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藤梨根药用成分及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藤梨根又称阳桃根、猕猴梨,为猕猴桃科植物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Sieb.te Zucc)Planch或中华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 Planch的根[1]。我国利用猕猴桃属植物历史悠久,《中华药海》中记载软枣猕猴桃根名为猕猴梨,其味淡、微涩、性凉,入脾、胃、肝经,具有清热利湿、祛风除湿、健脾和胃、解毒消肿的功效;而中华猕猴桃根味酸、微甘,性凉有小毒,入心、肾、肝、脾四经,具有活血化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之功  相似文献   

2.
中华猕猴桃根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鑫杰  缪浏萍  吴彤  沈龙海 《中草药》2012,43(6):1233-1240
中华猕猴桃是中国特有种,其根在民间用药广泛,含三萜类、黄酮类及其他多种成分,其中以三萜类成分为主。药理研究发现中华猕猴桃根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尤其在抗肿瘤方面疗效显著,目前临床上多以中华猕猴桃根粗提物来治疗肿瘤。研究发现其抗肿瘤药效物质基础以三萜类成分为主,现就中华猕猴桃根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近10余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桃叶鸦葱鞣质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定桃叶鸦葱根及地上部分中鞣质的含量,考察鞣质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鞣质提取工艺,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鞣质含量.采用碘量法测定0.01~0.05 g·mL-1鞣质对过氧化氢(H2O2)的作用,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对羟自由基(·OH)的作用.结果:桃叶鸦葱根及地上部分中鞣质含量分别为8.18%和9.27%.桃叶鸦葱鞣质的体外抗氧化具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质量浓度为0.05 g·mL-1时对H202及·OH的平均清除率分别达到8.89%,88.24%.结论:桃叶鸦葱鞣质有一定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交设计优选石榴皮鞣质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化石榴皮鞣质的提取工艺.方法:正交试验法考察丙酮冷浸、回流和超声提取对提取率的影响,用干酪素法测总鞣质含量.结果:不同的丙酮提取工艺中,总鞣质提取率高低顺序为回流法超声法冷浸法.结论:提取石榴皮鞣质的最佳条件为10倍量70%丙酮水浴回流提取2次,每次0.5h.  相似文献   

5.
美味猕猴桃叶鉴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味猕猴桃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1] 。猕猴桃全株均可药用,中医认为其果性寒,味酸、甘,能调理中气、生津润燥、解热除烦、通淋,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呕吐、烧烫伤;其根、根皮性寒,味苦、涩,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祛风利湿,用于治疗肝炎、水肿、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痢疾、丝虫病、淋巴结结核、痈疖肿毒、乳糜尿、带下、胃癌、乳腺癌[2 ,3 ] 。目前尚未见有对叶的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等方面的生药学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6.
浙产猕猴桃属植物根、茎、叶中多糖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瑾瑾  石森林  张小寅  魏颖慧 《中草药》2006,37(7):1099-1100
近年来,猕猴桃属(A ctin id ia L ind l.)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药理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医药界的重视,其中浙江产的主要有中华猕猴桃A.ch inensisP lanch.、镊合猕猴桃A.va lvata Dunn、大籽猕猴桃A.m acrosp erm a C.F.L iang、毛花猕猴桃A.eri-antha Benth.、软枣猕猴桃A.arguta(S ieb.etZucc.)P lanch.etM iq.、长叶猕猴桃A.hem sleyanaDunn、葛枣猕猴桃A.polygam a(S ieb.et Zucc.)M ax im.、异色猕猴桃A.ca llosa L ind l.var.d iscolorC.F.L iang等,其中前4种在浙江资源相对较丰富,药材主要有藤梨根(中华猕猴桃的根)和猫人参…  相似文献   

