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小林氏最先指出饮用水的构成可能与日本的高血压及脑出血疾患有关。美国的连续调查结果清楚地表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同饮水总硬度(即钙+镁)呈负相关。加拿大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饮用水中的镁左右着心脏的状态;镁影响心血管病的可能性极大;同时,也是来自饮用水的预防因子。  相似文献   

2.
1969年大连医学院部分职工南迁到遵义医学院后尿石症患病率明显升高。本文根据对七个居住较集中的大单位(包括大医、遵医在内)的饮水水质分析资料和尿石症患病率的调查,发现饮用水中镁钙比值与尿石症患病率呈负相关,而与水的总硬度及水中钙、镁含量没有相关关系。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同时还提出了尿石症的发病与是否饮用生水及每日饮水量的多少没有明显直接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很多资料表明,水的硬度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呈负相关,尤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水的硬度关系更为显,认为钙镁离子对维持心肌的正常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即饮水硬度越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越低,故认为长期饮用软水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之一。特别是1960年Schroeder报告饮水硬度与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以来,引起世界范国内的注意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梅 《医学动物防制》2012,(10):1151+1153
目的为改善饮水卫生及增加蛋白质、钙镁制剂的摄入,提高人群氟耐受量,选择典型的饮水型氟中毒病区自然村进行投药前后对比,从而改善饮水卫生及蛋白质、钙镁制剂对氟病症状体征及发病率改善的影响,以便降低氟病发病率和提高人群氟耐受量。  相似文献   

5.
<正>在常温下,用EDTA法测定水中的总硬度,使钙、镁离子在碱性(pH=10)环境中生成可溶性的络合物,指示剂铬黑T与钙、镁离子全部与EDTA络合而使铬黑T游离,溶液即由紫红色变为蓝色。但在实践中,当水样温度低于10℃时,终点较难掌握。如将水样加温至30℃左右,终点转变十分明显。平行试验及回收率均较满意,故控制反应温度能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模糊聚类分析在勘查奎屯地方性氟中毒地区氟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了奎屯地区的氟源及其与其他元素空间分布的关系,并进行了地质学及医学上的解释。该区氟的来源主要是由于沉积物中夹带氟元素所致:(1)该区氟中毒病情的严重程度,在重病区与饮水中镁含量低有密切关系,在轻病区则与饮水中钙含量低有密切关系,防治工作中应注意补镁或钙;(2)该区氟中毒的病情程度与饮水的碱性呈正相关,改进膳食及防治过程中应注意之;(3)从129团起向西北方向一带的地下水中深井的含氟量明显高于浅井,这一带居民不宜饮用深井水,同时,也应禁用含氟高的井水灌溉食用的农作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海水中总硬度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间接测定法,该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然后换算成总硬度值。结果钙、镁离子线性范围分别为0~5 mg/L和0~1mg/L;检出限为0.01 mg/L和0.001 m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 997和0.9 991。结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先测定海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再换算成总硬度值,解决了化学法滴定终点难以判断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温郁金不同药用部位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温郁金不同药用部位铁铜锌钙镁锰硒七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以期为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空气法(AAS)测定铁铜锌钙镁锰含量,用氢化物发生法(HGAAS)测定硒含量。结果:莪术、姜黄中含铁铜锌钙较多,锰和镁以姜黄中含量最高。结论:通过测定得出温郁金不同药用部位均含七种微量元素,莪术、姜黄中含铁铜锌钙较多,锰和镁以姜黄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饮水含氟能防龋是目前公认的预防措施,其降龋率约60%左右。为了对我国北方地区人工加氟或降氟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调查了饮水天然含氟区的北京通县马驹桥地区居民8,605名。 (一)调查前的准备和方法首先测定了该地区488个饮用水井中氟、钙、镁、磷酸  相似文献   

10.
赵晶 《中国乡村医生》2007,9(21):210-210
目的:找出饮水型地氟病区氟的“健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氟斑牙检查由专科医生进行;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受试者1次晨尿;用微型氟电极测定血清游离氟;饮水中的氟舍量值,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钙、镁等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氟斑牙与水氟含量的相关系数r1=0.915,斑釉指数与水氟含量的相关系数r2=0.930,随着水氟含量的递增,氟斑牙率和斑釉指数逐渐增大;尿氟浓度与水氟含量的相关系数r=0.9105,尿氟与水氟含量呈高度正相关。血氟含量与水氟含量相关系数r=0.756,P〈0.001,血氟值与水氟含量呈正相关系;各点水质硬度均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血氟值与Ca^2+/F^-、硬度/F^-等比值呈负相关,而血氟与水氟值呈正相关。结论:当水中钙镁等含量高的情况下,水中氟危害人体的相关值可相对提高。  相似文献   

