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275例。喉返神经解剖区域保护法行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155例,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腺叶或腺叶 峡部切除120例。结果:喉返神经解剖区域保护法155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显露喉返神经120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及变异,术中根据原发性的情况而行喉返神经解剖区域保护法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和显露喉返神经行腺叶或腺叶 峡部切除术,能避免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4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66例甲状腺肿瘤手术行甲状腺全切或腺叶+峡部切除术,对淋巴结转移者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常规显露喉返神经。190例甲状腺疾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常规不显露喉返神经。采用解剖区域保护法。结果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0.65%(3/456),其中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为0.21%(1/456)。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及变异,术中根据原发病灶的不同情况采用显露喉返神经与区域保护法均能避免损伤喉返神经。[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86例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采用解剖暴露喉返神经方法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或次全切除手术的8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解剖暴露喉返神经131条(其中包括2条喉不返神经),喉返神经损伤1条,喉返神经总损伤率为0.76%(1/131)。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正常解剖及变异,在甲状腺叶切除或次全切除手术中常规解剖暴露喉返神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仔细操作,是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中保护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密地区中心医院自2004年至2008年期间对甲状腺良性疾病行保留甲状腺后被膜及薄层甲状腺组织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式,此种方法对于保护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的效果,并与2004年以前的187例甲状腺手术进行对比,结果:2004-2008年间的97例病例均采用了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而且注意保留甲状腺后被膜完整,并留了薄层甲状腺组织,其中单侧次全切除73例,双侧次全切除术24例,其中无1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有1例病人出现暂时性的口周麻木及轻微手足抽搐,经补钙治疗一周后症状完全缓解,而此前的187例病例中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损伤比例明显高于前1组。结论: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中保留甲状腺后被膜及薄层甲状腺组织是保护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23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喉返神经区域保护法69侧,常规解剖喉返神经法191侧.结果 喉返神经区域保护法损伤2例,其中暂时性损伤1例,考虑术中钳夹;永久性损伤1例,考虑术中结扎.常规解剖喉返神经法损伤1例,为暂时性损伤,考虑术后神经水肿,术后2个月恢复.喉返神经损伤率为1.35%.结论 甲状腺良性病变、病变位于非背侧,腺叶部分切除术,可行喉返神经区域保护法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甲状腺背侧病变、腺叶次全切除术、腺叶切除术、二次手术以及对侧喉返神经损伤患者,应常规解剖喉返神经预防损伤.依据不同病变及不同术式采取不同方法预防喉返神经损伤可明显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阴英  王毅  姚远  吴泽宇  胡世雄  赵刚  彭林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4):4133-4135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常规解剖显露喉返神经的必要性.方法:将2007年1月到2009年8月我院实施的甲状腺手术1 252例纳入非解剖组,手术时不解剖喉返神经,2009年9月到2012年5月我院实施的甲状腺手术1 303例纳入解剖组,在手术中常规解剖喉返神经,记录手术方式,手术总时间,解剖喉返神经所需时间,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两组间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解剖组手术总时间比非解剖组长(P< 0.001),解剖组中位解剖喉返神经所需时间为7分钟.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解剖组与非解剖组喉返神经损伤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解剖组0.9%,非解剖组1.1%,x2=0.535,P=0.464),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术时,解剖组喉返神经损伤率比非解剖组低(解剖组0.9%,非解剖组2.7%,x2=4.877,P=0.027).结论:甲状腺手术解剖喉返神经是预防和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重要方法,在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术时应常规解剖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应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应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行甲状腺全切术治疗132例甲状腺良性或恶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4例,在术后4周内恢复;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1例,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无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喉上神经损伤病例。结论:应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行甲状腺全切术有效避免了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不同甲状腺切除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探讨切除甲状腺的相对安全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精确化甲状腺腺叶切除(精确化组)、81例解剖喉返神经甲状腺全切除(解剖组)及73例保留甲状腺后背膜甲状腺次全切除(次全切除组)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解剖组喉返神经损伤的总发生率为2.47%,低于次全切除组(15.07%)和精确化组(11.69%);其中次全切除组有5例出现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6.85%(5/73),显著高于精确化组2.59%(2/77)和解剖组0(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确化组和次全切除组分别有7例和6例出现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发生率分别为9.09%(7/77)和8.22%(6/73),均明显高于解剖组2.47%(2/81),两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喉返神经甲状腺全切除可以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是一项相对安全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术中避免神经损伤的操作技巧与可能发生的术后并发症。方法 总结6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临床资料,对手术操作、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效果满意,无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结论 熟练掌握甲状腺局部解剖及认真细致的手术操作,可避免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的意义.方法 4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癌27例,腺瘤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行双侧腺叶全切除36例,双侧腺叶近全切除6例,单侧腺叶切除4例.术中应用NIM-Neuro 3.0系统监测患者喉返神经肌电信号,观察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 44例术前双侧声带活动正常者,术后1例出现暂时性声带麻痹,其余患者术后双侧声带活动正常,发音与术前无改变,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为零.2例术前出现单侧声带麻痹者术后无对侧声带活动障碍.结论 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实时喉返神经肌电监测有助于对其快速识别和保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颌面外科医生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收治并行手术切除的217例甲状腺包块的患者,对甲状腺手术治疗的风险、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有58例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46例行甲状腺次全切术,13例行一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术。217例患者中术后有3例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症状,1例伤口感染,2例甲状腺癌术后两年复发,其余病例均未出现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甲状腺、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症状。结论颌面外科医生可以有效治疗不同甲状腺疾病。  相似文献   

12.