7.
胡桃楸的根、茎枝、叶和果皮中总鞣质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胡桃楸中总鞣质的含量测定方法,对不同地区采收的胡桃楸根、茎枝、叶和果皮中的鞣质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70%的丙酮超声提取样品中总鞣质,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磷钼钨酸试液为显色剂,干酪素为鞣质吸附剂,采用分光光度法于760 nm处分别测定样品溶液中总多酚和游离多酚的含量,从而计算出样品中总鞣质的含量.同时,对鞣质含量测定中Na2CO3的用量、显色时间和干酪素的用量进行了考察.结果:通过对鞣质含量测定各个环节的考察,确定了胡桃楸中总鞣质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对鞣质的提取率高,没食子酸在1.00~8.00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2%,RSD 3.7%(n=9);大连和鞍山两地采集的胡桃楸根、茎枝、叶和果皮中鞣质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5.66,23.40,58.24,3.58 mg·g-1.结论:大连和鞍山2个产地的胡桃楸相应部位中鞣质含量非常一致,2个产地的测定结果均说明胡桃楸不同药用郡位中鞣质含量明显不同,总鞣质含量的顺序为叶>根>茎枝>果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没食子总鞣质提取方法,测定没食子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 以提取物中总鞣质含量为指标,采用水浸泡、70%甲醇超声、50%乙醇搅拌、80%丙酮浸泡等提取方法提取得浸膏,用HPLC测没食子酸含量,用干酪素法测总鞣质含量.结果 不同溶剂提取工艺中,鞣质提取率高低顺序为甲醇超声>水浸>乙醇搅拌>丙酮浸泡;没食子中没食子酸含量为2.25%.结论 甲醇超声提取物中总鞣质含量最高,该方法可为提取没食子中总鞣质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虎杖总鞣质的提取工艺优选及吸湿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优选虎杖总鞣质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吸湿性。方法: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总鞣质含量。以总鞣质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提取温度,利用正交试验考察丙酮体积分数、提取次数、料液比对总鞣质提取工艺的影响。将总鞣质粉末置于恒温恒压恒湿环境中,通过每隔一段时间检测的质量变化以考察该成分的吸湿特性。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5倍量30%丙酮超声提取3次,每次30 min;总鞣质平均提取量102.8 mg·g-1,RSD 1.25%。虎杖总鞣质的临界相对湿度约50%,在恒温恒压恒湿环境中24 h后基本达吸湿平衡。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虎杖总鞣质的吸湿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作者研究了分布在埃塞俄比亚的毛风车子 Combretum molle(R.Br.ex G.Don)Engl & Diels 茎皮丙酮提取物及其成分的抗疟原虫和锥虫活性。粉碎的该植物茎皮依次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提取,以除去亲脂物质,随后用丙酮提取,得黄色粉末状物。丙酮提取物经多种层析法分离得到2个鞣质 punicalagin(1)和 CM-  相似文献   

11.
江、浙、闽地区猕猴桃类药用植物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猕猴桃类药用植物资源及种类日益受到国内外医药界的重视。在我国 ,猕猴桃的应用历史悠久 ,历代本草均有记载。随着研究的深入 ,发现猕猴桃汁能阻止致癌物质在人体内形成 ;中华猕猴桃中多糖复合物 ,具有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和增强天然杀伤癌细胞的作用 [1 ] 。除了它的果实可以抗肿瘤以外 ,某些种类如中华猕猴桃、对萼猕猴桃的根 ,在江、浙一带民间应用治疗消化道肿瘤 ,也均有一定疗效 [2 ]。我国猕猴桃类植物约有 5 0余种 ,主要产于横断山脉以东和秦岭山脉以南的广大地区。通过整理研究 ,江、浙、闽三省约有 14种2变种 ,其中药用有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石榴叶鞣质对高脂小鼠糖代谢的影响以及降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高脂并高血糖小鼠,灌胃石榴叶鞣质,观察小鼠血清糖脂的变化,肝糖元含量;通过体外HepG2细胞实验观察石榴叶鞣质对葡萄糖的利用及其胞内糖元含量变化。结果:灌胃石榴叶鞣质8周后,高脂小鼠外周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均有明显降低,肝糖元升高;体外实验石榴叶鞣质可以明显促进HepG2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胞内糖元含量。结论:石榴叶鞣质对高脂合并的高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肝内糖元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石榴叶鞣质对高血脂小鼠糖代谢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石榴叶鞣质对高脂小鼠糖代谢的影响以及降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高脂并高血糖小鼠,灌胃石榴叶鞣质,观察小鼠血清糖脂的变化,肝糖元含量;通过体外HepG2细胞实验观察石榴叶鞣质对葡萄糖的利用及其胞内糖元含量变化。结果:灌胃石榴叶鞣质8周后,高脂小鼠外周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均有明显降低,肝糖元升高;体外实验石榴叶鞣质可以明显促进HepG2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胞内糖元含量。结论:石榴叶鞣质对高脂合并的高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肝内糖元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千斤拔的不同种、不同药用部位及不同产地根中多酚和鞣质的含量,不同种根中水分、灰分的含量测定,以期评价不同种的药材质量,为寻找新药源和新的药用部位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版总酚、鞣质、水分、灰分测定方法。结果:不同种千斤拔中:与蔓性千斤拔、大叶千斤拔(药典收载)比较,各种叶中鞣质、多酚的含量与根接近或更高,茎的含量较低;不同种以宽叶千斤拔、腺毛千斤拔较高,球穗千斤拔较低。不同种千斤拔根中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分含量差别不大,以采于广西恭城的球穗千斤拔含量较高。不同产地千斤拔根的鞣质、多酚含量中:大叶千斤拔以采于四川华西植物园的含量最高,蔓性千斤拔以购于深圳解放路(广东产)最高,球穗千斤拔含量均较低。结论:不同产地中千斤拔总酚、鞣质含量差异较大,说明产地的环境条件对其含量有明显影响。从有效成分总酚、鞣质和资源的综合、可持续利用角度考虑,建议进一步进行药理实验研究,考查千斤拔各种的叶和茎能否与其根同等入药;宽叶千斤拔、腺毛千斤拔能否与药典收载种同等入药。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的药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属于猕猴桃属、猕猴桃种,是中华猕猴桃栽培种水果的称谓,也称猕猴梨、藤梨、羊桃、阳桃、木子与毛木果、几维果与奇异果等.猕猴桃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其根、藤、枝叶、果实均可入药,集医疗、医药、美容、保健、食用和观赏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粘委陵菜 Potentilla viscosa J.Don,为蔷薇科植物,民间用其根治疗肝炎效果颇佳,但对其保肝活性成分的研究却未见报导。我们从中分离出两种保肝活性成分,均属于鞣质类化合物。因此,鞣质含量高低成为该药材的内在质量依据。考虑不同地区不同采集期的药材鞣质含量可能不同,我们依据药典法进行了鞣质含量测定,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英〕/Shim S…∥Chem Pharm Bull.-2003,51(10).-1208~1210 金凤花(Caesalpinia pulcherrima)在菲律宾作为一种观赏性药用植物栽培,其叶、茎皮、根的煎剂用于缓解真菌感染、退热和防止流产,并用于治疗肝疾病、口腔和咽喉溃疡。本次从其叶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呋喃类二萜化合物(1)及其它已知化合物。 取自然干燥的金凤花叶(2kg),用二氯甲烷提取,得粗提物(125g)。粗提物用4% 乙酸铅水溶液处理,去除极性较大的沉淀物,溶液部分上重力色谱柱,用丙酮-二氯甲烷(10%增量)洗脱,将二氯甲烷和含10% 丙酮2个洗脱部分上硅胶柱,用10% 乙酸乙酯-石油醚洗…  相似文献   

