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传统健康教育干预和结构性心理教育干预对化疗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根据Zung焦虑、Zung抑郁自评量表,结合化疗病人具体情况设计)将肿瘤外科接受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病人的一般资料和对可能出现的化疗毒副反应的担心程度。[结果]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构性心理教育干预能显著改善化疗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化疗病人。  相似文献   

2.
张明芳  吴玉梅  周清华 《护理研究》2008,22(10):2658-2659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干预组32例,对干预组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进行评定。[结果]两组GQOLI、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组干预前后GQOLI、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以心理行为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特质应对问卷)为指标对两组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进行测量。[结果]手术后第10天干预组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乳腺癌病人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刘五妮  张莉  刘新亚 《全科护理》2011,9(13):1163-1164
[目的]观察胸腹部手术病人的心理及认知行为干预效果。[方法]将106例择期胸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及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心率、呼吸情况;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病人干预前后的焦虑状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减轻胸腹部手术病人的术前焦虑情绪,稳定相关生理指标,对病人术后的心身康复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宝珍 《全科护理》2012,10(22):2036-2037
[目的]观察心理行为干预对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两组病人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GQO-LI总分及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提高病人对疾病的心理应对能力,有效改善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宫颈癌病人化疗期心理影响因素,探讨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提高宫颈癌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56例宫颈癌化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SCL-90评分测定,分析化疗病人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将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病人按照化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两组病人用EORTC QLQ-C30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非常满意率和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满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了解宫颈癌病人化疗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帮助病人树立积极心态配合治疗和康复,也能改善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病人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行脾动脉栓塞术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焦虑心理评估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心理评估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20.0%vs35.0%,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SAS评分和HAMD评分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脾动脉栓塞术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缓解病人焦虑、抑郁,降低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形成的原因以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12例初次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肿瘤化疗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两组病人在化疗前及化疗后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给予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对于控制病情、减轻病人痛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熊建容 《全科护理》2013,(31):2929-2930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病人进行心理测评。[结果]干预前病人SCL~90量表的各因子得分均高于中国成人常模(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等8个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心理干预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张安轩  王梅  沈金玲 《全科护理》2014,(25):2363-2364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年轻宫颈癌手术病人围术期心理状态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年轻宫颈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入院时、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病人焦虑、抑郁情绪,采用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问卷(QLQ C30)调查病人入院时、出院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病人出院时焦虑、抑郁情绪均有所缓解(P〈0.05),但观察组缓解更明显(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3个月后QLQ C30问卷各调查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人整体生活质量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年轻宫颈癌病人心理状态、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协同心理干预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协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恶心及因癌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病人实施协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及心理焦虑状况,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曹春凤 《全科护理》2011,(3):193-195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病人的疗效、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在接受常规心内科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以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为评估工具。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是降低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性功能及婚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性功能及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术后6个月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与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比较观察两组的性功能及婚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性功能评分及婚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亦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性功能及婚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刘莉 《全科护理》2014,(21):1971-197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未婚先孕人工流产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未婚先孕病人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睡眠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人工流产病人的心理状态,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治疗对癌症患者化疗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接受一般入院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治疗组采用积极主动的心理干预治疗。采用SCL-90自测量表及Zung编制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测定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结果:心理干预治疗后,治疗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在人际关系、对他人的态度.偏执等不良情绪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改善癌症化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赵菊英 《全科护理》2012,10(8):687-688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4例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全部病人均给予手术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病人的心理,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焦虑、抑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骨折术后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激励式结合放松式心理干预在脊柱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脊柱骨折病人10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激励式结合放松式心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负性情绪、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变化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健康优良率94.44%,同对照组81.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式结合放松式心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脊柱骨折病人负性情绪,改善病人心理状况,并能缓解疼痛,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陈环月 《全科护理》2016,(10):1063-1065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育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治疗依从性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住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多元化教育干预。于入院当天和出院随访3个月后采用治疗依从性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病人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评分和SAS、SDS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服药、门诊随访等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生活方式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多元化教育干预能改善病人心理状态、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效果优于传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改善乳腺癌化疗病人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104例乳腺癌首次化疗的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n=52),双号为对照组(n=52),两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采用乳腺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两组病人入院时及化疗后第4周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化疗第4周时明显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总体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乳腺癌化疗病人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轶伦  耿艳玲 《全科护理》2010,8(4):333-334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恶性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发生胃肠道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能有效降低恶性肿瘤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