陈建伟 《临床医学》2011,31(7):14-15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指征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三医院1996年10月至2009年10月甲状腺全切除术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癌38例,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单侧切除术后对侧复发8例。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术后2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均治愈。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或伴有远处转移或良性病变但已失去正常甲状腺组织,为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主要手术指征。术中细致解剖是确保手术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甲状腺近全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评价其安全性和优劣性。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0年8月间收治的173例良性甲状腺结节病变分别施行的近全切除术(A组94例)和次全切除术(B组79例)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后复发:A组2例、B组9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A组7例、B组0例;2组均未出现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资料分层分析显示:与B组比较,在单个结节最大直径≥4cm、甲状腺腺瘤者、体质指数<27者,A组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显著增高(P均<0.05);与A组比较,在单个结节最大直径<4cm、单侧结节数≥2个、结节性甲状腺肿、年龄≥45岁者,B组的术后复发率显著增高(P均<0.0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多个结节、结节直径≥4cm者常规实施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所致喉返神经(RLN)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005年420例甲状腺手术资料,对甲状腺病变的位置及手术方法与RLN损伤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生不同程度声带麻痹21例,位于甲状腺背侧的病变RLN损伤率为14.29%,甲状腺腺叶切除RLN损伤率为12.5%,甲状腺次全切除RLN损伤率为2.27%。结论:甲状腺手术时喉返神经损伤与病变位置和手术方法明显相关;肿块位于甲状腺背侧和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时,手术应常规显露RLN。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与肿瘤位置和手术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5.
张毅飞 《临床医学》2009,29(6):21-22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RLN)对预防神经损伤的意义。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8年11月术中显露与未显露RLN的597例甲状腺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实施597例甲状腺手术,显露组299例,解剖显露RLN391条,喉不返神经1条,损伤RLN3条,损伤率0.77%;未显露组298例,损伤RLN19奈,其中永久性损伤3条,损伤率6.4%;两组损伤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显露RLN可有效预防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6.
巨大甲状腺的喉返神经由于变异走行容易发生暂时性的神经麻痹和损伤 方法:笔者11年间行喉返神经全程暴露的甲状腺手术病例,回顾喉返神经手术后的麻痹率和损伤率 结果:2051例患者中,巨大甲状腺肿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占全部甲状腺肿的11.85%,在全部病例中有明显的意义(p<0.001),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也有明显的意义(p=0.006)。 结论:巨大甲状腺肿由于喉返神经变异走行,容易发生暂时性的麻痹和损伤,手术宜精确保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行I131核素及甲状腺激素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其中首次手术25例,第2次手术13例,并同时行改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5例。术后应用I131核素及甲状腺激素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38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均未发生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均行I131核素治疗及服用甲状腺激素治疗。随访1~5年,均存活,无肿瘤复发及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无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白血病及肺组织纤维化等发生。结论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常规给予放射性核素治疗及甲状腺激素治疗是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法与功能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显露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33例甲状腺手术中,良性病变83例,恶性病变50例,术中均显露喉返神经,在直视下保护喉返神经并切除病变。结果所有患者原发病灶完整切除,术后1周发现2例患者声音嘶哑,随访3个月后恢复功能,其他患者声音正常。结论喉返神经显露是甲状腺手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合理的显露方法可保证患者手术安全,避免损伤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