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业动态     
正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国务院作出部署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促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发展作出部署。《意见》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突出包容审慎、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鼓励医疗机构运用"互联网+"优化现有医疗服务,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丰富服务供给。《意见》提出了促进互联网与医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后疫情时期,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调查老年人对"互联网+养老"服务的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大连市四个社区的478名老年人,调研老年人对"互联网+养老"模式的需求状况。结果:老年人对"互联网+养老"的知晓率为25.1%,对"互联网+养老"持需要态度的为31.8%,对"互联网+养老"需求最高的为紧急热线服务(60.7%)和远程医疗服务(52.7%)。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居住情况、自理能力、医疗服务评价等均可影响老年人对"互联网+养老"的使用需求。结论:老年人对"互联网+养老"服务的认知程度较低,建议增加"互联网+养老"宣传力度和途径,满足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王煜  刘洋  戴燕  马洪升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4):1261-1265
目的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构建应用于日间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管理移动医疗手机应用软件(m-APP)的内容及功能。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日间手术患者对围术期管理m-APP的需求,通过医疗与信息技术团队3次头脑风暴,最终确定m-APP的功能及内容。结果日间手术患者对围术期管理m-APP需求较高,根据患者需求将该围术期管理m-APP内容划分为"我的手术""在线咨询""术后随访""健康讲堂""术后康复计划"及"专线服务"6大板块,从功能上支持患者在线预约手术、在线问诊、在线查看检查报告、术后在线随访、术后在线健康教育等围术期相关活动。结论基于日间手术患者需求分析构建的围术期管理m-APP内容与功能较完善、针对性强,最大程度满足患者需求,标志着日间手术"互联网+医疗"围术期管理新模式的启航。  相似文献   

4.
行业动态     
正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进一步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加快推进智慧医院建设,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优化诊疗流程,贯通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通知》提出就医诊疗服务更省心、结算支付服务更便利、患者用药服务更放心、公共卫生服务更精准、家庭医生服务更贴心、远程医疗服务全概盖、健康信息服务更普及、应急救治服务更高效、政务共享  相似文献   

5.
高雪  赵体玉  黄德钦  徐晨  陈艳波 《全科护理》2021,19(32):4493-4496
以"互联网+护理服务""网约护士""上门护士"等为检索主题词进行检索,综合分析在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政策大背景下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和挑战,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行业动态     
正2021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2021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7月 20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医防协同,加快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围绕进一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大力推进预约诊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等便民措施的落实,继续抓好群众急需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通过扩大集中带量采购让群众更多享受医药费降低的好处。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做好中医药振兴发展、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等重点工作,支持和规范发展社会办医,使群众享有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的政策背景和内涵,重点阐述了该模式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对医护人员的启示,为广大医护人员初步了解"互联网+医疗"提供参考,从而推动该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与思考"互联网+医疗"对医疗服务流程再造的作用与方式。方法通过分析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互联网+医疗"应把握的五个关键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当前医疗服务流程再造方式的思考,并以门诊医疗服务流程为例对当前医疗服务流程进行再造。结果 "互联网+"模式在医院预约诊疗、信息引导、费用结算、患者随访与满意度评价、估计护理差错事故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结论 "互联网+"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工作准确度,减少查错发生,提升工作效率,对于医疗服务流程再造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互联网+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现状、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方法]对15例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分析构建理论框架,并根据访谈结果制定互联网+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现状、需求问卷,便利抽取泰安市≥60岁老年人212例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对互联网+养老服务知晓率低,了解途径单一;存在着服务使用远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需求最高的是医疗健康服务和精神娱乐服务。[结论]建议增加互联网+养老宣传力度和途径,重点满足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和精神娱乐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0.
远程诊断作为“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发展方兴未艾,远程诊断作为一种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有效手段,可以使医疗资源有效配置,实现患者在基层单位闭环式管理,体现“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宗旨:百姓少跑路,数据多跑路。本文介绍宁夏地区睡眠远程诊断模式在睡眠障碍诊疗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正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移动终端用户的快速增长,201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各行各业都在尝试用"互联网+"来重构本行业的形态。在医药卫生领域引入"互联网+"将形成崭新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互联网+"医疗就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慢性病人群"互联网+医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的构建与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本地3所社区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实施社区老年慢性病人群"互联网+医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前后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互联网+医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实施前后老年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老年护理"互联网+医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后,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 0. 05)。结论社区老年慢性病人群"互联网+医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掌握老年护理知识的能力,该模式应用情况佳。  相似文献   

13.
行业动态     
正孙春兰: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把人民健康福祉提高到新水平5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坚持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孙春兰指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在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活动后对"互联网+护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认识和感受。[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访谈参加2016年度"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10名大学生,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结果]护理本科生对于互联网+医疗护理的认识可归纳为4个主题:对"互联网+护理"的认识局限;对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活动过程的体会;缺少具有新意的互联网+创业设计思路;医学院校中缺乏对互联网+医疗护理信息的广泛深入渗透。护理本科生对于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认识可归纳为6个主题:互联网+医疗/护理的创新创业前景广阔;对依托于创新创业项目而开展真实自主创业的人生规划兴趣不高;互联网相关能力缺乏制约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创业发展;对于创业项目的可持续性研究构想不足;创新创业活动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校缺乏创新创业培养和激励机制。[结论]医学院校可通过及时提供互联网+的前沿资讯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来激发护理本科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和潜力,通过政策扶持、激励自主创业、鼓励团队合作等方式拓展护理专业学生的创业空间。  相似文献   

15.
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探索责任制护理绩效考核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2010年1月卫生部在南京召开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启动了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活动一方面要加强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华护理教育》2011,(4):149-149
"质量工程"是教育部、财政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直接针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采取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举措。护理学专业认证工作是"质量工程"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认证工作,可以更好地规范我国护理学专业的办学过程和条件,从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 2019年7月15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上海市"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对试点内容、服务模式、服务规范以及运行机制等作出相应规定,同时发布了服务项目清单,旨在规范引导"互联网+护理服务"健康发展,保障上门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工作目标为利用1年左右时间,在上海市长宁、普陀、静安、浦东等部分区、部分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  相似文献   

18.
远程诊断是"互联网+医疗健康"大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网络技术,邀请其他医疗机构为本医疗机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宁夏地区前期在远程医疗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开展睡眠远程诊断。通过基础单位与睡眠远程诊断中心互联互通,实现患者在基层单位就诊及实施睡眠监测,远程中心诊断并指导治疗的模式。目前该睡眠远程网络已投入正常运行,方便患者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9.
行业动态     
"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向全国各省拓展,12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研究起草《关于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原明确的试点省份(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继续开展试点外,其他省份原则上至少确定1个城市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试点期限为2021年1月至12月。通知指出,将"互联网+护理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家庭病床、延续性护理等服务有机结合.为群众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护理服务"作为新型的医疗服务项目, 已经成为护理发展新趋势, 宁波地区早在2015年底开始了"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探索, 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区域化布局、线上线下协同服务, 强化专业支撑、市场化运营"的宁波模式。截至2021年12月底, 平台注册护士6 200人, 累计提供上门服务20 993人次, 197家医疗机构入驻平台, 开展居家服务项目49项。笔者介绍了宁波"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探索经验和实践成效, 为该项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