11.
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一定量的钙、镁等离子及其盐类,而具有不同的硬度。从卫生学观点看,天然水含微量元素,是人体摄取钙镁等电解质十分重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低于硬水标准的不同钙、镁比例饮用水对相对高草酸尿症大鼠肾结石形成及代谢的影响。 方法 将42只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7组(n=6):空白组、模型组、高钙低镁组、中钙低镁组、低钙低镁组、低钙中镁组和低钙高镁组,空白组饮用纯净水,模型组饮用0.1%乙二醇(EG)配制水,高钙低镁组、中钙低镁组、低钙低镁组、低钙中镁组、低钙高镁组各干预组在模型组基础上给予不同钙、镁浓度比例的饮用水,浓度比例分别为360/10、120/10、10/10、10/40、10/80(mg/L)。各组大鼠在相同环境下饲养8周后,收尿液、血液及双肾标本,左肾做H&E染色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草酸钙结晶情况;分别测定大鼠24h尿量、尿钙、尿镁、尿草酸、尿枸橼酸排泄量及血钙、血镁、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浓度。 结果 大鼠肾重量低钙低镁组、低钙中镁组均较空白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低钙中镁组血尿素氮浓度较空白组、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摄水量、24h尿量、血钙、血镁和血肌酐等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4h尿镁排泄量低钙中镁组较空白组显著增加(P<0.05)。24h尿草酸排泄量模型组、低钙低镁组、低钙中镁组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中钙低镁组也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除低钙低镁组外,其余干预组24h尿草酸排泄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尿钙、24h尿枸橼酸排泄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血钙、血镁、血肌酐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尿结晶均为阴性。各组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各组均未见结晶形成,肾小球、小管细胞大小正常,排列整齐、规则,肾小管管腔无扩张,管腔内无坏死脱落样物质。结论 相对高草酸尿症造模对大鼠体内钙和镁的代谢、尿结晶及成石没有影响;在饮用水硬度低于硬水标准下,随钙镁总量(硬度)升高24h尿草酸排泄量减低;单纯高草酸尿症成石草酸浓度或量需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能显示成石作用;而尿枸橼酸作为结石的保护性因素,它是相对独立的,不受造模及不同钙、镁比例饮用水影响。  相似文献   

13.
据文献报道,冠心病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内钙、镁含量有改变,但血浆内钙、镁含量无明显变化,不能准确反映心肌细胞内的钙、镁含量的变化.淋巴细胞为单核细胞,接近组织细胞,能较客观地反映心肌细胞内钙、镁的含量,且淋巴细胞较易分离,提供了方法上可能性.本文测量冠心病患者、正常人血浆及淋巴细胞内钙、镁含量,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试剂与器材:1.淋巴细胞分层液.2.已准备好的等渗(228mosm/L)以及高渗(576mosm/L)Licl溶液.3.消化液(临用前以1:64用去离子水稀释4%胃蛋白酶制剂,与等量2.72mol/LHCI混合即可).  相似文献   

14.
骨代谢与骨矿及微量元素相关指标骨矿物质是构成骨基质的基本成分,占骨骼干重的65%-70%。是骨代谢物质基础,若矿盐不足则骨的硬度欠佳。此外,多种微量元素也参与骨代谢过程。骨代谢与骨矿指标骨的矿物质主要由钙、磷、镁等无机盐组成。正常成人体内钙、磷、镁主要集中分布在骨骼中,其他软组织和细胞外液中的含量均很低。临床上主要通过测定血、尿中骨矿物质的浓度,间接了解人体骨代谢的状况。钙(calcium,Ca)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中钙、镁与妊娠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6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为HDP的80例为实验组,非HDP的80例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接受钙、镁离子检测,并分析血清中钙、镁离子水平与HDP发病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血清钙、镁离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HDP孕妇中血清钙、镁离子水平明显低于轻度HDP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0.05水平,血清钙、镁离子水平与HDP发生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血清中钙、镁离子指标水平与HDP发病具有明显相关性,且随着发病程度的升高而降低,可用于HDP的辅助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57例胆汁中的钙、镁含量,探讨了成石性胆汁钙、镁组成变化与胆石形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胆汁钙所占比例(56%)显著低于胆囊结石组(65%)和胆管结石组(75%),而镁所占比例则向反方向变化。作者认为:成石性胆汁钙、镁组成的这种变化证实了钙在成石胆汁中的相对增多及两种成石性胆汁间钙、镁组成的差异,是表示成石性胆汁钙、镁含量变化及钙、镁与胆石形成关系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饮水量、水质与肾结石发病的关系。方法对清新县龙颈镇3个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抽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结果在被调查的185人中,肾结石患者33人(17.84%)。饮水量少,饮用井水以及饮茶是肾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饮水量在2 000mL以上能预防结石的发生。饮用水中镁/钙的比值对肾结石发生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饮水能预防结石的发生,水中镁/钙的比值对肾结石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硫酸镁在治疗妊娠高血压(PIH)中的效果及妊娠高血压时血浆和红细胞内钙、镁离子的浓度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12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和40例健康孕妇,在妊娠后期观察给予硫酸镁治疗前后血浆和红细胞中钙离子和镁离子浓度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血浆中总的钙、镁离子水平在中、重度妊高症组中较正常妊娠组显著降低(P<0.05);而红细胞内钙、镁离子水平在中、重度妊高症组中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而经硫酸镁治疗后,中、重度妊高症患者血浆和红细胞内钙、镁离子的浓度接近正常水平,血压也得到了良好控制。结论镁缺乏是妊高症患者钙镁干扰血压的病理生理基础,予以硫酸镁治疗可有效改善妊高症情况。  相似文献   

19.
沈路一  崔广根 《上海医学》1989,12(9):526-530
静脉推注异搏定前后对狗的心肌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清中钙、镁、铜、锌含量的动态变化作了同步比较研究,注药前心肌细胞和淋巴细胞内钙含量为1.45±0.35,0.43±0.06;镁为1.66±0.71和0.73±0.11,注药后钙分别降为0.73±0.07和0.12±0.01(P均<0.01):镁降至1.04±0.23和0.52±0.07(P<0.01),血清中钙、镁含量变化未见有统计学意义。心肌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清铜、锌含量变化不显著,结果显示心肌细胞和淋巴细胞钙、镁含量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5,P<0.05:r=92,P<0.05)。提示淋巴细胞钙、镁含量测定对评价心肌细胞内有关离子改变可能是一种有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血清钙、镁的关系。方法对3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了血清钙、镁的测定。结果低血钙22例(61.1%),低血镁6例(16.7%),钙镁均低者5例(13.9%)。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致血清钙镁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