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无创左室心肌声学造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自犬外周静脉注入以氟碳气体改良的声学造影剂(1.5ml/次)观察左心声学显影效果。结果:2条犬共10次注射过程中均见右、左心室依次显影。左室显影4~9个心动周期后左室心肌显影并持续约80~95个心动周期。左室心肌显影后,左室短轴观后壁回声明显衰减。结论:经静脉注射自制改良声振白蛋白微泡可实现无创左室心肌声学造影,但其远程回声衰减问题有待进一步克服  相似文献   

2.
新型多聚体超声造影剂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观察自制新型多聚体超声造影剂的基本特性及其对实验犬左心室及心肌增强显像的效果。方法扫描电镜观察微泡大小形态及粒径分布,Coulter计数仪测定微泡浓度,4只杂种犬其中2只制成前壁心肌梗死模型,经股静脉0.5ml团注新型多聚体超声造影剂观察犬左室及心肌显影效果,同时监测心率技呼吸频率。结果该新型多聚体造影剂为含空气的冻干粉剂,平均粒径1.5μm,100%的微泡粒径小于8μm,通过周围静脉注射使左心室腔产生明显的增强显像,其中左心室2 以上程度的显影占总注射次数的92%,肺转运时间为2~3个心动周期。左心室显影峰值出现在左心室显影后3~5个心动周期,持续高强度显影15s以上,触发成像模式可屺心肌显像同时能检测梗死区心肌。造影过程中未见明显的心率、呼吸及心电图改变。结论新型多聚体超声造影剂可以获得良好的左心室及心肌增强显像,对实验犬的心率、呼吸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白蛋白微泡作对照,比较自制脂质微泡的心脏显影效果。方法:以胆固醇、卵磷脂为原料声振制备脂质微泡。以东冠注射液和全氟显作比较,评价自制脂质微泡左室及心肌的显影效果。经股静脉弹丸注射不同剂量的3种造影剂,剂量设置为:极高(0.225ml/kg)、高(0.15ml/kg)、中(0.1ml/kg)、低(0.05ml/kg)、极低(0.025ml/kg),全氟显只设极低剂量组。比较造影前后左室腔显影等级、显影时间、左室内膜边界增强节段数及心肌显影情况。结果:脂质微泡在极低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右室显影好,但左室显影较淡;中等剂量组的显影效果与全氟显极低剂量组及东冠注射液极高剂量组相似,但显影时间仍较全氟显短。脂质微泡心肌显影只在极高剂量组较明显。结论:以胆固醇、卵磷脂为主要成分的脂质壳含气微球能实现左室及心肌显影,有望开发出新一代的心肌声学造影剂。自制脂质微泡显影效果优于东冠注射液,但逊色于全氟显。  相似文献   

4.
心肌声学造影触发间期对“危险区”范围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利用间断谐波成像行静脉心肌声学造影过程中触发间期长短对心肌梗塞后“危险区”范围测定的影响。方法结扎犬前降支近段建立急性心肌梗塞模型。经静脉持续滴注微泡造影剂,采用不同触发间隔的间断谐波成像方式记录声学造影图像。以触发间期为1RR(心动周期)时测得的危险区面积为100%,分别定量其它不同触发间隔成像时声学灌注缺损范围,判定触发间期长短对“危险区”范围测量的影响。结果随着触发间期的延长,心肌灌注缺损范围减小。触发间期延长至5RR、9RR、18RR、27RR、36RR、45RR时,危险区面积分别减小为52.7%、42.9%、30.6%、28.3%、27.1%及24.2%。“危险区”面积与触发间期呈对数函数关系y=0.9106-0.1916×Ln(x),R2=0.822,P<0.001。结论持续滴注法行声学造影过程中,心电触发间隔越长,“危险区”范围测值越小。  相似文献   

