30批参麦颗粒样品的蔗糖供能比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议的10%,建议厂家开发无糖剂型。结论 所建立的糖类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为处方制法合理性提供参考,为制粒过程温度控制提供依据;通过控制蔗糖日摄入量,为患者健康状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国内外用于培养基的酪蛋白胨质量状况。方法:抽取目前国内外常用的6家企业(国外3家,编号为A、B、C;国内3家,编号为D、E、F)的14批酪蛋白胨样品,分别采用干燥失重、酸碱度、碱性沉淀和磷酸盐沉淀等理化分析方法,以及耐热菌数、色素生成能力、促生长能力等微生物学方法进行质量评价。结果:6个厂家样品澄明度良好,灭菌前后pH值稳定,个别样品存在磷酸盐沉淀或碱性沉淀阳性反应;国外产品总体微生物控制较好,未检出耐热菌,国内个别样品耐热菌数达390cfu·g-1;不同企业产品色素生成能力存在明显差异;6家企业样品促生长能力均大于80%。结论:目前市场酪蛋白胨产品存在质量差异,国内产品批间差异大,国外个别产品在色素生成能力和磷酸盐沉淀或碱性沉淀等我国传统关注项目上也存在一定问题,生产中应根据不同培养基用途进行严格筛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酸枣仁适合的贮藏条件、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为保障酸枣仁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同一批酸枣仁样品,分别采取塑料编织袋包装、塑料袋包装、塑料袋真空包装、铝塑复合袋包装、铝塑复合袋真空包装和牛皮淋膜纸袋包装,贮藏在阴凉库(温度≤20℃、相对湿度为45%~75%)和药品稳定性试验箱[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75±5)%]中,以性状及水分、黄曲霉毒素、酸枣仁皂苷A、斯皮诺素含量为考察指标,开展为期6个月的阴凉长期稳定性试验和加速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6个月阴凉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包装条件下酸枣仁样品的性状以及水分、黄曲霉毒素、酸枣仁皂苷A含量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后文简称"药典")酸枣仁项下规定;斯皮诺素含量均不符合药典的规定(不低于0.080%),但其中铝塑复合袋真空包装样品中斯皮诺素含量(0.079%)与药典要求接近。6个月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牛皮淋膜纸袋包装、塑料编织袋包装样品发霉严重,塑料袋包装、塑料袋真空包装样品表面颜色变暗,铝塑复合袋包装样品颜色稍变暗,但铝塑复合袋真空包装样品外观基本无变化;塑料编织袋包装、牛皮淋膜纸袋包装样品中水分含量超过了药典要求最高值(9.0%);仅在贮藏2个月时,编织塑料袋包装样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为8.64μg/kg,超出药典规定;各包装样品中酸枣仁皂苷A含量虽有下降,但均满足药典要求;仅塑料袋真空包装样品中斯皮诺素含量(0.084%)满足药典要求,其次属铝塑复合袋真空包装样品中含量(0.071%)相对较高。结论:酸枣仁以铝塑复合袋真空包装后置于阴凉干燥处为宜。  相似文献   

14.
