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溃疡癌变的内镜和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溃疡癌变的内镜和组织学观察苏秉忠高俊珍王泽强邹景林作者从内镜和组织学角度,观察溃疡边缘和邻近粘膜的差异,分析胃溃疡可能的癌变基础。一、材料和方法:本组观察463例,分十二指肠溃疡组(DU)、胃溃疡组(GU)、溃疡型胃癌组和对照组(非溃疡组)。详细记...  相似文献   

2.
胃恶性淋巴瘤内镜下与胃溃疡和胃癌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恶性淋巴瘤内镜下与胃溃疡和胃癌的鉴别王庆学,沈建婷胃原发性溃疡型恶性淋巴瘤在内镜下,与胃溃疡、胃癌难于鉴别。病理活检也不易与良性淋巴组织增生鉴别。所以多数在手术后经病理检查才明确诊断。本组通过对8例胃恶性淋巴瘤的内镜诊断体会,分析三种疾病各自的形态...  相似文献   

3.
胃镜下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施尧  戈之铮 《胃肠病学》2003,8(2):106-109
胃恶性疾病中以胃癌最为多见。对于胃癌,内镜检查的目的是:①发现病变,判断性质,准确取材,经病理检查证实后及时治疗:②判断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选出适合作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病例。内镜检查的目的不应只是取材而不作性质判断。胃癌的肉眼表现与组织学有一定对应关系,故正确的内镜诊断往往有助于选准活检点,从而得到正确的病理诊断。笔者根据经验,并结合国外有关胃癌肉眼和组织学比较研究的文献对胃镜下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样(MALT)淋巴瘤,起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内镜表现与胃溃疡、胃癌及胃息肉相似,甚至内镜下病理活检都难以与胃癌鉴别,病理类型多样且复杂,故临床诊断困难,为此我们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治水平,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内镜活检印片细胞学检查对胃炎、胃溃疡、胃癌疾病诊断的研究.方法常规内镜检查,病灶处活俭3~4块,每例患者涂片2~3张,瑞氏染色镜检.结果本组120例患者,按细胞学五级分类法.慢性胃炎:Ⅰ级10例,Ⅱ级28例,Ⅲ级6例,Ⅳ级3例;胃溃疡:Ⅱ级13例,Ⅲ级3例,Ⅳ级1例,Ⅴ级2例;胃癌:Ⅱ级1例;Ⅲ级2例;Ⅳ级7例,Ⅴ级42例.结论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胃癌为92.4%(49/53例),胃溃疡为89.4%(17/19例),慢性胃炎为91.7%(44/48例).活检病理与活俭印片结合诊断率100%,我们认为内镜活检印片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胃癌快速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疾病诊断常依靠胃镜和X线钡餐检查,近年随着超声内镜(EU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拓宽了胃肠疾病诊断范围,利用EUS检查胃肠疾病也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对比EUS与胃镜病理对老年胃溃疡和胃癌的诊断,旨在评价EUS诊断胃溃疡和胃癌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148例胃癌患者的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吴艳环,吴健郎为探讨胃癌与胃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我们对148例胃癌患者进行血清抗Hp抗体检测,并与内镜和组织学证实胃无异常者对照,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胃癌患者148例(病理组织活检找到癌细胞),男9...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胃癌低发区和广州和高发区兰州市各选一间医院,对同月接受胃镜检查的全部病人进行活检组织学,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法检测。结果显示兰州市胃癌和胃溃疡检出率高,该地区慢性胃炎病人HP感染病高,感染年龄提前,胃炎的组织学模式也有特点,即胃炎多犯及全胃,胃粘膜萎缩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9.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癌共存18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检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癌共存18例,现对其临床、内镜和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预后差的原因,并探讨改善预后与避免漏误诊的措施。一、一般资料:1978年~1996年6月,我院胃镜检查总人数12924例。共检出球溃2783例、胃溃疡911例、胃癌3...  相似文献   