5.
应用自制声学造影剂经静脉心肌造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静脉注射自制造影剂进行心肌造影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超声粉碎仪振荡 5 %白蛋白和低分子右旋糖酐 (4 0 )混合溶液 ,加入全氟化碳 (C3 F8)气体自制声学造影剂 ;应用HP 5 5 0 0超声诊断系统 ,选择左室短轴乳头肌切面 ,采用Contrast程序 ,双触发间歇二次谐波成像 ,对 14条正常犬进行 32次经静脉心肌造影 ,应用自编Mat lab软件可以定量进行心肌造影强度分析。结果  32次经静脉注射自制造影剂后 31次获得满意的心肌显影。左室各壁心肌显影最大视频密度值为 4 9.4± 17.3至 117.3± 2 3.4 ,明显高于本底对照 (18.6± 8.11至 86 .3± 15 .6 6 ,P <0 .0 1)。结论 经静脉注射自制造影剂可以成功地进行心肌造影并可对心肌显影强度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6.
自制声学造影剂定量局部心肌血流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自制声学造影剂进行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 (myocardialechocardiography ,MCE)检查中自制声学造影剂定量局部心肌血流 (myocardialbloodflow ,MBF)的能力。 方法 MCE检测开胸犬不同状态的局部MBF ,并与放射性微球测得的心肌血流量的比较。①造影剂制备 :将 1%人体白蛋白、5 %葡萄糖和氟碳气体以一定的比例混合 ,分别以 70s ,14 0s和 2 10s进行声振 ,比较各组造影剂中微泡的大小和浓度。②MCE定量MBF :开胸犬 6条 ,分别在基础状态、静脉给予潘生丁造成的充血状态、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LCx)不同程度狭窄状态下计算MCE得出的局部MBF。③在最后狭窄状态 ,于MCE结束后左房内注入放射性微球测量局部心肌血流量。结果 ①以 70s ,14 0s和 2 10s声振制成造影剂微泡的直径分别为 ( 9.0 1± 3.14 ) μm ,( 6 .45± 2 .39) μm ,( 4 .86± 2 .0 9) μm ,浓度分别为 ( 1.71± 0 .2 2 )× 10 8个 /ml,( 3.77± 0 .92 )× 10 8个 /ml,( 8.95± 0 .81)× 10 8个 /ml ,故使用与文献中造影剂直径和浓度最接近的 2 10s声振造影剂进行MCE。②在无冠脉狭窄及狭窄程度较轻时 ,随触发间歇时间的延长 ,心肌最后均可达完全显影 ,但所需时间不同。③A·β(LCx) /A·β(LAD) 与放射微球测得MBF(LCx) /MBF(LAD) 相关 (Y =0  相似文献   

7.
心肌声学造影最新进展—实时心肌声学造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常规超声心动图的声功率水平会破坏造影剂微泡 ,近年来心肌声学造影 (MCE)均使用触发显像技术。触发显像改善了心肌显影的效果 ,但实际操作中技术难度较大 ,检查者需长时间维持切面稳定 ,另外不同的造影剂种类、剂量、注入方式和速度 ,往往难以确定适合的触发间期。更重要的是触发显像无法显示室壁运动 ,而室壁运动异常是常规及负荷超声心动图确定心肌缺血诊断冠心病的基础。再者使用触发显像容易出现后壁、侧壁与后间隔的衰减 ,造成假性充盈缺损的现象。以上因素均限制了 MCE的应用价值。1999年 Porter等 [1 ]报道通过降低机械指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E)采用触发谐频能量多普勒显像模式并用静脉持续输液利声显,观察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心肌灌注情况,方法,使用谐频频率1.8-3.6MHZ的能量多普勒模式,于心电图T波终末处,按1:4心动周期进行触发,利声显浓度为300mg/ml,采用微量输液泵将所配心肌造影剂于患者左肘静脉内持续输注4 min(2ml/min),25例心肌梗死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并对心肌灌注情况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1)MCE前后,患者血压和心率改变无明显差异;(2)触发谐频能量多普勒显像模式并用静脉持续输液min的心肌显影效果,而后方衰减可以避免。结论 触发谐频能量多普显像并用静脉持续输注利声显,可以产生较好的心肌灌注显像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滴注法行心肌声学造影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经犬外周静脉持续注微泡造影剂动态观察心肌显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2ml/min和6ml/min滴注组分别于滴注后约72.7秒和19.9秒心肌开始显影,持续到滴注停止后约半分钟心肌显影消退。前降支套扎及再灌注过程中可观察到局部心肌声学造影充填,缺损、再充填的动态演变。全部造影过程中无血流动力学及心电图变化。结论:持续静脉滴注法  相似文献   