18.
<正>地榆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凉血解毒药,制炭后收敛止血,用于各种出血证,通常认为其止血作用主要是炒炭后鞣质成分的增加。近年来有关地榆制炭后的鞣质变化,有认为温度越高鞣质含量越高,也有认为烘制鞣质含量较高。本文采用了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对地榆制炭工艺进行了筛选,报告如下。 1 实验材料 地榆购自江苏省江都市医药公司,经鉴定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的干燥根。 2 方法与结果 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19.
中华猕猴桃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崔莹  张雪梅  陈纪军  张彦  林秀坤  周乐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6):1663-1665
目的:研究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中华猕猴桃根的95%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醋酸乙酯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MS,IR,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鉴定为2α-羟基齐墩果酸(1),2α-羟基乌苏酸(2),蔷薇酸(3),23-羟基乌苏酸(4),3β-O-乙酰乌苏果酸(5),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6),β-谷甾醇(7)。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可培养内生真菌的菌群结构、多样性、分布规律及其活性,为内生真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毛花猕猴桃3个部位(根、茎、叶)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与ITS分子鉴定,分析其菌群结构、多样性与分布规律;采用拟南芥共培养、病原菌平板对峙的方法,对内生真菌进行促生与病原菌拮抗活性筛选。结果 共分离得到2 446株内生真菌,分为156个形态型,ITS分子鉴定为49个分类单位,归属于真菌界3门5纲10目14科18属,其中子囊菌门真菌数量最多,占比94.89%;根、茎、叶共有菌30种,其中Trichoderma spirale是根的特有种,Bionectria ochroleuca是茎的特有种;Shannon-Wiener(H’)以茎多样性指数最高,Simpson指数(D)以叶多样性指数最高;筛选得到显著促拟南芥生长活性的内生真菌AE16,鉴定为Clonostachys sp.,其共生拟南芥鲜质量增长率为(37.13±10.35)%;具有显著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11株(木霉属10株,白僵菌属1株),其中AE175(Trichodermasp.)抑制效果最好,相对抑菌率为(87.59±9.36)%。结论 畲药毛花猕猴桃内生真菌资源丰富,筛选得到的活性菌株为毛花猕猴桃内生真菌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