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本组共8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治疗组(康莱特+放疗+肝动脉化疗栓塞)与对照组(放疗+肝动脉化疗栓塞)40例,观察临床症状变化、Karnofsky评分、血生化指标及近期疗效,并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临床症状改善、抑制肿瘤瘤体生长、Karnofsky评分提高、减轻放疗及介入化疗骨髓抑制毒性反应(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血红蛋白下降、肝肾功能损害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观察表明,康莱特在中晚期肝癌放疗及介入治疗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放疗及介入化疗栓塞后毒副反应,在提高综合疗效方面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干预肝癌介入术后栓塞综合征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疏肝活血法中药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栓塞综合征的防治作用。方法将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及对照组24例。两组在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后,均采用西医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术前及术后同时给予具有健脾益气、疏肝活血功效的中药治疗,并随症加减。结果在减轻胃肠道反应、发热及减少肝功能损害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具有健脾益气、疏肝活血功效的中药配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有效防治栓塞后综合征的发生,减少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微波消融治疗(PMCT)及TACE+PMCT 3种介入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为制定治疗方案,提高原发性肝癌(PHC)的治疗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分别进行TACE、PMCT及TACE+PMCT 3种介入治疗方案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3组中以TACE+PMCT治疗效果最好,生存率最高,血清甲胎蛋白(ATP)改善以及肝功能分级改善情况以TACE+PMCT组最佳。结论:TACE+PMCT疗效显著,治疗后ATP及肝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纯TACE或PMCT方案,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与探讨肝动脉及门静脉双介入化疗栓塞对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应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灌注化疗及栓塞(TACE+SPVE)方法治疗患者35例,B组单纯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cmbolization,TACE)方法治疗患者41例。结果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7%和63.4%,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生存率,A组为91.4%、82.8%、68.6%,B组为82.9%、61.0%、43.9%,两组12个月和18个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优于单纯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志伟 《当代医学》2011,17(27):70-7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放射介入治疗并进行分析。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186例,依据介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90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治疗(RFA)组96例,观察两组病例临床疗效。结果 TACE+RFA总有效率93.75%,TACE总有效率81.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原发性肝癌放射介入治疗时采取多方法序贯联合应用,达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提高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祥林  王刚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31(4):293-294,305
目的研究与探讨肝动脉及门静脉双介入化疗栓塞对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应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灌注化疗及栓塞(TACE+SPVE)方法治疗患者35例,B组单纯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cmbolization,TACE)方法治疗患者41例。结果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7%和63.4%,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生存率,A组为91.4%、82.8%、68.6%,B组为82.9%、61.0%、43.9%,两组12个月和18个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优于单纯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药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3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药和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68例患者均用介入化疗栓塞(TACE)治疗1-3个疗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和介入组35例同时用中药辨证施治剂治疗3-6疗程,与单纯介入组33例对照。结果:治疗后在症状改善、肿瘤稳定率方面中药和介入组明显优于单纯介入组(P<0.05),中位生存期明显提高。结论:中西合治疗肿瘤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与探讨肝动脉及门静脉双介入化疗栓塞对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8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应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灌注化疗及栓塞(TACE+SPVE)方法治疗患者43例,B组单纯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TACE)方法治疗患者43例。结果A、B两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6.1%和69.8%,治疗后获得二期手术切除率两组分别为16.2%和4.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0.5、1、2年生存率,A组为90.6%、62.8%、53.5%,B组为72.1%、48.8%、39.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优于单纯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吴浩  黄明  赵玲 《医学研究杂志》2014,43(10):136-13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发热症状与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TACE术后是否出现发热症状分为无发热组、有发热组两组,比较两组肿瘤在首次介入化疗栓塞术后的治疗效果差异,探讨发热组患者发热时间长短和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 首次介入术后4~6周行CT和(或)MRI检查,两组肿瘤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31),且发热组治疗效果优于无发热组.介入治疗后发热4周以上组近期疗效优于发热2周及3周组,发热2周及3周组近期疗效优于发热1周组.结论 肝癌介入治疗后出现发热症状多提示患者肿瘤栓塞近期疗效好,且介入治疗后发热时间和近期疗效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肝癌三种常见治疗方法的生存率,进一步探讨治疗方式的最佳选择。方法:介入组(A组)62例,行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介入加手术组(B组)64例;介入加放疗组(C组)24例,介入后再行肿块局部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结果:三组治疗方法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两比较Log—rank检验,A纽与B纽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原发性肝癌在以介入治疗基础上联合手术、放疗等综合治疗较单纯介入治疗的远期生存率明显提高,介入+手术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从生存曲线图来看,三种疗法生存率比较:介入联合手术组〉介入联合放疗组〉单纯介入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伽马刀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晚期原发性肝癌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伽马刀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和单纯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统计其总有效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1.4%,对照组为62.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马刀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猛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S):40-41
