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神是神的概念范畴中的重要内容,是在丹道典籍中明确提出的与识神相对的概念,二者本质不同且又密切联系。元神本于先天而与生俱来,可以理解为原生无意识或归根意识,是个体的原始内驱力源。元神是客观存在的,与个体潜能和心身健康密切相关,但因常被识神屏蔽而不能发挥其作用,所以研究开发适于现代社会并便于临床运用的技术来解放元神,应是中医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医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各讲述了人心理的一个方面,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人的心理整体过程.而结合的关键在于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人格参照模式,人格参照模式是人的心理行为的背景.  相似文献   

3.
心理的本体是元神和个人模式的整体,中医心理学的研究不能离开本体研究。个人模式是社会和教育背景的结果。中医心理学结合生物学和现代心理学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各讲述了人心理的一个方面,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人的心理整体过程。而结合的关键在于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人格参照模式,人格参照模式是人的心理行为的背景。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阐述了意识的整体本质,但是没有深入意识领域,实践上需要结合现代心理学的巨大优势,建立中医人格心理学。阴阳五行是人体的功能系统,而人格是心理行为模式,是功能的调控格式。元神是人的本我。中医心理学可以建立以功能五脏为核心的五因素人格模型。而脑基因组是完全不同于体基因组的,中医心理学结合脑基因组的研究,可以揭示人类的意识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6.
心理的本体是元神和个人模式的整体,中医心理学的研究不能离开本体研究.个人模式是社会和教育背景的结果.中医心理学结合生物学和现代心理学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三神包含元神、欲神、识神3个方面,三神学说不仅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学说,也是中医心理学的结构,然而三神学说与心身关系层次又是紧密相关的,这对于临床心理性疾病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汪卫东  孙泽先 《中医杂志》2012,53(13):1157-1159
“三神”即“元神”、“欲神”和“识神”.“三神”与中医之“神”的关系,“三神”之间的关系及“三神”与中医心理学、中医深层心理学、中医人格心理学的关系等都是中医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医“三神学说”是中医心理学和中医精神病学中的一个重要学说.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研究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方法:从发生学角度,结合《内经》、道家学说探讨中医五脏神识系统建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结果:五脏神识系统是在胚胎时期的脑髓中,元神与脑髓共同作用、发生分化而形成的。元神分化出心神,再由心神分化出五神等各种神识元素;脑髓分化出心肾等五脏,五神、五脏分化完成后,五神入藏于五脏,从而形成了五脏神识系统。结论:脑为元神化生神识元素、脏腑之处所,心神为五脏神识系统的主宰。  相似文献   

10.
自我也是由功能系统本性(意元体)和自我参照模式(参照系)所构成,是发育到一定阶段的由脑神经细胞的气相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的元气.本性或者意元体的特点是:均匀性与精微性、反映性、能动性.参照系是客观世界(包括人的生命活动)在意元体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内化到主观世界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