10.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或手术方式非常关键,因此术前准确分期显得尤其重要。良恶性溃疡的鉴别一直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但有时内镜检查及活检很难及时得出准确判断。近年来超声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超声内镜能清晰显示消化道管壁5层结构及其周围结构,能判断胃癌浸润深度及有无局部邻近脏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本研究采用超声内镜对56例常规内镜检查怀疑为恶性胃溃疡的患者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1.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溃疡愈合质量及复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Up)对胃溃疡愈合质量及复发的影响。方法120例坳阳性活动期胃溃疡患者,口服泮托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一周后,继续口服泮托美拉唑5周。治疗结束后复查胃镜取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检测Hp根除情况,对比却根除组与却根除失败组内镜下溃疡愈合形态差异和愈合质量(包括内镜下再生黏膜成熟度和再生黏膜组织学成熟度)。所有患者随诊1年以上了解溃疡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92例胃溃疡患者月p检测阴性,坳根除率为80.43%;却根除组与跏根除失败组在内镜下愈合率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在再生黏膜成熟度和再生黏膜组织学成熟度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坳根除组1年溃疡复发率为4.35%,却根除失败组为21.4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根除Hp可提高胃溃疡的愈合质量,减少溃疡病复发。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溃疡病的诊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老年人胃癌发病率高,胃溃疡又具有一定的癌变率.因而目前老年人胃溃疡病手术治疗较为盛行。老年人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手术经济负担重,而溃疡病内科治疗愈合率几近100%。2年来我们对确诊为胃溃疡的14例老年病人内科治疗并随访,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胃黏膜癌前病变是包括肠上皮化生及上皮内瘤变在内的一组病变。目前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主要依赖内镜活检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其早期诊断和内镜下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起决定性作用。"光学活检"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内镜技术,以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为代表,可以在内镜检查的同时实时观察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腺体及血管等显微结构,获取类似病理组织学的显微内镜图像,为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旋菌(HP)引起以胃窦为主的慢性活动性胃炎,使易于发生粘膜萎缩及肠化,最终可导致胃癌。目前已知低酸分泌患者萎缩性胃炎迅速发生,为此作者研究抑酸治疗前后胃窦与胃体组织学变化,以阐明幽门螺旋菌相关胃炎变化。经内镜证实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例,良性胃溃疡6例,返流性食管炎21例和糜烂性胃炎3例。年龄20至79岁。在内镜检查前一月内未用抑酸、抗菌和铋剂治疗,且无严重基础疾病。所有病例给予奥美拉唑40mg/d连用8周。治疗前后经内镜在距幽门口2cm内取胃窦粘膜3块和距门齿50cm胃体大小弯侧粘膜6块,分别作HP培养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内镜活检组织块量与病变病变检出率的关系以指导临床诊断,本对近年来我院外科确诊的胃肠恶性肿瘤术前内镜活检病理组织检查切片进行了抽样回顾性研究。所用材料包括胃癌98例、大肠癌54例、食道癌35例。其中27例病例经过了二次或二次以上的内镜活检,所有病例全部作了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青年人胃癌35例临床内镜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1972年1月~1992年1月,我院胃镜检查发现35岁以下胃癌35例,占同期胃镜检出胃癌(644例)的5.42%。本组男24例,女11例。弥漫型胃癌20例,溃疡型胃癌15例,其中早期胃癌2例(5.71%)。手术切除率37.2%,5年生存率11.4%。青年人胃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①在组织学类型上,分化差或弥漫型胃癌居多;②多数病人确诊延误。为了改善其预后,应重视青年人胃癌的早期诊断。本文讨论了青年人胃癌与胃溃疡的关系以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共存问题。强调对青年人胃溃疡患者应积极进行胃镜与病理学追踪检查;在胃镜检查时,如发现十二指肠溃疡,仍需对整个胃部进行仔细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CD44,CD54含量变化与胃癌诊断及浸润,转移,预后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26例胃癌,10例胃溃疡患者和20例健康成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D44,CD54含量,其中10例胃癌患者在术后1个月复查CD44,CD54。结果:胃癌患者的血清CD44。CD54含量明显高于胃溃疡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5),但胃溃疡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含量组的含量无明显差异,血清CD44,CD54含量在直径>5cm,侵及浆膜,伴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及Ⅲ,Ⅳ期肿瘤明显高于直径小于等于5cm,未侵及浆,我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及I,II期肿瘤(P<0.05),但与组织学类型无关,10例复查胃癌患者中,8例术后血清CD44,CD54含量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1例无明显下降,1例反而上升,这2例均与胃癌转移有关,结论:血清CD44,CD54含量测定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术后复发,是一项评价疗效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常规胃镜及病理活检是良恶性胃溃疡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金标准。然而,部分恶性胃溃疡患者初次或多次病理活检可能为阴性,甚至有些患者出现假性愈合而造成误诊。内镜超声检查(EUS)对恶性胃溃疡,特别是中晚期胃癌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普通胃镜检查。EUS联合靶向活检或细针穿刺可以进一步提高活检阳性率及恶性胃溃疡诊断水平,从而减少误诊与漏诊。本文就EUS对活检阴性及愈合期恶性胃溃疡的诊断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高位胃良性溃疡93例内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位胃良性溃疡指发生于贲门下方、胃底、胃体小弯垂直部以上1/2处的溃疡。我院1974年11月~1986年3月,经内镜诊断良性胃溃疡93例,占同期胃镜检查的消化性溃疡3.0%、胃溃疡7.4%,所有病例均经活检病理组织学证实。现就高位溃疡内镜检查法、溃疡特点及其分布、鉴别诊断等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Leptin在胃溃疡及胃癌中表达的差异性。方法:分别通过胃镜和手术获得胃溃疡及胃癌的样品标本,用Westem—blot法及免疫组化方法(DAB显色法)分别检测人胃溃疡组织及胃癌组织中Lept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癌旁组织、溃疡周边组织中均可测量到Leptin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Leptin在癌组织中和胃溃疡周边黏膜均有表达,在胃癌组织中表达较强。结论:Leptin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胃溃疡周边组织,且两者表达有明显差异性,可能与肿瘤的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