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适应中医针灸发展与国际化的需要,提高针灸核心竞争力,彰显中医药软实力,以《中医药科学研究发展纲要(2006~2020年)》为指导,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对建立国家级针灸临床实用技术应用与发展基地进行前瞻性的软科学研究。国家级针灸基地建设坚持以加强针灸临床病种研究为主体,强化针灸临床科研规范和高水平中医针灸临床科研人才队伍培养为两翼,走"一体两翼"基地业务建设模式,集医疗、科研、国际培训、国际交流为一身,形成全国一流的针灸临床中心。  相似文献   

2.
《针灸医籍选》是一门以培养学生阅读古籍能力、提高针灸基础理论水平以指导临床与科研为主要目的的重要课程.该课程自20世纪80年代设置以来,对完善针灸学的学术体系,培养高素质针灸专业人才,发展针灸学起到了一定作用.近年来,随着针灸学的不断发展,《针灸医籍选》在针灸临床、科研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学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研究型、开拓型人才的重要手段[1].《针灸医籍选》课程依托于省级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科,在多年的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中,有几点思考与体会与同道共享.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针灸学的鼻祖,针灸学科在世界上具有领先优势,在"双一流"背景下,如何促进针灸学科迈向国内乃至国际一流学科行列,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从加强针灸学科顶层设计出发,以学科发展实际情况为着眼点,构建出"五模块""四机制""三结合"的五位一体学科建设新模式,期望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和产学研结合能力,旨在提高学科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近10年中国大陆针灸学者在国际上的发文现状,国外刊发针灸文章的期刊发展情况,并了解针灸研究热点以及在国际上的发展概况,为相关研究及政策制定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通过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检索2007—2017年以"acupuncture""acupuncture therapy""electro-acupuncture""auricular acupuncture"等为主题词的文章,从中选取作者为中国大陆针灸学者的文章,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检索出文献1967篇,国外刊登针灸文献的期刊440种。其文献分为8种类型,187个病种。结论:中国大陆针灸学者在国外期刊上发文逐渐增多,国外刊登针灸文献的期刊逐年增多,说明针灸在国际上的交流热潮逐渐高涨,针灸真正走向了国际,这是针灸被国际认可形势发展的需要,反映了世界对针灸学术交流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9月18日,以"针灸传扬、与我同行"为主题的中医针灸随手拍国际摄影比赛落下帷幕。随着数码相机和手机的普及,随手记录人间百态已经成为一种无时无处不在的社会活动,捕捉灵感一刻也就成为了人们颂扬真善美与鞭挞假恶丑的本能动作。为了借助随手拍这一流行、时尚的活动方式收集世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总结针灸标准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针灸标准化亟需协调的四方面关系:针灸标准化与个体化、中国针灸与世界针灸、针灸标准的数量与质量,以及针灸标准化的内在动力和政府的统筹引导。通过深入分析其中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应对策略:要注重标准化相关知识学习和标准宣贯;要增加投入,重点支持标准化理论研究、战略研究、方法学研究以及标准适用性研究等;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吸引一流相关专业人才实质性参与到标准化工作中来;要整合机构,理顺关系,完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探讨针灸的作用机制、针灸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针灸研究与系统生物学,评价针灸的临床疗效,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针灸学术专家论坛已于2007年11月19—21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报告厅、京东宾馆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1)针灸研究与系统生物学;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11月28日讯:日前,"世界针灸日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活动"暨2018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并发布《2018巴黎宣言——携手共创人类健康共同体》,号召世界针灸界同仁努力传播、发展、使用中医针灸。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表示,将全力推动中医针灸在学术、科研、教育和标准化等方面的创新发  相似文献   

9.
正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研究科技创新团队,以团队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研究方向为重点,以科研项目为平台,强化"学术带头人加学术骨干"创新团队的构建,建设一流的科技团队。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培养了一批杰出的青年学术骨干,团队成员共42人,其中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名老中医指导老师3人,全国  相似文献   

10.
从贺氏针灸器械流派的学术渊源、传承脉络、针灸器械特点、研究方向四个方面对"贺氏针灸器械流派"进行论述,认为继承创新是中医针灸发展的前提,针灸器械设计制作、分类、方法学、临床应用以及艾灸药物学研究是贺氏针灸器械流派明确的研究方向,并通过对针灸器械研究方向的分析,验证了贺氏针灸器械流派发展的可行性,为今后贺氏针灸器械流派学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介绍针灸国际标准现状。以国际标准组织(ISO)、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WFAS)所发布的针灸相关国际标准为例,分析针灸国际标准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针灸国际标准数量逐年增多,不同国际组织发布标准的领域各有侧重,基本涵盖了针灸学的国际发展需求。但目前还存在针灸相关国际标准制定周期长、国际标准体系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国际标准获取渠道不畅、标准信息平台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最佳秩序的形成;积极进行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的方法学研究;加强标准人才建设与标准化学科建设;搭建信息服务平台,畅通信息获取渠道;加强标准的宣传培训工作,做到标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3.
关于“《针灸甲乙经》中针灸治疗内容是否归属针灸处方”这一问题 ,争议颇多。有人认为是针灸处方 ,也有人认为[1 ] 《甲乙经》中腧穴治疗内容除了少量是针灸处方 ,主要归属于腧穴主治。我在仔细研究《甲乙经》后 ,认为将其归入腧穴主治的范畴似有不妥 ,而倾向于将其归属针灸处方 ,并将理由叙述如下 ,请同道指正。  第一 ,从体例来看。行文体例是作者写作意图表达的形式 ,《甲乙经》中对某病症针刺治疗的记述方式是“病症 ,某某穴主之” ,而现代常以“某穴主某某病”这种形式记述腧穴主治的内容 ,由于同样都是“某穴主……” ,因此《甲乙…  相似文献   

14.
针灸推拿与美容的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莉  赵鹏 《河南中医》2006,26(4):53-54
健康自然的美是众多女性追求的目标。但是25岁以后,生理结构和机能会逐渐衰老;疾病、化妆品的滥用、不良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因素所造成的精神情绪紧张和空气污染都会加快皮肤衰老,导致面部皮肤的损伤。延缓皮肤衰老,治疗皮肤疾患,追求健康自然科学的美,成了现今热门研究课题。但是,现在所用的手段主要是以化学添加剂为主的化妆品药物,以及整形术,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灸推拿疗法既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邪固本,又能通过刺激相应的腧穴,调整人体内在的机能状态,可从根本上延缓衰老,治疗面部疾患,且损伤小。  相似文献   

15.
人体有四海,脑为水之海;胸为血之海;胃为水谷之海;小腹为气血之海。气血畅通身则无病,气血淤滞百病丛生,大多数疾病都是气血淤滞而生的,开通气血病症自然就消除了。  相似文献   

16.
17.
针刺,艾灸,针加灸治疗糖尿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曹少鸣 《中国针灸》1997,17(10):586-587
将4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艾灸组、针刺加艾灸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3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小时尿糖定量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以针加灸组的疗效最佳(P<0.01)。  相似文献   

18.
陈玲  傅文  于涛  符文彬 《新中医》2020,52(20):204-206
践行广州中医药大学“重经典、强临床”的高素质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秉承“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能力,基于不同层级学生精准施教”的教学理念,针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3 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特色针灸临床教学分层培养。通过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建设多元化分层培养教学资源,构建特色针灸临床教学分层培养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李佩佩  李芳芳 《新中医》2023,55(6):160-164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90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治疗4周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及血浆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NIHSS、S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SS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NIHSS、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浆NO、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O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