目的:对健脾活血中药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3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治疗组在TACE前、后均服用健脾活血中药,TACE后随症加减应用,两组在行TACE术后均以西药常规护肝及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Karnorfsy评分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稳定率(CR+PR+NC)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活血中药联合TACE术可望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无水酒精消融术(PEI)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无水酒精消融术(TACE+PEI)3种介入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肝癌(PH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4月间收治的PHC患者98例,分别采用TACE、PEI、TACE+PEI3种介入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3种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TACE+PEI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生存率均较另外两种方案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PEI介入治疗PHC,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是临床上保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利卡汀和利卡汀联合碘油及化疗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已确诊的PHC患者72例,采用肝动脉灌注介入术(TACE),其中单纯利卡汀介入治疗50例,利卡汀+碘油+吡柔比星+丝裂霉素介入治疗22例,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AFP值、肿瘤大小、肝肾功、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变化。结果 单纯利卡汀组治疗1个月后,肿瘤瘤体明显缩小、AFP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肝肾功无明显变化。利卡汀+碘油+化疗药治疗1个月后肿瘤瘤体和AFP明显下降,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肝肾功无明显变化。结论 两组介入治疗PHC,均能使瘤体缩小、AFP下降,以利卡汀+碘油+化疗药效果更好,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肝肾功无明显变化,表明利卡汀和(或)利卡汀联合碘油及化疗药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显著、安全。 [关键词] 利卡汀 原发性肝癌 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纯灌注化疗和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61例介入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病例按不同介入治疗方法分A组(TAI)、B组(TAI+TAE)。对两组疗效和方法与临床不同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DSA造影确诊肝癌药物治疗中,临床缓解率B组(TAI+TAE)明显大于A组(TAI),生存率B组(TAI+TAE)优于A组(TAI)。随着时间推移,二者差异越来越明显。结论:对肝癌介入动脉灌注化疗的次数及栓塞的次数,栓塞间隔时间及栓塞适应证的效果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复发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肝癌复发患者分为介入治疗组与再次手术组,各30例。介入治疗组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再次手术组行传统肝叶局限性切除或非规则肝叶切除术,随访观察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4周时甲胎蛋白(AF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01);介入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67%,再次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1年、3年生存率:介入治疗组分别为46.67%、16.67%,再次手术组分别为63.33%、3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复发与再次手术治疗效果相近,3年内生存率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7.
凌志琴 《吉林医学》2010,31(15):2284-2284
目的:观察中药消瘤汤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12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消瘤汤联合介入组64例,单纯介入组64例,分别观察疗效。结果:消瘤汤联合介入组有效率43.75%,1年生存率72%;单纯介入组有效率37.5%,1年生存率41%。结论:消瘤汤联合介入组治疗中晚期肝癌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较单纯介入组为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加脾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将46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用TACE组(对照组)23例和TACE加脾动脉灌注化疗组(治疗组)23例。两组用药相同,治疗后比较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52.2%(12/23),对照组为21.7%(5/2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ACE加脾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优于单纯TAC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微波消融治疗(PMCT)及TACE+PMCT三种介入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肝癌(PLC)的临床疗效,为制定治疗方案,提高PLC的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分别进行TACE、PMCT及TACE+PMCT三种介入治疗方案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3组中以TACE+PMCT治疗效果最好,生存率最高,血清甲胎蛋白(ATP)改善以及肝功能分级改善情况以TACE+PMCT组最佳。结论:TACE+PMCT疗效显著,治疗后ATP及肝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纯TACE或PMCT方案,是治疗PLC的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羟基喜树碱、鸦胆子油、保肝健脾汤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组应用中药抗癌药羟基喜树碱、鸦胆子油联合少量化学药物对癌灶进行灌注化疗、栓塞,术后口服保肝健脾汤,以改善肝功能,治疗并发症,并与单纯应用化学药物介入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分析两组在治疗后WBC、肝功能方面的不同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应用中医药为主的治疗组术后WBC、肝功能、生存期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