Prefilled syringes (PFSs) are increasingly preferred over vials as container closure systems (CCSs) for injectable drug products when facilitated or self-administration is required. However, PFSs are more complex compared to CCSs consisting of vial, rubber stopper, and crimp cap. Container closure integrity (CCI) assurance and verification has been a specific challenge for PFSs as they feature several sealing area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CS is necessary for an appropriate CCI assessment as well as for packaging development and qualification. A comprehensive CCI assessment of 6 different PFSs from 3 different manufacturers (including 1 polymeric PFS) was conducted using helium leak testing. PFS components were manipulated to systematically asses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different sealing areas to CCI, namely rigid needle shield (RNS)/needle, RNS/tip cone, and the individual ribs of a syringe plunger. The polymeric PFS required an equilibrium measurement for accurate container closure integrity testing. The different sealing areas and a single plunger rib were shown to provide adequate CCI. Acceptable tip cap movement until the point of CCI failure was estimated. The assessment of acceptable tip cap movement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the RNS/tip cone seal design to ensure CCI of the PFS upon post assembly possesses and shipment.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在非PVC五层共挤膜软袋包装基础上,另加外阻隔袋内置抗氧剂并抽真空封口包装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根据《药物稳定性研究指导原则》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的质量标准,对样品进行光照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结果与结论: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在非PVC五层共挤膜软袋包装基础上,另加外阻隔袋内置抗氧剂并抽真空封口包装条件下,与非PVC五层共挤膜软袋包装比较,其性状、透光率、含量明显改善,但pH值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胶液颜色与阿胶品质的相关性,快速评价阿胶的品质。方法采用分光测色仪、质构仪测定阿胶的颜色、凝胶强度,考察加热时间对阿胶颜色和凝胶强度的影响,并研究颜色与凝胶性以及成品阿胶块颜色与胶液颜色的相关性。结果阿胶浓缩出胶加热时间应控制在4~5 h,阿胶胶液颜色和凝胶强度相对稳定,且有一定关联性。成品阿胶块颜色值与出胶过程胶液颜色值呈显著的正相关性,阿胶胶液颜色值越小(颜色越深),阿胶胶块颜色值也越小(颜色深)。结论通过测定阿胶出胶过程胶液的颜色估算成品阿胶块颜色,为快速控制阿胶的外观、内在质量提供了定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5个厂家洛索洛芬钠片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以评价该药品的质量。方法 采用桨法、转速50 r·min-1、溶出介质900 mL进行体外溶出试验,分别考察不同厂家洛索洛芬钠片在盐酸溶液、pH 4.5醋酸盐缓冲液、水和pH 6.8磷酸盐缓冲液4种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行为,测定溶出曲线并采用相似因子法与原研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个厂家洛索洛芬钠片在盐酸溶液中的溶出曲线基本一致,4个厂家的样品与原研药在水中的溶出曲线差异较大,2个厂家样品批间差异明显。结论 仿制药厂家生产的药品与原研药存在质量差异,建议结合生物等效性试验改进处方及生产工艺,提高该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陆维怡  蔡荣 《中国药事》2021,35(7):828-834
目的:通过比较国内外药品包装系统密封完整性研究现有的法规和技术标准,找出我国药品包装系统密封完整性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药品管理新政下开展我国药品包装系统密封性研究工作思路。方法:归纳美国及欧盟对药品包装系统密封完整性的监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情况,对照我国的现状,发现我国目前开展密封性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提高和完善的方向。结果:我国药品包装系统密封完整性研究工作已经启动,但是实践中有待进一步提高理解,尚欠缺不同测试方法相应的技术标准。结论:目前我国药品包装系统密封完整性研究的技术规范已与国际接轨。后续可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性指南,建立方法标准体系,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开展实践,进一步提高药品包装系统对药品的保护作用,保证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国内无菌药品包装系统的密封完整性研究中存在的焦点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为国内无菌药品包装系统的密封完整性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通过对照国内外法规、标准要求,深入理解和分析无菌药品包装系统密封完整性研究中的重点概念的涵义和应用;通过查阅和调研相关文献以及基于实践的经验,汇总分析了解决密封完整性研究焦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质量现状。方法 采用调研、文献检索、法定标准检验结合探索性研究的方式,对包括原研企业在内的5家企业生产的79批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质量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溶液颜色、对映异构体、有关物质、杂质谱及无菌保障水平等关键质量属性进行考察,分析不同企业产品的质量差异及质量标准的合理性。结果 通过法定标准检验,79批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合格率为100%,但该品种存在原研制剂的国外执行标准与进口注册标准的颜色描述不一致,部分项目检验方法及限度不统一,部分标准存在溶液颜色、对映异构体项目缺失等问题。通过探索性研究明确了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色系,优化了对映异构体以及有关物质检查方法,采用LC/MS对杂质结构进行推断,并对其来源进行了归属。调研的6家企业均采用终端灭菌,且为过度灭菌,但在微生物过程控制方面仍有提升空间。结论 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总体质量较好,但仿制制剂在杂质控制水平上与原研制剂仍存在一定差距,建议国内仿制药企业优化合成及工艺路线并提高无菌保障水平以提高产品质量;现行标准有待统一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