10.
心肌声学造影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968年Gramiakt等首次用生理盐水与靛青绿混合振荡液,经心导管注射,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实现了右心腔显影,开创了心脏声学造影的先河。早期的声学造影剂(如二氧化碳及双氧水)由于微泡稳定性差、直径较大,经静脉注射后微泡造影剂不能通过肺循环进入左心腔实现心肌组织显影,故其临床应用一直局限在用于心腔显影以了解心内结构有无异常及分流、反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E)与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评价25例心肌梗死后心肌存活性。方法:MCE采用谐频频率1.8-3.6MHz的能量多普勒模式,按1:4的比例于收缩末期触发的方式提取图像。利声显浓度为300mg/ml,采用微量输液泵于患者左肘静脉内持续输注4分钟(2ml/min),MCE心肌灌注结果进行半定量评价:0为无显影作用,0.5为部分或不均匀显影作用,1为完全及均匀显影作用;MCE定义心肌存活性为显影作用≥0.5分,无显影作用表示无心肌存活性。LDDSE输注剂量分别为5、10、20μg/kg/min,每期3min,采用16节段划分法在每个节段的心肌搏幅进行记分:正常运动=1分,低动力=2分,无动力=3分,矛盾运动=4分。LDDSE是计分减少≥1分定义为收缩功能储备。结果:(1)MCE前后及LDDSE前与5、10μg/(kg/min),患者血压和心率改变无明显差异;(2)总共44个梗死节段中,MCE评价存活为28节段,不存活为16节段,LDDSE评价存活为23节段,不存活19节段(与MCE相比,LDDSE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2%、84%);(3)MCE与LDDSE评价心肌存活性的观察一致率为87%(Kappa:0.77)。结论:MCE与LDDSE均为评价心肌存活性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静脉心肌超声造影过程中触发间隔长短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危险区”面积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经静脉持续匀速输注自制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高聚显),应用间断谐波成像,在不同的触发间隔下,判定心肌超声造影触发间隔长短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危险区”面积测量的影响。及定量触发间隔对“危险区”面积测量的影响程度。结果在触发间隔为1~10RR时,测定的“危险区”面积随触发间隔的延长而减小,但10RR后“危险区”面积不再减小。心肌微血管内的造影剂进出已经达到平衡,即10RR后的“危险区”就是真正的无血流灌注区。结论触发间隔长短对左室乳头肌短轴切面“危险区”面积的测量有明显影响,在持续静脉输注法行超声造影动态评价心肌“危险区”面积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触发间隔这一影响参数。  相似文献   

13.
间歇谐波成像克服心肌声学造影中的远程衰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间歇谐波成像技术(IHI) 在克服静脉心肌声学造影远程衰减方面的价值。方法 分别于前降支结扎前、结扎后以及重新开放状况,用IHI 技术于左室短轴观观察经犬静脉心肌声学造影效果。结果 基础状态造影12 次均见左室心肌满意显影;结扎前降支后重复静脉声学造影4 次均见左室前壁声学造影缺损,而重新开放前降支后的4 次造影均见原声学造影缺损区重新显影。全部造影过程中左室后壁充盈良好。结论 经静脉注射自制氟碳造影剂可用于评价心肌血流灌注,而IHI 技术的应用可较好克服远程回声衰减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靶向超声分子成像探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印记”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携唾液酸化路易斯(Sibyl Lewis^X)靶向超声微泡(MBsLex)和同型对照微泡(MBc)。10只心肌缺血再灌注小鼠随机先后注入MBsLex和MBc(间隔30min),分别于注入5min后行心肌对比超声检查,测量心肌缺血区和非缺血区的声强度(Ⅵ)。结果对比超声图像显示MBsLex组缺血区心肌造影见显著增强,Ⅵ值高达23.52±1.08,而在MBc组缺血区心肌造影仅见轻度增强,Ⅵ缸为9.81±0.4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论MBsLex组还是MBc组,缺血区心肌Ⅵ值均明显高于非缺血区心肌Ⅵ值(P〈0.05)。两组非缺血区心肌之间Ⅵ值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应用携sLex超声微泡行对比超声能够靶向探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印记”。  相似文献   

15.
声学造影剂的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筛选适宜的心肌声学造影剂制备条件,本文采用析因分析方法研究了声振强度、声处理时间、声处理溶液对造影剂微泡浓度、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者对微泡浓度及大小均有显著影响,且各制备条件间交互作用明显;2.进口声振仪9档60秒声振处理5%白蛋白溶液是较为理想的声学造影剂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移植于缺血心肌后,应用心肌声学造影技术检测其微血管新生效应的价值。方法18只兔随机分3组:细胞移植组(n=8,心梗后移植)、心肌梗死组(n=6,心梗后不治疗)、对照组(n=4,无心梗不治疗)。经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检测各组动物心肌梗死区移植前后造影剂充盈状况、造影剂峰值强度。取心肌组织测定新生毛细血管密度。结果移植4周后,移植组缺血心肌内可见少量造影剂回声,心梗组未见造影剂回声,对照组造影剂充盈良好。造影剂峰值强度在各组间差异显著(P<0.01)。心肌内造影剂的声强度与病理检测的毛细血管密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77)。结论心肌声学造影技术能有效检测干细胞移植后的微血管新生效应,可作为临床上评价和随访细胞移植疗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实验性顿抑心肌的微血管功能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肌顿抑时心肌微血管功能改变以及静脉心肌学造影方法的价值。方法 制备左前降支冠脉(LAD)不同阻断时间后再 灌注犬心肌凶模型,在不同观察时间点静脉注射含全氟丙烷声振白蛋白微泡造影剂,采用二次谐波成像和间歇发剂技术行心肌声学造影(MCE)。由主动脉根部分别注射乙酰胆碱(ACH)和硝酸甘油(NG)后重复MCE并计算用药后,前二维超声上所示心肌灰阶峰值(PVI)和峰值比值(PVIR)。结果(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